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01

  其实他并非想不到,这两人是在胡乱捏造言语,来诓骗自己。但一想到杭州那位‘冷面铁寒’,他就一点侥幸的勇气都没有,便低声下气问两人,自己该怎么办?自然,少不了一人一锭银子的谢仪。
  拿了钱,两人才换了副面孔道:“其实也不是没办法,因为杭州那边也不是特别相信,所以只是让大人你去问话。我们可以帮你报个病重,按例是要待痊愈后才能启程。至于大人什么时候痊愈,还不是弟兄们说了算?这样拖上一年半载,按察司案件繁多,谁还记得这个案子?”
  “好计策!”李晟当时大赞道。
  只是没几天,他就赞不起来了。因为这两位三天两头就过来,说上头催得紧啦,还派人来探查真假了,下令抬也要把他抬去啦,变着法子地吓唬他。李晟已是惊弓之鸟,每次都破财消灾。
  虽然对万贯家财的李大人来说,几锭银子不过是九牛一毛,但隔天就来这么一遭,心理压力太大。他的头发倒有大半,是这几日愁白了的……
  “这次是真没办法了。”张麻子从怀里掏出张拘票道:“喏,大老爷已经批了朱,我们要是再拖延,就得吃板子了。”
  “啊……”李晟一脸绝望,心里却是不信的。因为他知道,他们拉王贤一起来,无非就是想多敲诈一份,又怎会舍得自己这棵摇钱树,就这样被砍倒呢?
  可是谁想一直任人宰割,尤其是被害惨自己的人宰割?要是光臧典吏和张麻子来,李晟八成也就乖乖就范了,但一看到王贤,他便万般不想低头,竟闷声道:“既然如此,也不再让二位为难了,咱们定个日子上路吧。我问心无愧,相信周臬台不会冤枉好人的……”
  张麻子和臧典吏这才知道,原来人家早识破自己的把戏了。豁上死猪不怕开水烫,他们也拿他没办法。
  两人抱歉地看王贤一眼,抱歉了小兄弟,没让你看上好戏,却看到笑话了。
  王贤除了进门时讽刺了李晟两句,便一直默不作声,见两人词穷才开腔道:“二位大人,李大人怎么说也是在下的老上司,实在不忍心看他拖着病体受审,在下斗胆打个商量,不如再拖上两天。”
  “已经拖了好一阵子,再拖两天有啥意义?”臧典吏不解道。
  “是这样的,我爹从京里来信说,他授浙江按察使司司狱,不日即将上任,”王贤煞有介事道:“我爹和李大人同僚一场,到时候有他照拂,李大人会好受很多。”
  听说王兴业授按察司司狱,李晟魂都快飞出来了。那何常如今关在按察司大牢里,如果王兴业去当司狱,头一件事肯定是私审他。以姓王的手段,什么口供问不出来?
  想到这,李晟颤声道:“不是说授仁和县典史么?”
  “唉,人算不如天算,都已经订好了的典史,却被冷面铁寒一句,‘典史不入流,不足以酬义士’,硬是让吏部给重定个品官……结果定了个从九品司狱,还不如典史呢!”王贤无比郁闷道。
  “啊……”李晟手脚发软,只觉天旋地转,失声道:“这可如何是好?”
  “说起来,还有半个月就秋决了。”王贤叹了一声:“我爹说,他还想在京里活动活动,看看能不能再改改,他实在不想当劳什子司狱。”
  “对!”李晟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道:“让你爹在京里活动活动,一定要改回典史来。”
  “可惜没钱了。”王贤又叹口气道:“说不得只能回来上任了。”
  “不要紧,我有啊!”李晟急忙从袖中摸出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是四五根金条,巴巴道:“先拿去,我这就再凑凑,凑个几百两银子出来,务必让你爹得偿所愿!”
第0051章
秀才告状
  回到捕快房时,两位老前辈还合不拢嘴。
  “他奶奶的,不愧是家传渊源啊!”张麻子兴奋得每粒麻子都放光,咧嘴大笑道:“这一下赶上咱们十趟!”
  “果然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啊!”臧典吏也大赞道:“本来只打算帮你赚个酒钱,哪知道老弟才是敲竹杠的圣手!”
  王贤这个汗颜啊,家学渊源算不上,这该属于自带技能吧……毕竟不会敲竹杠的注会不是好注会,至于节操那东西,早就卷着一份份审计报告吃掉了。
  “咳咳……”王贤干咳两声,把那锦囊递给臧典吏道:“我就是解解恨,这个钱哥哥们分了吧。”
  “开什么玩笑,你不拿就是瞧不起我们!”臧典吏却不容商量道:“一共五根,咱们一人一根,剩下两根,一根给李大人,一根孝敬老王大人,毕竟打着他俩的旗号,捅了娄子也得他俩擦屁股。”
  王贤无奈接过两根金条,不知道这算不算老爹说的‘黑钱’?罢了,等老爹回来再说吧。毕竟上辈子也算斯文人,他对这种赤裸裸的敲诈忒不感冒,要不是因为对方是李晟,他是不会开这一腔的。
  “不用理马四爷么?”喜滋滋地收好金条,张麻子小声问道:“李晟好像求到他门上了,昨天把我们胡爷骂了一顿。不过话外的意思是,嫌我们吃独食了。”
  “不用管他。”臧典吏满不在乎道:“改天你弄几缗钱打发他一下就是了。”在衙门里虽然官尊吏卑,但官是外地人,势单力孤,吏是本地人,成群结伙,到底是官能压住吏,还是吏能反制官,还得斗过才知道。显然,马四爷就没把威信竖起来,故而存在感极低……
  分赃结束,张麻子问王贤:“对了,你说王大人要当提刑司司狱,当不当真?”
  “张大哥手里的拘票,当不当真?”王贤笑着反问道。
  “哦……”张麻子闻言一滞,旋即哈哈大笑道:“真狡猾!”
  其实,李晟猜得一点错没有。什么何常招供、按察司审讯,根本子虚乌有,都是臧典吏和张麻子编出来,敲诈他钱财的。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教唆何常一事,被人家知晓了。他担心一旦不从,对方便会举报自己,以那冷面铁寒的脾气,肯定要彻查的!
  李晟就盼着何常秋决、死无对证,到时候隐患消除,便没什么好怕的了。
  臧典吏和张麻子这等老胥吏,正是洞悉了他这种心理,才三天两头地登门敲诈。因为越是临近秋决,敲诈起来就越容易。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秋决之后,他们就没法得逞了。
  至于王兴业,自从他进京后,就没跟家里联系过,王贤哪知道他的最新动态,纯属瞎咧咧而已。但这节骨眼上,李晟不敢不信……而且他还存了破财消怨的心思,实指望王兴业能看在钱的分上放过他……
  兴奋地摩挲着金条,张麻子情绪高涨道:“明天咱再去?”
  “咳咳……”王贤干咳两声道:“有些过了吧?”
  “不抓紧不行啊。”臧典吏一脸‘时不我待’道:“羊虽然肥,但架不住虎狼多啊。咱要是下手慢了,可就全便宜王扒皮了。”
  “也是。”王贤点点头,那王子遥也不是个好东西。他去看了分给自己的直庐,确实独门独院不假。进去一看,两年没住,已经败坏得不像样子,非得大修不可,登时意兴阑珊。
  接下来半个月,王贤的日子不要太自在。张华和荀典吏带着大部分人下乡,他领着十来个人留守,因为张司户怕出娄子,把户房的印章全都带走了,王贤只能处理些日常事务,熟悉一下工作,十分轻松。
  闲暇时,他不时被请去赴宴吃酒,隔三岔五回家去住一宿,自然每次都不空着手。不是拎一只鸡、就是提一条鱼,给老娘和哥姐妹妹改善下伙食。他甚至觉着能这样过一辈子,也不算失败的一生。
  直到那天,他亲眼目睹了那一幕……
  那天是十月十七,不是放告的日子,衙门里静悄悄的。王贤正在公房里与吴为喝茶说话,突然听到外面咚咚咚有鼓声响起。吴为不禁大奇道:“有人击鼓鸣冤!”说着打开侧窗望出去。
  王贤的公房在头上一间,侧窗正对着仪门,便见皂班的差役,闻声慌忙跑出去查看究竟,不一会儿又匆匆跑进去,向知县大人禀报。
  那鼓声响彻县衙,早惊动了签押房里的知县大人。这还是他上任以来,头一次有人击鼓鸣冤呢,魏知县闻声有些激动,一面命人伺候穿戴,一面吩咐传点发梆,升堂问事。
  还是司马师爷老练,提醒道:“东翁,昨天才是放告的日子,怎么事主却要等到今天告状?还是弄明白了再说。”
  “这有什么,事出突然呗。”魏知县浑不在意道:“再说国朝制度,有人击鼓必须即刻升堂,不得有误。”
  说话间,那皂隶进来禀报说:“大大大老爷,不好了,有人击鼓鸣冤!”
  “早听到了。”魏知县没好气白他一眼道:“是何人击鼓?”
  “县学里的一干秀才相公。”
  “啊……”魏知县大吃一惊,登时不再跃跃欲试道:“所为何事?”
  “这,他们不肯说,要等大老爷升堂才递状子!”皂隶答道。
  “……”魏知县眉头紧蹙,望向司马求。能让一群秀才集体告状的,肯定是什么压不住的大事。魏知县没意识到,自己当官不到一年,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解决,而是能否压下去……
  司马求也皱眉道:“只能看情况再说了,东翁若是觉着棘手,先接了状子,改日再开堂便是。”
  “诚然。”魏知县点点头,便出了签押房,来到二堂端坐。
  “升堂……”皂隶们心里骂了一百遍,叫升堂的声音自然响亮。
  “何人击鼓?”魏知县一拍惊堂木道。
  “启禀堂尊,”刑房臧典吏赶紧禀道:“乃本县生员李寓、于逸凡等十二人,状告本县户房司吏张华,典吏荀三才等凭空捏造、横征暴敛、调戏妇女、鱼肉乡里等十八条罪状!”
  “哦……”魏知县一听头就大了,眼看收税期限将至,却还没完成一半,自己追比甚急,估计下面也用上手段了。想不到这么快就遭到反弹,而且是最让人头痛的生员告状。
  “传。”魏知县有些有气无力道。
  不一会儿,十几名身穿玉色皂缘宽袖襕衫,腰系黑色丝绦,头戴黑色软巾,脑后垂下两根长带的县学生员,一起昂着头,黑着脸进来。
  在堂下站定后,众生员朝魏知县拱拱手,便算是行了礼。大明朝优待读书人,只要考中秀才便可见官不跪,不用受刑。眼下又是状告衙门,不肯弱了气势,是以连作揖都欠奉。
  魏知县原先也是生员中的一名,对这些后学之辈有天然的好感,当然前提是他们别给自己捣乱。他也不拍惊堂木,和颜悦色道:“诸位庠生不在学中用功,来本官这里作甚?”
  “回禀老父母。”回话的生员二十七八岁,相貌堂堂、体态魁梧,正是那为首的李寓,他一抱拳,不卑不亢道:“学生等本当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然而乡有不平之情,百姓悲苦万状,我等读书是为了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岂能视若无睹?”
  “有何不平之事?”魏知县沉下脸道。
  “有本县胥吏张华等数人,公然违背国法祖制,冒用老父母之名,带爪牙下乡催课,巧取豪夺、无恶不作,影响极其恶劣,请老父母立即将其捉拿归案,严加惩处,以安民心、正视听!”李寓悲愤激昂道。
  “尔等可有证据?”魏知县问道。
  “学生乃圣人子弟,没有证据岂会诬告?”李寓朗声道:“有此等数人之罪证近百条,可谓证据确凿,请老父母立即将此獠捉拿归案!”他话音一落,两个秀才各捧着一摞厚厚的状纸,呈于堂上。
  “另有本县百姓联名血书呈给老父母!”另一名身材瘦小,面色阴沉的生员,将一卷厚厚的帛书展开,只见上面触目惊心,起码上千个血手印!便听他高声诵念起来:“昔孔子过泰山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今我富阳恶吏、不啻于虎狼哉……”
  这篇《为黎庶讨污吏檄文》写得极其有力,当堂诵读出来,可谓一掴一掌血,一鞭一道痕,把魏知县直接打懵了。却又不好叫停,只能强耐着性子听完了,方迫不及待道:“你们的状子本官接下了,待审阅之后,便择日过堂!”说着一拍惊堂木道:“退堂!”
  “万万不可!”谁知生员们登时聒噪起来:“老父母拖延不得!”
  衙役们赶紧高呼‘肃静’,但根本没有用处,生员们呼啦上前,将魏知县围住:“黎民倒悬之际,老父母安得拖延,请立即发签捉拿人犯归案!”
第0052章
我和小伙伴都惊呆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