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8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4/901

  “朕年前不是刚派金幼孜去过吗?”朱高炽无奈道:“结果王贤直接把他轰了回来。”
  “按说死者为大,老臣不该说金学士的不是,但现在也顾不得那么多了。”杨溥沉声道:“金学士等人素来对王贤戒心深沉,把他当成头号大敌,对他的提防甚至超过勋贵。这次金学士去山东请人,空口白牙,什么条件也不给,可谓毫无诚意!换了老臣也一样不会回来!恕老臣直言,恐怕当时金学士就没安什么好心,是想通过这种策略来离间皇上和镇国公的关系。”
  “金学士用心不会那么险恶的……”朱高炽摇摇头,叹口气道:“不过,上次确实是朕想简单了,王贤回来,是要替朕跟勋贵们斗到底的,不给他足够的保证,他岂敢拿身家性命开玩笑?”
  “皇上所言甚是。”杨溥躬身请命道:“老臣愿意再赴济南,只要皇上拿出最大的诚意,老臣就是豁出这条命去,也要把王贤请回京城。”
  “那就有劳杨师傅了。”朱高炽点点头,问道:“以杨师傅之见,何谓最大的诚意?”
  “王贤最大的顾虑,无非是勋贵们在军中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会让人防不胜防!”杨溥沉声道:“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唯有废除互不统属的五府兵制,恢复洪武初年的大都督府,节制天下军队!天下军队皆由大都督统帅,军中谁敢抗衡?要是当上这个大都督,王贤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唔……”朱高炽没想到杨溥居然抛出这么个大炸弹,一时甚至感觉不到头疼,整个人陷入沉思道:“这可是件大事,天大的事……”
  “皇上,微臣已经在心中计较多日,此事绝对可以让镇国公满意。而且从根本上有利于皇上!”杨溥沉声说道:“在王贤将五军都督府拆散重建的过程中,自然会完成对勋贵将门的清洗。虽然这样会让镇国公的势力十分膨胀,但一来,他夺走了勋贵将门的利益,必然会遭到他们的记恨,使他很难得到人心,也就生不出野心。”
  顿一顿,杨溥接着道:“二来跟一个人斗,总好于跟一个集团斗。等到将来陛下飞鸟尽、良弓藏的时候,王贤孤家寡人,还不是皇上想怎么安置都可以?”
  “……”朱高炽目光闪烁,显然被杨溥说动了不少。但兹事体大,他很清楚一旦自己同意,将引起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很难说,这种变化对自己和皇家,最终会有利还是不利……
  杨溥该说的都说了,便静静侍立在一旁,等待皇帝拿定主意。
  这个主意实在不好拿,朱高炽寻思了小半个时辰,依然举棋不定。直到太监进来通禀:“皇上,大殿下回来了。”朱瞻基如今依然是太孙身份,不仅他自己觉得尴尬,旁人也觉得别扭,遂不约而同改称他为大殿下。只是他们不知道,这称呼更让朱瞻基恼火。
  “杨师傅先回去歇息,你说的事情让朕好好想想。”朱高炽看看杨溥,轻声道:“朕百无是处,唯有一样尚可自傲,就是看人的眼光。”他像是在对自己强调,又像是对杨溥说明道:“朕绝不相信王贤会做篡国贼子,所以朕如果用他,就绝不会想着坑他。”说着,洪熙皇帝面露苦涩笑容道:“我皇家坑了他太多次,只要朕坑他一次,就再也别想得到他的忠诚了……”
  “皇上用人不疑、仁者无敌。”杨溥深深一揖,躬身退下。
  杨溥退下后,朱瞻基出现在感恩殿中。和杨溥的谈话耗尽了皇帝的精力,朱高炽昏昏沉沉躺在龙床上,眼看着殿顶的藻井,幽幽问道:“他们怎么说?”
  “回禀父皇,勋贵们一时冲动,惹出这样的泼天大祸,已然是怕了,只希望皇上能宽恕他们的罪过……”朱瞻基看看朱高炽,并未发现皇帝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便继续道:“另外他们守着先帝的梓宫,是怕有人破坏,并非阻拦什么。父皇可以随时派人去检查……”
  “哼!”朱高炽这才冷哼一声道:“恐怕,现在什么也查不出来了吧……”
  “父皇要是这样认为,儿臣也没有办法。”朱瞻基别过头去,闷声道:“总之明日安厝,应该出不了岔子,儿臣幸不辱使命,父皇保重龙体,早些安寝吧。”
  “你也早点歇息吧……”朱高炽微微点头,垂下眼皮。
  朱瞻基看着闭上眼的父皇,双眼一眨不眨,好一会才无声地退下。
  朱瞻基一走,朱高炽就睁开眼睛,他能清楚地感觉到儿子目光中的寒意,心中五味杂陈,彻夜难眠。
  第二天,风停雪霁,万寿山彻骨严寒。
  尽管昨日刚刚发生了哭陵闹剧和行凶惨剧,但大行皇帝的安厝礼还是得继续进行。毕竟不把老皇帝埋到土里,所有人都没法回家……
  长陵中的气氛,要比昨日更像葬礼,鼻青脸肿的文官们,不用酝酿情绪就可以哭得撕心裂肺,甚至不少人直接哭晕过去。勋贵们也不遑多让,中气十足的哭声在山谷中回响不绝,震得树枝上的落雪,扑扑簌簌掉个不停。
  朱高炽却感觉十分腻味,因为这帮家伙是借着先帝的葬礼哭他们自个儿。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发泄一下的好机会,想想自己苦熬了这么多年,终于当上了皇帝,本想着为国为民做一番事业,结果却搞得天怒人怨,里外都不是人。洪熙皇帝就痛不欲生,也扯着嗓子大哭起来!
  也不知是不是这比昨天响亮十倍的哭声,让大行皇帝终于消了怨气,总之当一百二十八名锦衣卫重新将绳索穿过大杠,然后在军官的号令下一齐向上发力时,那昨日里怎么也抬不动的金丝楠木大棺,被毫无阻碍地抬了起来!
  洪熙皇帝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礼部尚书唯恐再生变故,直接跳过几个无关紧要的仪式,命人赶紧将大行皇帝的棺椁入土为安。
  棺椁被锦衣卫抬入地宫,又有官兵抬入一百余口柏木棺材,里头是为永乐皇帝殉葬的太监宫嫔……本来朝野中有声音,要让徐妙锦也给先帝殉葬,但在这件事上,各方大佬十分罕见的态度一致,提议之人遭到严惩,再也没人敢提这件事……
  当随葬的器物也送入地宫,工匠便放下地宫巨大的石门,然后破坏机关,开始填上封土……
  叱咤风云三十年,横压世间二十载的永乐大帝,终于彻底告别了人间……
  然后,洪熙皇帝和他的大臣们片刻不留,离开了长陵,离开了万寿山,归心似箭地返回京城。
  所有人都清楚,长陵的纷争只是预演,真正的大战回到京城才会打响!
第1166章
檄文
  返京路上,朱高炽将杨溥叫到銮舆上,对他一番面授机宜。然后杨溥便在一队锦衣卫的护送下脱离了队伍,星夜南下。
  杨溥的行踪没有逃过朱瞻基和张辅的眼睛,两人立即判断出,他是被皇帝派去请王贤出山的。
  “殿下觉着,杨学士此去可否成功?”张辅和朱瞻基并骑前行,在这段行军路上并不扎眼。
  “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出诸葛亮。”朱瞻基冷笑道:“这才第二回吧?恐怕还得无功而返。”
  “哦,殿下这见解另辟蹊径,倒是很有道理。”张辅看起来心情不错,呵呵笑起来。
  “我都是瞎掰的……”朱瞻基也笑起来。
  说是说,做是做,俩人的手下很快脱离队伍,紧随杨溥而去……朱瞻基和张辅给他们的任务,是密切关注王贤的动向,必要时可动用所有力量,延阻王贤回京。
  次日,送葬的队伍回京,更大的葬礼开始了……
  一回到京城,文官们便折腾起来,为金幼孜等十余名被勋贵殴打致死的官员,举行声势浩大的丧葬仪式。杨士奇、杨荣等人费尽口舌,说服了蹇义、夏元吉等老臣,以内阁、六部、都察院的名义,来操办这场葬礼。
  一般来讲,哪个衙门的官员死在任上,通常会以本衙的名义,为死去的官员举行一场公祭仪式,这也算是旧例,倒也说得过去。可是还从未有过朝廷各主要衙门一同举行公祭的先例!
  但文官们前所未有的同仇敌忾,坚持说所有的文官都是受害者,所有的文官衙门都要举行公祭。而且不止京城,地方的衙门也一样要加入进来,举国皆哀,才能告慰死难的官员,震慑行凶的歹徒!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也是文官们制定的全国公祭日。这天人在京城的文官,无论官职大小、在职还是闲散,通通来到位于棋盘天街的公祭地点。这条大明朝最繁华的街市,已经被挽幛挽联、纸人纸马填满,素纸素花把整条棋盘天街堆砌的一片缟白。参加公祭的官员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会台前摩肩接踵,把个棋盘天街挤得水泄不通。看热闹的百姓都没地方插脚,只能爬上天街两旁的房顶,家雀一般排成一排,兴致勃勃地看着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官老爷,摇身变成了悲情无比的受害者……
  “这可是百年一见的稀罕景。”老百姓兴高采烈、七嘴八舌。
  “可不,年前公侯老爷们刚为阳武侯公祭了一场,这转过年来,文官老爷们就回敬一场规模大上十倍的!有魄力!有意思!”
  “阳武侯那场谁都没捞着看,只是道听途说,还是文官们敞亮,放在棋盘街上,让咱们看个过瘾!”
  “你丫就光知道看热闹,大明朝的文武之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是文官们在造势!造势懂吗?”京城里,从来不缺身在市井、心怀天下的明白人。
  “俺就知道造屎,造不出势来。”那被他指责的汉子摸着脑袋,瓮声瓮气道。
  引得一众百姓捧腹大笑,不少人险些从屋上笑跌下来……
  老百姓完全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架势,让祭台上的高官们颇为不快。若非想要扩大公祭的影响,早就让顺天府的官差把那些刁民赶走了。
  这次公祭的发起者杨士奇却不以为意,对这次公祭能造出这么大声势来,他已经十分满意。这次借着祭奠金幼孜等遇难官员,一盘散沙的文官们终于团结起来,众口一词地讨伐勋贵武将的暴行。而且更重要的是,文官们是团结在内阁旗下,而不是六部……杨士奇就是要把这次公祭大会,变成讨伐大会、誓师大会、会盟大会。至于盟主,自然是内阁,是他杨士奇大学士。
  除此之外,杨士奇还有一点点私心,他看一眼位于祭台正中央金幼孜的牌位,心道:‘幼孜老弟,我是对不起你,不过让你享受这古往今来头一份的哀荣,咱们也算扯平了,就不要再怀恨了,早点去投胎吧……’
  杨士奇这些日子,一直被噩梦纠缠,只要一合眼就会出现全身是血的金幼孜,哀嚎着向他索命……
  正在胡思乱想,杨士奇听到一声云板脆响,知道公祭正式开始,赶忙收摄心神,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公祭上。
  棋盘天街上,水泄不通地挤满了两三千名大小文官,外围是好几万来看热闹的百姓,那声云板响过,嘈杂的人声一下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高台上那十余口黑木棺材。
  哀乐响起,数千官员一起致祭默哀,场面十分震撼。待官员们起身,司仪宣布由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士奇,代表所有官员致悼词。
  杨士奇向前一步,看着台下黑压压的文官,所有文官无论官阶大小,都齐刷刷抬头仰望着他。杨士奇心中竟涌起豪情万丈,这就是他想要的人生!
  收拾起不合时宜的豪情,恢复了满脸的哀容,杨士奇清了清嗓子,开始大声吟诵起他精心炮制的祭文。
  “洪熙元年二月初二,故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金公、故兵部右侍郎翟公、故礼部员外郎陈公……故都察院监察御史谢公等十二位同僚好友之丧,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士奇为文以祭曰:金公幼孜,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江西峡江人。建文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介绍完十二名官员的生平,杨士奇话锋一转,慷慨激昂起来道:“此十二公于同日而亡,盖当日长陵之内,勋贵行凶,杀害诸公于先帝灵前者也!呜呼呜呼,金公诸位本乃社稷之臣,遭逢明主,但思报效、不惜己身,只求有功于社稷,造福于万民!不期触怒权贵,横遭毒手,顿做枉死之鬼!呜呼呜呼,满腔才华付诸东流,忠臣之血浸染皇陵!其状之惨、其情之悲,三代以降,盖所未闻!”
  “予犹记诸公被害时,簪缨勋贵之人化身禽兽,围杀我等文臣毫无人性,堂堂皇陵化作修罗之场,天子眼前变为人间地狱……”
  然后杨士奇描述起当日的情形,听得那些当日不在现场的官员悲痛不已。那些当日在场,惨遭毒打的官员,更是痛哭流涕、痛不欲生,引得场中哭声连成一片。
  场外,百姓也听的震惊不已,难以想象那些养尊处优的公侯伯爷,怎么会化身为吃人的猛兽?但事实摆在眼前,金幼孜这十二人就是被他们打死的!
  “嗟乎!勋贵凶残野蛮、无法无天,凌迫君上于前,残杀大臣于后,翻遍史书,前所未见!”杨士奇念到这里,已经变成声嘶力竭的呼喊,只见他神情狰狞扭曲,双目血红,几近疯狂之态!
  “严惩凶手!为同僚报仇!”杨士奇的表演,彻底调动起台下人的情绪,有官员声嘶力竭呐喊起来,马上引来千百人一同呼喊:“严惩凶手!报仇报仇!”
  “不错!我辈乃朝廷命官,代天子守牧天下,岂能沦为砧上之肉,任人宰割?!”杨士奇激动地丢掉手中祭文,高举着手臂呼号道。
  “不能!不能!”官员们的情绪已经完全被杨士奇所控制,就像被点燃的火药筒,再不复往日的斯文优雅,一个个双目充血,捶胸顿足,愤怒的情绪能把天空点燃!
  “这一次我们不能再退让,因为我们已经退无可退!再退一步,天下之大,也没有我等立锥之地了!”杨士奇咆哮道:“我们要从今日起开始罢朝!什么时候凶手伏法,什么时候再回衙门!”
  “罢朝!罢朝!凶手不死,绝不还朝!”官员们齐声高喊着,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
  这样说也不正确,至少蹇义夏元吉等老臣就大惊失色,因为罢朝之事,在此之前从未听杨士奇提起。他们其实是不大赞同这种大公祭的,但杨士奇说不这样,文官就要永远被踩在脚底,几位老臣才勉为其难答应来给杨士奇站台。
  但他们怕杨士奇乱来,提前都看过他的祭文,按照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才允许杨士奇念出来。谁曾想杨士奇居然不按规矩出牌,扔掉稿子,信口开河起来!
  几位老臣一生小心谨慎,想不到在杨士奇这里晚节不保,听着杨士奇高喊罢朝,几位老臣简直要晕过去了。他们可是站在杨士奇背后啊,任谁都会以为,这是他们达成的共识!
  然而,此时群情汹汹,谁要是敢挑出来唱反调,弄不好就要被台下的文官们生吞活剥了!
  所以蹇义等人只好忍着不吭声,等公祭结束,众人转到台后,才一起爆发出来怒气冲冲地围住杨士奇,质问道:“罢朝这么大的事,你为什么不跟我们提前商量?!”
  “有那个必要吗?”杨士奇冷冷地看着这些白发苍苍的老家伙,轻蔑道:“过去的三十多年,已经证明你们无法领导文官对抗勋贵武将,那就请识趣地让到一边,不要碍晚辈们的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4/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