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精校)第3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1087

  他对王直的尊重态度,让毛海峰十分舒服,便关切问道:“不知大人有何解决之道?”
  “这个事儿市舶司不好出面。”沈默微笑道:“但可以成立一个拍卖会,每一笔交易都在拍卖场,以暗拍的形式买进卖出,这样就不怕有人操纵行情了。”
  待沈默说完了,毛海峰两眼发直,挠挠头,尴尬笑道:“大人别介意,我听不太懂。”
  “不妨下午去拍卖场看看,让他们当场演示给你看。”沈默微笑道。
  “那敢情好!”毛海峰高兴道:“大人还有什么异议吗?”
  “还有。”沈默轻声道:“在朝廷下明谕之前,双方只是暂时停战。吴淞江是大明的内河,往来船只若是都悬挂五峰旗的话,大明水军会视为赤裸裸的挑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等船只上了海上,再挂旗也不迟。”
  “这个,没问题。”毛海峰进一步妥协道:“我可以替干爹答应。”反正只是个面子事儿,没必要斤斤计较,这就是商人跟政客最大的不同。
  “很好,”沈默沉声道:“那我们下午去拍卖会看看,你就尽快给老船主信吧。”说着苦笑一声道:“不瞒你说,我今年还有二百万两的关税任务呢。”
  “我当多少呢。”说到这个,毛海峰突然笑道:“虽然市舶司没有开,但您跟我们做生意,已经不算违法了吧?”
  “我说不算就不算。”沈默也笑起来道。现在海禁已经解除,市舶司却还没有立起来,正是个可以钻的空子……哦,不,应该说是合理利用规则。
  “那上次跟大人说过,收购生丝的事儿,”毛海峰上次离开苏州时,曾拜托沈默尽力收购生丝,他准备这趟回去的时候带上。
  为什么是生丝,不是丝绸呢?因为丝绸是日用品,而生丝在日本,主要用途是制作盔甲和武士刀,属于军备物资!日本正处于战国时代,对这种物资的需求无比之大,而日本生丝的产量却十分低下,连三分之一的缺口都补不上。
  且我们知道,这时候的日本处于战国时代,物资极具匮乏,又因为盛产白银,导致物价奇高。据沈默从多方面了解,此时在日本,白银一百五十两,才能买一百斤生丝;而更高级的丝锦,则需要四百两才能买到一百斤。
  而在大明,正常价位是,生丝十五两一百斤;丝锦四十两一百斤。所以同样的东西,在日本的售价,是在大明本土的十倍!如此大的差价,除了供求关系的不同外,还因为日本银贱,而明朝银贵,两者存在很大的差价——日本银一两在本土能换二百五十文钱,到了中国却能换七百五十文!足足三倍的差价!
  种种因素,使生丝与更高级的丝锦成为了最赚钱的商品,所以在历次倭寇抢劫中,生丝与丝锦都是倭寇的最爱,他们甚至会掠夺人口,专门为他们缫丝,以赚取丰厚的利润。
  ※※※※
  有人要问了,既然利润这么大,还抢劫干什么?直接拿钱跟老百姓买生丝不就得了?如果买得着,当然没问题,可有九大家和沿海大户在,就一定会让王直们买不着。
  他们垄断了生丝出口,将价格控制在国内售价的七八倍,毛海峰如果按照这个价进货,也挣不到几钱银子,所以他上次来谈判的时候,便请沈默帮着尽量收购些生丝或者丝锦。
  沈默正为今年的指标发愁……他现在虽然趁个七八百万两银子,却全是账上的,要是交出那么多现银,地下的营生非得瘫痪了不可。双方一拍即合,沈默便开始以织造局的名义,默默收购生丝。
  今年因为粮食危机,引发了金融危机,使很多丝绸工场开工不足,对生丝的需求量不及往年的一半,生丝价格自然下落。沈默瞅准机会大量买入,所耗金额,仅是平时的六成……就这还让那些缫丝大户趋之若鹜呢!
  最后毛海峰以每百斤一百两白银的价格,收购了生丝八十万斤,以每百斤二百五十两白银的价格,收购了四十万斤丝锦,沈默抛去本金,以及各项费用,竟然一笔净赚了将近一百万两。
  ‘好吧,陛下,您交代的任务完成一半了。’沈默在给皇帝的报告中,如是写道:‘还有不到半年时间,微臣相信一定可以完成另一半的!’当然不会说的这么白。
  第四三九章
苏州平准拍卖行
  当天下午,沈默带着毛海峰来到了运河码头,这里原先伫立的高大粮仓,已经作为未来的‘苏州平准拍卖行’,被改建一新,粉墙黛瓦,雕梁画栋下,是气派的大门,门楣上还没有挂牌匾,显然不到正式开业的时候……开业日期定于八月二十日,届时总督大人会亲临剪彩,江浙头面人物也都会道贺。
  此时拍卖行门口处人头攒动,原粮油商业协会会长,现拍卖行的行长古润东,率领着全体员工,恭候府尊大人莅临指导。
  作为对古润东忠心追随的回报,沈默将他扶上了会长的位置,而古润东空下来的粮油商业协会会长之位,毫不意外的落在了沈鸿昌身上。
  能从一个行业的头头,一跃成为市舶司进出口交易的管理者,其身份与地位上的升华不言而喻。所以古润东对沈默感激涕零无以复加,发誓要肝脑涂地以报知遇,自从接受任命起,便将全部精力放在拍卖行的筹建上,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将沈默给他的十余万字的说明书,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东西。
  今天正是大人前来验收的日子,也是他和全体员工,废寝忘食两个月的成果展示,能不能让大人觉着没有选错人,就看这一场了!饱经沧桑的古行长,甚至紧张的声音都有些发颤道:“大人,请进。”恭恭敬敬将府尊大人和贵宾迎进去。
  沈默和毛海峰步入会堂,便见其中采光充足,布置富丽堂皇,在大厅中央,呈‘口’字型的整齐排列着四行宽大的交易台,每行一共九个窗口,一共三十六个。
  在中央交易台的周围,大厅的东西两面,是一排排带靠背和扶手的座椅,这是供前来拍卖行交易的商人就坐歇息,观看‘水牌’的。所谓水牌,便一块块悬挂在交易台顶上的木牌,每个交易台对应一块,上面贴着三、四种商品的当日指导价……这个价格由拍卖行结合上一日行情给出,以供交易者参考。
  “那这玩意是怎么交易呢?”毛海峰好奇问道。
  “是这样的。”古润东解释道:“每只交易柜,兼做三、四种不同的商品……就像您看到的,上面的水牌写什么,下面的柜台就做什么交易。首先卖主要提前一天,将要出售的商品在柜台登记,然后由拍卖行派出专员验货、并封存,最后统计出总件数,在水牌上写出来……这个数,便是翌日可供拍卖的该类商品数。”
  “然后呢?”
  “第二天开盘时,柜台后的‘经纪人’,便将自己负责的几类商品的指导价写出来,然后接受报价。”古润东笑道。
  “然后价高者得,是吗?”毛海峰觉着自己得表现表现,不然非得让人小瞧了,便皱眉道:“有些哄抬物价的感觉,还是我想岔了?”他毕竟是海商起家,对这些经济的东西,很是敏感的。
  “没那么简单。”古润东微笑道:“我们叫平准拍卖行,顾名思义,平抑物价,维持稳定是我们的宗旨。”说着朝沈默一拱手道:“大人设计的方法,可以有效遏制哄抬物价和囤积居奇;为交易各方,提供一个稳定且合理的物价,是未来苏州埠贸易兴盛的基础!”
  沈默呵呵一笑道:“老古,你再吹捧,我就真要找不到北了……”见毛海峰一脸的不信,便笑道:“还是给海峰兄讲讲吧,让他看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遵命,大人。”古润东恭声应道。
  ※※※※
  “当交易台接受报价时,购买方便可以参照指导价,将自己预备购买的数量,和愿意支付的最高单价写下来,密封在放在信封里。然后放进相应柜台前的木匣里。”古润东指一下身边柜台上,一个方方正正的木匣道:“每个匣子正面,都写着相应的商品名,不会弄错的。”
  见毛海峰点头,古润东接着道:“投标时间,从每天的辰时到未时,一共四个时辰,未时一过,便停止接受报价,由经纪人当众打开匣子,将所有价格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写在水牌上。出价最高的,会得到他需要的所有件数;次高的会得到剩余件数中他所需要的,以此类推,直到该商品全部分完……所有得标的价格都叫成功出价。其中最低的一个,叫最低成功出价。”
  “那岂不是一样的东西价格不一?”看不出毛海峰人虽然憨实,脑子却不笨……其实他要是真笨,王直也不会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
  古润东笑着解释道:“毛先生问得好,不过我们大人解决的更巧——等所有件数分配完毕,所有得标者都按最低成功出价成交,公平着呢。”
  毛海峰细细琢磨,越想越觉着这法子真是绝妙,首先公平、公开,白纸黑字做不得伪,价高者得呗。而且这种一口价、容不得反悔的竞拍,使恶意哄抬变得非常困难……除非你准备用高价包圆,不然就别想用托,将某样商品的价格炒上去,对买家来说,这无疑是个福音。
  而且这种比单价不必总价的做法,对于那些有迫切需要的商家更是有利,只要把价格开得高些,总会拿到的……且成交价大多会低于开价,不担心损失太大。
  “这对买家的保护,确实到位了,”想一想,毛海峰道:“可卖家呢,怎么保证他们的利益?”
  “是这样的,”古润东道:“我们拍卖行卯时开门,开门即公布指导价,如果卖方觉着不满意,可以在辰时前撤单或者压单,退出这一日的交易。”
  “同时在交易过程中,”古润东道:“如果想避免成交价被恶意拉低,还可以向柜台申请价格保护。”
  “怎么个保护法?”毛海峰觉着自己简直白活了,完全折服于这一系列奇思妙想中。
  “其实就是提前出价,”古润东道:“按照自己的心理底线,先在交易台投全标,这样一来,便可将低于心理底线的价格,挡在成交价外。”
  “自己卖给自己,要不要交税啊?”毛海峰问道。
  “所有者不变更,交易所也不会发给贴花……没有贴花出不了关,自然也不产生关税。”古润东侃侃而谈,显然已经将整套规则烂熟于胸了,道:“而且出现这种情况,相当于没有交易,本行自然不收交易佣金。卖家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申请提前出价的手续费,比起可能的损失来,还是可以接受的。”
  毛海峰终于无话可说,伸出大拇哥道:“高,实在是高!”
  ※※※※
  整个交易过程,完全建立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现在在小毛心里,沈默已经成为毫不利己,专门为大众服务的青天大老爷了!却没法想到,在温情脉脉的面纱下,最重要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了沈默手中。
  沈默有着超时代的经济头脑,他很清楚在各种贸易中,谁拥有了‘定价权’,谁就拥有了绝对的主导权,别人就得被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他建立‘苏州平准拍卖行’的初衷所在!就是为了用一种看似公平的温和手段,将定价权牢牢掌握在手中——那个带着富有迷惑力的‘指导’二字的每日价格,只要操纵得宜,便可将所有的商家玩弄于鼓掌之间!
  不过这个年代的商人,还远未认识到定价权的重要性,至少毛海峰是心满意足了,他又在沈默的带领下,参观了可以在江浙主要城市通存通兑的汇联票号,以及可供商人融资的证券交易所。
  一天下来,他是大开眼界,深感在沈默领导下的苏州城,实在是商人的天堂,想来义父会很感兴趣的!甚至为此放弃一些利益,也该与苏州合作,以求更好的发展。如是想着,他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回到日本,向义父讲述这一切了。
  于是第二天一早,又是一夜没睡的毛海峰,顶着一双熊猫眼,去向沈默辞行,沈默诚挚的挽留他道:“还没有亲近够,怎么就要走呢?”
  “我也不舍得大人,”毛海峰也是一脸留恋道:“不过义父等着回信,确实不能再待了。”说着嘿嘿一笑道:“我回去跟义父磨一磨,请他在苏州设立个代表处,若是可以的话,我就当这个代表,那就时常可与大人见面了。”
  “那……至少也得过了十五再走吧。”沈默道:“后天的花魁大会,可是我苏州城的胜景,看完了再走也不迟。”
  毛海峰颇为意动,费了好大劲才挡住诱惑道:“还是等明年吧,父亲还等着我复命呢,要是他知道我办完了事儿还赖着不走,非得打断我的腿。”
  “哎,那就只能明年了。”沈默一脸惋惜道:“海峰兄什么时候能回来?”
  “短则两月,长则三月。”毛海峰真的沉浸在依依惜别的情绪中,有些感伤道:“日本离着大明还是还是很远呢……”说着想起什么似的道:“大人的市舶司只管开埠吧,至少在我回来之前,进出黄浦江的商船,都在我们五峰旗的保护下,无论是去日本,还是往南洋,皆是绝对安全的。”
  就等你这句呢,沈默终于松了口气,一脸不舍道:“什么时候走?”
  “跟大人辞别了就出发。”毛海峰也不舍道。
  “我给你践行。”沈默沉声道,便命人摆酒,将毛海峰管了个酒足饭饱,再捎上给王直的礼物,就送他滚蛋了。
  望着那消失在远处的大船,沈默长舒口气,便坐在岸边,享受着清新湿润的江风,静静的闭目养神。到今天他才敢回头看看……开埠之路走得太难了,也太累了,从当年联络唐顺之与谭纶次第上书,请开开海禁;到朝堂上与李默等人唇枪舌剑,压倒反对的声音;再到与海商集团的殊死搏斗,又到与王直的尔虞我诈,还有筹建汇联票号、四通车马行、证券交易所、平准拍卖行……一步步走到今天,可谓是步步艰辛,危若累卵,但终究是联合起了所有能整合的力量,将一座座大山搬掉,终于到了可以开埠的一天。
  微微自豪之外,沈默竟有些虚脱的感觉,他心中突然浮起一个念头……只不过开个埠而已,便如此费尽周折,几乎把我所有的人脉都用上,全部的才智都调动起来,才堪堪能够达成。而且可以预见,日后定然有许多困难考验,在等着年轻的市舶司,还需他打起十二分精神,迎接不甘失败者的挑战。
  ‘这应该是我的极限了吧?’沈默轻声对自己:‘仅仅一个市舶司,便让我发挥到了极限,至于更大的责任,我恐怕是有心无力了……至少目前是这样的。’想到这,他不由轻叹一声道:“看来不能太着急,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让儿子、孙子,继承老子我的事业,干嘛要一个人担着呢?”
  ※※※※
  “一个人担着什么?”王用汲笑眯眯的出现在沈默身后道:“大人。”他已经加入了琼林社,在感情上与沈默近了许多,没人的时候也会开开玩笑了。
  “润莲兄,来,陪我坐会儿。”沈默也不回头道。
  王用汲坐在他身边,轻声问道:“大人在想什么呢?”
  沈默沉默一小会儿,低声说道:“我在感叹,做事难啊!你想,咱们开埠费了多少周折啊。”
  王用汲认同的点头道:“这个世道,想要做点实事,确实是千难万难。”
  “还有没有更难的了?”沈默笑问道。
  “更难的?”王用汲琢磨一会儿道:“有句俗语道:‘一样米养百种人,做事容易做人难’,也许做个大家都认可的人,才是最难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10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