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校对)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1024

  ……
  渝州宣传结束,许辉一伙人照例从围堵的影迷中挤到了商务车。
  才刚刚坐下,还没来得及说话,许辉的手机响了。
  “哟!是吴越哥!”
  “开免提!”
  吴京提议道。
  “行!”
  “许导,我是吴越。”
  电话那头响起中气十足的声音。
  “越哥,怎么了?突然想起给我打电话?”
  “……要先说声抱歉了,我刚刚结束了《鲁豫有约》的录制,可能不经意的透露了您不少消息……”
  “……没事,我也没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
  许辉心里咯噔了一下。
  毕竟自己在《黄飞鸿》剧组每天就做两件事,白天泡片场,晚上睡女神……
  他要是把这件事透露了……应该不太可能,既然能打电话,事情就没到那一步!
  “主持人太会挖坑了,我没注意就跳进去了……”
  “你说了什么?”
  许辉直接打断了吴越的长篇大论。
  “也没什么,就是说了你接下来可能准备拍摄金庸的武侠剧,还有,大概说了几句您在片场的表现……对了,我还说了现在上映的是已经删减的版本……”
  “噢,那没事,就当提前宣传了!”
  许辉笑了笑,挂断了电话。
  “看什么?我脸上有花?”
  “……你要拍金庸剧?”
  经纪人陈桑桑开口问道。
  “有这么个打算,不过,就算拍那也是明年下半年的事情了,下个月《男儿当自强》和《狮王争霸》立项,年底,我还要拍一部3D武侠电影……”
  “……要拍哪一部?”
  几个人压根不关心他的日程,他们只关心许辉想拍哪部作品。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
  吴京皱了皱眉头。
  他在想自己的形象适合其中的哪个角色。
  令狐冲?
  林平之?
  任我行?
  难道是田伯光?
  感觉都不合适!
  “这次我准备找一批新人——也不能算新人,就是一批有演技但是没什么机会的演员挑大梁,京哥,您还是歇歇吧。”
  提前说好。
  “……我演个配角吧!”
  吴京主动提议。
  “那最好不过了!”
  以吴京如今的人气,有他加盟,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票房至少能凭空增加一两亿!
  就好像李连杰之于《海洋天堂》,那样的电影,收获了4000多万的票房,简直是奇迹了……
  ……
  截止5月30号,上映十天的电影《黄飞鸿》累计票房4.4亿,成功把同期的《阿凡达》创造的4.2亿票房成绩甩在了身后。
  媒体各种叫嚣《黄飞鸿》即将超越《阿凡达》,就连许辉也在自己的微博多次公开表露希望《黄飞鸿》的票房能够压过《阿凡达》。
  可不可避免的热度减退还是到来了。
  5月31号,周一,《黄飞鸿》单日票房报收2200万,票房滑坡明显……
  大部分的电影潜在观众基本上都已经看了一遍。
  毕竟2010年,国产电影忠实的影迷数量毕竟有限……
  再加上网上盗版横行,随便点开一个贴吧,都会有《黄飞鸿》高清版链接……
  现实中,卖《黄飞鸿》盗版碟的满大街都是,五块钱一张,高清蓝光版,比你到电影院观影便宜多了!
  辉文天下公开了第二个彩蛋,也就是许辉的剧本草创图,还有许辉在录音室演唱《男儿当自强》的片段……
  还有,吴越那期的《鲁豫有约》播出,很多观众纷纷嚷嚷着要看所谓的无删节版本……
  借此机会,院线推出了132分钟版本的《黄飞鸿》……
  前一个是赤裸裸利用许辉的人气吸引观众在走进影院!
  效果很好。
  许辉一直以来都是人气天王,他的粉丝很多。
  《黄飞鸿》许辉本人并没有参演,在很多许辉的脑残粉看来,简直不可原谅,他们公开拒绝这是许辉的电影!
  而且还号召其他粉丝不要到院线观影,理由是‘我们要让许辉知道,我们爱看的是他本人,而不是电影!’
  第二个彩蛋公开,许辉本人出现在荧幕上,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但已经够了。
  那帮粉丝涌进了电影院……
  无删节版公开,很多原本已经看了一遍的观众抵挡不住‘无删节’三个字的诱惑,再次走进影院,贡献了一波票房……
  于是,出现了很稀奇的现象,《黄飞鸿》上映第三周,单周票房虽然减少了,但依旧报收1.5亿,累计票房5.7亿,已经创造了华语电影新的票房记录!
第66章
野心
  六月到来,《黄飞鸿》依旧雄霸票房排行榜。
  只能说,许辉选的档期实在太合适了。
  整个六月上旬,除了一部《人在囧途》《枪王之王》称得上口碑及格的商业片,其他的电影都是些标准国产片——烂片!
  即使是后世的大IP,《人在囧途》也因为发行公司初涉影坛,压根不清楚电影的发行、宣传,导致这部口碑、笑果都不算太差的国产喜剧片仅仅收获了五千多万的票房成绩……
  那还是建立在同档期实在没有什么能值得称赞的作品的前提下。
  如今,有着《黄飞鸿》的压制,《人在囧途》票房更低,即使网络口碑不差,但截止下档,仅仅只有4000万的票房。
  徐峥挺郁闷的。
  在他看来,《人在囧途》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可惜,华旗公司的几个人太过短视。
  《人在囧途》的投资只有一千两百万,单纯的票房就已经收回了成本,华旗压根没想过大爆,能保本就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不过,这样也还。
  至少徐峥购买《人在囧途》的IP,报价花费了400万,他们居然答应了……
  这帮人甚至觉得徐峥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呵呵,等到《人在囧途之泰囧》席卷全国,直接爆发了不弱于《黄飞鸿》的票房潜力,再想想400万就把这个金字招牌直接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10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