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901

  纪纲也是气昏了头,这才醒悟到这是在刑部大堂上,不是在自己的锦衣卫衙门,忿然闷哼一声,黑着一张脸坐下。
  安抚下纪纲,审讯继续进行,吴尚书反复盘问,那陈周都一口咬定了,自己没有买到考题。吴中又问,那你之前为何写那样的供状?
  陈周惭愧垂泪道:“圣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生愧对圣贤教诲,然而他们以我父母的安危威胁于我,学生一时糊涂,只顾自己的父母,却忘了别人也有父母……”
  这话说得很有水平,让两位部堂对他的印象大有改观,吴中又问道:“如你所说属实,你现在改口,岂不害死了父母?”
  “学生当时没想到会波及这么多人,”陈周泪流满面道:“这几日案发才知道,若是我不说实话,上至阁老、主考,下至百余同年,就要家破人亡,死于非命了!昨日,我父亲也从街坊口中知道了此事,回来后对我严加盘问,待知道学生在诬陷同年后,他们羞愤难当,痛骂我一夜,说他们不要我这样的孝道。如果要用这么多人的性命,换他们苟活下去,他们宁肯现在就去死,也不要给祖宗抹黑。是我答应了他们,今天上堂说实话,他们才没有自尽……”
  一番话说得吴中和刘观欷歔不已,很是钦佩两位深明大义的老人,纪纲却气炸了肺道:“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对这种怙恶不悛之辈,必须要动刑,三木之下看他还敢不敢鬼话连篇!”
  “纪大人少安毋躁。”吴中此刻心中的天平,已经悄然向陈周这边倾斜。其实他和李观在私下碰头时已经商量过了,虽然这两位北方官员,平素十分看不惯江西帮把持朝堂、沆瀣一气的样子,但大家毕竟同朝为官多年,更不能给纪纲助纣为虐,还是要尽可能地减少株连的。
  当然两位大人也没必要为江西帮顶缸,就算要施以援手,也是在不妨害到己身的大前提下。之前两人也觉着希望渺茫,但现在看到纪纲这边的重点证人突然反水,案件有峰回路转的趋势,吴尚书自然要顺水推舟了。“这陈周毕竟是举人身份,还动不得刑。”
  “那就立即剥夺他的出身!”纪纲瞪眼道:“休要推脱什么需要知会礼部,这件事你个刑部尚书就办得到!”他也是气大了劲儿,见吴中言语间颇有倾向,竟当堂咆哮起来。
  “纪大人少安毋躁。”吴尚书虽然一直小心不想得罪纪纲,但他怎么说也是堂堂二品尚书!见纪纲如此不给面子,吴尚书也动了真火,把脸一沉道:“奉旨问案的是下官,下官自有分寸。”
  “黄公公看到了吧?这些文官就是官官相护、沆瀣一气!”纪纲怒归怒,却没失去心机,马上给吴中扣上一顶大帽子,对黄俨道:“若是让他们继续审下去,可想而知这案子是什么结局!还请你将他们如何颠倒黑白如实禀报皇上,让皇上圣断!”
  “纪大人息怒……”黄俨和赵王不清不楚,心里自然是偏向纪纲的,可永乐皇帝是那么好糊弄的么?他也不敢太过分了。“我自然会如实禀报皇上。”
  见黄俨和纪纲站在一边,本不想得罪人的李观,也只好开口支持吴中道:“本官也会如实禀报皇上的。”
  这话好像是在附和黄俨,但以他和吴中的关系,谁都知道他这是在唱对台戏。
  “诸位大人都请稍安,既然分歧太大,那不妨先把季严的案子放在一边。”吴中也是被纪纲气坏了。自从太祖皇帝废宰相、尊尚书。六部尚书和都御史便是文官的领袖,虽然后来皇帝设内阁,群臣对首辅以宰相视之,但永乐年间的内阁,毕竟无法跟几十年后相比,六部尚书和都御史这七卿,才是朝堂列班时站在文官前列,真正位高权重的文官领袖。纪纲却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让吴尚书动了真火,再不给纪纲留情面道:“咱们还是先说说贡院里发生的事情吧!”
  纪纲一听自然更加火大,死死盯着吴中,阴森森道:“看来吴尚书是要和本座死磕到底了!”
  “纪大人何出此言?”吴中面无表情道:“既然是科场弊案,难道下官只能问科场外,不能问科场内?”
  这话让纪纲哑口无言,险些憋到内伤。此时此刻,纪都督心中烦闷得要死,他万万没想到,本来是自己精心布下的必杀之局,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种拖泥带水,甚至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局面了?
  按说这个案子,纪都督难得站在正义一方,就算为取证钓了回鱼,也是合情合理,没人能挑出不是来。怎么会从发动那天起,就像是一脚踩进个泥坑里,反而把自己弄了一裤子泥汤,不是屎也是屎了?
  “纪大人,您是总监官,请问龙门搜检的时候,可算彻底?”见纪纲没法反对,吴中便发问道。
  “不算彻底。”纪纲闷声道。他当然不能说王贤搜检彻底了,不然他再次搜检的动机就要成疑了。
  “不算彻底?”吴中眉头一皱道:“为何据下官了解,这次搜检极端严苛,甚至可以说是史上最严的一次也不为过!”
  “我承认,对一部分考生来说,搜检是挺严格。”纪纲道:“但他有区别对待,对浙江和江西的举子网开一面。”
  “这样说有何证据?”吴中道。
  “本座有眼线在搜检官兵中。”纪纲道:“是他禀报我的。”
  “此人何在?”吴中问道。
  “就在外面等候传唤。”纪纲道。
  “传!”
  不一会,那名密探便被传上堂来,向吴中交代自己如何听王贤说,要对浙江和江西的举子网开一面。在龙门搜检时,又是如何放过浙江和江西举子的。待其说完之后,吴中命请王贤上堂。
  王贤虽然被皇帝放了出来,但不是说他就是没事儿人,还得随时接受对质。是以今天开堂他也在,只不过一开始问的与他无关,便被吴中请在耳房休息,待衙役来请,才施施然上堂。
  王贤的身份虽然不如在场人显赫,但也是天子近臣,吴中命人搬了椅子,客气地请他就坐,这才问起那密探告发之事。
  “大人想知道真假很是简单,”王贤淡淡道:“这不是对一两个举子放水,而是对浙江和江西的数百名举子大放水,必须要所有参与搜检的官员、兵士一起合作才能做到。”说着笑笑道:“大人不妨传唤下其他人,看看是不是也得过我的吩咐,若是他们都这样说,我有口莫辩。若是只有个别人说,大人青天高悬,必然为下官做主。”
  “嗯。”吴中心说,王贤和纪纲都是特务头子,可前者毕竟是读书人,这话听起来就让人舒服多了,便看看另外三人道:“几位大人意下如何?”
  “有道理。”李观点头道。
  “咱家只听不说。”黄俨也不想惹一身骚。
  “哼……”就连纪纲也反驳不得,不过他还是有点信心的,因为那日案发之后,他便亲自召集搜检的官兵训话,命他们统一口径,就说‘因为搜检官是浙江人,副搜检是江西人,所以被要求对浙江人和江西人网开一面。’
  只是经过那陈周的突然反水,纪都督的信心也不是那么强烈……
  果然,当那日担任搜检任务的官兵被一一传上堂来,竟都矢口否认王贤曾说过那样的话,对此吴中和李观深信不疑。因为他们原先就不相信,王贤会那样丧心病狂,要求别的省的考生要脱光搜查,对浙江和江西的考生却包庇纵容,他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根本没道理这样做的。
  纪纲的一张脸,都要涨成猪腰子了,如果说之前那陈周反水,他还理直气壮,只是生气而已。但这一回他确实是诬陷人家王贤,结果被当场啪啪地打脸……相信今日之后,他堂堂纪都督,定要成为京城朝野的笑柄了。
  到现在这会儿,纪纲自然已经醒悟,这好好的必胜之局之所以变成这样,皆因为自己一时脑残,想把王贤扯进来一起解决的缘故。纪纲同时还惊觉到一点,王贤之所以能做到这些事,必然是已经将北镇抚司彻底收服……
  此时此刻,他终于意识到,王贤根本不是什么跳梁小丑,而是他命里的克星!
第0573章
坦白
  案子审到这儿没法继续下去了。再审下去的话,就要审到纪都督的头上了,吴中和李观并不想过分得罪纪纲,便宣布暂时退堂、来日再审。王贤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毕竟纪纲有没有罪,只有皇帝才能说了算。在皇帝没开口之前,哪怕是刑部尚书都御史,都没胆量说他有罪……
  能像现在这样,把自己完全摘出来,还狠狠坑了一把纪都督,也算帮了胡广和梁潜的大忙,已经不能再奢望太多了。
  这天的问讯到此便戛然而止,梁潜和那季严、陈周都被收监,纪纲和王贤则各回各的衙门。
  王贤走出刑部衙门大门时,只见纪纲面色阴沉地等在那里。
  “见过都督。”王贤拱拱手,算是行礼,便要闪人。
  “王大人好手段,竟然连本官都敢坑!”见他如此无礼,纪纲眼中怒色更重,恨声道。
  “纪大人正好说倒了吧。”王贤终于站住脚,目光冰冷地回望着纪纲道:“这次是你在坑下官吧!”
  “你!”纪纲惯常的逻辑是,我坑你可以,你坑我就不行,偏生王贤不吃他这一套,险些把他憋出内伤,半天才憋出一句:“咱们走着瞧!”便带人愤愤离去了。
  王贤立在台阶上,目光冰冷地望着纪纲骑在马上的背影,面上的冷笑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凝重。
  回到衙门后,他在内签押房中召见了朱九,屏退左右,王贤将今日在刑部大堂发生的事情,向朱九爷讲了一遍。
  朱九爷闻言啧啧称奇道:“想不到竟是这样的局面,那陈周临阵倒戈,可把姓纪的坑得不轻。姓纪的也是鬼迷心窍,竟然在这上头造假。”
  “其实……”王贤迟疑一下,方缓缓道:“纪纲没造假,是陈周撒了谎。”
  “啊?!”朱九爷震惊道:“那陈周莫非得了失心疯不成?敢冒如此之大不韪?!”
  “陈周的父母被纪纲的人胁迫,这件事是真的,是我保证了他全家的安全。”王贤声音低沉道:“并让人告诉他,他说实话的后果,就是又一场大狱兴起,而且他也会被天下读书人唾弃,生不如死。”
  “所以他就改口了?”朱九爷难以置信道。
  “不错,他在大堂上所说的,大抵都是肺腑之言。”王贤淡淡道:“这个案子株连士林太广,他毕竟是个读书人,岂能让自己成为纪纲戕害读书人的工具?”
  “原来如此……”朱九爷点点头,他知道王贤肯定没完全说实话,比如那陈周的父母,就极有可能捏在王贤的人手里。再比如给陈周许诺了种种……不过有一点他就更糊涂了:“大人为何要对属下说这些事?”
  “因为你对皇上是忠的……”王贤轻声道。
  “大人……”朱九爷不禁虎躯一震,他还有一层秘密使命,就是暗中监视王贤。此事也不算什么秘密,王贤当初请他入伙,也有示君以诚的意思,不过之前谁都一直没说破。沉吟片刻,朱九爷低声道:“这件事,我可以不禀报皇上。”他觉着,这毕竟是纪纲出阴招在前,王贤还回去也是以牙还牙,替他瞒一瞒也无不可。
  “你想岔了,我是让你禀报皇上的,”王贤却断然摇头道:“皇上让我当这个北镇抚司镇抚,我就不能欺瞒皇上,不然就是不忠。”
  朱九爷瞪大眼看着王贤,想知道这是不是在正话反说,但见他一脸坦诚,怎么也不像是说假话的样儿。“大人,这又何必呢?”
  “为臣者侍君唯有尽忠,”王贤却闭上眼道:“这就是我的忠君之道,这就去禀报吧。”
  “……”朱九爷深深看了眼王贤,这一刻,他发现自己真有些看不懂这位年轻的大人了。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大人何不亲自禀报?”
  “这些话,我不能直接向皇上说,会让皇上陷入被动的。”王贤没睁开眼,脸上写满忠诚道:“你不用担心本官,皇上圣明,不会看不到我这颗忠心的。”
  “是。”王贤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朱九爷只好应一声下去。
  “大人。”朱九一走,吴为闪身出来,眉头紧锁道:“您这是何苦呢?”
  “百计千方,只能如此。”王贤苦笑一声道:“眼下这个案子,看起来是对纪纲很不利,但你跳出去仔细一想,就会明白不管纪纲用了什么手段,肯定是之前发现了什么,他才会有的放矢的。”
  吴为想一想,点头道:“确实,纪纲和胡广和江西帮,又没有深仇大恨,不可能平白无故地构陷他们。”
  “但这个案子到了这一步,纪纲却成了罪魁祸首。”王贤苦笑道:“这样固然解恨,可皇上也成了被愚弄的对象,如果你是皇帝,你会怎么想?”
  “我会认为那些文官沆瀣一气,连大人也跟他们穿一条裤子。”吴为有些明白了。
  “你都能想到,当今皇上是英明圣主,谁也别想糊弄了他。”王贤沉声道:“所以我不能瞒着皇帝,否则就要大祸临头。相反,要让皇帝认为我是忠心的,而且我这种忠心和纪纲是不一样的,纪纲那种是通过害人表现忠诚,我是通过保护人表达忠诚,这两颗忠心孰高孰低,相信皇上心里会有杆秤的。”
  “可要是皇上没想那么多,非要治大人的罪呢?”吴为问道。
  “不会的。”王贤摸一把下颌才长出来的短短胡须:“这个案子牵连太广,牵扯太重,真要追究起来,自内阁首辅以下,五分之一的公卿大臣要受牵连,那样朝廷的颜面何在?所以皇上会领情的……”说着苦笑一下道:“当然我也休想落到好处。”
  “只要能过去这关,大人就善莫大焉了。”吴为笑道:“还有比这更大的好处么?”
  “你这是诛心之言啊。”王贤白他一眼道:“本官明明是本着一颗忠心。”
  北苑,仪天殿后殿,大明永乐皇帝内寝宫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