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84(校对)第3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0/1024

  通常是五到八年之间。
  金庸可不傻,即使是当年一块钱把《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央视,那也有时间限制的!
  “现在版权应该还在张大胡子手上,不过,明年就该到期了……”
  难怪大胡子会在十年内拍了那么多部金庸武侠剧,原来是版权快要到期了……
  不过金庸先生的作品影视版权实在太复杂了,首先,金庸先生本身对自己的小说版权看得挺淡的,如今又已是九十多岁的老人,已经不再亲自管理小说版权,据说小说的版权早已交给手底下的负责人来办了,充其量也就是他的妻子林乐怡偶尔打理一下。
  金庸的版权一旦出手,他自己都不知道最后会到谁的手里,也是挺悲哀的。
  “内地具备影视剧出品、制作能力的公司并不多,请您务必答应,一旦金庸先生作品的版权到期,尽快跟我们联系,我们会提供最大诚意……”
  ……
  处理完和金庸先生的会面,许辉来到了《锵锵三人行》的录制演播厅。
  演播厅的布置很像是小型的书房,透着一丝古典。
  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摆放在中间位置的圆桌,围绕着圆桌摆放了三把椅子,主持人和嘉宾就坐在那位置。
  节目的主持人是窦文涛,还有一位常驻的嘉宾主持人梁闻道。
  这两人都挺能说的,算是国内极少数单凭着斗嘴就能让人看完一整期的电视节目,但是有一点,这两的观点有时候会偏向西方。
  公知嘛,不贬低大陆怎么能算公知?
  许辉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宣传电影。
  话说《黄飞鸿》在香港已经上映了四周,热度还是不见消减,票房已经突破五千万,现在正奔着话语电影票房影史前十的记录在努力……
  抵达录制现场,戴好无线耳麦,许辉走到场上……
  连台本也没有……
  戴着无框眼镜的窦文涛看见许辉,赶忙伸手笑道:“许导演,真是久仰大名了,一直期待能跟你一起录一期节目!”
  “哪里话,我也很期待能上《锵锵三人行》……”
  “许导演,久仰久仰。”
  板寸头的梁闻道脸上挂着微笑,也跟着握手。
  许辉也笑着回了句:“……久仰久仰……”
  你妈,这帮人没有别的词了吗?
  对于两位主持人,许辉了解不多,也就是仅仅知道个大概。
  看了简介,说什么‘这个谈话节目很不拘一格,不是说给观众听,就是对一个话题闲话家常’
  难怪收视率很低!
  聊了几句互相算是认识了,三人坐下,今天节目的探讨主题是“功夫电影的前世今生”。
  毕竟来的是许辉,号称功夫电影新的代表人物。
  ……
  “今天来的这位就是被称为新一代鬼才导演的许辉导演!”
  “谢谢!”
  许辉双手合十,对着镜头感谢。
  “许辉有着鬼才导演的称呼,你的电影总票房超过十亿了吧?”
  “应该有吧……”
  “真不愧是鬼才导演!”
  “不是,你别老这么说我,以前,宁浩导演出道,你们管他叫鬼才导演,现在又管我叫鬼才导演,感觉‘鬼才导演’也太泛滥了点……”
  梁闻道笑着解释道:“这也代表大家对你的喜爱嘛!”
  “愧不敢当……”
  窦文涛直接进入正题:“其实说到动作片,我们一般想到的会是功夫巨星,比方说李小龙、成龙、李连杰……”
  “最近几年很少有新生代的功夫巨星出现……”
  梁闻道接茬说道。
  “除了《叶问》捧红了甄子丹,现在吴京也依靠《黄飞鸿》正式成为新生代功夫巨星!”
  “他俩也不算新生代了,吴京今年都三十六了!”
  许辉默默补充一句。
  “……许导,您从导演的角度跟我们说说为什么功夫片会有十年的断崖呢?进入新世纪之后,很少有新的功夫电影引发轰动。”
  “我觉得还是因为观众审美的关系吧,因为功夫片很难再出新的花样。”
  许辉看了眼窦文涛、梁闻道,接着说道:“其实传统中国功夫,之所以能够从平凡的民间技艺跃升为‘国术’甚至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寄托,与20世纪初兴起的‘体育救国’思想是分不开的,而‘东亚病夫’这个概念则在这个过程中被反复言说并成为后来功夫片叙事中的一个重要民族认同话语……”
  “对,李小龙的《精武门》就是有关这方面的一项题材!”
  “没错,李小龙先生对功夫片的作用很大!我接着往下说,当时很多人提过了‘体育救国’,依靠个人力量打破‘东亚病夫’这种传统观念的桎梏,虽然失败了,但却为我们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不小的灵感源泉……也就是民族主义叙事!”
  许辉端起面前的杯子抿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喉咙:“说到功夫片,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的标志是1949年胡朋导演、关德信主演的《黄飞鸿传》的上映。
  这个系列片虽然现在看来有点太老了,但其中一些基本元素依旧是现代功夫片常用的:硬桥硬马的真实武打、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谦虚守礼的传统道德……
  但在这一时期,民族主义叙事仍然不是功夫电影的常见主题,民族情感在片中仍然处于一个非“彰显”的阶段。
  七十年代,李小龙先生在香港拍摄了三部电影,彻底将民族情感纳入功夫片之中!
  尤其是《精武门》完美地将“复仇”这个传统武侠片的主题与民族冲突结合在了一起,陈真打破“东亚病夫”的匾额和踢飞“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更成为华语电影的经典镜头!”
  “对!哇,没想到许导除了拍电影,对这些理论方面的研究也这么精深!”
  梁闻道用一种极为欣赏的目光打量了一下许辉,像是重新审视了他一遍。
  “……我本身是个功夫电影迷,我对功夫、武侠电影很痴迷!”
  许辉笑着解释了一下。
  “难怪你能拍出《黄飞鸿》这样的电影!”
  窦文涛颇有些感叹。
  “那《黄飞鸿》这部电影你在构思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
第82章
回京
  “我一开始也没想那么多。”
  许辉端起茶又抿了一口,接着说:“我最开始构思的就是主角黄飞鸿,首先,黄飞鸿必须是仁义的,一代宗师,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对,仁义无双,这就是你电影表现出来的!”
  “不是,我一开始没准备让男主角那么窝囊,你们看了我的电影没?”
  “看了!这么轰动,怎么可能没看!”
  窦文涛捏了捏鼻子,没有说话,说话的是梁闻道……
  姑且相信吧。
  “我在微博上,很多粉丝骂我为什么要把黄师傅折腾的那么惨,他们举例子,说什么黄师傅抓到了坏人,乡民却不肯替他作证;救了无辜被打伤的百姓,官府却把得罪美国人的帐算到他头上;被官府软禁监视,却还有企图一战成名的武师上门踢馆;好不容易打发走武者,自己的爱徒却因自己的无能为力决意退出……”
  “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想赶紧去看一遍!”
  “你真应该跟我一起去看,放映厅的感觉跟一个人偷偷摸摸看片不一样。”
  两位主持人日常拌嘴……
  “金庸先生曾借裘千仞之口提出一个问题,是否武功高强,就有权利断人生死?”
  “这是每个心里的武侠情结走到瓶颈时都会发出的疑问,就像今天我们再看电影中用武术痛击外国人场面,会疑问这到底是扬我国威,还是在意淫挫列强威风?”
  “当然,大师就是大师,他塑造了一个洪七公!一个嫉恶如仇,从不错杀好人的道德标尺,你们还记得那段话他是怎么说的吗?”
  “‘不错。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都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辈。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0/10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