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8/901

  “哈哈哈……”朱高燧大笑起来,却没有豪爽的感觉,反而声如风铃、颇多妩媚。“老大和父皇的龃龉,那是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头呢!”
  “怎么讲?”朱高煦每次听他这么笑,都起一身鸡皮疙瘩。
  见他这副表情,朱高燧有些不开心,朱高煦赶忙忍着不适拉住他的手道:“老三快告诉哥哥。”
  朱高燧这才娇嗔地横他一眼道:“二哥没听过那个传闻么?”
  “什么传闻?”
  “父皇有迁都北京之意。”
  “迁都北京?当然听说过,不过怎么可能?”朱高煦摇头笑道:“那些公卿大臣都已经在金陵安家两代,如今天下太平,谁不想在花红柳绿的江南声色犬马,把都城迁去北京那个风沙苦寒之地?怕父皇也办不到吧。”
  “呵呵,是啊,父皇也不能一意孤行,还得从长计议。”朱高燧有些幸灾乐祸道:“说起来父皇也是狡猾狡猾的,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事儿,所以先不会亲自出马,而是要让人替他表态。”
  “那这个人可够惨的。”朱高煦呵呵笑着,一愣神道:“不会是老大吧?”
  “正是老大。”朱高燧笑道:“据可靠消息,老大最近愁得都瘦了,年都没过好。”
  “哈哈哈哈,那头肥猪能瘦了好啊。”朱高煦满心的幸灾乐祸,阴霾一扫而光道:“这下老大多少年装腔作势,攒出的好名声,非得全砸在里头不可!”
  “是啊。”朱高燧笑道:“以老大那个面瓜性子,这差事保准办砸了,你说到时候父皇会怎么收拾他?”说着与朱高煦一碰杯道:“所以我们啥也别愁,冷眼旁观就好。”
  “嗯,还是老三你有见地,让哥哥彻底宽心了。”朱高煦深以为然道:“不瞒你说,哥哥我这个年,也过的十分堵得慌,早该来跟老三你聊聊了。”
  “就是,二哥没事儿的时候,从来不会想起我这个可怜的弟弟。”朱高燧横他一眼道:“我听说二哥府上下人的屁股,都被打开花了,可把人心疼坏了。不是我说你,打哪不好,非要打白花花的屁股。”
  “好好好,以后不打了就是,都给老三你留着……”朱高煦忍着恶心解释道:“我那不是上火么,辛辛苦苦谋划一场,全给朱瞻基那兔崽子做了嫁衣。”
  “这次估计是朱济熿那老西儿放水了,不然朱瞻基那么玩,只有死路一条。”朱高燧不在意地笑笑道:“不过这无关大局的,还是那句话,关口是老大,老大一倒,朱瞻基也就跟着完蛋了。”
  “朱济熿这个王八蛋,翌日我登基,第一个捏爆他的卵蛋!”朱高煦恨恨道。
  朱高煦兄弟毕竟不是切肤之痛,还有心情扯东扯西,那边纪大都督的宅子里,气氛就完全不同了。
  纪纲位于夫子庙的宅邸,气度宏伟,比王府还大,据说是南京城风水最好的地方,当初纪纲请张天师看过,说这里下宅子紫气东来,可保家宅免受刀兵。纪纲便巧取豪夺,将周边几十户人家悉数迁出,建了这座大都督府。
  此刻在府中正厅中,坐满了他的徒子徒孙。原本朱六被从北镇抚司大掌柜的位上整下来,纪纲这帮子爪牙,为这个能作威作福的位子,争得是头破血流,互相暗中使绊子不说,甚至发生过斗殴,闹得纪纲年都没过安生。
  这下好了,听说空降个外人来当北镇抚,这帮家伙全都傻了眼,跑到纪纲这里求真相。
  目光扫过一群不争气的子侄党羽,纪纲终是垂下眼睑,缓缓点头道:“不错。”
  “啊!”众人登时坐不住了,纷纷起身道:“大都督,您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咱们的地里长出别人的庄稼呢!”
  “皇上一道旨意下来,本座有什么办法?”纪纲黑着脸骂道:“我说了多少次了,不要动朱老六,不要动朱老六,你们就是不听,以为把他挤走了,北镇抚司就是你们的了!这下怎么样?你们以为他十三太保是吃素的?”
  “老祖宗,十三太保都是老黄历了。”说话的是李春,北镇抚司的副镇抚,也是鼓捣朱六最卖力的一个。
  “你闭嘴!”纪纲啐一口道:“知道什么叫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么?十三太保是皇上为燕王时的侍卫,论资历比我还早!靖难死了五个,剩下八个便随我重建了锦衣卫!我知道他们心里只有皇上,始终不跟我一心,却也不敢明着对付他们,用了十年时间,才把他们的势力清除得差不多。”说着很是生气道:“就剩个朱六还掌着实权,本来本座已经把他拉拢得差不多了,结果你们这群不能容人的东西,终于把他给逼走了,人家临走能不摆咱们一道么!”
  众人听都督这样说,知道结果已经不能改变了,都郁闷得不吭声了,好一会儿,一个带着怨恨的声音响起,“他王贤算个什么东西,把他扶上龙椅就能当皇帝么!”
  “就是!”众人一下又来劲了,七嘴八舌道:“锦衣卫是咱们的天下,他一个外来户能顶什么事儿?咱们齐心协力,非把他整得渣都不剩!”
  刚才还争得头破血流,恨不得掐死对方的一伙人,这会儿又同仇敌忾起来,不知道这算不算因祸得福。
  纪纲却眉头紧皱,看看庄敬这位麾下第一智将,庄敬会意,咳嗽一声开口道:“那王贤不是一般角色,大伙儿切不可大意!”
  “管他是什么玩意儿,来到咱们锦衣卫的地盘,是龙他得盘着,是虎他也得卧着!”众人却不以为意地叫嚣起来:“张永不比他的来头大,功劳高,原先也号称智将,还不是被老祖宗整得屁都不敢放!”
  说到张永,纪纲嘴角也忍不住挂起得意的笑。那张永是将门之后,太子妃张氏的亲哥哥,靖难时跟随燕王参加取大宁、激战郑村霸等战役,立有战功,授义勇中卫指挥同知,永乐登基之后,跟随太子守北京。不久,又随太子来到南京,任锦衣卫都督同知,位在纪纲之下。起先,张永自恃出身、资历都比纪纲这个废秀才强得多,又身为皇亲国戚,一直不服纪纲,想和他掰掰手腕。却哪里是纪纲的对手,最后被纪纲整得灰头土脸,险些小命不保,自此再也不敢逞能,在锦衣卫已经毫无存在感,大伙不提,纪纲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了。
第0507章
拜会
  不过这也有副作用,纪纲和太子恶劣的关系,也和张永这个太子小舅子的存在不无关系。
  “得小心张永和王贤勾搭到一起。”庄敬不无担心道。
  “我说庄夫子,你也忒小心了吧,张永这些年养花遛鸟玩女人,早就成了废人,他还敢出头?我老王就把他收拾了!”纪纲麾下又一员猛将叫王谦的,愤愤叫嚣起来道:“我今晚就去他家吃饭,让他给我小心点!”
  “行了,别胡说八道了,你去就去,别打着本座的旗号。”纪纲瞪王谦一眼,却是默许了他的想法,正色道:“现今北镇抚司的位子是个火盆子,不然朱六也不会那么痛快走人。他推荐王贤也没安什么好心,恶心你们是一方面,也未尝没有看王贤倒霉的想法。”
  “大都督说得是,”张春点头附和道:“听说午门外失火案,皇上交给王贤了,限期三日破案。”说着忍不住笑起来道:“三天时间,他连镇抚司的门都找不到,拿什么破案。”
  众人闻言哈哈怪笑起来,但很快纪纲的脸色却阴沉下来,笑声戛然而止,张春小心翼翼问道:“怎么?老祖宗,有何不妥?”
  纪纲似有难言之隐,好会儿才缓缓道:“都他娘的不要大意,都给我盯紧了他,当心阴沟里翻船。”
  “是,老祖宗放心吧!”众人忙拍着胸膛保证。
  “都该干嘛干嘛去吧。”纪纲平素喜欢热闹,今日却觉着乱乱的烦得很,众人忙知趣地鸟兽四散,转眼大厅里只剩下庄敬和纪纲两个,都是一脸严肃。
  “都督是否担心,”庄敬也是读书人出身,深得纪纲器重,所有机密之事都与他商议,“火灾的事情呢?”
  “是啊,本来朱六接手案子的话,一切都好说。”纪纲凝眉道:“但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谁知道那个精似鬼的王贤,会不会看出什么端倪来!”
  “应该不至于,火场已经清理干净了,他还能怎么查。”庄敬缓缓道:“再说这场火又不是我们放的,他得多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联系到我们头上?”
  “但那几个该死的朝鲜人跑掉了,”纪纲的眉头却皱得更紧了,“现在又没法大张旗鼓搜捕他们,总是个隐患。”
  “都督是担心他们,会落在王贤手里吧?”庄敬道:“不要紧,王贤还只是个外来户,我们的密探却遍布京城每个角落,一定能在他之前找到他们。”
  “嗯,暗中加紧搜查,千万不要暴露。”纪纲郁闷道:“这个节骨眼上,不能再出岔子了。”
  “都督是否担心,皇上的态度呢?”庄敬又问道。
  “是啊。”纪纲长身而起,他是典型的山东大汉,身量极高,站在那里气势十足,此刻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写满忧虑之色道:“这次明明是汉王的问题,板子却打在我身上。”方才在徒子徒孙面前,他一副尽在掌握的表情,现在没了外人,才露出心底的忧虑来。愤愤道:“做奴才的如何忠心都没用,终究逃不了杀鸡给猴看的命!”
  “都督何以如此忧虑,”庄敬道:“皇上不论心里对汉王如何不满,现在都不能处罚他。不然岂不让天下人看笑话?”
  “哦?”纪纲何其聪明,一点就透道:“你是说,皇上现在处罚汉王,就证明山西的事情与汉王有关……”说着露出嘲讽的神情道:“要是让天下人知道,皇帝最疼爱的汉王,居然在断自己老子的粮道,岂不要笑死皇帝有眼无珠?”
  “正是如此。”庄敬捻须笑道:“所以皇上现在不处罚汉王,不代表汉王就没事儿了。同样,皇上给大都督来这一下,也不代表大都督就有事儿了。”
  “嗯,你说得很有道理。”纪纲点头赞道:“不过,皇上来这一下,也让我暗自警醒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毛骧和蒋献的下场,是本座的前车之鉴啊!”毛骧蒋献是纪纲的二位前任,都曾在洪武年间掀起大案,前者制造了胡惟庸案,后者查处了蓝玉案,一时间凶名赫赫,比今日之纪纲也毫不逊色。但最终,都被洪武皇帝处死,当了平息众怒的替罪羊。纪纲的路子与两人何其相似,他是靠清洗建文逆党,不停为皇帝铲除异己而得到今日之权势。但如今眼看着海内混一,前朝旧党也烟消云散,纪纲已经有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对寻常武将来说,还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去当个富家翁享受余生。纪纲却很清楚,自己这种替皇帝背负万千骂名之人,是没有安然下野的可能的,因为他还有最后的利用价值——那就是替皇帝背负骂名。这一点,自几年前陈瑛被处死,他就已经清醒地觉悟到了。
  也正是从那以后,纪纲再不是原先那个只知道替皇帝杀人卖命的酷吏了,他开始更多地为自己打算。才有了后来向汉王靠拢的举动。性情也更加阴沉多疑,皇帝任何关于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引来他的惊惧猜疑……
  “光担心也没有用,车到山前必有路。”庄敬宽慰主公道:“皇上终究还是个念旧之人,且现在还是信任都督的,就算将来真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不会像毛骧蒋献那样,毫无反抗之力的。”
  “是啊,还是要加强实力,”纪纲点点头,烦躁地叹一声道:“靠谁也不如靠自己。”再说下去就是大不韪了,两人默契地住了口。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太子为迁都的事情发愁,汉王和纪纲为皇帝的态度担忧,王贤则为午门外失火案愁容不展。时间紧迫,他根本没时间去北镇抚司看看,便带人往应天府衙去了。
  御前街的失火现场已经打扫干净,若非地面的熏黑仍在,都已经看不出昨夜,这里曾烧过一场大火了。所以失火案后很重要的一步——勘探现场,就没了意义。现在只能寄希望于打扫残局的应天府,能提供点有价值的东西了。
  其实等圣旨下来再去应天府衙更妥当,但时间实在太紧迫,王贤根本不能等着走完程序。不然等拿到旨意,估计三天时间就过去了……硬着头皮来到府衙前,王贤让人拿着他新写的名刺去通名。应天府的官差一看,名刺上写着‘钦命北镇抚司镇抚王’,不禁吓了一跳,竟然是北镇抚司的头子来了!但转念一想,北镇抚司的头子不是朱六爷么?什么时候冒出个王镇抚来?不过他们还算知道好歹,见王贤身上穿着四品武官服色,赶忙进去通禀,又请他在门房吃茶等候。
  不一会儿,便有一名五品文官迎出来,说府尹大人有请。应天府是大明首都,府尹的级别是正三品,远高于普通知府那样的正四品,地位更是远高于后者,且历任府尹皆是天子心腹之臣。现在的应天府尹薛正言,便是永乐皇帝非常信任的大臣,也是出了名的不结党,美其名曰‘孤臣’。
  现在这位四十开外,面容清癯的孤臣,便站在客厅门口,含笑朝王贤点头,请他进去就座,上茶后,王贤笑道:“还以为大人会觉着我是冒充的,把在下抓起来呢。”
  “王大人这样的身份,岂有冒充的道理。”薛正言淡淡一笑道:“想必大人是奉了皇命,前来查问昨夜的失火案吧。”
  “府尹大人真是料事如神。”王贤轻松一计马屁,他发现自己还真有变色龙的潜质,没怎么费劲儿,就从山西的活土匪,转换成了虚伪礼貌的京官。
  “谬赞,下官不过是恰巧看见大人进宫罢了。”薛正言却诚实道:“大人来得这么急,应该是皇上限期破案吧。”
  “是。”这坦诚锐利的薛正言,竟让王贤感到不小的压力。这压力与晋王给他的相当,是张春也未曾让他感受到的。
  “那要多谢大人了,”薛正言笑笑道:“下官可以交出这副担子。”
  “还请薛公多担待,”王贤诚恳道:“下官连镇抚司的门都没摸到,圣上限期三日破案,没有薛公鼎力相助,下官是万万办不到的。”
  “呵呵……”对应天府尹来说,最头痛的便是北镇抚司,因为这个衙门的权责,实际与应天府颇有重合,又有独立逮捕审判的权力,是以时常侵凌应天府。现在王贤竟有求于应天府,薛正言也乐得做个人情,对王贤笑道:“大人既然这样说,应天府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多谢薛公,下官来日必有厚报。”王贤抱拳道。
  “分内之事,无须客气。”薛正言笑笑道,心说举人出身的就是不一样,比朱六好打交道得多。只是不知异日见了王贤活土匪的一面,他会不会还有这样的感言。
  “请问薛公,昨夜今晨对火场勘探过了么?”王贤问道。
  “自然要先详加勘察,才能加以清理。”薛正言道:“若非火场在午门前,也不会清理得如此仓促。”
  王贤听他话里有话,微微皱眉道:“薛公先说详加勘察,又说清理得仓促,是不是说发现了什么疑点?”
第0508章
疑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8/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