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901

  “当然用得着!”蹇芳笑道:“朝廷只是宣布了迁都,然后就过年放假了,百官纵使满腹牢骚,也没逮着机会发出来。”
  朱瞻基微微点头,他当然知道皇上之所以挑了腊月二十八举行迁都大典,无非就是因为第二天便衙门封印、百官放假,一直到正月十八才重新开印。皇帝实指望有这段时间做缓冲,再用厚赏堵住臣子的嘴,这样等重新上朝时,杂音会少一些。
  “但皇上肯定担心,百官并没领情,会趁着过年,串联走动,商量着来年一起作对。”蹇芳笑道:“您说这祥瑞来的是不是时候?”
  “嗯,一点儿都不晚。”蹇英点头笑道。
  “唔。”朱瞻基缓缓点头,确实,年前出现祥瑞最多只能讨个彩头,远不如这时候能急皇上所需。想一想,他看看二人道:“都是什么祥瑞?”
  “各地共有神龟嘉瑞者一;庆云、景星等大瑞者六;白兔、白猿、白鹿、白狼等上瑞者十八;苍鸟、赤雁等中瑞者三十二;嘉禾、芝草、木连理等下瑞者百余。”蹇英说着拿出一份大红色的奏报,笑呵呵地送到朱瞻基面前。
  “这么多?!”朱瞻基吓了一跳,他本以为这兄弟俩顶多弄点儿灵芝、白鸡之类意思意思,没想到竟搞出这么多名堂。这一下,让他把烦心事都抛到了脑后,仔细重看一遍喜报,又狐疑地看看兄弟俩:“我不是不相信你们,只是没想到,二位竟有这么大的能量……”这些祥瑞出现在七八个省,几十个府,却前后不差几日,这其中体现的人脉和控制力,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呵呵……”兄弟俩对视一眼,蹇英轻声道:“本就没打算瞒着殿下,这件事,家父也出面了。”
  “原来如此!”朱瞻基不禁恍然,原来这是蹇尚书送自己的一份厚礼,旋即便什么都明白了……蹇义那个老油条,似乎是看风向变了,想要弃了太子那条船,上自己这条。
  但转念一想,蹇义不亲自出马,却让两个儿子出面,似乎还是不敢得罪太子,分明是想脚踩两条船!
  ‘这只老狐狸!’朱瞻基轻笑一声,心中却暗骂一句。
  果不其然,当朱瞻基将各地出现祥瑞的喜讯,禀报给朱棣知道,永乐皇帝登时龙颜大悦,拿过奏报来仔细看了一遍,满脸欣慰地望着孙儿道:“好孩子!爷爷没白疼你!”
  朱棣是什么人物,哪能相信什么见鬼的祥瑞?但这又有什么关系?他现在就需要这个,需要证据来证明迁都的正确性!
  “一定要把祥瑞的文章做大做好。”朱棣兴致勃勃地指示道:“要制造出普天同庆的气氛!要让那些别有心思的家伙,知难而退!”
  见朱棣如此高兴,朱瞻基不断点头,浑身骨头都轻了几两,那掖在怀里的另一份奏疏,却怎么也拿不出来了。
  一直到皇帝说得口干舌燥,朱瞻基都没开口提王贤的事儿,还是朱棣看出他神色有异,问道:“还有别的事?”
  “这个……”朱瞻基话到嘴边,就是说不出口,终是摇头道:“没有了。”
  “去吧,跟内阁好好商量一下怎么操办?”朱棣心情大好,也就不刨根问底了:“朕看和上元节合办就挺好!”
  “皇爷爷英明!”朱瞻基忙附和道:“孙儿觉着这样最好不过。”
  “一定要办得隆重红火,不要怕花钱!”朱棣兴致勃勃道:“夏元吉那一关过不了,可以朕和他说!”
  “是。”朱瞻基应声出去。
  离开乾清宫,朱瞻基掏出怀中王贤的奏疏,暗叹一声,心说:‘王贤、兄弟,不是我不肯帮忙,实在是没法开这个口啊!’其实说白了,两道奏章是矛盾的,他先拿出王贤的,就没法拿出蹇英的。先拿出蹇英的,自然就没法拿出王贤的……
  不用朱瞻基派人来传话,王贤也知道了太孙献祥瑞,上元节盛会非但没取消,反而要大操大办、大鸣大放的消息!
  ‘嘡啷!’王贤将桌上的茶具,全都推到地上,摔了个粉碎。
  一干手下也全都黑着脸,二黑愤愤道:“太孙变了!原先心里总还装着国家百姓,现在一颗心,光想着怎么讨好皇上了!”
  “行了,少说两句吧!”吴为瞪二黑一眼,低声道:“还嫌大人不够上火啊!”
  二黑撇撇嘴,终究没再说什么。
  “大人!”严清扶着轮椅,到了王贤身边,轻声说道:“有时候,尽人事,还得听天命。若天要让北京城出什么乱子,人力是没法逆天改命的。能做到的,咱们尽力去做,把损害降到最小,也就问心无愧了……”
  王贤沉默好一会儿,众手下分明看到,他眼角有些湿润,愈加没人敢做声了。便陪着王贤一直发了半个时辰的呆,才终于等到他点头道:“是啊,有些事强求不得,尽力而为就是……”
  说完,王贤抖擞精神,目光扫过一众手下道:“从今天起,自我以下,锦衣卫衙门一个人不留,全都上街,严密监控所有嫌疑对象!可以佩戴弓弩火枪,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开枪!一切责任由我承担!”
  “喏!”众将齐刷刷肃立应声。
第0910章
上元
  接下来的日子,锦衣卫探子如疯狗一般在街上盘旋,看到不顺眼的就抓,锦衣卫的诏狱早就不够用,连着顺天府和宛平大兴两县的牢房也被装得满满的。最后没办法,只能往府军前卫的军营里送,好在府军前卫至今仍未恢复元气,兵源不满半数,有的是房间装犯人……
  至于为何不往规模最大的刑部大牢里头送,原因也很简单——明眼人都看出来,王贤这是公然跟皇上的意思对着干,要不是正月里头不处分的讲究,指不定忠勇伯的乌纱帽就得被摘了去。
  幸好顺天府尹李攀还算明白人,知道自己和王贤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王贤说白了,也是帮他在搞严打,而且是以那种完全无法想象的烈度在搞,别的不说,抓进来的地痞流氓、拐子捣子,就有几百上千!这阵子京城治安那叫一个好,说路不拾遗有些夸张,可夜不闭户是绝对有的。
  没办法,不法分子也是人啊!看着那些全副武装的锦衣卫疯了一样的满大街抓人,有些穷凶极恶之辈胆敢拒捕,直接就被弓矢火枪射成马蜂窝子!别说拘捕了,就是逃跑都可能吃枪子呢!实在太可怕了!吓得那些大哥大佬瓢把子们,干脆全都猫在家里不敢出门,游走在街上敲诈勒索掏包拐人的地皮下三滥,也全都失踪密集,一个都没有了!有道是在专政面前,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这个意思!
  结果就是京城的治安大好,老百姓反而更敢出门了,加上马上就是上元节了,灯山彩楼也扎起来了,家家户户都出来庆赏元宵,大街上人头攒动、人烟反倒比严打前稠密许多……把一心想营造恐怖气氛,把老百姓都吓回家里不敢出门的王贤,差点没气得七窍生烟……
  没办法,这里是北京城,老百姓只认朱棣,皇帝既然发话,说要上元狂欢、热烈庆祝,老百姓就会狂欢庆祝,夜不归宿,哪里理会王贤是什么东东?人家北京城支援圣上骑兵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儿吃奶呢!
  见无法阻止这场上元狂欢,无可奈何之下,王贤只好改变策略,从遏制改为保护预防,让手下的将士分区分片,将所有参演的灯会、戏班都登记造册,将其道具材料统统检查没有危险之后,才准许他们出现在上元节的狂欢现场。
  黄昏,京城中已经有不少烟花迫不及待地点燃,站在崇文门城头上的王贤等人,能闻到清晰的硝烟气息。
  “烟火的气味,就是春节的气味的啊。”看着壮美的北京城,城中已经扎好、只待天黑的大大小小数百具灯山、上千个彩门,李攀升起丝丝身为顺天府尹的自豪感!
  “我却闻到了战火的味道。”王贤脸上半丝表情都欠奉,他的瞳孔都被即将落山的夕阳,映得血红血红。
  “伯爷多虑了。”李攀笑道:“经过这么长时间、这么高强度的警备,相信这个上元节一定可以平安完美。”
  “不行,人太多了。”王贤摇头道:“盛会没开始的时候,咱们还能控制住局面,可等天一黑,盛会一开始,神仙也没办法了,只能听天由命……”
  “不会有事的。”李攀笑着给王贤减压,然后便告辞下去了,他身为顺天府尹、京城的最高地方长官,要为今晚的盛会点灯!这是他的殊荣,他不能推辞,也不会推辞。
  待李攀走后,王贤对一旁的吴为道:“你知道我的直觉,向来很准……”
  “是。”吴为点点头,他跟着王贤多少年,岂会不知道?就凭着这种直觉,王贤不知带着他们躲过多少次危险!他叹口气到:“可是这一次,确实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就像严先生说的,尽人事,听天命吧。”
  “哎……”王贤吐出一口浊气,看着远处的后海方向,心中涌起一阵歉疚,自己死缠硬磨,终于让宝音和阿蘅留下来陪自己过年,可自己却整天不着家不说,还不让她们今晚出门赏灯……宝音倒是通情达理,知道王贤担心她们的安全,什么也没说。但越是这样,王贤就越是歉疚……
  正月里天短,刚才还夕阳满天,这时候,天就已经擦黑了。王贤紧了紧披风,对一旁的众兄弟道:“都去吧……”他知道,今晚说什么都没用,因为人山人海中,几千锦衣卫根本什么都做不了。反正该说的早都说过了,所以干脆没有废话,王贤挥挥手,就让众将分头去了。
  他自己也在吴为、周勇、还有女扮男装的灵霄、小怜,扮作锦衣卫的心宁心远等人簇拥下下了城头。一下城,王贤就看见一支军队隆隆开过来,定睛一看,是五千全副武装的神机营将士,全都是火枪在手,弓弩上弦。为首的骑在黄骠马上,身穿赤练甲的老将军,正是安远侯柳升!
  “侯爷!”一见柳升,王贤面露喜色,忙上前行礼。
  柳升对王贤印象极好,骑在马上,拢着胡须哈哈大笑道:“王小子,这下放心了吧?陛下不是你想的那样大意,其实早有安排!只是不想破坏节日的氛围,才外松内紧罢了!”
  “怎么,除了神机营,皇上还有安排?”王贤问道。
  “当然,成国公和赵老太监在宫里头,带着全班人马各处巡逻呢!”柳升笑道:“放心吧,今晚歹人不做乱则罢,一旦作乱,非叫他死无葬身之地!”
  “呵呵,好……”王贤笑笑,但笑容有些牵强。
  “怎么,还不放心?”柳升瞪他一眼,笑骂道:“我说你小子是不是紧张出毛病来了?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这算什么啊!”
  “哎,不一样的。”王贤摇头叹气:“那是打仗,有十分力可是使十分力。这是安保,有十分力能使出一分就不错了……”
  “成了,我不跟你扯了。”见部队走远,柳升朝王贤一挥手,哈哈大笑道:“前天庄子里送了些野味来,回头去我那吃酒去!”
  看着安远侯的背影越来越模糊,王贤刚要说点什么,突然听到砰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众护卫赶忙拔刀将他护在中间。却见灵霄指着夜空中绽开的巨大烟花,欢喜地蹦跳道:“开始了!开始了!”
  大明迁都北京后的第一场上元盛会,果然就在这天刚挂上黑幕的一刻开始了!酝酿多日的激情在此刻迸发,迸发出火山熔浆般的灼人热浪!这热浪是由灯山、由香雾、由丽人、由那亿万盏花灯、由那千万处锦帐!由那如流水的车、由那如游龙的马构成!
  天上时时都有成百上千的烟花绽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完全遮盖了繁星!地上是数不清的高脚、旱船、杂耍、信子,围着一辆辆光彩夺目、千姿百态的大型花车招摇过市,引得摩肩接踵的百姓目不暇接!
  爆仗声、丝竹声、锣鼓声、吆喝声,已经汇成一锅粥,哪怕是交头接耳,也得用尽力气才能听清对方说话,只要距离稍远,就谁也听不到什么了!
  当然在上元节中,唱主角的自然是花灯!各式各样的花灯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接,就好像天上的银河落在了京城的棋盘天街上,万灯千盏、闪闪烁烁、争奇斗艳、美轮美奂!沉浸在欢乐海洋的京城百姓,或是携家带口、或是呼朋唤友,或是情侣挽手,他们头上戴着花环、手里拿着丰富诱人的小吃,尽情地徜徉在这灯的银河中,欣赏着、品评着那些费尽心机、不惜成本打造的精巧花灯!
  那全用白玉做成,仿佛天宫的宫灯的是福州灯!
  那用绢囊贮粟为胎、因之绕缀、及成去粟,浑然如玻璃球的是新安灯!
  那用圈片直径有三四尺,全用五色琉璃制成的昂贵花灯是苏灯!
  那用五色珠为纲,下垂流苏,灯上画着龙船、凤辇、楼台故事,最让年轻男女注目的是珠子灯!
  那镞镂精巧,五色妆染,用影戏之式的是最讨小朋友喜欢的羊皮灯!
  那用千丝结缚弱骨,轻球万锦装扮,碎罗红白相间,剪缕百花万眼,一看好似彩云笼罩着月魄,珠光宝气围绕着星星的是万眼罗灯!
  还有那种飙轮拥骑,回转如飞,灯罩上绘出战争场面的马骑灯,更是人人爱看,观者如云!
  但最最最最隐隐注目的,还是御街上那些数丈高,乃至十余丈高的庞大灯山!那是各省各地耗费无数民财,向皇帝进献的迁都贺礼!所以赵王才会为了那些灯行出头,压住‘不懂事’的王贤……既能讨好皇帝,又可以示好地方大吏,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
  那些灯山,真的像是小山一样,阔有两三百步,用数百根木梁搭建成骨架,然后用各种花灯、彩绸、琉璃、鲜花装点而成,待到灯山上千万盏宫灯点亮,各种烟花火药点燃,整座灯山香雾缭绕,灯火辉煌,就像一座座仙山一样!
第0911章
鳌山灯
  这样的盛会佳节,朱棣也携后宫嫔妃、皇子皇孙、宗室公卿、文武重臣登上承天门,在城楼上摆开筵席、赏灯作乐,以示与民同乐。看着银河般的天街御道上,那一座座辉煌宏大的灯山,听着一锅粥似的鞭炮声、锣鼓声、还有万民欢呼声,朱棣感到十分畅快。
  这时,太孙朱瞻基又适时献上祥瑞,皇帝更是龙颜大悦,笑声十分洪亮。见皇帝难得的兴致勃勃,赵王等人自然拼命凑趣,满嘴俏皮话、卖力哄皇帝开心。朱棣被逗得笑声连连,但皇帝心里其实没那么愉快……虽然拼命提醒自己,这种时候不要看太子添堵,但朱棣还是忍不住瞥了坐在左首的朱高炽一眼……
  果然不出所料,太子殿下正神情凝重地看着城楼下的灯火,满脸忧虑的样子仿佛看的不是灯火,而是战火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