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校对)第2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8/1024

  “王小贱真帅!那小台词溜得……”
  “哎,我觉得我挺像黄小仙的,可惜身边没有王小贱啊!”
  诸如此类的讨论,应该算是对电影的称赞吧……
  是的,今天才10月25号,《失恋33天》上映了三天没到,票房已经破亿——几乎打破了《那些年》保持的票房最快破亿记录!
  作为《新京报》的电影分类编辑,宴宁觉得自己有必要闹明白到底为什么会有这么疯狂的观影人潮!
  宴宁是个很律己的人,即使是观影她也会穿着得体的职业套装,脚上蹬着十厘米的恨天高,站起来差不多一米六。
  她的头发扎的很紧,露出大大的额头。
  大屌萌妹一枚!
  曾经作为圈内小有名气的职业影评人,宴宁有时候很矛盾。
  因为她需要生活,所以她必须要为那些看着非常离谱、扯淡的电影写好评!
  有点折磨人,说真的,给烂片写好评远比给好片子写差评要困难。
  因为没有完美的电影,再怎么优秀的故事片,总会有漏洞,只要抓住漏洞,使劲狂喷就行了。
  可烂片该怎么写好评呢?
  灯光、特效、演员的演技?或者导演的审美?
  再这么下去,她这块牌子就要倒了!
  她是真的热爱电影才做了影评人,并不是那些喜欢捧着大导演,或者收了钱就会替人骂娘的行业败类……
  所以,两年前,宴宁果断离开了影评人的岗位,选择加盟《新京报》,成了专门为新电影上映时写常规影评的编辑。
  有了《新京报》做靠山,宴宁可以说真话了!
  比方说,她给《非诚勿扰》打了7分,给《叶问》打了6分,很公正的评分。
  这次的徐静蕾、许辉携《失恋33天》上市,对于整个票房市场的推动力简直让人恐惧。
  10月10号到10月22号,也就是《失恋33天》正式上映前,整个内地电影市场的大盘就没有超过千万,就连席卷了韩国票房市场的《非常主播》上映也一样遭受冷遇,专家普遍声称这是因为10月是票房低潮期,一系列低质量的国产片严重损害了观众对于国产电影的信任……
  然后《失恋33天》上映了,如果按照那帮专家所说的低潮期,那么上映首日票房报收3800万,第二天豪取4100万,截止到目前,累计票房已经达到1.1亿,是什么情况呢?
  ……
  回到办公室,坐在电脑前,宴宁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书写《失恋33天》的影评。
  “首先我要说,《失恋33天》称得上是一部救市之作。”
  “《失恋33天》的上映直接把大盘从10月22号的800万拉到了10月23的4200万!不得不惊叹许辉的个人的票房号召力实在是让人惊讶!”
  “其次,我想说《失恋33天》虽然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但还算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最值得嘉许的是姿态上的得体。我们这些中国电影观众终于能看到一部不拿富二代、大白领说事的时尚爱情电影,电影里的人和我们一样会缺钱,要租房子,出门坐地铁……”
  “关于电影内容,我只想说一点,这是写给女孩看的书,拍给女孩看的电影。”
  “很明显这是一部不属于徐静蕾这个导演的作者电影。”
  “尽管徐静蕾用了很多属于电影的手法来给《失恋33天》贴电影的标签,包括效仿《非常完美》的动画特效,还有八分钟约会时的镜头环移等等,但还是浮于表面。”
  “通俗的说吧,这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许辉的编剧能力,我坚定的认为这部电影最出彩的部分都不是属于电影的,而是属于文本的。”
  “其实本人比较反感脱离电影而存在的流行对白,特别是冯小刚那种刻意制造流行语汇来证明电影存在价值的投机行为。当然《失恋33天》里面的对白比起冯式喜剧承继自王朔语体的对白要洋气入时多了,至少电影里的对白虽然大多来自网上,但文艺的多!这是真正属于这个时代的腔调,至少会让你觉得自己和电影中的人物是共同活在当下的。”
  “很久以来,我们这些观众进到电影院好像不是带着享受电影的看法,而是来挑刺的,看大片就像是来看笑话、看小成本投入的电影反而能端着一颗平允的心。”
  “一百多面前,伟大的英国作家狄更斯先生就曾经用他的笔墨为文学评论创设出了一个词汇‘小人物的悲欢’、‘票房神话’。这就验证了中国电影应该要走的路,翻看最近几年的票房纪录,叫座的电影往往描绘的是平民的狂欢。”
  “很多观众,包括我之前对中国电影市场的理解是大制作,大导演,一群明星的电影80%会火,小成本的电影全部完蛋,许辉的出现打破了我的看法,《那些年》的票房奇迹再到《失恋33天》的票房飞涨,两部中低层本电影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
  “说句题外话,许辉曾经预测《失恋33天》的票房能超过2亿,我觉得他有点太保守了,这是一部有大卖潜力的作品,打个赌吧,我赌《失恋33天》的最终票房很有可能定格在4亿以上!”
  “对于现如今的中国电影人来说,《失恋33天》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第一,踏踏实实的写一个有冲突,有情节,有内容的故事;第二,找一个明白人宣传;第三,让一个不苦大仇深的导演拍娱乐的电影给正常人看。”
  写完这段,宴宁稍微整理了一下草稿,然后发送给了主编。
  几分钟后,她收到了主编的回话:“来会议室!”
第114章
注水
  国人的观影习惯还在培养中。
  在票补这种中国特色电商竞争策略入行前,每年习惯观影的观众总人次不到两亿。
  不要以为两亿人次是个多高的数据,韩国5000多万人口,每年的观影总人次接近3亿。
  说句题外话,《战狼2》一部电影的观影人次累计1.59亿……
  09年,国人看电影更多选择还是有点号召力的明星参演的作品或者名导的新作,冯小刚、张艺谋当然还有许辉。
  大抵是因为国产电影这几年普遍没什么佳作,所以宁浩的横空出世让人对他很期待,所以许辉的出现,观众对他的期待更高。
  否则单凭他那点粉丝能创造5亿票房?
  郭小四脑残粉那么多,《爵迹》照样扑成狗……
  这次的《失恋33天》也一样,上映第一天刷下3800万……
  然而引起轰动的不止许辉这一部电影。
  与《失恋33天》同一天上映的动画电影《阿童木》,3天后,发行方光线传媒称:《阿童木》的票房已超过4000万,创下了动画影片首周末票房的新纪录……
  哇,动画电影首周末拿下四千万!
  此前的最高纪录是《冰河世纪3》的3000万元。
  简直是国产良心动漫,难道我国的动漫电影要开始崛起了?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根据国家电影专项资金办公室从各大院线的计算机终端获取的实际数据显示,《阿童木》上映3天,票房仅为1700万……
  这就很尴尬了……
  更尴尬的还在后面,10月23号同期开画的四部电影,除了《失恋33天》的票房数据与实际相符合,《特工008》、《倔强的萝卜》同样存在虚报票房的问题……
  ……
  数字电影推广之前,我们的票房数据机构不是很规范,2004年开始,国家建立了统计软件,通过互联网来计算票房,负责统计发布工作的,是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办公室。
  不过这玩意有个很明显的Bug,一定数量的影院安装了计算机售票系统,但因为经营不善等各方面的原因,其计算机售票系统都存在不正常经营状态。
  二级市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或者小县城市场的准确票房数据很难统计,到目前为止,二级市场一般不采取票房分账的方式发行,通常以租片,或者买断影片发行权的方式放映。
  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票房造假。
  超过八成的国产电影都存在票房注水的问题!
  据业内人士透露,吹嘘票房已成为电影宣传的惯用伎俩,一般影片票房的注水能达到50%以上。
  虚报票房的意图也很明显,人为制造观影火爆的场景,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影院。
  正因如此,电影发行方对首周票房的“手脚”动作最大,因为这段时间电影的新鲜度和关注度最高,如果票房红火,将大大增强后续市场吸引力。
  业内人士透露:“虚报票房图的就是对外好听,方便宣传。收税、分账之类的,都另有参照数据,不以此为准,发行方怎么吹都不会受影响的。”
  真正意义上的“吹牛不上税”!
  ……
  “这篇稿子先不要发了,你马上写一篇有关票房注水的报道。”
  待宴宁看完这些‘绝密’资料,主编直接定下了这一期《新京报》有关电影方面的主题。
  “……好的,我马上写。”
  宴宁有点郁闷,感觉这几天的辛苦白忙活了,但她也明白主编的意思。
  对于新闻业来说,丑闻带来的效果远远超过喜讯。
  所以陈老师和他的照相机一举成名天下知,至今保留在很多人的电脑里……
  再说了,最近几年,全球票房市场普遍走低,最大得北美市场已经连续四年总票房数据出现下滑,偏偏中国电影风景这边独好,早就被某些人怀疑了!
  走出办公室之前,宴宁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主编,《失恋33天》的票房有造假吗?”
  “……谁知道呢,不过国内大部分上映的电影都存在虚报票房的现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8/10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