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精校)第4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1/1087

  最后还是那浙江举子技高一筹,高声道:“我也有了,我用十个字写春天。悠云白雁过南楼半色秋!”
  便有好事者,按照方才的格式破句道:“悠云白雁过南楼,雁过南楼半色秋;秋色半楼南过雁,楼南过雁白云悠!”叫好成了一片。
  于是都看向湖广举子,他又憋了半天,终于还是摇摇头道:“方才秋天的还有些思路,可现在换成冬天,实在不是力所能及。”于是拱拱手。垂头丧气的下去。
  众人为他惋惜之余,都望向那福建士子道:“你那么能,能不能把冬天的做了?”
  “这有何难?”那福建士子微微一笑道:“你们听着——梅枝几点雪花开春信来!”梅枝几点雪花开,点雪花开春信来;来信春开花雪点,开花雪点几枝梅。
  众人听了,觉着他果然有狂的资本,实在是才气纵横。
  ※※※※
  还剩最后三个人了,这次却该是那浙江举子出题了,他微微笑道:“我有一谜语,谜面是一首诗——谜底为四个……人名;请每人猜出两个,都猜出来我就下去,若猜不出来,就请下去。”
  “你讲!”到了这份上,谁也不肯服软,两人一起道:“猜不出来便下去!”
  “请二位听好了。”那浙江举子便道:“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霜雪肤;走入帐中寻不见,任他风水满江湖。”
  这个还真有些难度,让屋里一下陷入了安静,沈默和徐渭也紧锁着眉头想了半天,最后徐渭轻声道:“我猜出来了。”沈默点点头,不动声色道:“别抢戏。”
  但那福建举子猜出来的也不慢。但不知他存了什么心理,居然忍住没说。这让那等着他给出答案,好顺藤摸瓜的南直隶举子一筹莫展,憋了半天终于认输道:“我猜不出来。”说着问那福建举子道:“老兄,你就别噎着了,说出来让愚弟开开眼吧。”
  福建举子这才矜持道:“我也不知猜得对不对,”然后才慢悠悠道:“我觉着,佳人佯醉索人扶,是‘假倒’贾岛;露出胸前霜雪肤,是‘里白’李白。”
  “那后两句哩?”众人道:“一气说完吧,要把我们憋死喽。”
  “走入帐中寻不见,应该是罗隐、任他风水满江湖,应该是翻浪、潘阆,不知在下说的对不对?”福建举子笑道。“对!太对了!”众人闻言茅塞顿开,都叫起好来,还有好事者给他端上碗酒,敬请高手饮下。
  只剩下浙江和福建两位举子,出题权在福建举子手中,他望向稍显紧张的浙江举子道:“老弟的谜语,怕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吧?”
  “是的。”那浙江举子诚实的点头道:“在某本古书上看到的,说是唐朝的谜语,至今没人对上。”这个年代,除了四书五经、朱子语类这种教科书外,其余的书籍流传范围很窄,大都以私人藏书的形式,彼此隔绝着。所以他出这种从书上看到的对子,也不怕被人笑话。
  “那好,我也出个从书上看来的,你要是能照着对一个,就算你赢了。”福建举子道:“要是对不上来。这场赌局,可就算我们福建人赢了。”
  “你出上联吧。”浙江举子点点头道,心说对对子总比猜谜语强多了。
  “我说的却不是什么绝对,而是一首联边诗,你听好了。”那福建举子便清清嗓子道:“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僮仆侍倡侧,泾渭清浊混!”
  众人一听就哗然了,这也太难了吧,联边诗便是说每句诗的偏旁相同,而且还得考虑到内容与语句的通顺,难度本身就很大了,更不要说这种,八句诗用了八个不同的偏旁,根本就是没法对的。
  浙江举子稍微想想便放弃了,这对他来说难度实在太大了,有些不服气的道:“你会吗?”
  “现在不是我会不会的问题。”那福建举子呵呵笑道:“而是你会不会。”说着板起脸来道:“如果你认输,我便告诉你答案。”
  “这么说,你会了?”浙江举子道。
  “你得先认输我才回答。”福建举子双臂抱在胸前,有些得意的笑道。
  “认输、认输、认输!”那些福建士子便一齐起哄道:“浙不如闽!浙不如闽!”
  在这片肆意的嬉笑声中,那浙江举子面色涨得通红,嗫喏着嘴唇道:“我怎能代表全浙。浙江比我厉害的多了去了,即使我认输,也不能代表浙江不如福建。”这属于强词夺理了,但他万万不敢松这个口,不然会被父老乡亲的吐沫星子淹了的。
  “那谁能代表?”那福建举子傲气道:“这屋里谁能答上来,尽管开口帮他这个忙?”他那些同乡便起哄道:“怕谁也帮不了吧?”一时间,满屋子闽南强调,真是得意极了。
  就在这时,厅角突然响起一个浙江口音道:“这有何难……”马上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大伙儿只见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白胖子,正一脸挑衅的望着那福建举子道:“我随随便便对一个。你看如何?”说着便清清嗓子,拿腔拿调道:“循徊徒彷徨,蒲苇芦草荒;愈念怨悲愁,江浊滚沧浪;遥迢远道返,客宵寒窗宿。铁锁镇铜钟,伶仃佛侧倦!”
  他这边念完了,那边也有人记录下来,大家一看,果然是完全符合要求的联边诗,而且通顺有意义——是说诗人心情低沉,漫无目的的出来散心,结果来到深秋的江边,看到满眼枯黄的芦苇,江水浑浊的滚滚而去,使他的心情更加低沉,只好往回走。但在半路上天就黑了,只好在一家庙里投宿,夜里清冷,心中凄苦,只能伴佛而眠。
  众人皆道好诗,一下子,不分南北东西中,除了福建士子外,都一个劲儿的叫好……大伙儿也是存心,早看不惯那福建举子的嚣张,想找人压倒他。所以这白胖子一出生,风头便盖过了那福建举子。
  只有他边上的年轻人暗暗偷笑,心说:‘言为心声,看来文长兄相思成灰,已经快要为那女人魔怔了,我得尽快帮他促成这事儿。’
  ※※※※
  那福建举子愣了一会儿,端详白胖子这一桌片刻,突然笑道:“原来是文名天下的文长先生,学生输得不冤!”说着躬身施礼道:“学生福州末学郑堂,见过文长先生。”
  一听这白胖子居然是徐渭,满屋子举人呼啦一声全站起来,登时把方才的意气之争抛在脑后。参观当世大名人为重。徐渭幼年成名,不到二十岁,便已经名扬全国了,与王世贞、李攀龙并称文坛领袖,有‘南徐北王中攀龙’的称谓,在读书人眼里,绝对是偶像级的人物。
  “不好玩,不好玩。”如果是被一群姑娘色迷迷的盯着,徐渭定然甘之若饴,可被这帮臭男人火辣辣的看着,他不禁浑身寒毛直竖,大摇其头道:“我是来吃饭的,你们当我不存在好了。”
  他的愿望很快得以实现。因为他的暴露,他所坐的一桌,自然成为了焦点,连带着边上幸灾乐祸的沈默,也进入了众人的视线。
  便有眼尖的举子认出了他,惊叫道:“天哪,竟然是恩师!”很快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响,有南直隶的、有浙江、有江西的、湖广的、甚至还有福建的。在确定是沈默本人后,众人纷纷离席,呼啦啦跑过来一片,满脸慕孺的跪在沈默桌前道:“学生拜见恩师!”还有很多易动情的,都是眼圈通红。
  沈默这个尴尬呀,刚笑话了徐渭,这下自己也不能幸免了。
  这都是因为他在苏州的五年里,花费巨资扩建苏州府学,为学生们联系各大书院,延请名师来苏州客座讲授,不仅不收取一分学费,还给生活困难的学生以补贴、给学业优秀的学生以奖励;他本人也亲力亲为,不论公务多忙,每月都有七八天的时间在书院中度过,或是讲学,或是解惑,或是为学生们处理生活上的困难;更难得的是,他还没有狭隘的地域观念,十分欢迎外地士子前来游学,并给予本地士子同样的待遇。这样德才兼备、一视同仁的师长,自然深受士子们的敬重。
  有理由相信,此刻士子们的表现,是真情的流露。
  沈默起身相扶道:“都快快起来,别打扰人家饭馆的生意。”
  学生们是听话的,闻言纷纷起身,但仍然围在他身边不愿离开。
  “这位到底是何方神圣?”自然更多的人,是不认识沈默的,见他年纪轻轻、眉清目秀,仿若家世清华的贵公子,怎么成了这么多人的恩师了?不由好奇的打听起来。
  “说出来吓你一跳!”便有个沈默的学生得意道:“千年科举,我们恩师是头一位……”
  “头一位什么?”旁人更好奇道。
  “头一位连中六元!”那学生的嘴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与有荣焉道。
  “啊!原来是沈六首!”这下全明白了。众人用比方才看徐渭时,火辣十倍的目光看向沈默,把他围了个里外三层、水泄不通……这倒不是说沈默比徐渭还有名气,而是值此大比前夕,能见到传说中的考试之王,大家都觉着是莫大的运气,所有都想靠他近点,沾点灵气,增加点考试运。
  大明科举吉祥物,非沈六首莫属啊!
  ※※※※
  沈默费了老劲儿,才把众人都打发回去……这还是因为他的学生们听他话,把同乡们硬拉回座位上,这才让他眼前清静起来。
  沈默端起酒杯,起身朝众人敬酒道:“本人就是沈默,侥幸的中不足为奇,今日赋闲在家,本想感怀一下昔日应考的气氛,这才拉了文长兄,一起来这琼林楼吃酒。”他先点明自己是闲人一个,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然后笑道:“果然不虚此行,目睹了一场无比精彩的文斗,实在是厉害啊!让我这个听众都觉着过瘾之极!”
  他知道那些被自己抢了戏的,心中必然不爽,但这几句惠而不费的赞美一抛出去,那些人心里都美滋滋的,觉着被沈六首夸奖了,必然会有好运气。
  “为了表示感谢,”沈默顿一顿,微笑道:“我想敬几位出来比试的朋友一杯酒,不知能否赏脸?”
  ‘真是太谦逊、太平易近人了……’众人闻言心说:‘也不知是谁赏谁的脸?’那些个方才比试的举子自然受宠若惊的出来到沈默面前……此刻也不觉着他是个年青人了,都被他的身份眩晕了。
  沈默亲切的问他们姓名籍贯,原来那福建举子名叫郑堂,字汝昂,号雪樵,福州人士。
  那浙江举子叫余有丁、字丙仲,号同麓,宁波府人氏,不过从没去过苏州,更没见过沈默。
  那南直隶举子他本就认识,是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江苏太仓人。
  那江西举子叫杨时乔,字宜迁,号止庵,宜州人。
  还有那个滑稽的湖广士子,名叫孙应元,嘉靖的同乡。
  其余的三人也一一禀报姓名,沈默都礼貌的致意,然后与他们碰一杯,自己先干为敬,九人也紧跟着全喝了。
  饮罢,沈默对他们九个微笑道:“你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我提议你们互相敬一个,如何?”
  九人无不应允,便互相敬了一杯,想起方才的意气之争,觉着都有些不好意思。沈默开心道:“这样多好,甭管咱是哪里人,都是大明的子民。相互切磋、比个高下都是可以的,但伤感情咱们是不做的,对不对啊诸位?”
  众人纷纷点头道:“谢大人教诲。”
  “什么教诲?就是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沈默摆摆手,搁下杯子道:“为什么咱们大明这么多人,还被俺答、倭寇之流欺负?就是因为咱们不团结,喜欢自己人架秧子,这样是谁也打不过的。”说完自己也乐了,道:“我今天不是什么大人,这话就是随便说说,诸位觉着有道理就听听,没道理就当耳旁风吧。”说着一拍徐渭道:“咱们走吧,大家伙还没吃饭呢,咱们在这儿影响大家食欲。”
  第六二三章
师生
  沈六首驾临琼林楼的消息,很快便被看热闹的传遍了整个贡院前街,于是更多的士子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争相一睹考试超人的风采。一时间琼林楼前水泄不通,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其实之前许多举子都想去拜会他,只是考前去高官家中拜见,难免有干谒之嫌,于己身风评无益,又会引得对方不快,所以大家都忍着没去。但此刻见他微服私访至此,自然没了顾虑,马上群起而为之,都想沾他点仙气。
  沈默一看再这样下去,非得挤出人命来不成,那自己可就好看了,便跟一众士子约好,待春闱后为他们设宴,这才在学生们的掩护下,从酒楼后院的便门出去。
  一进胡同,终于安静下来,徐渭望着沈默嘿嘿笑道:“我想起个赚钱的法子,只要把你往贡院街上一摆。然后面前搁上香案,边上插个牌子,上面写道‘烧香纹银二两,磕头许愿纹银二两,沾仙气纹银五十两’,保准生意兴隆!”
  “什么叫沾仙气?”沈默翻翻白眼道。
  “就是摸摸你的头啊……”徐渭笑着伸手去摸沈默的额头,被他一把打开,恶狠狠道:“不帮你找吕小姐了!”
  “别介……”徐渭一下被击中软肋,装模作样的打自己耳光,满脸赔笑道:“瞧我这张嘴,真是一口的胡柴,您老千万别当真,我是说着玩的。”
  这时,沈默身后的三尺突然出声道:“胡同口有人。”
  “那有什么稀奇的?”徐渭满不在乎道:“北京城哪里没人?”
  沈默一摆手,示意他停住聒噪,果然听到隐约有两个人在说话,都是苏州口音,只听一个道:“汝默,咱们还是赶紧过去吧。”
  然后另一人道:“元驭兄,还是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吧。”
  “什么叫凑热闹?”那‘元驭兄’不认同道:“咱们是去看自己的老师,天经地义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1/10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