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官人(精校)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901

  杨员外越想越觉着有可能,便盘算着要嘱咐家里人,这段时间不要惹事,以免成了人家的出气筒。
  不过小插曲不足以影响杨员外的心情,待马车驶入家门时,他的脸上重又挂满了笑容,是啊,今天是个必须要大肆欢庆的日子,那些小事还是过两天再说吧。
  果然,家里满是欢声笑语,每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更夸张的是,也不知谁的主意,竟然张灯结彩,弄得跟过年似的!
  全家几十口都在堂屋等他回来,一边兴奋地讨论着,到底该要哪几个山头,一边打着自个的小算盘,看看自己能得到多少亩。
  杨员外在轿厅下了马车,全家人齐刷刷起身,摆出最亲热的笑容,用最甜蜜的语言,将他包围在爱的海洋里,差点没把一宿没睡的杨员外淹死。
  最后还是他弟弟为他解围道:“大哥累了,先请他去休沐,午宴时再和大家说话。”
  众人纷纷附和道:“是极是极,休息为重,可不能把大爷累着……”
  杨员外这才得以回到后宅,便见管家迎上来,小声禀报道:“苏州大老爷派人来了。”
  “哦?”杨员外一下就精神了,“在哪?”
  “把他请到老爷书房了。”
  “不早说!”杨员外三步并作两步,前脚刚迈进书房,便热情洋溢地笑道:“哈哈,我说早晨怎么喜鹊儿老是闹枝,原来是张大哥来了。”对方不过是杨同知的一名长随,杨员外却丝毫不敢怠慢,比见到亲哥还亲。
  “呵呵,员外有礼了。”那张大哥却没笑,低声道:“你确定那是喜鹊,不是老鸹?”
  “哦……哈哈哈……”杨员外大笑起来:“想不到张大哥,也爱说笑话了。”
  “我从不说笑话。”张大哥依旧板着脸道:“我是奉我家大老爷之命,来给员外送信的。”
  “哦?”杨员外只好敛笑容,问道:“什么事?”
  “是口信。”张大哥沉声道:“我家大老爷让我把这段话,原封不动说给员外听,员外最好有个心理准备。”
  “在下洗耳恭听。”杨员外肃容道。
  “好,”那张大哥便清清嗓子道:“杨简你个白痴,日你先人板板,可把老子害苦了!惹谁不好,你惹姓王的小子!”
  杨员外听得目瞪口呆,一时竟想不起,是哪个姓王的?便听那张大哥接着道:“老子不管你的破事儿了,已经放人放船,你好自为之吧。另外奉劝你一句,你们有什么恩怨,在县里解决,别闹大了,不然我也救不了你们,没人能救得了你们……另外,让老张替我抽你两耳光解解恨。”
  张大哥复述完了,见杨员外好半天呆若木鸡,只好轻咳一声,“得罪了,员外。”说着抡圆了胳膊就是一巴掌,打得杨员外一张脸都变形了。
  张大哥反手又是一巴掌,他的脸又向反方向变形,两颊浮现出两个鲜红的掌印。
  杨员外却顾不得鼻血直流,拉着张大哥的手,惶然道:“张大哥,到底是怎么回事?王二区区小吏,怎能让大老爷如此忌惮?”
  “他是小吏不假,但后台硬。”张大哥平时没少得杨员外的好处,只好点拨他道:“连大老爷都惹不起。”
  “啊!”杨员外是彻底震惊了,“怎么可能?大老爷不是说,天下他惹不起的,不到一只手么?”
  “可惜人家正是其中的一个。”张大哥叹道:“跟你说实话吧,千万别往外传……那王贤不知走了什么狗屎运,竟有郑公公替他说话。”
  “哪个郑公公?”杨员外瞪大眼道。
  “还能有哪个郑公公?”张大哥道:“就是那个率我大明水师三下西洋的马三保呗。”
  “啊……”杨员外的脸渐渐肿起来,表情愈发难看道:“郑公公是大内总管,大明朝云端上的人物,怎么会认识王二那种小喽啰呢?”
  “不光你觉着奇怪。”张大哥苦笑道:“我家大老爷也想不通。”顿一下道:“但是我家大老爷不会认错人,确实是如假包换的郑公公。那可是永乐皇上最信任的近臣,连汉王殿下都要敬他三分,我家大老爷自然要给他个面子,放船了事。”
  “怎么会这样呢?”杨员外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谁能惹得起三宝太监?”
  “你也别太担心。”张大哥安慰他道:“郑公公何许人也?怎么可能管你县里的一点破事儿。我家大老爷说了,你们在县里该怎么干怎么干,替他好好教训下姓王的,只要别把他往死里整,都不会有事的。”
  “那就好,那就好……”杨员外缓缓点头,不禁万分庆幸道:“好在契约已成,他回来也无济于事了。”
  “那就好。”张大哥点头道:“大老爷这次什么也不要了,你好自为之吧。”说完便告辞离开。
  杨员外赶忙封了银子,又说了几句感激不尽的话,才送张大哥离开。也不知感激他什么?感激他把自己打成猪头?
  送张大哥返回,已经快到中午了,前面酒席已经备好,家人也都等着他了。他兄弟过来请他去吃饭,却看到他的两边脸肿得像发糕似的……
  “咋啦,大哥……”
  “摔的。”杨员外没好气道。
  “摔只能摔一边,怎么两边都摔了?”
  “摔完又撞墙上了。”杨员外怒道:“你问个屁!”
  “那还去吃饭么?”他兄弟心说,八成是不吃了。
  “吃个屁。”杨员外接过管家递上的斗笠,坐进马车里,对车夫道:“去李员外家!”
  那厢间,王贤也回到衙门。
  魏知县一看见他,眼泪都下来了,一把揪住王贤的领子道:“你早回来半天,又何至于此?”
  “属下已经日夜兼程了。”王贤见他情绪激动,没有拍开他的手。
  “那就是苍天不仁了,”魏知县垂泪道:“昨天才刚把地卖出去。”
  “才卖出去?”王贤惊奇道:“不是早就让老师卖地么?”
  “大老爷一直坚持不肯贱卖,直到县城断了粮,老百姓开始骚乱,才不得不妥协。”吴为在一旁叹气道。
  “唉,大老爷还是不信我的话。”王贤也叹气道:“您忘了我当初的保证了?”
  “我没忘你的话。你当初保证说,只管把那些官田卖掉,又不是真给他们。不过是让他们过过手,等咱们的粮食到了,再把田拿回来就是。”魏知县又叹气道:“可是那些大户贪婪如狼,他们吃下去的东西,岂有吐出来的道理?我担心你失了算,县里的损失可就大了。”
  “如果肉里藏着刀子呢?”王贤却冷笑道:“那群中山狼,不吐也得吐!”
  “怎么讲?”魏知县精神一振。
  “契书拿来。”王贤一伸手。魏知县赶紧打开抽屉,取出他视为耻辱的那份文契。
  王贤仔细看了一遍,一口气彻底松下来道:“还好,主要条款没变!”
  “那是当然,”魏知县苦笑道:“为师啥时候都没忘你那番话,就算为了保留一线希望,也不敢改动你定的条款。”
  “嗯。”王贤兴奋地点点头,指着契书上的条款道:“就怕他们光买了那两千亩成田,没买那八千亩假田!现在他们都吃下去了,就等着闹肚子吧。”
  “假田?”魏知县和吴为都瞪大眼道:“什么意思?”
  “难道是真田么?”王贤反问道:“那些图纸上规划出的山头,现在有梯田的影子么?”
  “一片荒山而已。”吴为有些明白了,眼前放亮道,“司户的意思是,不让民夫继续开田了?”
  “但已经写进契约里了。”魏知县毕竟是端方君子,摇头道:“官府岂能失信于人?”
  “我们没说不开啊,只是暂时不开。”王贤淡淡道:“这是没办法的,因为四月到了。”
  “四月到了?”魏知县愣了一下,旋即恍然道:“是了,必须要停工了。”
  江浙一带将四月叫‘蚕月’,顾名思义,是蚕宝宝吐丝作茧的关键月份。所谓王政之本在农桑,桑就是养蚕纺织,尤其是对两浙一代,更是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江南几乎家家养蚕,养蚕是精细活,蚕苗娇嫩,对温度湿度气味声音都很敏感,一旦养蚕人掉以轻心,防范不到位,就会遭受损失。所以养蚕又是个体力活,一到这时候,就得全家齐上阵,日夜照料,大街上都没了人影。
  为此,官府明文规定,蚕月不得婚丧嫁娶、不得喧哗吵闹、甚至连夫妻同床、串门访友、大声说话都被禁止。至于官府本身,也停征罢讼。还规定衙门里除了必要值班人员,都回家伺候蚕宝宝去……
第0118章
条款
  “对啊,蚕月停工,名正言顺!”吴为笑道:“按规制,县衙四月份应该停征罢讼、与民休息!这个‘征’包括征税,也包括征夫!”
  “那灾民怎么办?”魏知县问道。
  “仍旧以工代赈,只是改为在家养蚕,官府发给他们蚕种、口粮,让他们专心养蚕,到时交给官府生丝。”王贤显然早有定计道:“上个月,我就让钱粮商几个,到杭州、嘉兴、湖州去买了大批蚕种……”
  “你早料到会有这一天?”魏知县瞪着他道。
  “属下也不是神仙,”王贤苦笑道:“只是担心万一出了岔子,也有个补救的措施。”
  “未料胜先算败,唔,不错不错。”魏知县不再深究这些细节,现在只要能挽回损失,又不让官府失信,他就谢天谢地烧高香了。但他毕竟是端方君子,讲究言必信、行必果。觉着既然签了契约,不履行就是失信,“只是蚕月过了怎么办?定好的事情,总不能一拖再拖。”
  “保准不出蚕月,问题就解决了。”王贤拍着胸脯道:“当然,还需要大老爷出一道告示。”
  “什么告示?”魏知县问道。
  “大老爷不是伤心说,富阳百姓埋怨你么?”王贤笑道:“这道告示一出,老百姓的心,保准一个不落的,全跑到大老爷这边!”
  “你就别卖关子了!”魏知县的心里百爪千挠,催促道:“快快道来!”
  王贤便道出告示的内容,听得魏知县和吴小胖都傻了眼……
  “这,这也太狠了吧……”吴为瞠目结舌道:“你这是要把他们往死里玩啊!”
  “好!”魏知县却兴奋起来道:“既能解决困顿民生的痼疾,又能让那些大户的粮食砸在手里,还为本县解了围……真是一箭四雕,何乐而不为!”
  便立即亲自起草,写了两份告示,用印后让人先将前一份张贴出去!又将后一份交抄发房各誊抄五百份,在全县张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9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