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1024

  从他踏入电影行当之后,就一直顺风顺水,拍摄的电影、出演的电影毫无例外大卖。
  这是必须的,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绣春刀》《风声》《那些年》这三部作品,除了第一部因为宣传的原因票房不太理想之外,其余的两部,那都是国产电影里面很罕见的票房佳作。
  《失恋33天》2011年公映,票房3.5亿!
  现在换了许辉主演,票房只有2.5亿……
  甭管媒体怎么吹嘘,说什么许辉已经是国内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最了解观众的导演,中国电影新的希望。
  许辉很清楚这些都只是他本人基于对前世的记忆做出的选择。
  也都是建立在许辉的作品还算大卖的前提下。
  但是谁知道下一部作品会不会亏损呢?
  你猜他要是赔了,那帮人会怎么说?
  许辉总算体会到中国特色市场下的导演每天都要担忧的事情了……
  ……
  后期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不亚于一次重生!
  剪辑、声效、配乐包括特效。
  剪辑方面,许辉亲自担当主要剪辑人,毕竟没有比他更了解《黄飞鸿》这部电影的人了。
  特效方面,Base
FX全程跟进,《黄飞鸿》开拍伊始,许辉就已经把特效方面交给了Base
FX,按照预期,应该还有六个月周期就能将整部《黄飞鸿》的特效部分完成了。
  “李哥,这也太慢了,我还想着明年五月上映呢!”
  得知特效至少需要六个月才能完成,许辉不太爽。
  现在已经是11月了,六个月周期,至少要拖到明年4月,电影还要走审批,试映、点映,这么一算,时间根本不够!
  更别说宣传了……
  “这已经是我们最快的速度了,除非你想用哪种最简单的五毛特效!”
  说话的是李国强,Base
FX特效公司老大。
  跟许辉一样,是个执拗狂,不过,这两人一个是特效方面的大师,另一个只是在导演的路上逐渐发展的新手。
  他说的话,许辉只能相信!
  “可是,这么一来,会影响到我们的后续宣传还有电影上映……”
  “许导,我一直想问你,为什么一定要定档五月?可以往后延缓一两个月,我们也可以参加戛纳电影节啊……”
  一直跟在许辉旁边的陆洋忍不住插嘴问了一句。
  “戛纳?”
  许辉犹豫了一下,倒不是他不想,而是《黄飞鸿》这部电影明显更像是商业片。
  明年的戛纳评审团主席是蒂姆·伯顿,这货题材猎奇、画风诡异,跟许辉压根就是两路人,他担任评审团主席,《黄飞鸿》想拿奖,怎么可能?
  “……许导,你不是说《黄飞鸿》系列你想打造成‘中国往事’吗?戛纳是最好的推介会!”
  陆洋继续劝说。
  “行!那么我们去参加戛纳!”
  许辉被说服了,看了眼李国强,说道:“国强哥,最低四月,我一定要看到成片,特效方面你们再快一点……”
  就像陆洋说的那样,戛纳国际电影节不仅仅是电影界,它还是全球最大的卖片会!
  ……
  电影的配乐,无疑是电影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通常被称为电影的“第二台词”。
  一段音乐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宏大的场面或重大事件,以及片中人物心理的比那些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
  通俗点说,电影配乐是依据剧情环境人物心情配乐,可强化气氛,营造氛围,突出主题,是重要的电影语言!
  对于一部好的电影来说,配乐往往占据总时长的一半还要多。
  可惜,现如今的电影已经很少有这方面的意识,经常一部电影连一点配乐都没有……
  原版的《黄飞鸿》系列为国产电影奉献的就是其如果珍宝一般的电影配乐。
  民乐主导西洋乐器辅助还能做到旋律脍炙人口!
  绝对是大师手笔!
  “谭老师,我想这一段改编一下《将军令》……”
  谭遁当然是配乐方面的大师级别人物,人家拿过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还有格莱美作曲大奖,全世界最重要的两个音乐类大奖,他都有拿到过。
  《卧虎藏龙》《夜宴》,李胺大导演、冯小刚都跟他有过合作。
  “《将军令》?”
  “……咱们可以找林子祥,让他再演唱一遍《男儿当自强》……”
  许辉心里有点鄙视,什么大师,连《将军令》都不知道!
  “你想用东方传统的战鼓作为主基调?再辅以琵琶之类的东方特有的音乐符号?”
  谭遁直接Get到了许辉的意图。
  “……对!”
  好吧,我收回自己的偏见,音乐果然是相通的……
第123章
访客
  音乐是相通的,黄沾当然很厉害。
  辉黄二圣,光是一首《沧海一声笑》足矣流芳整个华语音乐史!
  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常常感叹,后人不及前人,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我们本身对于音乐的要求变高了。
  或者说时代的变更,让我们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变得跟之前不一样了。
  谭遁本身就是大师级别的配乐师,有自己独特的对于画面、乐感的领悟,许辉也不好限值太多条条框框,让他自由发挥。
  否则,干嘛花那么大价钱邀请谭遁出手?
  自己随便找个没什么名气的配乐师傅,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添加配乐不是更好嘛!
  关于《黄飞鸿》的配乐,许辉只有一个要去,尽量用东方元素占多数的配乐。
  谭遁表示理解……
  片头曲《男儿当自强》,许辉请了林子祥老爷子唱了一版,说实话,老爷子年逾花甲,还能有那么强烈的中气,确实很厉害,但是相较于二十年前那个版本还是差了一点。
  没办法,找了几个合唱团伴奏,勉强能听出当年的几分风采。
  不止如此,许辉自己还演唱了一个版本,准备放在电影彩蛋里面,就当是给观众的福利。
  最经典的配乐《将军令》当然不能缺少,否则《黄飞鸿》最有名的段子‘每当BGM响起,我就知道我是无敌的存在!’
  主题曲、片尾曲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很重要。
  好莱坞电影、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八十、九十年代,每一部电影都是必须要有主题曲和片尾曲的,那是一道产业!
  98年,索尼音乐超过华纳成为全球最大音乐公司,不就是因为席琳迪翁的那首《My
heart
will
go
on》嘛,还有《泰坦尼克号》的原声大碟!
  当然,现如今的电影人除了传统的大导演或者想借助音乐宣传电影的作品,很少有电影主题取这么回事。
  一方面是因为音乐市场不景气,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人看电影看的只是电影本身!
  人家根本不关注你的音乐……
  还有一点,大多数导演自己不懂音乐,完全凭感觉。通常情况下,作曲人给什么样的音乐,导演都会说“有点意思”,没有明确的要求。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很多导演音乐素养不高,没办法用专业的音乐语言跟作曲人沟通,进而导致所作曲子不能更好地和剧情结合。
  许辉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有点音乐素养的电影人,包括原时空执导的小成本都市爱情轻喜剧,他都特意找了几个说唱界的帮忙做了片头和片尾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10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