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精校)第8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1087

  所以这个案子,并不会给杨博引来任何麻烦。但是查不出结果,人们可以用脑补的,必然都以为是徐阶授意,便达到了继续抹黑徐阁老,激怒隆庆皇帝的效果。而且将来,还可以再栽赃沈默……邹应龙和沈默是同年啊,将来邹肯定会投靠沈,不管沈会不会接受,都很容易捏造攻击他的口实。
  一举三得,可谓妙哉。
  虽然张四维对沈默还是很有好感的,但一切为了晋党,没什么好内疚的。
  今天他才知道,原来杨博对徐阶的算计,从当初举朝倾拱的时候就开始了,他不仅亲自上演苦肉计,还撺掇刚刚起复没几个月的葛守礼辞官致仕,以及暗中挑拨言官和内监相斗……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就是让皇帝一次次体会到徐阶的跋扈。
  “徐阶老儿太过自信了,总以为掌握了言路,掌握了六部,就能无敌于天下了。”杨博淡淡道:“他忘了杨廷和、夏言、严嵩是怎么败的。大明朝皇权在上、太阿高悬,你一个权臣没有兵权,再怎么牛也就是皇帝一句话的事儿。”说到这,杨博有些欣慰,虽然自己因为久掌兵权,导致被挡在内阁门外。但也因为九边军镇,只有自己能镇得住,所以不管宫里刮哪阵风,他也总能屹立朝堂,地位无虞。
  “如今火候已到,过犹不及!”见杨博的表情严肃起来,两个后辈都正襟危坐,听他沉声道:“所以我决定,命人上书弹劾徐华亭!”
  “舅舅莫怪孩儿多嘴。”张四维却不太认同道:“徐阁老虽然早就不讨皇上欢心,但他的威望太高、太重,也没有恶行劣迹、更没有不臣之意,皇帝焉能冒此天下之大不韪?当今有承受政坛大地震的魄力?孩儿不太相信。”
  “哈哈哈……”杨博笑起来道:“不要担心,我还有第三招,这招一出,你老丈人就该回家了,还能把我们撇清。”
  “愿闻其详。”张四维好奇道。
  “我先卖个关子,咱俩打个赌怎样?”杨博看看他,笑道:“要是我赢了,你半年之内和你媳妇和好如初,如何?”
  张四维是个心比比干多一窍之人,知道这是杨博不放心自己……不过他并不生气,谁让自己娶了徐阶的女儿呢?把最终手段对自己保密,也是题中之义。
  何况老杨博一点没让他难堪,张四维也便就坡下驴,和他打了这个赌。
  待张四维走后,杨博不禁对儿子叹道:“子维确实是我山西之凤啊,你一定要跟他搞好关系,把老爹失的分补回来。”
  杨牧点头应下,道:“爹,明儿就是三十了,让张齐赶紧上书吧!”
  “通政司是徐阶的人,如此非常时刻,如果我是他,肯定会把这种弹本扣下……等过了年黄花菜都凉了。”杨博摇头,吩咐杨牧道:“让人去把张齐的奏本拿来,我想办法递进宫里去。”
  “是。”杨牧恭声应下。
  ※※※※
  文渊阁,首辅值房。
  张居正向徐阶汇报调查的结果,自从王廷相被软禁以来,只有邹应龙在七天前去过他家,虽然打着公务的幌子。但这种事,随便派个御史最合适,邹应龙一个副都御史,干嘛要自找不痛快?
  “你说他,是不是说了什么话,让王廷相产生错误判断,结果自杀了?”徐阶不愧是徐阶,一下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八成是这样,但空口无凭,问他也只说,去要了个关防,然后问了问病情,并没有多说什么。”张居正冷哼一声道:“那何必要屏退左右?我看他必然有鬼!说不定,已经投靠什么人了。”
  “算了……”徐阶现在是焦头烂额,只求先过了这一关,哪有闲心清理门户,他对张居正道:“明天六科来内阁会揖,老夫会出席,你让他们都过来。”
  “是。”张居正点点头道。
  “明年就是大年三十了。”徐阶仰面靠在椅背上,无尽疲惫道:“年年过年,年年过关,今年的年关最难过,但只要过去了,日子就会好起来的。”
  “是。”张居正心说,但愿如此吧。
  张居正出去后,徐阶歇了好一会儿,才坐直身子,把一份写了个开头的奏章,从抽屉里拿出来,继续字斟句酌的写起来。
  只见其题目是‘乞骸骨书’……
  第八二三章
辞旧岁(上)
  二十九过午,在举行完盛大聚餐之后,京城大小衙门便陆续关门大吉了,官员们开始享受一年最长的假期,要到来年十五之后,才会重新回衙开印。
  也有例外,作为诸司之首的内阁,会坚持到除夕日,一来,各个衙门最后报上来的奏本,还得进行最后的归拢,二来要为来年开年的政务做一准备;第三,也是为了表示内阁之恪尽职守。
  上峰不放假,对下面人就很有压力。那些处于宫外的衙门还好说,横竖不照面,先歇一天也无妨。然而和内阁打对门的六科廊,可就不敢先撤了,每每要等到会极门上贴了封条,那些科长科员们才能作鸟兽四散。
  以往每年到了除夕这天,六科廊的人都是百无聊赖,啥事儿也没有,就巴巴等着内阁的人出来。所以往日严肃的给事中们,也会难得轻松的说笑、聊天、甚至打几把马吊。多少年来,年年如此,已经形成惯例。
  然而隆庆元年的这个除夕之日,却显得分外不同。
  六科给事中,在各自科长的率领下,正襟危坐在科廊大厅中。一个个脸上都带着,与节庆气氛格格不入的严肃。没有人说话,厅里一片安静,只听到墙角那座西洋钟,指针在‘嗒嗒’地转动。
  直到那指针指向八点三刻时,吏科都给事中辛自修,带好暖帽起身道:“出发吧。”于是其余五名科长、并几十名科员,便跟着他鱼贯走出大厅,排着队从归极门往会极门而行,去参加内阁召开的特别会揖。
  按先朝传下的惯例,每月的初一、十五两次,六科给事中都要到内阁和辅臣作揖见面,称为‘会揖’……就是互通声气的例会。只是今天这次会揖不伦不类,一是时间不对,大年三十开会,这还是头一遭;二则内阁次辅李春芳、阁员陈以勤均不在阁,前者偶感风寒,后者则告假回家过年,只有首辅徐阶,和阁员张居正出席。
  辛自修一帮给事中们,在内阁的朝房中坐定,这才知道李春芳和陈以勤都不会出席,不由更加确定,这次会揖绝不会是例会那么简单。应该就像有些人私下说的,是个‘动员会’、‘誓师会’!
  众人心中不由浮现出,这几日时常议论那些话题:
  ‘这次政潮汹汹,看似是民意难为,实则有人在背后推手,要逼徐阁老的宫呢。’
  ‘就是有人在拿胡宗宪的死大做文章,想把姓高的迎回来!’
  ‘高党余孽,贼心不死,这是要报复徐阁老!报复我们科道!’
  终于,朝房中嗡嗡声渐起,给事中们一个个面现悲壮之色,小声却激动的议论道:
  ‘这次恐怕要比年初那次闹得还大,徐阁老也不能掉以轻心!’
  ‘徐阁老对我们向来爱护有加,朝野也早将我们看做徐阁老的人!一旦要让姓高的回来了,咱们可就惨了!’
  ‘都察院的同仁已经坏了,我们要是再不反击,谁来捍卫徐阁老?!’
  这一切,都被站在屏风后的张居正看在眼里,见给事中们果然被自己散布的谣言,搅得十分不安,却又不失斗志。不由暗暗点头,悄悄退出了朝房。
  他顺着回廊,来到首辅值房外,轻轻叩门道:“师相,人都到齐了。”
  屋里的徐阶没有马上应声,而是将那本辞呈中,完整的一段写完。才轻轻搁下笔,吹干了墨迹,将其收回抽屉,用一把精致的小锁扣上。这才沉声道:“来了。”
  ※※※※
  “元翁驾到!”门口的司直郎一声通传。
  众言官马上噤声,肃衣起立,一起向门口处行礼。便见身材不高、面容白皙、略带忧愁的徐阁老,在玉树临风的张阁老的陪伴下,缓缓步入了朝房。
  徐阶挥手示意众人坐下,他也在正中空着的主人位子坐了。言官们偷眼瞧去,便见平素和蔼可亲的徐阁老,此刻脸上没有一丝笑意,眼角密如蛛网的鱼尾纹和那两道绕嘴的深刻法令,都透着一股凝重忧虑……这也证实了他们的猜测。
  张居正也在徐阶边上坐定,捋着保养整齐的胡须,开场白道:“方才在走廊听得里头叽叽喳喳,如何我们一来,就变得鸦雀无声了?”
  辛自修乃六科给事中之首,闻言便欠身恭敬答道:“下官等,方才在议论时局。”
  “哦……”这次是徐阁老说话了,他捻须望着辛自修道:“倒要听听辛科长的高见。”
  “元翁不要故作轻松了!”辛自修其实是就是个托儿,闻言慨然道:“现在朝野风浪险恶,其用心更是险恶,竟意欲坏了您的名声!对您的处境,学生等都感同身受,恨不能将那些暗中作乱的魍魉斩尽杀绝,以解师相之忧!”他是丙辰科进士,可以用这个称呼。
  徐阶听了有些不爽,这个话虽然要说,但这样毫无铺垫说出来,效果却会差很多,不过他显然多虑了。张居正散布的谣言效果极佳,一听说是高拱在暗中捣鬼,言官们根本不用动员,就算拼了老命,也不能让高肃卿再回来啊!
  “是啊元翁,我们给事中深受皇恩、代掌天宪!碰到朝政窳败、结党作乱之人,必须拍案而起、犯颜直谏,这不仅是责任、也是道义,否则,会令天下人耻笑的!”另一个给事中王岳大声道,不少言官也跟着嚷嚷起来。
  见士气可用,徐阶老怀甚慰,抬起双手微微下压,让躁动的言官们安静下来,才缓缓道:“诸位如此急公好义、奋不顾身,老夫很是感动……”说着满含感情道:“六科廊都是好样的,二百年来,不知多少给事中,为了维护朝纲法度,为了致君尧舜,为了天地道义!而被罢官、被判刑、被廷杖,乃至被杀害……毫不夸张的说,你们就是朝廷的脊梁,大明的良心啊!”
  被徐阶如此一捧,给事中更加头脑发热,这时让他们去死,都会毫不犹豫的。
  “元翁说的对……如果没有你们,恐怕现在严党还会肆虐,那些大奸似忠之徒,还会窃据高位,戕害国民,我大明隆庆新政也就无从谈起。”张居正接过话头,继续下料道:“方才辛科长说得也不错,现在朝野上下,风高浪急,看似是民心所向。但实际上,是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那里扇阴风、点鬼火、唯恐天下不乱!”说着声音变得激昂道:“这是一股妄图祸乱朝争、打倒内阁,逼元翁下台的逆流!诸位都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现在朝廷需要你们、内阁需要你们、元翁需要你们,各位又要披挂上阵,灭此朝食了!”
  他富有激情的讲演,让言官们彻底热血沸腾,纷纷按捺不住起身请愿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等全凭元翁吩咐!”
  “好好……”徐阶也被他们感染了,情绪明显高昂起来道:“今天找诸位来,正是为了会商此事。其实之前,辛科长几位便对老夫说要上本,老夫考虑当时的形势扑朔迷离,让他们暂且观望几天再说。现在看来,再不动手的话,就要大事不妙了……诸君,为了朝局稳定,为了‘隆庆新政’能顺利实施,又要劳烦诸位了。”
  “我们这就上本弹劾高拱老贼,必不叫他得逞!”给事中们纷纷道。
  “诸位误会了,弹劾,就必须做到铁证如山。”张居正面不改色道:“高肃卿一乡野村夫,距京城千里之遥,没有确凿的证据,贸然进行弹劾,是无法让皇上、让朝野相信的。”
  “那我们该如何去做?”言官们问道:“总得有个目标吧。”
  “现在我在明,敌在暗。兵法有云‘先立于不败之地,再图战而胜之’。”张居正沉声道:“我们暂时谁也不攻击,而是要一起呼吁结束混乱,稳定朝局。”
  “结束混乱,稳定朝局?”言官们道。
  “对,对方要想浑水摸鱼,我们则要朔本清源!”张居正双手一击道:“只要尽快结束混乱,让池子里的水清下来,那些魍魉就无处可躲,沦为众矢之的!”
  原来不是弹人,言官们闻言一阵失望,旋即又大感放松,毕竟大过年的不玩命,上些冠冕堂皇的奏本,既体面又安全,何乐而不为?
  “不要掉以轻心。”张居正谆谆道:“这种奏章不好写,必须拿出正邪不两立的气势来。让天下人知道,谁敢破坏安定的局面,谁敢阴谋作乱,就是朝廷公敌,人人共击之!”
  “要让他们看到,我们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决不让些许魍魉,破坏了得来不易的大好局面!”辛自修站起来喊口号道:“给皇上的贺表还没送去,我们这就回去重写!”
  “也不必着急嘛。”徐阁老终于露出了笑容道:“今儿是大年三十,咱们就不要给皇上添堵了。”
  “致君尧舜,刻不容缓!”给事中斗志昂扬道:“何况改起来并不麻烦!”
  “还是要注意语气的。”徐阶叮嘱道:“过年讨吉祥的时候,有些过火的话,还是留待年后再说吧。”
  “是……”给事中们齐声应下,便都回衙改奏本去了。
  ※※※※
  会揖结束,给事中都走光了,徐阶又露出疲惫的神色,张居正为他斟茶,轻声道:“师相,除了这些给事中外,我还联络了几十名各级官员。这么多人一起上书,必能形成一股压住他们的风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10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