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精校)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1087

  欧阳必进感觉到自己被架空,成了傀儡,十分的气愤。他知道,这是因为他的前任吴鹏,‘凡百官进退,悉听命于严世蕃,无敢自专,实充位而已’,才把严世蕃惯成了这副德行,结果轮到自个当吏部尚书时,他还是把自个当成个摆设,根本不放在眼里。
  吴鹏受得了,欧阳必进可受不了这份屈辱,但碍着生病的姐姐,他也没法去找严世蕃,只能干脆不去上班,表示无言的抗议。
  这些上层的勾心斗角,一般官员可不知道,所以听说欧阳部堂抱病在家,便纷纷上门慰问,那叫一个车如流水马如龙啊,让欧阳必进不胜其烦,干脆闭门谢客,在家里捣鼓起他最钟爱的农用机械来。
  这几个月他在捣鼓的,是‘木牛流马’。其实当年郧阳牛瘟时,他第一反应便是将这种载于史书的神奇机械复原出来,想用诸葛武侯设计的木质牛马,来代替真牛真马耕地,无奈各种史料的记载都语焉不详,也没时间让他往深里研究,只能转而研究更容易实现的人力耕地机。
  但复原‘木牛流马’的想法,并没有随着饥荒的结束而消失,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强烈,他甚至觉着,如果不能完成这个心愿,自己都死不瞑目。
  可这东西实在是太难了,且几乎没什么有价值的参考,他只能利用休沐时间,在自己院子里的小作坊里,一点一点的研究。只要看看他作坊角落里堆积的废件,就会尽知他为这玩意儿所费的心思。
  有人劝他说,不要迷恋它,那也许只是个传说。但欧阳必进不信,十分笃定道:“南北朝的祖冲之,便完美的复原出了这东西,所以它一定是真的。”
  又有人说:“也许就是一些叫‘木牛’、‘流马’的小推车,千百年来以讹传讹,成了木质牛马了吧?”
  欧阳必进却坚决不信,他很肯定道:“木牛流马行进时,靠应当是腿,而不是轮子。因为只有腿才能在栈道上登台阶,轮子怎么能行呢?”他也很清楚,那木牛流马能行进,无非就是内部机关做得巧妙,可放大人的力气,跟自己设计的‘人力耕地机’一个道理,不过是更复杂精巧罢了。
  坚定信心,确立目标后,他便继续废寝忘食的研究。这么多年下来,也是有些成就的,在经过无数次的推敲钻研后,他造出了一具四足步行机,并做成了马的形状,手扶后边的双辕就能使之曲迈步行走。美中不足的是,这具步行机并不具备负重功能,行李一压,就走不动了,负重行走的难题仍未能解决。
  史书上记载的明明白白,人家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可以负载一二百斤重的东西,自己研制的步行机却不能负重,所以根本不能称为‘木牛流马’。
  但这个难关,把他一卡就是三年,头发都全愁白了,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他也想过不能闭门造车,要集思广益,曾宣布只要谁能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就答应他力所能及,且不违法的条件。消息一出,许多好事者纷纷献计献策,无奈都不着边际,根本不能解决问题。
  这天老头早早起来,又钻到作坊里,对着他的‘流马’发呆,让人都担心,再不捣鼓出来,老头会不会魔怔了?
  他正出神呢,家人送来一封请柬道:“老爷,有位大人邀请您,去他家参观木牛流马。”
  欧阳必进起初不耐烦道:“不去不去,不是说了闭门谢客吗?”但听到最后,却又跳起来道:“什么?木牛流马?”
  第五六三章
木牛流马
  欧阳必进接过来一看,是个普普通通的公函信封,打开来,也是普普通通的公函信纸,上面却有一行绝不普通的飘逸行书:
  ‘闻公素有木牛流马之志,不才偶得一书,备述其方,按图制哉,妙不可言,极尽精巧,恰似古书所载之武侯神机。若公兴致所及,可今日午时,白衣来观,必不致公徒劳往返也。’
  下面是那个人家的地址。
  “搞什么鬼,神神秘秘的?”欧阳必进酸酸道。
  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欧阳必进最后还是决定去赴这个约。
  吃了中午饭,他便按照那信中‘白衣来观’的要求,换上府里老仆的衣服,谁也不带,就那么从后门溜达出去,看清方向往正阳门走去,到了竟日喧哗、挥汗如雨的棋盘天街时。老头差点没被熙熙攘攘的人群挤晕了。
  好容易从人丛中挤出来,他是猛一阵喘气,心说:‘得亏我身子棒,要是稍稍弱点儿,弄不好就真挤倒了……’要是真被挤死在这里,那也会成为‘第一个赶集被挤死的吏部尚书’,而被载入史册,永垂不朽。
  他向旁人打听着,一路到了棋盘胡同,走到最深处的宅子,看着门虚掩着,推门便往里走。
  “干什么的?”没想到门洞里一下出现四个虎背熊腰的家丁,凶神恶煞的将他围在中间。
  欧阳必进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闻言不慌不忙道:“我……我来看看。”
  那些护院打量着他道:“看什么看?”
  欧阳必进道:“木牛流马。”
  “往里走,穿过垂花门就看见了。”一个护院提醒一句,四人便隐回黑暗中,仿佛从没出现过似的。
  欧阳必进定定心神,便往宅子里走去,一边走着一边暗道:‘在外面看毫不起眼,但进来一瞧,这院子可真阔气。’心中不由猜测,这是哪位高官的家里?竟跟自己开这种玩笑?
  胡思乱想着,垂花门到了,门里是人家的内宅,女眷居住的地方,一般是来客止步的。他踌躇片刻,心说:‘我就在门口看看吧……’便走过去。只往里瞧了一下,就立刻拔不下眼来了。
  只见花园空地中,静静站着两个大家伙——一匹长六尺、高五尺的木头马,还有一头稍矮却粗壮的木头牛。仔细端详,木牛和木马的头、躯干与四肢均有模有样,甚至还蒙着兽皮,看上去有模有样。
  ‘这想必就是那木牛流马了,单从外观上看,就比我那个更像回事儿……’欧阳必进一下就像着了魔,也不管是不是人家后院、有没有女眷了,便走进去仔细观察起那两个大家伙来。他发现木牛的背整个都是空的,要是真能满载行走的话,盛七八百斤的粮食不在话下;而那‘流马’的腹部也是中空,容积稍小,大概能盛五六百斤左右吧。
  他研究这玩意儿多年,自然知道古书记载‘木牛牛仰双辕,流马形制如象。’比照这母牛木马,果然见木牛长长的尾巴,其实是一对末端有横梁连接的双辕;而流马有长长的马脖子,就是形制如象吧……
  当然这种静态的展示,并不足以让欧阳必进着迷。何况有兽皮蒙着,他也看不见里面的机关若何,所以对这东西如何操作,他简直迫不及待了。
  刚想动手尝试一下,他突然停住道:“万一一碰就散架了,他们不会赖上我吧?”如是一想,老头越发不敢动了,便放声问道:“有人吗?”
  ※※※※
  “有人吗?”他以为短时间内无人回应。
  “有!”谁知他话音一落,马上有人回答道,倒把老头吓一跳。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穿布袍子的年轻人,站在院子的另一头道。
  “你……我认识你!”欧阳必进拍着脑袋道:“你是那个谁来着?”
  “下官沈默,拜见部堂大人。”沈默躬身施礼,微笑道。
  “对对对,你是沈默!”欧阳大人一脸不好意思道:“国子监祭酒嘛,那天还在廷推上发言来着。”
  “正是下官。”沈默面上挂着温暖的笑意。
  “这是你家吗?”欧阳必进问道:“怎么方才没看见你?”
  “正是寒舍。方才大人目不旁视,盯着那两具大家伙,当然看不见我了。”沈默说着做了个请的姿势道:“部堂大人请移步用茶。”
  “不急不急。”欧阳必进一脸心痒道:“你快给我演示演示,这个木牛流马到底中不中用?”他现在是科学家欧阳,又穿着布衣,浑身上下看不出一丝部堂高官的威仪。
  沈默笑着点点头,走到了木牛流马边上,问道:“部堂想先看哪个?”
  “哪个都行,”欧阳必进急得直捋胡子刀:“那就木牛吧。”
  “好的,您瞧好了。”沈默说着将下襟挽起,扎进腰带里,站在那木牛身后,伸手搁在牛尾巴……也就是那双辕上。往下微一用力,那看似沉重的木牛,前脚便抬了起来,顺势一推,牛前腿进一步;再抬起双辕,前腿站住同时后腿被拉起,由此反复拉抬,那木牛便一迈一迈的向前走去。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欧阳必进知道诸葛亮的木牛,可以‘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便仔细看沈默操纵那牛往前走,果然那木牛向前迈了四步的时候,人也正好走了六尺,行走步幅竟然与史书记载完全一致。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欧阳必进知道那牛尾巴似的双辕,其实就是一对杠杆,起到了省力臂的作用。双辕越长,当然就越省力,所以这头看着笨重的木牛,沈默一个人就能轻松驱动得了。
  而且因为它受力的两只蹄子,永远和后面操纵它的人形成一个三角,他知道。在各种形状中,三角是最稳定的,加上重心低,所以这木牛操控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能载重吗?”欧阳必进虽然觉着问题不大,但还是要亲眼所见才信。
  沈默点点头,问他道:“书上记载,木牛的载重是多少?”
  “书上说,木牛‘可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欧阳必进道:“单人单月最少三十斤,所以怎么也得三百斤吧?”
  沈默点头道:“那门头沟官窑烧的上好青砖有多重?”
  欧阳必进是老工部出身,曾经主持过重修紫禁城。自然不会被这种问题难道,不假思索道:“整五斤,上下不得超过一两,否则不得出场。”
  “那正好,”沈默道:“六十块就是三百斤,再饶上您十块。”说着下令道:“搬七十块砖来。”就有几个卫士搬了七块砖过来,装进木牛的背上……欧阳必进一看,确实是门头沟砖窑的货色,知道现在是三百五十斤。
  沈默做个请的手势道:“部堂不妨亲自验证一下。”欧阳必进欣然应允,把双手搭载辕上,心说加上这木牛本身,怕得有七八百斤了,可得使点劲,于是用力一按……谁知那车辕依旧很省力,差点没把他的腰给闪了。
  欧阳必进操着那木牛,起初动作还有些生疏,但不一会儿,便熟悉了,可以在院子进退转弯,都很自如,且并不费力,甚至单手都能驱动,且行进速度并不算慢,心说‘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定然可以实现。
  而且那牛腿并没有膝关节,纯粹是粗壮的圆木,虽然并没有自己的作品灵活,但定然是更实用。因为恰恰是这四根柱子一样的直腿,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难怪沈默的木牛流马不存在负重难题……
  一番操作后,欧阳必进完成了对木牛的实验,又转向流马。沈默给他演示——与木牛的操纵杆在尾部不同,操作流马要牵住马头,用力一按,马后腿腾空,再一拉。马后腿前行,再抬马头,马后腿站住同时前腿被拉起,再推再进。效果与那木牛差不多,只是动作更灵活一下,相应的负重也要小一点。
  而且在史书中,流马有详细的尺寸记述,欧阳必进通过观测,发现这木马就是严格按书中尺寸制作的!更让他惊喜的是,如需木马停步时,只需把舌头一按,即可将行动机关卡死,这又完全符合书中的记载。
  ※※※※
  把两样‘大玩意儿’全都折腾一遍,欧阳必进望着沈默道:“只要你能解决最后一个问题,我就无话可说,承认这就是诸葛武侯的木牛流马了。”
  沈默笑笑道:“部堂请讲。”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东西在平地上灵光,到了那种曲折蜿蜒的山路上,”欧阳必进道:“也能行吗?”
  “那就试试呗。”沈默笑道:“前阵子下雨,把我西跨院几间老房子冲垮了,前几天从门头沟拉了些砖回来,堆在那里还没开工呢。”说着挽起那木牛道:“不如咱们操着这木牛流马,过去实验一下,看看能不能行。”
  欧阳必进这种发明家,最反感的就是所谓的‘坐而清谈’,在他看来,满朝官员都是宁肯夸夸其谈一天,也不愿动手去做一下的误国之徒。所以沈默不争不辨,用事实说话的态度,实在对欧阳必进的胃口,他呵呵一笑道:“恭敬不如从命喽。”便牵着‘流马’,跟他望西跨院去了。
  府中下人早得了令,除了几个卫士之外,全都不准出屋,所以一路上也没有围观群众,两人便进了西跨院,只见早一步赶过来的卫士,已经在那里将砖摆出一段三丈长、三尺宽,高低起伏的‘山路’,模仿出蜀中栈道。
  沈默找一个身体最棒的卫士,让他将三十块砖搁在一辆独轮小推车里,让他推过这段栈道去。那卫士依命而行,却发现在平地上稳健如飞的小推车,一到了这种高低起伏的地方,马上就露了怯……下台阶时使劲拉着,倒还能勉强凑合,可上台阶时却直接抓瞎,仅仅两块砖的高度,便怎么也推不上去。
  看那卫士都憋红了脸,沈默让人上去帮忙,在前面拉车,却还是拉不上去。只好再加一人,三个人连推带拽,使尽了吃奶的力气,才将那小推车弄上台阶,正要松口气,却一下子翻了车……
  小推车以失败告终,下面便轮到木牛流马了,沈默操着装了六百五十多斤的木牛,很轻松便走过了这段‘栈道’,不论上下,基本上如履平地,没有太多的不便……
  欧阳必进也操着他的流马,在‘栈道’上走了几遍,终于服气道:“在平地上,这木牛流马,其实没有独轮推车便利,但到了这种高低起伏的山道上,优势就完全体现出来了……怪不得诸葛武侯会造出这种东西,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
  沈默闻言笑道:“看来,部堂承认,这就是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了。”
  欧阳必进重重点头道:“是的,它就是!”说着深施一礼道:“还请沈大人赐教,这东西里面是怎样的构造。”
  “部堂大人请,咱们里面谈。”沈默带着欧阳必进向书房走去。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10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