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精校)第9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3/1087

  简短的午休之后,皇帝重新出现在检阅台上,这次不用像上午那样遭罪,可以喝着美酒,带着太子朱翊钧,舒舒服服的坐在华盖下,观看各部队比武。
  第一天下午的军演,主要是由各兵种精锐相继表演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内容,还演练了车阵的行进中组合,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等军事科目。无不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刀光剑影、杀气冲天,令内外来使皆心惊胆颤。
  但最能击垮他们的意志的,还是天快黑时,由神机营表演的火器操练。先是由一千二名手持新式火枪的士兵,快速组成相互掩护、长达百丈的射击线。而他们所面对的,却不是惯常所用的靶子,或者稻草人什么的,而是数百匹蒙古军马……
  人们瞪大眼睛,看着对峙在校场两头的人与马,基本上都能看明白,这是要模拟火枪阵对骑兵冲锋。大部分内外来宾都是知道,明军的火枪手,向来是躲在战车后面开枪的。但现在人与马之间没有任何障碍物,两边距离不过二百丈,战马只需要二十息就能冲过去,如果再扣除进入射程前的时间,恐怕只有十息多一点的时间,留给神机营开枪了……
  这点时间,能把这么多战马放倒?人们不禁为神机营捏一把汗。而那些个来自佛朗机、荷兰的来使,都干脆连连摇头,他们都是军旅出身,知道哪怕是欧洲普遍采用的火绳枪,从装填弹丸到推进药分装、压实,直到射出一枪,需要三十秒的时间,这也意味着,就算这些明军已经预先备好第一枪,也没有时间再发第二枪了,以这个年代的弹丸威力,要想区区一轮设计,就把近三百匹骏马全数射到,只能说是痴心妄想了。
  而且他们还发现,明军前后三排站立,采取的应当是三段射击法,但间距挨得很近,没有给火绳留出足够距离……因为欧洲人普遍采用的火绳枪,就是传到日本再传到中国的‘鸟铳’,在射击前,士兵的手中都要拿着一根点着的火绳,同时,在装填火药时,还要避免另一名士兵手中的火绳靠近自己,因此,在战斗队形中,士兵间至少要保持三尺以上的间隙。
  但明军现在呈密集队形,相互间连三尺的一半都不到,这样一旦射击开始,肯定要自乱阵脚的……在这些欧洲人看来,明军如此列队,绝对是缺乏经验和训练的结果。这些自军演以来,一直以淡漠傲然的姿态处之的欧洲人,已经迫不及待看明军的笑话了。
  这时候,沈默也从内阁大臣的席位起身,走到那群高级将领身前,指着远处对峙的人马道:“这三百匹军马,虽然都是不合格的,但也价值五千两银子,你们都瞪大眼看好了,不要让朝廷白白浪费了这么多银子。”
  马芳也在其列,仗着战果辉煌,又和沈默比较熟,满不在乎的笑道:“大人,咱们担心神机营会出丑啊。”他是最优秀的骑兵将领,当然知道火枪是挡不住战马集群冲锋的。
  “咱们打个赌怎样?”沈默看着须发花白的老将军,突然笑起来道:“如果你输了,就答应我一件事,反之亦然。”
  马芳闻言大为心动,这可是内阁次辅的承诺啊,多少钱能换得到啊!但是一想到沈默智多近妖的形象,又不由有些沉吟。这时候边上的将领开始起哄,纷纷怪笑道:“马王爷还有不敢的时候啊?”
  激得马芳一阵呲牙裂嘴,嘿然道:“您是枢密公相,就算不打赌,让俺干啥的话,俺还能抗命不成?横竖都不亏,打就打!”
  “好!”于是两人在一众总督总兵的见证下,一本正经立下赌约。这时候,就听一声发令枪响,众人连忙都把目光投向校场之内。
  ※※※※
  校场上,伴着那一声枪响,拉着头马的几名士兵,举起短刃,狠狠砍在马臀之上。头马们吃痛,恢恢叫着向前狂奔,其余的战马见状也撒开蹄子猛冲起来。
  看着去势汹汹的战马群,人们不禁为神机营的射手捏一把汗,再去看他们时,却见最前排的士兵,竟然单膝跪下,呈跪姿射击状;中排的士兵弯下腰,第三排站立着。完全不同于一排装填、一排压实、一排射击的三段式射击法!
  这样会带来什么结果的,所有人屏息以待。那些武官们甚至默默的倒数,计算马群何时能进入射程:‘十、九、八……’
  这时,意外又发生了。那些武官刚刚默念到‘八’,密集的枪声便抢先响起,炸雷般的枪声连绵成一片,振聋发聩!
  说时迟,那时快,刚刚听到枪响的众人,便看到冲在前面的马群轰然倒下一大片,这可是一千二百发子弹啊,足以把冲在前面的马队射成蜂窝……前提是射程够的话。当然,看情形就知道,是够的。
  那些武将、头人,还有欧洲人当时就坐不住了,全都站起来,瞪大眼睛去看那些神机营射手,却只见白烟升腾而起,根本什么都看不清楚。
  ‘我承认这种枪的射程惊人,但也不能挡住这群战马的冲锋’一个年轻的佛朗机军官紧绷着脸,心中狂叫道:‘因为不够时间打第二枪’
  仿佛要回应他一般,烟雾还没有散去的迹象,第二阵雷霆般的枪声又响了!奔跑中的战马又被射倒了厚厚的一片。而且这次明显比上次的杀伤还要大,似乎是进入了有效射程!
  ‘怎么可能!’所有懂行的军人,不分大明还是欧洲人,都惊得合不拢嘴,不知道如此快速的装填是如何实现的。他们使劲盯着那条异常恐怖的射击线,却只看到白烟升腾,瞧不出任何端倪。
  最终,在马群冲上来之前,神机营的射手们,又进行了一次齐射!
  三百匹战马所剩无几,令所有军人彻底石化。哪怕是不懂军事的文官公卿们,也都被这恐怖的杀伤力惊得目瞪口呆。
  但是还有几十匹战马得以幸免,又大受惊吓,发疯一般狠狠冲进烟雾之中。
  “一步不退!”发令官嘶声大吼道:“刺!”
  校场上烟雾升腾,看不见场中的情形,只能听到战马凄惨的叫声……
  大校场上一片安静,所有人都保持着第一枪之前的姿势……隆庆捏着块蛋糕,要往太子嘴里送;沈默和马芳仍然握着手;那些佛朗机和荷兰的代表人物,仍都大张着嘴……
  直到硝烟散去,人们才看到,场中再没有一匹站着的马。而神机营士兵已经完成整队,除了几个让战马撞伤,被同袍架在队尾的,其余人毫发无伤。
  “太恐怖了……”这是那个佛朗机军官回过神之后的声音。
  “我操……”马王爷骂道:“见鬼了!”
  “酷……”这是小太子的评价显然是受了沈家小三的影响。
  “重重有赏!”隆庆皇帝觉着大有面子,一挥手道:“重重有赏啊!”
  “谢主隆恩!”神机营官兵轰然致谢,然后转身起步走出校场,今日的操演到此结束。
  武将那边,沈默抽出被马芳握得生痛的手掌,淡淡笑道:“我赢了。”便在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观礼台。
  “老马,你好像上当了。”望着沈默离开的背影,尹凤怪笑道。
  “滚犊子,”马芳牛眼一瞪道:“刚才就你小子起哄最厉害!”
  第八四零章
沙场秋点兵(下)
  第二天,军演场地移师密云,在那里,数百位中外来宾,陪同隆庆皇帝参观了大明炮兵部队的表演,数百门虎尊炮、大将军炮、神威大炮一起发射,将一个废弃的村庄夷为平地的场面,又一次震撼了所有人。
  战术演练之后。当天下午,这次军演的重头戏,有二十万军队参与的大演习开始了。演习前夜,为使各路将士掌握大军协同作战的要领,兵部职方司按正式的作战要求,作了周密部署,下达了详细明确的命令,将每一支部队应当抵达的地点,应完成的战术动作,都做了精确的布置。这也是沈默和高拱商定的军事改革中,最能体现两人设想的一个部门,为了使职方司担负起未来参谋部的使命,两人准备将这个原本‘二郎中一员外四主事’的部门,扩大到‘四郎中,八员外郎,十五主事’的庞大的结构。只是考虑到一下提出来,会过于惊世骇俗,所以目前只是在默默的增加人数,授予权限,并不准备提前声张。
  这次军演,也是对新职方司的一次重大考验,为了能不辱使命,参谋郎中和掌舆郎中提前数月便在京畿地区考察战场,并按照沈默的指示,设计出了详尽的演习方案。方案中,将参演部队分为两军……由马芳率领宣大、蓟辽的部队,假扮蒙古部队;而戚继光、李成梁等将领率领京军和西北边军,扮演明军部队。
  与传统思维中的蒙古进攻,明军防守不同,这次演习将双方的攻防对调,明军作为主动进攻一方,而蒙古军处于被攻击后反击的角色。双方演练了突袭与报警,攻城与防守,突破与增援,扩张与反击等一系列战术科目。整个演习持续了整整十天,甚至出现了白天不分胜负,夜晚举火再战的激烈景象。
  然而对于皇帝和中外宾客来说,这种不在眼前又不见血的演习,实在不如打枪打炮看着过瘾,就算有些有心人,想要借机一窥明军的虚实,却也被礼貌的劝留在帅营里,等待演习的结果。
  当然,隆庆皇帝也没闲着,利用这个机会,在行营中‘亲切接见’了国内外的使节。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无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那些在观看演习前桀骜不驯的土司、头人,全都变得乖顺起来……就连那些佛朗机、荷兰的代表,也跟着下跪磕头,叩首触地,全然不顾此前为不跪拜大明皇帝而编造的‘我国无此风俗’理由。狠狠的满足了一把皇帝的虚荣心。
  而隆庆温和有礼的态度,此时再也不是之前他们认为的‘软弱可欺’了,而是天朝皇帝的雍容气度了。一些个头人竟因为皇帝的礼遇,而感动的放声大哭,表示愿意生生世世侍奉大明皇帝,绝不会再有二心。对于这样的土司,隆庆都不吝赏赐,并加官进爵,以示永世恩宠。
  至于那些藩国的使节,也开始惶恐于之前礼物备得太薄,担心大皇帝陛下会不快。却得到隆庆大度的回答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嘛。朕富有四海,还缺你们这点东西?”让陪同接见的张居正一阵阵的肉紧,因为皇帝这一装大方,最少又是上万两银子赏赐出去了。
  不过他也知道,经过正德、嘉靖朝的荒唐统治,大明对各土司番邦的控制,已经降到了冰点……西藏的乌思藏、朵甘两卫名存实亡,青海的西宁卫和塞外四卫,干脆被海西蒙古取代,基本脱离了朝廷的统治。不说这些,单说两京一十三省中,现在就有广西的韦银豹叛乱,广东曾一本叛乱、郭明叛乱;陕西魏太清叛乱、何术叛乱;江西万羊山叛乱;云南凤继祖叛乱等五省十余起叛乱,这还是各地近年着力剿灭的结果,要不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子呢。
  ‘只要能通过这次阅兵,使大明少一场叛乱,那这笔开销就值了。’张居正如是想道。其实他对这次大阅兵的效果,还是很满意的,相信经此一次,许多野心家想要造反之前,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了。
  张居正的猜测没有错,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明朝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各番引起了巨大反响。在之后的几年里,总共有二十七个国家,四十二个土司前来大明朝贡,国内新的叛乱明显减少……这在对蒙战争的数年里,是多么重要啊!
  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是,观览阅兵的西班牙代表中,其实有西班牙远征军的一名军官,在看了大明的军事演习,尤其是那令人震撼的枪击战马之后,回去便把所见所闻写了一份报告,使西班牙人不得不重新评估大明的军力,将已经待发的舰队叫停,又用了数年时间准备,才敢再次开启战端。
  当然,这都是后话。
  ※※※※
  如果问这些中外来宾,最想知道军演中哪个细节的话,肯定有大半要选,神机营那一阵‘枪击战马’,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们也曾试着去找出真相,然而直到离开时,也没有得到答案……其实没什么好保密的,只是他们没问对人而已。负责接待的都是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怎么可能知道大明的枪械构造,更不可能帮他们去打听,所以他们只能带着满心的疑问回去,留待日后解答了。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明朝的总督、总兵们同样如饥似渴,不过比前者幸福的是,他们可以直接缠着沈默,打破沙锅问到底……其实这些天,在带兵演习之余,将领们谈论最多的,就是这种威力、射程、射速都异常惊人的新式枪械。作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军事人才,他们怎会不知道,这样一种武器的诞生,可能导致整个战争模式的转变呢?
  有人猜,是不是当时神机营一人带了三支枪?这话当时就招致了一阵无情的嘲笑,大家让他试着在身上藏两支长枪试试,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又有人说,是不是传说中的‘连子铳’?这话倒引来一片赞同。作为高级将领,他们都知道,在十几年前,工部的巧匠曾研制了一种神奇的连射式手铳。它的铳身用铜合金制作,膛后部装填火药,火药事先装在一节一节的小纸筒中,纸筒间都用纸相隔,中通一孔,插一根火药线,火药线相互连接。各纸筒自铳底首尾相接,每节火药发射一枚弹丸。铳膛中部竖有一个铁筒,装满弹丸,先由第一节纸筒中的火药发射第一发弹丸,发射完后第二节火药自动引燃,同时第二发弹丸自动落入铳膛,正好被第二节火药发射出去,如此循环以实现连发。
  就在众人以为答案出来时,却有人对此嗤之以鼻,那人告诉他们,所谓的连子铳,没事儿玩玩可以,但用在战场上,根本打不死人。因为他是戚继光,所以众人不好嘲笑他,只能问道:“你怎么知道打不死人?”
  戚继光平静答道:“因为我曾经是神机营的副将。”众人这下不敢质疑权威了,但还是请他说明原因。戚继光告诉他们,在神机营时,自己曾经对这种枪很有兴趣,并仔细进行过研究,不仅操作复杂,而且发射时失误率极高,最重要的是,射程相当的可怜,所以说平时玩玩可以,但在实战中唯一的用处,就是调转枪头,拿来当暗器砸人。
  “我看那枪械,万万不是连子铳的样式,射程也远超过它,两者绝对不是一回事。”众人知道,戚继光说话是很谨慎的,便不再胡思乱想,而是把这个问题,留到了演习后的总结会上,向沈阁老发问。
  沈默被缠得无奈,让负责军需的兵部侍郎吴兑,揭开了谜底。
  吴兑命人取来两支枪,一支是明军现在普遍列装的鸟铳,另一支则是军演时,神机营所用的新式火枪。将领们仔细端详着两杆枪,发现后者比前者缩小了不少,再就是发射装置上似有不同。
  吴兑生性严谨,为他们细致解说道:“这后一支枪,是产自兵部直管的兵工总厂,皇上已经命名为‘隆庆式步枪’,其原理与诸位熟悉的鸟铳不同,但也是源自泰西……”
  说起来,这支‘隆庆式’步枪的诞生,还要感谢嘉靖三十四年,沈默与若菡遇到倭寇那次,就是那会,沈默见识到了若菡手中的短枪。作为一个前世的兵器发烧友,他一眼就认出,那是两把燧发式的短枪,比明军刚刚列装的鸟铳,要足足先进一代。
  说起鸟铳来,其样式与后世的步枪,几乎没有区别,只是更粗长了些而已。它是由欧洲传入日本,然后随着倭寇入侵,再传入闭关锁国的大明的。明军按照缴获的‘铁炮’,仿造了一批出来,因为其枪口大小如鸟嘴,故成为鸟铳。
  然而,这个时代的大明,工业科学开始落后于西方,是不争的事实。就在大明军队把鸟铳当宝的时候,在欧洲又有新型的火枪问世,并开始列装军队了。
  好在这个时代的大明,有一个十分重视欧洲的沈默,他在得知世上有燧发枪后,便对此一直念念不忘,后来成为苏州知府,重开市舶司后,他便暗中下了一道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从欧洲弄到所有最先进的火器技术!无论是样品、图纸还是工匠,只要能弄来,便统统重赏!
  随着他地位的攀升,这道命令也变得越发为人重视。无论是欧洲来大明的商人,还是跟随船队去欧洲的大明人,都知道他的这道悬赏。重赏之下必有收效,关于欧洲火器的消息,也就随着一艘艘抵达大明的商船,被汇总到沈默那里。
  原来虽然欧洲军队目前还是普遍使用火绳枪,但早在十六世纪初期,也就是五十年前,德国钟表师兼造枪师基弗斯,便发明了一种新式击发装置……据说,此人在观察到燧石摩擦,产生闪亮火花的瞬间产生了灵感,他把钟表上那带锯齿的旋转钢轮与能够产生火花的燧石相结合。凭着他的经验和智慧,于西元一五一五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支转轮打火枪。
  基弗斯发明成功的转轮打火枪引起德国军方的关注,很快,这种枪便开始装备德军骑兵和步兵,在二十年后的一次德法交战中,当时德军骑兵装备了一些转轮打火枪,法国军队仍装备火绳枪。战斗进行中,突然风雨大作,装备火绳枪的法军几乎没能打出一枪一弹,而以转轮打火枪为主要武器的德军骑兵则越战越勇,将法军士兵打得落花流水。
  然而这种兵器却始终无法在德国以外的地区推广,因为它存在着一些严重缺点,即构造非常复杂,制作相当困难,而且受挤压时容易损坏,所以成本高昂,除了对武器有些偏执的普鲁士人之外,在别的国家的应用也仅限于王宫卫队,贵族保镖之类。所以诞生多年,也没有动摇火绳枪的地位。
  不过转轮打火枪的机械点火,相对于火绳枪的火绳点火优越性十分明显,于是制造者们费尽心思寻找一种可以替代转轮打火,同时又较为简便的机械装置。不久,欧洲军事力量最强大的西班牙人改进了这种转轮打火枪,他们取掉了那个源于钟表的带发条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如果需要射击时,就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点火药,这种击发机构称之为撞击式燧发机,而这种枪械则称为‘撞击式燧发枪’。
  撞击式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然而新兴事物替代旧事物,总要有个过程,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改进,根据最新消息,西班牙军队已经开始换装这种枪械,但显然还没有全部换装,至少在殖民地的西班牙人,还没见过这种枪械。否则那个西班牙军官,也不会吃惊成那样了。
  大明能抢在其他国家之前,仿制出这种枪械,一半要感谢沈默这个有心人,一半要感谢那些费劲千辛万苦,将在西班牙尚属保密的燧发枪,偷运回国的‘倒爷’门。
  但那一日,神机营能大展神威,还靠另外两样法宝。
  ……
  PS:这个演习,是戚继光当年玩过的,那些真实党们,不要说我瞎编哦。其实我无论写什么都是先考据的,是的,没有自己瞎编的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3/10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