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1024

  他也看了几集,没啥太出挑的毛病。
  除了男主角有点恶心,没事,这次换了工作室制作,可以挑更好地。
  实在不行,就用黄晓明呗,反正这哥们习惯了饰演霸道总裁!
第5章
庆祝一下
  “公司不可能围着你们转,想多要演戏的话,还是跟经纪人多沟通,你们的经纪人都是业内小有名气的,跟不少导演、制片人都认识,加油吧。”
  至于乔山他们,许辉把《屌丝男士》还有《万万没想到》的创意拿了出来,让他们自己选角色。
  至于播放平台,很好办,优酷、腾讯都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搜狐,算了吧,长得像王家卫的搜狐老总现在一门心思瞄准大美剧各种竞标呢,没空关心国内的情况!
  安排的差不多了,许辉看了看几个人还没有离开的意思。
  “走吧,后天就过年了,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
  “导演,那我们走了。”
  几个人很快离开。
  空旷的办公室很快就只剩下许辉一人。
  坐在沙发上,许辉沉思了许久。
  倒不是故意摆造型,这是他的习惯,从原时空开始,他就很习惯了在年末总结自己一年来的收获。
  2008年,许辉收获了什么呢?
  导演方面拍了两部电影,一部大卖,另外一部还没上映;演员方面,出演了三部电影,《绣春刀》、《风声》还有《那些年》,说实在的,许辉有时候会觉得单纯做一名演员也会很好玩,可是,他的野心不可能让他停下来;歌手方面,同名EP大卖了四十几万张,光是销量就让许辉腰包鼓了起来,每一张EP,他都能得到接近5块钱的分成,当然,比起华语音乐最巅峰的八九十年代,动辄上百万张专辑销量,许辉这四十几万张完全不够看,但已经排进了年度专辑销量排行榜前三了,更何况,EP里的几首歌全成了爆款,每一首都有好几千万的试听量;很顺利呀,至少比自己预想的顺利多了。
  刚回国的时候,许辉虽然知道自己不可能真的像他嘴上说的那样‘回家当舞蹈老师’,但他也没有准备直接当导演的,虽然,为了《绣春刀》他已经等了五年,但这算的了什么,圈子里有多少有才华的导演为了一个项目的开展等待了十年以上?
  他是幸运的!
  想到这,许辉换了个姿势,将两条大长腿从办公桌下拿了出来,放在桌子上,顺便打开抽屉,取出一枚雪茄,点燃。
  “咳……”
  果然,没有富贵命!
  才抽了一口,许辉就各种咳嗽,直接把雪茄掐灭。
  起身打开办公室的陈列柜,当初装修的时候,许辉告诉过黄文要在办公室放几瓶不错的红酒。
  现在也应该喝一杯庆祝一下。
  “文哥,来我办公室。”
  许辉不是那种不知感恩图报的家伙,他很清楚,能拥有今天的局面,黄文出力良多。
  ……
  黄文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匆匆赶到许辉的办公室,然后就看到许辉端着酒杯,一脸的微笑,那还不明白自家艺人心情很好。
  也是,许辉确实有资格放松一下。
  接过许辉递过来的红酒杯,抿了一口,黄文略带感慨的说了一句:“当初我还劝你不要离开华谊,没想到半年时间,你就打下了这一片江山!”
  “呵呵,我自己也没想过!”
  许辉接过黄文递来的‘小熊猫’,点燃后,吸了一口,缓缓吐出烟雾。
  “有的时候是运气,更多时候就是天才了,许辉,你是个天才!”
  黄文看着许辉,眼神中带着钦佩。
  这是真的,当初,黄文虽然看好许辉,但更多的是看好许辉本人的形象还有他广阔的粉丝基础,没想到成立许辉工作室半年,就已经作出了一连串的成绩。
  综艺方面不用说,几乎成了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公司,很多电视台的综艺部门负责人都想搭线黄文,想让自家电视台跟许辉工作室合作一把。
  《中国好声音》大赚了半个亿,版权方面也外卖了十几个小国了,零零碎碎增加了接近200万美元的收入;《我是歌手》这个项目虽然交由浙江卫视操弄,但工作室依旧有着百分之十的收益,而且版权方面也归于工作室;《爸爸去哪儿》已经立项,第一部启动资金早就到位了,浙江卫视急不可耐;《蒙面歌王》跟上海卫视达成合作,《爸爸回来了》也跟上海卫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现在北京卫视也掺合了进来,据说由工作室牵头,搞一档《欢乐喜剧人》……
  这都是钱啊!
  光是这几个项目,就能为工作室源源不断提供现金;如果不是担心公司人员不够,许辉现在就想把《奔跑吧兄弟》还有《向往的生活》给弄出来;电视剧方面,已经投资的《爱情公寓》这个项目已经卖给了浙江卫视,双方一直有着不错的合作,价格也很公道,800万,制作成本才200万!
  《雪豹》《媳妇的美好时代》《黎明之前》《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永不磨灭的番号》还有《姗姗来了》,整整六部电视剧,确定明年开拍;整个华娱圈子,有几家公司有这种气魄?
  当然,这几部电视剧都是跟其他公司合作出品的,但咱也是投资人啊;唯一遗憾的就是电影项目,一直只有许辉一个导演……
  这些,又岂是半年前的黄文能够想到的?
  想想半年前,他跟许辉还只是华谊旗下最普通的艺人跟经纪人,现如今,他黄文面对王家兄弟,也可以挺直腰杆了,除了许辉工作室这种跨越式的发展给他带来了底气之外,他跟许辉都已经是华谊的股东了。
  华谊兄弟密谋上市,原始股便宜的吓人,一股才0.25元,许辉直接吃下了三百万股,成了华谊兄弟第四大股东,占股百分之二点三,倒不是他不想吃下更多,王家兄弟只愿意给三百万股,黄文没有许辉那么大的魄力,但也吃下了一百四十万股,跟黄晓明持股相当。
  “文哥,没有你,我就是个在台上表演跳舞的小丑,这杯我敬你!”
  许辉表情很严肃。
  这是真心话,没有黄文,王忠磊不可能同意他一个刚从韩国回来的偶像导演电影;没有黄文,许辉工作室也不可能就这么成立;当然,现在黄文已经不是许辉的经纪人了,但两人绝对是最值得交心的朋友!
  “明年会更好的!”
  “当然,我毫不怀疑!”
第6章
除夕
  东亚文化,骨子里始终带着点儒家的传统思想。
  即使我们标榜的是无产阶级额、无神论,可在伦理这一块,我们更看中的还是最传统的教育。
  逢年过节,我们讲究团圆。
  许辉也很想在全国人员都喜气洋洋的时候,回家跟父母团聚,可是不行,电影的剪辑需要他。
  2009年除夕。
  许辉给家里打完电话,再次回到了剪辑室。
  想想也挺可悲,一个导演,国民偶像过年期间还得忙着工作!
  《那些年》的后期他得盯着,整部电影的剪辑、特效、合成包括配音都需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
  然后上报审批,通过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宣传、放映工作。
  好在《那些年》工期足够,粗剪部分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现在忙着精剪。
  剪辑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剪辑师对于整部电影来说很重要,每天拍那么多场景,必须要按照剧情的走向将它们初步排列,排列完成就是最基本的粗剪。
  许辉工作室对于这些影视剧后期人才很重视,给的工资很高,当然,他们的工作量也很大。
  他们平时主要忙着剪辑公司出品或者合作出品的综艺节目,电影的剪辑相较于综艺更加繁琐。
  许辉是最了解《那些年》电影的人,即使他交代了风格和走向,可他还是不放心,所以,剪辑的时候,他是不能走开的。
  原本想给自己放个假的,不太现实,就算他真的回家,估计也呆不住。
  “行了,兄弟们,先回家,咱也不急于一时。”
  时间是下午五点,许辉看了看整个剪辑室除了他本人的心思还牵挂在电影上面,其他几个人脑子里估计想的都是回家,索性,放这伙人离开。
  国内从事剪辑工作的大都是之前国营放映单位的,许辉工作室挖的人才,原青影厂占据了很大比例,这帮人就是北京本地人。
  “导演,新年快乐!”
  ……
  剪辑室很快空了,许辉也没有工作的心情。
  索性出门买了点东西。
  万幸居然还有超市开门。
  随便买了点可以填饱肚皮的东西,许辉回到了酒店。
  反正没有心思工作,还不如好好放个假,就当休息一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10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