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精校)第2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0/452

  “公主殿下不必多礼,我二人可当不得‘相公’之名!”在貌美如花的女子面前,男人总会显示他的大度。便听王笑道:“那是宰相专属的称呼。”
  “二位贵使日后一定能当上宰相的,”明月公主笑靥如花道:“提前叫一下也无妨吧。”
  “愈发不像话了。”段思廉笑道:“不过这话倒说对了。”
  听他们兄妹和宋使谈得热火朝天,一边的杨太师出言道:“王上,宫里的宴席已经摆好,还是请上使到五华楼就座吧。”
  “唔,也好。”段思廉涵养很好,话头被打断还若无其事,颔首道:“请上使登车。”
  ~~~~~~~~~~~~~~~~~~~~~~~~~~~~
  韶乐声中,庞大的仪仗护卫着车队启程,陈恪和王坐在一辆,与段思廉的御辇形制类似的十六人抬轿车里,透过珠帘打望着大理街景……但见大理城内人烟稠密,市肆繁华。大街上青砖铺地,家家户户都栽花种树,各种红花绿枝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了全城。
  大道两边,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那是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灌溉着花树,洗净了纤尘。民众在街上行走,甚至不必穿鞋。
  正如那段思廉所言,大理男女并无礼防,如今已是春夏之交,大理颇为炎热,许多少男少女就携手上街。那些美丽的白蛮女子,戴着色彩鲜艳、缨穗雪白的头巾,身穿紧身的白色右衽大襟衣,下穿束腰花边裤,有的穿着绣花鞋,有的干脆赤着白嫩嫩的玉足,走在洁净的石板路上。
  这些线条婀娜多姿,尽情展示美好青春的大理女子,看得宋使目不转睛,好生羡慕此间男子……尽管大宋还没有诞生理学,但女子服饰趋于保守,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景象。
  不过宋朝的士大夫,绝不会像明清士大夫那样,嘴上挂着‘非礼勿视’,然后从指缝里偷窥的。他们会大大方方的欣赏,还要写诗赞美。王就热情洋溢的赋诗道:“独辫明灭系红绦,满头云锦分外娇。流苏俏向红颜窥,鬓云暗把刘海招。紧袖白衫洱海怜,绛红领褂苍山绕。”
  “看来王公是打算‘一段江山一段情,留取遗爱在玉京’了。”陈恪笑着打趣道:“不过这里的姑娘性子可烈着呢,小心非跟着你回汴京去。”
  “哦?”王苦笑道:“那可得小心点了。”
  欢迎午宴是在皇宫中的五华楼举行。大理的都城虽然比大宋小一半,但皇宫却比大宋还气派……当然,大宋的皇宫确实过于寒酸。只见无数金碧辉煌的重檐宫殿,依着山势层层叠叠,其中最高的一座五层建筑,便是大理皇帝招待贵宾,群臣宴饮的五华楼了。
  段思廉邀请宋使登楼,楼上一派笙歌美乐,两行红粉娇娆侍奉左右。再看那宴席分成两排,却是一半素斋一半荤席。
  见宋使感到奇怪,段思廉解释道:“鄙国举国信佛,一年倒有半年斋戒,如今还未曾开斋哩。”说着送王入席道:“上使只管开怀享用,我等虽然吃素,但是未曾戒酒,自然奉陪无碍。”
  于是众人分主宾、按品阶就坐,伴着优美的大理舞蹈,频频举杯,祝大宋国泰民安、祝大宋皇帝万寿无疆、祝大宋百姓安乐无忧。然后又把大理国的国、君、民祝贺一遍,这酒便算是吃到位了。
  王搁下酒盅,开口道:“王上,此次我大宋皇帝遣臣等前来,一是向王上致意诚挚的问候。二是想找个人……”
  “上使一路远来,车马劳顿,今日只管吃酒耍乐,歇息好了,明日再谈国事吧!”段思廉微微一笑,挥了挥手,大理国的文武大臣便争相敬酒,王无奈,只好先把正事搁下,应付大理的文武。
  王不胜酒力,不一会儿就醺醺了,段思廉便命将上使送到礼宾馆安歇。
  ~~~~~~~~~~~~~~~~~~~~~~~~~~~~~~
  第二天上午,王宫里有内宦来迎宾馆,请上使入宫说话。
  王便和陈恪一起入宫,在大理国的御书房中,见到了换穿一身大宋衣冠的段思廉。
  “宋朝的衣装真好看。”见二人打量自己的衣冠,段思廉呵呵一笑道:“小王真恨不得天天都穿。”
  王和陈恪对视一眼,心说这么露骨啊……不过他们就是来诱奸的,又怎会嫌他猴急?王便笑道:“王上要是中意,下官可以奏请官家,赐王上几身衣冠。”
  “这正是小王期盼多年的啊。”段思廉目光火热的望着王道:“又何止是我,这也是几代先帝共同的期盼。”
  “这有何难?”王笑道:“之前朝廷不了解大理,以为还是如南诏一般的野蛮国度。但眼见为实,下官和同僚都能为王上证明,大理是心向华夏的礼仪之邦,我大宋官家定不会让王上失望的。”
  “可是此事非我一人能做主啊。”段思廉叹口气,请两人坐在蒲团上,亲自为他们斟茶道:“包括上使此来的目地,小王也能猜到几分,应该是冲着那侬智高来的。小王自然愿意协助贵使,将他捉拿归案。但他所盘踞的特磨寨,是黑衣三十七部的地盘,那蛮族些实力强横、不服王化,小王也无可奈何。”
  王正待说话,内宦进来禀报道:“主上,太师和相国来了。”
第298章
段氏(下)
  听说两个老鬼这么快就来了,段思廉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但很快调整过来道:“快有请。”说着摘下头上的貂蝉冠,露出底下的软脚幞头,一脸无奈的对宋使道:“小王拿这两个老顽固,实在毫无办法,他们总觉着上国,要谋夺下国什么似的。劳烦上使再将大宋的要求,讲给他们听听。”
  王和陈恪换个眼色,大宋朝堂混出来的人,玩心计向来一个顶仨,怎么看不出,这是段思廉早就设计好的。
  于是不动声色,静观其变。
  不一会儿,两个头戴高冠的紫袍老者进来,杨太师哈哈大笑道:“年纪大了,腿脚慢了,让主上和上使久等了。”
  高相国微笑着行礼,什么也没说。
  “来的不晚,请坐吧。”段思廉一摆手,内宦又奉上两个蒲团。
  两人坐下来,正好与王陈恪相对,段思廉独坐上首,倒成了超然者,他缓缓对两名权臣道:“上使方才已经道明了来意,是询问一个叫侬智高的下落,你们可听过这个人啊?”
  这绝对是坑爹了,陈恪和王同时暗叫道,一脸好人像的段思廉,果然不是个善茬啊!
  不过想想也是,天天跟这些老鬼斗,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练成精。
  “这个名字很熟悉啊。”杨太师捻须道:“相国,你怎么看?”
  “是。”高智升道:“有些印象。”
  “侬这个姓,很特别的。”杨允贤缓缓道:“我记得滇东三十七部里。有一个侬部吧。”
  “嗯。”高智升点点头道:“是有这么一个。”
  “那这个侬智高,会不会是侬部中人呢?”杨允贤问道。
  “侬智高不是侬部中人。”陈恪没心情听他们在这儿说相声,出声打断道:“他是我大宋广南西路广源州的蛮族首领,四年前造反称帝。祸害我大宋广南两路,所造杀孽无数。后来朝廷调集大军将其剿灭,但只在他的伪皇宫里,搜到一具穿龙袍却面目全非的尸体。”
  “之后数年他销声匿迹,但朝廷始终没有放松对他的追查。”说到这,陈恪目光如刀地望一眼那高相国道:“经过我们反复追查,发现他躲在一个叫特磨道的地方。但因为一直没有攻下广源州,所以朝廷一直没能对他动手。”
  “特磨道。那不正是侬部的封地么?”段思廉一脸吃惊道。
  “我们不管它是哪个部族的地盘,只知道侬智高躲在那里。不过今年初,侬智高的族弟侬宗旦,在朝廷连年清剿下。已经率广源州的蛮族投降了,朝廷终于打通了通往滇东的道路。”陈恪七真三假道:“如今我朝大将杨文广、萧固等人,已经集结大军,随时准备进剿。”顿一下,他望向被唬得面无人色的大理君臣道:“但我大宋乃礼仪之邦。大理并非我们的属国,更非敌国,故而官家派遣我等前来,请贵国帮忙捉拿此人……或者。开放滇东边境,我们自己动手。”
  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暗暗擦汗。包括王在内:‘心说小陈啊,你也太能吹了吧。朝廷确实屯兵边境不假。可哪里做好动武的准备了?”
  但这会儿,他可得帮陈恪圆着,便在大理国君臣望向自己的时候,面无表情的点点头。
  ‘这下事情大条了。’大理国君臣心虚的对望着,他们起先只知道大宋军队在蜀地集结,想不到在东面也集结起了军队……为了个侬智高,至于如此大动干戈么?恐怕是要假道伐虢,攻取大理吧?!
  ~~~~~~~~~~~~~~~~~~~~~~~~~~~~~~~~~~
  隔阂从来都是相对应的。就像大宋对大理不甚了解一样,大理对大宋也不甚了解。现在派出再多的探子,也只能发现,大宋确实在两面边境聚集军队,却发现不了,宋朝只是虚张声势。
  陈恪正抓住这一点,狠狠的威胁了一下大理君臣,把主动权握在手里。见三只大理狐狸的表情,已经不像起先那么从容了,他又加码道:“据查实,侬智高和大理国的关系匪浅,当初他的父亲被杀后,他正是靠大理的力量,夺回广源的。”
  “断无此事!”段思廉没想到,这大宋副使与那好好先生似的正使截然相反,竟是个咄咄逼人的狠角色。连忙矢口否认道:“我大理从不管他国之事,更不要说是大宋境内的广源州了。”顿一下,他望向那高智升道:“相国,是否是侬部有擅自行动?”
  “应该不会……”高智升不动声色的点点头:“我回头就写信查问此事。”
  “自然是要查的,”段思廉沉声道:“让他们老实交代和那侬智高的关系,若是容留此人,必须马上交出来,否则等着灭顶之灾吧。”
  “是。”高智升应一声道。
  “要用多长时间?”陈恪问道。
  “是啊,总得给宋使一个期限吧。”段思廉道。
  “一个月。”高智升道。
  “太长了。”陈恪摇头道:“来回十天就够了,我只要个准信,有还是没有。如果相国觉着拉不开情面的话,交给我大宋动手即可。”
  “十天就十天吧。”高智升额头见汗,呵呵笑道:“无需上使动手,无需上使动手。”
  “不用我们动手最好,”陈恪点下头道:“但用我们动手时,也绝不会含糊。”
  一场难称愉快的会谈,算是告一段落。王和陈恪起身告辞,除了王宫,回到自己的侍卫中厚,王直摇头道:“仲方,你可真敢说,就不怕牛皮吹破了,没法收场?”
  “有什么办法,谁让大宋朝没实力?”陈恪两手一摊道:“好在大理国的君臣各怀鬼胎、一盘散沙,也没胆量跟大宋硬抗。”说着苦笑一声道:“大家手里都是一把烂牌,来不了硬的,只能尔虞我诈,看谁诈过谁了。”
  “你说十天后,会是个什么结果?”王道:“会不会告诉我们,侬智高跑了?”
  “那高智升肯定希望这样,但段思廉和杨允贤肯配合他么?我看不见得。”陈恪摇摇头道:“其实说白了,如果大理国这君臣三人一条心,咱们是真没办法。”
  “他们会不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王问道。
  “不会的,”陈恪很肯定道:“王公,这三家看似平分秋色,三足鼎立,但实际上,如果没有外力打扰的话,最后的结果,八成是高家胜出……杨家和段家是有世仇的,高家只要不轻举妄动,两家早晚会打起来。到时候无论谁胜谁负,白蛮的实力都会大打折扣,乌蛮就成了最强的。到时候无论是挟天子令诸侯,还是取而代之,都看高家的心意了。”
  “嗯。”王点头赞道:“说得好。”
  “这一点,咱们外人都能看明白,段氏和杨氏不会不知道,但杨氏好容易走到今天,岂会善罢甘休?继续向段氏俯首称臣?显然是不可能。所以咱们的出现,对杨家来说,实在是一场及时雨。他们肯定想借机把高氏废掉,好专心和段氏争霸。”在洱海行船夜,杨义贞那番话,就把他们的这一想法,暴露无疑了。
  “对于段家就更是如此了,高、杨两家都觊觎着他们的王位,不借着这次机会,好好的谋划一番的话……”陈恪面无表情的分析道:“等到我们一走,他就只能坐看局势进一步败坏了。你说,他们能一条心么?”
  “不能。”王被说服了,笑道:“那咱们就等上十天看。”
  ~~~~~~~~~~~~~~~~~~~~~~~~~~~
  大理皇宫里。
  当着宋使的面,段思廉是称王的,但宋使不在时,就改回皇帝了。
  他望着两名权臣道:“宋使的话,你们都听得分明,为了个侬智高,和大宋朝对着干,值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0/4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