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精校)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1087

  听到皇帝的问话,严阁老松了口气,严世蕃告诉他,如果皇帝先问赵文华,说不得只能壮士断腕,丢卒保车了。但如果皇帝先问自己的身体,那就说明在皇帝心里,还是自己更重要一些。
  严嵩便满面感动的谢恩,皇帝有些抱歉道:“想不到丹力如此之重,倒害苦你了。”
  严嵩满面惶恐的勉力伏地,对皇帝叩首道:“臣闻服药必静养无事,老臣诸务繁劳,岂能获益?”说着便流下泪来道:“臣凡庸浅薄且年老至此,福已逾涯,恐怕今生与大道无缘了。惟一念尽忠报主,以祈天佑陛下,万寿无疆矣!”这话说得极为漂亮,既没有打消皇帝的信心,又表了忠心,还暗示皇帝,以后就赐我药了。
  效果很好,皇帝龙颜大悦,美中不足的是,因为皇帝太感动了,所以仍然坚持道:“无论如何,延年益寿总是好的,惟中你只要忠心任事,朕还是要赐药给你的。”
  严嵩差点没晕过去,面上还得感激涕零。
  让太监把严阁老扶到椅子上,皇帝这才想起唤他来的目的,沉声问道:“赵文华果真如此不堪?”严嵩闻言又要叩首,嘉靖摆摆手,让太监把他扶住,严嵩道谢后缓缓道:“老臣只知道,李默和张经是同乡好友,所以可能看文华不顺眼吧。”
  要说懂皇帝的心思,这个世上恐怕无人能比严世蕃,他知道皇帝最喜欢以己之心、推彼之腹,所以让严嵩一句话,便打消了皇帝的疑虑,转而问道:“朕想让李默入阁,惟中你觉着如何?”
  这个问题严世蕃没料到,但严阁老愈老俞辣,一样可以应付得汤水不漏,他先大为夸赞了李默一番,说他敢于任事,又有才华,这才话锋一转道:“但我朝开国至今,尚无吏部尚书入阁,列祖列宗所为何故,臣不敢妄自揣测。”
  嘉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
  北京的变化很快传到浙江,赵文华对胡宗宪一脸无奈道:“看来你只能先在巡抚任上讲究一阵子了,李默方兴未艾,我义父也无法撼动。”
  胡宗宪面色平静,其实半个月前杨宜上任的消息传来时,他便已经料到今天了,只是赵文华还不甘心,非要再尝试一下不可,现在好了,大家都消停了,那就该干吗干吗去吧。
  胡宗宪起身道:“大人,倭寇复攻我宁波、台州一线,战事吃紧,下官要去前线坐镇了。”
  赵文华点点头,破口骂道:“他妈的杨宜,除了‘好好好’,‘是是是’,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干,纯属饭桶一个。”
  胡宗宪心说:‘那可未必。’便笑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卑下士时。”
  “若是当时身便死,千古忠奸有谁知?”赵文华轻声道:“我知道了,梅林兄你放心去吧,本公会看好他的。”
  离了卢园之后,胡宗宪还得去找沈默,让他帮着协调征调狼土兵出战的事情。坐在轿子里,胡中丞轻声笑骂道:“巡抚出兵,还得先请示巡按,这他娘的算哪门子事。”
  沈默现在俨然成了狼土兵与朝廷打交道的代理人,也不知道他有什么魔力,竟然把那些难以沟通的狼土兵,收拾得服服帖帖,唯他的马首是瞻。胡宗宪几次想要绕过沈默,直接和那些个头人沟通,却灰头土脸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每次调兵,乖乖先与沈默谈。
  ※※※※
  沈默还住在驿馆里,他最近比较烦恼,本想在西溪梅墅附近租一幢住宅,派人去一打听,那些主家的来头都大得很,什么布政使、按察使之类的,还有朝中侍郎尚书的别墅,都没有往外租的意思。
  沈默后来打听到,浙江巡抚衙门有一座别墅,乃是专供巡抚大人休憩避暑所用,便打上了胡宗宪的主意,但苦于没有由头,也不好贸然去借,正愁得抓耳挠腮之际,胡宗宪便自己送上门来了。
  他那发自内心的笑容,让胡中丞心里打鼓道:‘不会是想宰我一笔吧?’好在他早有觉悟,讲明来意后,便从袖中掏出一张厚厚的纸片,搁到桌上道:“也不能让兄弟白跑一趟,这点银子就算是来回的路费吧。”
  沈默斜眼一看,是一张面额两千两的官票,凭这个可以去藩库里提取等额官银,见票即付,不由暗叹胡大人真豪爽,老子来回不到二十里,连住宿都不必,就给这么多路费。要是为他去京城跑一趟,恐怕把浙江藩库搬光了也不够吧。
  胡思乱想一阵,他正色道:“都是为朝廷办事,中丞这是干什么。”便将那官票推还。胡宗宪推让几次,见他是真心不要,不由怒道:“瞧不起我胡宗宪是不是?不要便将它撕了吧!”
  沈默心说:‘这气性也忒大了点吧?’赶紧赔笑道:“其实小弟是有一事相求,所以才不能要这钱的。”
  “什么事?”胡宗宪问道。
  “先把钱收起来再说。”沈默坚持道,胡宗宪这才将那官票塞袖里道:“这下可以说了吧?”
  “不瞒中丞说,今年是大比之年,眼看预考近了,小弟我这半年多来却被大大小小的事情,分去太多的精力,现在只好整日苦读,也算是临阵磨枪吧。”沈默不好意思笑道。
  “应该的,”胡宗宪大点其头道:“要想走仕途这条路,没有个进士出身是走不通的。”说着呵呵笑道:“就连文长先生,我也让他先不要来入幕,安心在家读书备考,比什么都重要的。”
  第二三四章
鸿门宴
  说到这,大抵知道沈默不会提什么非分要求了,便拍手笑道:“说吧,你要让我作甚?老哥我竭诚尽力。”
  “驿馆里南来北往,太过吵闹,有时候半夜里还不安生。”沈默叹口气道:“实在逼得没法,只好请中丞大人帮忙,看看能不能在西溪找个安静的地方,让我暂住数月?”
  “当然没问题。”胡宗宪痛快答应道:“衙门里有一座别墅,是给本官避暑用的,看今年倭寇的来势,我也用不着了,正好给你住吧。”
  沈默笑道:“在下却之不恭了。”
  胡宗宪哈哈笑道:“你我兄弟何分彼此。”说完突然压低声音道:“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找到王直的老母和亲生儿子了。”
  沈默吃惊的‘咦’一声道:“难道还在国内吗?”在他看来,王老板已经在日本划地称王,俨然小小诸侯了,自然该把家眷接过去享福才是。
  胡宗宪点头笑道:“王直的母亲年纪大了,一来禁不起海上颠簸,二来故土难舍,所以一直隐姓埋名,生活王直母亲的原籍,徽州休宁的一个小山村里。”
  “中丞大人是怎么找到的呢?”沈默好奇问道。
  胡宗宪笑道:“说来也巧,我是徽州绩溪人,与那倭酋王直的家乡歙县是邻县,寒家是当地的大姓,开枝散叶许多代,在歙县也有大量宗亲。今年过年后不久,便有家里族长来信,说有族人看见一个青年,在年三十晚上拜祭了王直家的祖坟,悄悄跟踪便发现了他们一家数口隐居的村庄。”说着不无得意的笑道:“我得报后,立即通知了锦衣卫,迅速将其抓捕归案,就在昨天夜里,已经秘密押解进杭州城了。”
  ※※※※
  这么大的事情,这家伙竟然一个字也不事先透露,可见其心机多么深沉,可见这个盟友有多么不靠谱。沈默强压住内心的寒意道:“大人真是好手段啊。”
  胡宗宪也有些不好意思道:“不是有意瞒着你的,而是锦衣卫的人说,这种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万一走漏了风声,可就再也别想抓到人了。”说着呵呵笑道:“这不人一到杭州,就第一个通知你了么。”
  沈默点头笑笑道:“不知大人准备怎么用这个棋子?”
  “棋子?我觉着是应该是筹码,王直的老娘、老婆、还有儿子,这些都是本官的贵重筹码。”胡宗宪呵呵笑道:“我的法子很简单,让他来跟我谈判,答应了我就善待,不答应,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沈默却不觉着事情会这么简单,王直何许人也?纵横江湖……哦不,应该是更高级的海洋几十年,经历了多少尔虞我诈、生死考验?这种人肯定把自己的命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怎会顾忌别人的死活?哪怕是自己的亲娘亲儿。
  但他也觉着接触就比不接触强,只有接触了,才会有无限可能,所以他决定支持胡宗宪这样去做。他便道:“既然是谈判,那就得先释放诚意,所以得现在就善待他的家眷,这样才能在谈判中保持主动。”
  胡宗宪点头道:“好,我回去就命令,把他们从牢里放出来,再找一套宅子秘密软禁,好吃好喝好伺候着吧。”
  沈默笑道:“这都是题中应有之意……重要的是,怎么见到王直、把我们的善意传达给他呢?”王直常年住在日本岛,要想联系上他,实在是很困难,找人带话或者写信又怕效果不好,所以苦思冥想后之后,胡宗宪决定派使者亲自走一趟。
  使者的任务很简单,只要找到王直,把胡宗宪的意思传递给他既可。但这基本上应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海上风高浪急,日本又兵荒马乱,乱国林立,双方还语言不通,想要找到一个倭寇头子,无异于大海捞针,恐怕没人敢接这个差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胡宗宪一拍桌面,沉声道:“总有勇夫的。”
  ※※※※
  胡宗宪的豪爽不是盖的,当天下午便有管家前来驿馆听命,知会沈默随时可以过去。
  次日沈默便吩咐起行,此时已维二月,天气转暖,沈默命人卷起车帘,放眼观览,但见春风吹绿江南岸,绕堤柳借青翠天,西溪水乡愈发娇羞滋润起来,景致自然比正月里养眼许多。
  一路贪看风景,也不知行了多久,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沈默不禁赞道:“好去处。”那带路的管事笑道:“大人,这就是咱们的地方了。”
  沈默扶着铁柱下车,微笑道:“进去看看。”只见古朴庄重的正门上书‘玉树流芳’。边门门额上还有‘蝉联、鹊起’两词,暗含着‘蝉联科甲、声名鹊起’的玄机。
  见大人注目,管事的笑道:“这是中丞命小的连夜换上的,不知大人还满意吗?”
  沈默点头笑道:“承中丞吉言。”
  门口早有四个男女小仆出来,在管事的命令下,跪迎大人驾到。
  沈默笑眯眯的让众人起来,对那管事道:“我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清净二字,你可与他们分说。”管事的忙不迭答应下来,便让众人退下,请大人进门,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通向三面七间黛瓦粉墙的房舍,连着卷棚,绿窗油壁,十分清雅。
  那管事的领着沈默进去正堂,里面古朴典雅,一摆一设却又极为考究,显出含而不露的富贵,让人十分舒服。
  穿过厅堂是一道回廊,正对着一座二层小楼,廊与楼围成了后院,院中有鱼池假山。也不知如何构造,那假山上竟有泉水流出,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给个小院平添许多生气。
  “大人,这座楼乃是园中之胜。”管事的领着沈默,进到那座名为‘抱湖轩’的小楼道。
  沈默点点头,便跟他上了二楼,只见东头一张红木藤面贵妃榻,壁悬大理石挂屏;正中八仙桌,左右太师椅,桌上置棋盘;西端靠墙的是一排书架;一张檀木书桌摆在北面,紧挨着一排花窗。
  管事的推开那窗户,绝美的湖光山色便带着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沈默忍不住深吸口气,点头道:“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
  他便在这里住下,起居饮食皆不用操心,只管收摄心神,刻苦读书,不几日便找回了昔日专心一致的感觉,于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的用功,半日作文,半日看书,夜里还要翻开沈老爷和唐师叔给的程墨心得,用心揣测。
  时间忽忽然过去,外面草长莺飞,也无法让他分神。直到一日,做诗经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突然想到有位伊人,还在水一方,不由狠狠一拍大腿道:“险些忘了大事。”便唤了铁柱进来,命他去灵隐寺中,用重金买些物件回来。
  第二日作完一篇功课,他便不再看书,命人伺候修面沐浴,换上里外一新,便往梅墅走一趟。
  两家相隔不远,半刻钟便到,在门口碰见拄着拐棍从对面回来的殷老爷,沈默便笑着行礼。
  他这一去有一个多月,可把殷老爷闪得空落落的,此时见他终于露面,自是又惊又喜,拉着他的手道:“这是从哪里过来?”
  沈默笑道:“在附近借了个居所,特请世伯过去。”
  殷老爷笑道:“那敢情好。”便让下人去跟小姐说一声,自个跟着沈默过去了。
  从石桥过去,到了那庭院前,见沈默带着往里走,殷老爷吃惊不小道:“这里不是一省之长的别墅吗?”
  沈默装作很谦虚道:“小侄才来杭州,认识人不多,只和胡梅林兄有些来往。”
  听他那口气,跟胡宗宪简直是平辈相交啊,把个老头子听得暗暗咋舌,心说:‘这小子到底什么来头,为什么我让人查了一遍,绍兴就没有个姓裘的呢?’
  跟着他进了院子,在高雅不凡的大厅里稍坐,叙一叙别后之情,便有管事的过来禀报道:“公子,可以用膳了。”
  沈默便带着老爷子过去饭厅,只见一桌丰盛的宴席摆在那里,除了素味山珍之外,还有鸡鸭鱼肉等荤菜。殷老爷子已经三月不知肉味了,不由暗暗吞下口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10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