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精校)第4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9/452

  没了韩琦来打对台,这还是决战么?只能是一边倒的屠杀……
  ~~~~~~~~~~~~~~~~~~~~~~~~~~~~
  “本相去见官家。”感慨归感慨,文相公没忘了自己的初衷。他冷冷的看那老宦官一眼,“需要向你通报么?”
  “官家病了,现在不见外臣。”老宦官道:“文相公请回。”
  “你是哪里的宦官,”文彦博冷冷道:“福宁殿里有你这一号么?”
  “咱家是坤宁殿的管事牌子。”老宦官是曹家的家将,在西夏战场上伤到了命根子。当时因为郭后的前车之鉴,曹家把他派到曹皇后身边保护。多少年来不显山不露水,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现在皇后在福宁殿中侍疾,让老奴出来传旨。文相公若是不信,待会儿我叫福宁殿的总管出来见你。”
  “不必了!”文彦博冷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病成什么样,必须要朝廷知晓才行!不管谁出来。本相都必须面见官家才行!”
  “刺探宫闱,也是宰相的职责?”老宦官也不是善茬,冷冷顶上道。皇宫内部的事,轮不到你们宰相说话,该干嘛干嘛去,别给自己找祸!
  这话他说得理直气壮。会通门里外两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未经通传,外臣不得擅入,这是铁律!
  之所以要彻底分离开,不光是因为老百姓所想的,皇帝怕被戴绿帽。更是为了安全起见——有人身安全,更有政治安全。
  古往今来,能不需通传,随意出入皇宫的,只有董卓、曹操等乱臣贼子!
  在老宦官看来。文彦博以宰相之尊,处嫌疑之地,当然不能破这个例!
  谁知文相公实非凡人,只见他把脸一拉,朝那老宦官劈头盖脸的训斥道:“当然是宰相的职责!官家身系社稷安危,生病则社稷不安。宰相为社稷之臣。有社稷之责,岂能只让你们这些奴辈出入禁阅,却不让宰相知道天子起居,你们想学唐朝的太监么?!可惜这是大宋朝!”
  他的嗓门是如此之大,不仅震得那老宦官和赵宗实两耳嗡嗡作响,还把一众官员引过来了……宫里情况未明,他们哪有心思上班?起先远远缀在后头。不好上前,现在见文相公发飙,便全都凑了过来。
  见人越来越多,赵宗实心下极度不安。硬着头皮道:“都消消气,王公公照宫里的规矩办,文相公说得也有道理。不如这样,让孤先做个代表,进去看看……”
  “不行!”老宦官还没松口气,便听文彦博断喝道:“王爷不能单独进去!”
  赵宗实把脸一拉,冷声道:“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我这个做儿子的,去见自己的父亲,还要你个臣子批准?”
  “若是官家安好,为臣者自然不该多嘴!”文彦博冷冷道:“但是官家现在情况不明,又没有立太子,王爷现在孤身进去,将来发生些什么,让人说不清道不明,还是要避嫌的好!”
  “你狂悖!”赵宗实气得险些背过气去,一旁的王拱辰忍无可忍,暴喝道:“你敢污蔑王爷!”说完心里嘀咕,我怎么又重复一遍?
  “事关社稷,不可轻忽。”文彦博刚要啐他,一个貌不惊人的中年官员插话道:“文相公身为宰相,当然丝毫不敢大意。当年先帝继统前,吕正惠公在福宁殿里直接登上御榻,把先帝的衣服解开,仔细察看他的身体,来确认是不是皇太子本人。这次确认之后,由于还要君臣分开进入大庆殿,上殿之后,吕正惠公又挑开帘子,再次确认是皇太子本人,才率百官参拜!”
  顿一下他沉声道:“可见事关社稷,任何风险都不能冒,必须慎之又慎!”
  “司马光,你闭嘴!”吴奎见一个文彦博还不够,又来个光光,色厉内荏的吼道,“相公们说话,有你插嘴的地方么?”
  吴奎肯定不知道,这位貌不惊人的‘同修起居注’,论智慧和战斗力,竟还在文相公之上,只是这年月还没轮到他来唱主角罢了。不过要是这种时候不抢戏,就愧对他古往今来第一政治高手的招牌了。
  只见司马光面对着吴奎,不卑不亢,像一位正义的天使,一字一句道:“社稷安危,匹夫有责!我有什么不能言?”说着提高声道:“如果王爷就这么进去了,却不让宰相在旁。那么过上一会儿,禁中出寸纸以某人为嗣,谁能分清到底是官家的意思,皇后的意思,亦或是王爷的意思?更甚是这位公公的意思?”
  此言一出,宗实一党哑口无言,那边文彦博眼前一亮,心说这小子比我行,老夫费了半天口舌,还不如他这一击来得致命!
  ~~~~~~~~~~~~~~~~~~~~~~~~~~
  不是你嗓门大,地位高,人家就一定听你。尤其是这种你死我活的关头。话要说到点上去,让对方无话可说,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司马光的意思很明确——现在皇帝病了,而且肯定很重,谁知道会不会驾崩?要是让你就这么进去,到时候大宋的下一任皇帝。可就说不清。到底是谁决定的了!
  事关下任皇帝继位的合法性,谁敢打一丝马虎眼?
  哪怕你心里一百个不以为然,嘴上也不敢否认!
  赵宗实几个面面相觑,竟不知该怎么反驳了,那王公公硬憋出一句道:“我看你净胡说八道,说什么吕正惠公解开先帝的衣裳,查看他的身体特征!吕端又不是太子妃,怎么会了解先帝衣服下的特征呢?”他想通过抓住司马光的错误,彻底否定他的言论。
  “无知者无畏。”司马光轻蔑的看他一眼。冷声道:“那是因为太宗陛下早就私下里对他说过:‘与太子问起居!’太宗皇帝早有准备!”
  “……”王公公登时灰头土脸,敢跟历史大拿较真,那真是自找没趣了。
  谁知司马光却不依不饶,只见他从袖中掏出一本册子道:“文相公之所以如此锲而不舍,皆是因为官家也有准备!如果尔等再加阻拦,下官拼着被治罪。也要当众宣读一段起居录了!”
  此言一出,场中再次哗然,局面被司马光彻底扭转,赵宗实几人被挤兑的不敢开口,唯恐这厮真读出什么要命的东西!
  尽管起居注上所录的皇帝言行,跟上谕是两码事。但起居注的记录,起码可以佐证文彦博行为的合法性!
  王公公看看赵宗实。意思是要不就强行进去,让侍卫把他们拦在外头就是?
  赵宗实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开什么玩笑?都到这份上了,我要是再进去。就算太后宣布了遗诏,他们也会说是假的。难道你不知道,政事堂有封驳之权么?”
  封,是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是驳正臣下奏章违误。
  宋承唐制度,凡诏敕须经门下省,如认为有失宜的诏书可以封还,有错误者则由给事中驳正!
  很显然,按照现在的节奏,就算遗诏出来,文彦博也一定会封还的!
  如果韩相公在,如果已经掌握了军队,自然不需要鸟他。可现在偏偏韩相公不在,军队也没到手!自己哪有以势压人的本钱?
  见赵宗实没反应,王公公心知不妙,只好说一声,“咱家进去请皇后懿旨。”说完便赶紧闪进宫去。
  王公公快步走到福宁殿,进了御堂,便见皇后正坐在龙床边出神。
  听到脚步声,曹皇后缓缓转过头来,声音暗哑道:“十三呢?”
  “没进来……”王公公小声将门口发生的事情,言简意赅的讲给皇后。
  “韩琦不在?”听到这个消息,曹皇后的心猛地一沉,竟有方寸大乱之感。
  其实她之所以想支持赵宗实,并非因为什么感情。就算原先有感情,也早被那一碗千年灵芝长寿汤,浇得干干净净了!
  曹氏是恐惧‘僭害先帝’的罪名,她知道,只有赵宗实登极,自己才不会背上这样的罪。而自己到时身为太后,他也不敢灭口。要是换了赵曙当皇帝,肯定会严查此案,然后用这个唯一能伤害到堂堂太后的罪名,将自己赐死。
  谁愿意当了皇帝,还有个后妈碍眼?
  但那得是赵宗实胜券在握的情况下才行。她毕竟是个妇道人家,多少年来,谨守宫眷本分,从不往国事里搅和。现在想要主导国本,实在是势不得已,为求自保而已。
  如果赵宗实都自身难保了,又何谈给她保护?
  想来想去,曹氏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一时间,她是又惧又急又六神无主,百般煎熬之际一股心火涌上,竟眼前一黑,一头栽倒在地。
  老宦官赶紧扶住皇后,大声叫太医进来。太医号脉之后,擦擦汗道:“娘娘并无大碍,只是忧虑过重,心火太旺,一时承受不住。将息一阵就好了。”
  于是让人端了一碗蜜枣汤,老宦官为皇后灌下。少顷,曹氏悠悠转醒,闭着眼,喝下几口温汤,却仍感觉头疼欲裂,浑身乏力。好一阵子才短促一叹道:“让他们都进来……”
  终章
仁者天下
  当然都进来是不可能的,官家的寝宫又不是菜市场……经过一番紧急磋商,最后由文彦博、赵宗实、曹佾、唐介、冯京、司马光六人为代表,进去探视赵祯。
  这其中,文彦博和赵宗实自然没什么好说的。曹佾是曹皇后的弟弟,没有娘家人到场,皇后如何安心?冯京是翰林学士,待会有何召旨需他拟写;司马光是修起居注的,要负责做实事记录,而唐介作为大宋的良心,减负监督之责。
  如此组合也算是面面兼顾,足以让人信服了。
  在宦官的引导下,六人进人福宁殿,然后被带到官家的内寝。
  虽然他们都来过福宁殿,但进官家睡觉的地方,还是头一次。在此之前,他们大都曾幻想过,天下共主、至尊皇帝的龙床,该是何等的金碧辉煌,肯定闪瞎一双双狗眼。
  然而他们被眼前所看到的景象惊呆了,这难道就是天下共主的房间?
  只见宫室之中,绝少金玉,幄帘之内,仅铺着颜色暗淡的素色被褥,看上去己经很久没有替换了……在民风奢侈的大宋朝,这也就是一般小吏的水平。若非官家静静躺在那里,众位大人绝对以为自己进错房间了。
  那一刻,他们竟忘记了自己进来的目地,满心的机谋算计,变成了震惊、震撼、震动……他们分明看到官家微笑站在眼前,像往常那样平淡的说道:“寡人居宫中,自奉止如此尔。此亦生民之膏血,可轻费哉?”
  大宋官家赵祯,几十年来如一日,从来都是这样的自虐……当年,他还年轻时,有一天早晨醒来,对身边的内侍苦笑道:“昨天夜里寡人失眠了,肚子饿得咕咕叫,真想来一碗烧羊肉阿……”
  内侍一听,忍不住要笑了:“这还不简单?大官说一声就有,怎么不说呢?”
  赵祯闻言叹了声气,摸摸自己扁扁的肚皮道:“听说禁中一旦有什么索取,外面的就会当成每日制度,我害怕如今一时兴起,以后他们就每夜都要杀羊,这样又浪费钱,又多杀生,所以我只好忍了。”
  又是当年,他在御花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他频频回头望,结果身后的侍从们都不能领会他的意思,啥表示也没有。
  等赵祯回到宫中,才急乎乎的对嫔妃道:“渴死我了,快给我倒水喝!”
  嫔妃笑着端上水,见官家一阵牛饮,忍不住问道:“大官怎么不在外面要点水喝,居然渴到这个地步了?”
  赵祯苦笑道:“我看了他们几次,他们都没有端水来,如果这时再向他们索取的话,就会有人被管事的怪罪了,所以我又只好忍了。”
  再有一次,他在吃饭时,见有一道从海边运来的贝。他不禁好奇道:“这东西得多少钱啊?”
  内侍回答说:“每枚一千钱,一献有二十八枚。”
  赵祯一听便搁下筷子,很不高兴道:“我常常让你们要戒奢侈靡华之风,如今我动动筷子就没了整整二十八千钱,我实在吃不下去。”最终也没有碰一下那些贝,尽管他从小就爱吃海鲜……其实这一千钱里,起码有九百钱进了下面人的腰包,宫里采购向来如此。但皇帝不吃,以后就没有由头发财了,内侍们事后不禁抱怨说,大户人家尚且不算吃穿用度,何况皇宫?咱们这位大官,实在是太抠门了。
  然而赵祯亲政三十年,天下凡有水旱蝗灾处,必定蠲免钱粮,累积下来,免征百姓几十亿贯。若朝廷无力赈济,他还常常开内帑抚恤子民,一次就是几十万贯……都说文景、开皇、贞观乃至咸平之治,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赵祯没有能力去削减三冗,给继承者留下挥霍不尽的钱粮,但他宁肯苦了自己,也从不加重百姓的负担。他治下的亿万子民更可以骄傲的说,我们才是数千年来,生活的最幸福的中国人!
  他就这样克制自己走完一辈子,这一生没有光辉业绩,没有豪气千云,没有痛快淋漓,他只留下了一个富裕繁华的大宋朝,并让他的子民们,成为了这些财富的主人!
  在中华几千年来的几百个冷酷无情、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皇帝同行中,他是一个异数。尽管最处险恶诡诈的环境四十年,也没法改变他善良宽厚的性格……他那双眼睛一直到老都至清至纯,始终充满了和善的注视着他的子民……直到此刻,大臣们才意识到,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皇帝,且永远不会再有这样一位仁君,关爱、信任、包容、乃至放纵着他们……我终于失去了你,才意识你是最珍贵……文彦博、曹佾、唐介、冯京、司马光以头触地、嚎啕大哭,如丧考妣。赵宗实也只好跟着大哭起来,起先还是假装的,但很快便哭得比谁都厉害,不过他是为自己的命运而哭,因为他愈发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命运,已经不可遏制的滑向无边的深渊!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9/45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