官居一品(精校)第1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87

  ※※※※
  大殿里针落可闻。皇帝翻动纸张的沙沙声,听起来十分清晰。
  过了很久很久,嘉靖才缓缓抬起头来,揉一揉发涩的眼睛……连午膳都没顾上吃,他终于看完了长长的十几万字,东南沿海地一切,仿佛都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皇帝的眼前,虽然还是满眼的疮痍,但他的内心却前所未有的平静下来……之前长时间的暴躁不安,归根结底都源于他对这个国家的失控。且怎么也找不到解决之道。对于一个控制欲极强、自视极高的皇帝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
  但是现在,他借着这篇有条不紊地禀报。终于把一团乱麻地东南局势,理出了一些头绪,相信再研究研究,心里终究会敞亮起来的。想到这里,那种可以掌握一切地力量感终于回来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感觉,可真爽啊。
  嘉靖缓缓的闭上眼,感受着内心的激动……这种感觉自他登基以来共有三次,除了这次外,一次是三十年前,张璁上了那‘虽圣人复生亦不能驳’的《大礼疏》,拉开了轰轰烈烈、旷日持久的大礼议,结果当然是好的不得了。虽然时间比较久远了,但每次想起来还是十分愉悦,甚至比陶天师的丹药还要过瘾。
  第二次是六年前三边总督曾铣,为了彻底解决蒙古边患,上的那份《重论复河套疏》,乃是一劳永逸之策,万世社稷所赖也。嘉靖当时也很激动,摩拳擦掌、脸红脖子粗,让久经宦海的夏首辅,都以为皇帝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了!
  谁知这次的激动就像六月的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嘉靖皇帝向他的大臣们表演了一次川剧绝活大变脸,第二天就把那奏章扔进鼎炉里,为炼丹事业做了贡献,还把跟着激动起来的夏首辅,诳了个再也没法再起的大跟头。
  当然曾铣和张璁的命运也没法比了,人家张璁以末甲进士之卑微,晋身内阁首辅,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曾总督却自此成了皇帝的眼中钉,后来被仇鸾一封告状信给整倒,还连累着夏言一起上了法场。
  所以嘉靖皇帝没有急着下结论,他得先弄明白,自己到底是真激动,还是假激动,如果是假激动,爹死娘改嫁,该干啥干啥。如果是真激动,那也得好好想想,到底该怎么做。
  但他能清楚的感觉到,沈默的这篇奏疏,不像曾铣那样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告诉皇帝你该这样那样做,好像否则就不配当皇帝一样。恰恰相反,他只是将东南的情况总结概括下来,没有直接提出任何建。但皇帝在看完之后,脑海中却立刻浮现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且踮踮脚、伸伸手就能够得着,绝对没有让皇帝劳神费心的地方。
  想到这里,嘉靖心中不禁浮现出一个念头‘如果有这个小子在内阁,朕岂不是可以安心修炼了么?’此念一出,他自己都失声笑了起来,如果没记错的话,那小子还不到二十,连乡试都没参加过呢。
  ※※※※
  听到皇帝笑出声,在边上穷极无聊的陆都督,赶紧趁机道:“陛下觉着这报告如何?”
  嘉靖点点头,轻声道:“嗯,不错……”对于刻薄的皇帝来说,能给出这样的评价已经十分难得了。这才想起找陆炳来的初衷,笑骂一声道:“你觉着这事儿该如何处置?”
  “简在帝心,乾坤独断。”陆炳极为顺溜道。
  嘉靖作势要扔出那份奏折,笑骂道:“你也要跟朕耍滑头吗?”
  陆炳愁眉苦脸道:“陛下,这不是耍滑头,实在是微臣也没有主意啊。”说着翻开沈默的奏折道:“微臣重点看了王江泾大捷一段,沈默说‘文华与宗宪反复催促,张经终调大军北上松江。然徐海等闻嘉杭空虚,水陆并进突入嘉善’看这一段吧,分明是张经顶不住压力才出战,还造成了嘉杭的险情,着实该杀。”
  然后又指着下一段道:“但沈默后面还说到:‘宗宪退敌与嘉兴后,张经旋即由松江来视师,然仍由宗宪总制王江泾之战。’”说着很挠头道:“这就有点意思了,张经是有王命旗牌的全权总督,在抵达嘉兴之后,并没有追究胡宗宪越权指挥军队的责任,而且还继续放权,让胡宗宪指挥大军完成大捷。说起来这张经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行,当场让贤给胡宗宪。”
  “尸位素餐罢了。”嘉靖帝冷哼一声道:“那算什么优点?”
  陆炳瞪大眼睛道:“记着当初微臣初担大任,怕自己能力不够,坏了陛下的大事,您教诲我说:‘有能耐的上级,可以用没本事的属下,因为他自己就能拿主意,别人跑腿就是;可要是没能耐的上级,就得用有本事的属下了,虽然心里会不舒坦,但总得有人给拿主意。’”便一脸认真道:“我觉着在这一点上,张经就做得不错。”
  嘉靖的脸阴下来,想让他改变主意,不比让张璁进内阁简单多少。只听他冷声道:“此战姑且不论死罪,但他张经欺诞不忠、畏敌怯战,这总是事实吧?”
  陆炳对嘉靖太了解了,知道张经完蛋是一定了的,心说:‘张经啊张经,咱俩素未谋面,我能救你一命已经是很够意思了,可别指望我为你犯言直谏,硬保你的官位了。’归根结底,他还是不敢得罪严世蕃。
  第一九八章
刀下留人
  打定主意后,陆炳轻声道:“从沈默的禀报看,张经确实比较胆小,才具也一般,也有些贪图享受。但他着实也干了一些事实,比如说自他到任后,各府县都加固城防,再没发生过被攻破屠城的惨剧。而且军队虽然不是他亲自训练的,但毕竟是他下的募兵命令……”
  一边说一边偷眼瞧着嘉靖帝,陆炳见他的面色阴晴不定,心里便害怕起来,声音也越来越小。
  嘉靖似笑非笑的望着他道:“你到底想说明什么问题?”
  陆炳咽口吐沫,小声道:“张经的问题……是能力问题,不是态度问题。”这就是他从沈默那里领会到的起死回生药。
  嘉靖那狭长的双目光芒闪烁,只听他冷笑道:“徐阶给了你多少钱?”
  陆炳赶紧跪下磕头,叫起了撞天屈道:“徐阶那老头是出了名的穷官,恐怕除了陛下的赐宅,就没有值钱的东西了。”
  本以为这样话,皇帝就会算完,谁知嘉靖又道:“难道是裕王?”
  陆炳这下笑了,抬头道:“陛下,王爷求谁也不会求我啊。”嘉靖皇帝儿子不少,但现在只有两个活的,裕王大一些,景王小一些,但迟迟未立太子,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也就可想而知。有景王在边上时刻盯着,裕王是万万不会跟皇帝的头号亲信接触的,就算死上一百个张经也不会。
  “那你是咸吃萝卜淡操心。闲得无聊吗?”嘉靖也笑了,骂一声道:“说吧,你到底什么意思?”
  陆炳面色郑重道:“虽然我也恨不得杀了张经,但微臣觉着,大胜之后处置统帅,总是要慎重些才好。以免不明真相之人乱嚼舌根,给东南添乱。”
  嘉靖摇头道:“你没看赵文华地奏章。他说‘狼土兵到后张经仍不出战,百姓都恨死他了’。杀了张经只能是大快人心。”
  陆炳道:“那狼土兵怎么办?”他指着沈默奏章上一句最厉害的话道:‘俍兵生性鹜狠,故称狼兵,即是悍卒又可为匪,仅张经一人可勉强控之。’
  “这个么……”嘉靖似乎被打动了,也似乎松了口气,他摆摆手道:“让我想想。”
  ※※※※
  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小太监将偏殿内的灯烛点燃。诸位大学士端坐在椅子上,有的在看书,有的在读奏折,有的在闭目养神,有得在黯然失神……皇帝没让走,他们就在这等了一天,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闭目养神的是严嵩,凭着对皇帝多年地了解。知道任谁也翻不起风浪来,所以放心神游去了。
  黯然失神的是徐阶,他一醒来就看到那两份奏折地抄本,便知道张经完蛋了,自己的好日子也终于到头了……如果替张经喊冤的话,夏言就是前车之鉴。他清晰记得天下都认为曾铣是被冤枉的。夏言更是无辜之极,然而刚愎自用的皇帝,不仅杀了曾铣,还杀了夏言。
  那人头落地的场景回映在他的眼前,让徐阶浑身湿透了,他心头升起明悟——要么坚持原则陪着张经去死,要么放弃原则独自偷生。
  ‘必须要活下去,活下去才有希望。’仿佛自我安慰一般,徐阶麻痹了自己。他很清楚这样做地后果是什么……所有的人都知道,张半洲是他徐华亭的人。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徐阶却放弃了信任他的手下。所有的人都会鄙视他徐阶的为人。把他看成是彻头彻尾的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小人。
  他已经可以预见到,那些聚拢在自己身边地清流。会带着嘲讽与鄙视散尽,不再与他为伍。更可怕的是,皇帝的恩宠也将转回严嵩身上。让他独自面对强大无比的严党,还有可怕的锦衣卫。
  残酷的事实教育了徐阶,他终于明白,在严氏父子这对厚黑高手面前,自己地功力还差得太远。整整半天时间,他滴水未进,整个人都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无助的等待着皇帝的宣判。
  终于,面沉似水的陆都督从大殿中出来,低声说一声道:“诸位大人,陛下召见。”
  严嵩向他投去询问的一瞥,陆炳微微点头,便转身离去了。
  ※※※※
  徐阶如行尸走肉一般,跟着严嵩进去大殿,便听到皇帝冷冰冰的声音道:“原先的督抚都不堪重用,诸公还是推举一下继任吧。”
  徐阶心中咯噔一声,知道方才所料果然不假,他简直快要难过死了,双手强撑着身子跪在地上,颤声道:“陛下,是不是等张经回京之后,当面问过再做定夺?”能拖得一天算一天吧,这也是他最后能为张经做的了。
  嘉靖冷哼一声道:“看在你的面子上,朕已经不杀他了,难道还不知足吗?”
  徐阶地嘴巴一下可以塞个鸭蛋进去,严阁老地嘴比较大,可以塞个鹅蛋进去,两人皆是一脸的难以置信……大家陪皇帝玩了这些年,深知这不是位仁恕之君,只会把人往死里整,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刀下留人’。
  毕竟还是徐阶年纪轻,脑子反应快些,趁着严阁老还没合拢嘴,便给皇帝重重磕头,泪如雨下道:“陛下仁恕啊……”往板上钉了最后一颗钉,让严嵩没法再搅合了。
  严阁老对皇帝地脾气一清二楚。一看到他眸子里幽幽地光,知道这就是最终决定了。心中不由奇怪声:‘怎会未竟全功呢?’不过虽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让他俩拉着手上刑场,但至少把张经拿下了,徐阶也会受到很大的牵连,也算是差强人意了。
  现下还是享受一下胜利的滋味吧,徐阶是彻底蔫了。没人能和他争了,严嵩便慢悠悠道:“老臣以为。此役赵文华有督战之功,胡宗宪有统筹之功,两人又相处得宜……不如就让他俩继续干下去吧。”
  “不行。”皇帝一口回绝道,他实在不敢想象,如果让赵文华那个笨蛋当了总督,东南会变成什么样子。见严阁老可怜兮兮的望着自己,嘉靖便胡乱想个理由道:“京里离不开赵文华。过些日子等新总督上任后,就招他回来当大司空吧。”大司空就是工部尚书,主管全国各项工程……赵文华原先就是工部的侍郎,这下也算是扶正了。但扳倒了张经,赵侍郎便是实际上的东南老大了,却被调回京干这个包工头,不是明升暗降又是什么?
  严嵩心头突然一阵明悟,他感到有些沮丧。却不敢表现出来,而是呵呵笑道:“既然陛下舍不得赵文华,那微臣就实在想不出合适地人选来了。”
  皇帝又看了看三位‘站桩大学士’,三人果然只是摇头,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谁也不敢惹严阁老。
  “徐卿家呢?”皇帝把视线投到徐阶身上。问铭感五内地内阁次辅道:“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面对着天上掉馅饼似的第二次机会,徐阶深吸口气,努力镇定下来道:“苏松巡抚周珫,曾上疏言御倭有‘十难三策’,且久在东南抗倭前沿,经验也很丰富,微臣斗胆推荐之。”
  “准了。”皇帝挥挥袖子道:“让胡宗宪做他的副手,即刻晋升为左佥都御史巡抚浙江。”
  “张经、李天宠贪生怕死,怠战养寇,本该斩首以儆效尤。但皇天有好生之德。念尔稍有苦劳。即可削籍为民,遣返原籍。永不叙用!”
  “晋升卢镗为浙江总兵,俞大猷为苏松总兵,其余参战诸将官升一级,有大功者升两级。”
  “浙江巡察使沈默不辞劳苦、勤勉任事;不避矢石、忠诚敏锐,朕心甚慰。特赐穿麒麟服,任浙江巡按兼监军道。”
  金口玉言,便为圣旨。徐阶当即草诏,李芳代天用印,然后便快马送往东南,去造就一场超级大地震。
  望着鱼贯而出的阁臣和太监。嘉靖帝的嘴角挂起一丝冷笑,显得那么高深莫测。
  其实徐阶根本不必担心,即使张经真的被杀头了,他地地位也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
  ‘因为无论你们闹得多么热闹,朕都是冷静的旁观者和最终的裁决者。’嘉靖皇帝无声道:‘这个天下只有一个主人,不会出现第二个的。’
  一阵自我感觉良好之后,嘉靖帝拂袖起身,回玉熙宫修炼去了。
  ※※※※
  “这是为什么?”都督府中,严世蕃逼问陆炳道:“皇帝怎么突然冷静了?”
  陆都督一脸坦然道:“我一句对你家不利的话都没说,一直都在把那个张经往死里骂。”
  严世蕃跺脚道:“不是让你保持沉默吗?你只要说差不多是这样就行了。”
  陆炳奇怪道:“我说东楼兄,我可是一心帮你办事,是陛下突然改了主意,怎么怪起我来了呢?”
  严世蕃气呼呼道:“你一帮我们说话,陛下就以为他的头号亲信也成了我严家一伙,还能不提防咱们?”说着很啐一口道:“妈的,便宜徐阶那老小子了。”便愤愤走了。
  待他走后,沈炼从帐后转出来,拱手道:“谢大人回护劣徒。”
  “他帮了我,我自然要报答。”陆炳摆手笑道。
  沈炼点点头,目光投向遥远地南方,轻声道:“日后少不了大人多费心。”
  “没问题。”陆炳笑道:“这个师弟我认定了。”却没有看到沈炼目光中的决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0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