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267

  而张潜把牦牛收下之后,却按照原合同给了他两千盒万金油,并且不阻止他将剩余的牦牛卖掉,自己去买绿色低价的万精油。里里外外,等于让他多赚了一大笔,如何让他喜出望外?!
  “真的!你一会儿跟我师弟,就是他来交割便好!”张潜毫不犹豫地点头,随即拉过郭怒,与拉拉万望相对,仿佛自己根本不懂得做生意一般。
  事实上,他却坚信,只要拉拉万望将两种不同颜色的万金油带回吐蕃,穷奢极欲的吐蕃贵族和僧侣们,肯定不会为了省钱,而选用绿色的低价版。这种“贵族”消费心理,在另一个时空,早就得到过充分的验证,压根儿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推翻。
  “贵人,张少监,你是真正的贵人!”终于确定,自己平白占了一个巨大的便宜,拉拉万望感动得张开双臂,直接给张潜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不必,不必,咱们在商言商。我还有事,就不陪你了。剩下的事情,你跟我师弟两个接洽!”张潜一纵身躲出半丈远,心有余悸地拱手还礼。
  随即,又命令家丁喜多肉走到牛群之中,先挑了两头看上去最肥最健康的牦牛,快速带回到自家院子。
  大唐不准宰杀耕牛,所以即便是任、郭这种豪富之家,平素也很少能吃到牛肉。而底下的家将家丁们,更是连口牛肉汤都没资格喝上。因此,发现有不怕官府追责的牦牛肉可吃,大伙人人都兴高采烈,根本不用张潜下令,就迅速帮他安排好了一切。
  而当第一头牦牛变成牛肉和牛骨头,众人才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麻烦。天太热了,牦牛出肉量也太大。一头牛至少能顶两口大肥猪,如果当天吃不完的话,剩下的牛肉和骨头,第二天恐怕就得臭掉。而长安的天气,也不适合牦牛生存,将其余的牦牛像普通牲口那样关在庄子里,一个月内恐怕就得死掉一半。
  “先杀十头,做酱肉和肉干儿。然后给张世叔,孙御医和贺前辈他们,各家送两头牦牛过去。其余的,交给二师弟和三师弟家的商行寄卖。”张潜才不相信,偌大的长安城,连一千头牦牛都消耗不掉,果断挥手下令。
  刚刚打发走了拉拉万望的郭怒和正对着牛骨头发呆的任琮两个闻听,立刻就来了精神。答应一声,各地去给家丁布置任务。不多时,就将九百多头牦牛给瓜分了个一干二净。
  待庄子周围,再也听不见猪一样的牛叫。第一批肉,也都腌入了味儿。张潜亲自下场,将家里的厨子和略懂下厨的仆役们,指挥得团团转。很快,就将烤牛排,炖牛肉,炒牛柳,煎牛舌等一系列与牛有关的美食,端上了餐桌。
  管家任全取来已经陈放了七八个月的菊花白,指挥仆妇殷勤地给客人们倒满。郭怒、王毛伯等人,先一起向张潜敬酒,随即,又集体吃了一盏张潜的回敬。然后,大伙就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
  第一肉还没等咽下肚,院子内,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是收到牦牛之后的张若虚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拉着正在他家中下棋,过几天即将前去益州赴任的毕构,兴冲冲地找了过来。
  二位老者当中,一个与张潜有通家之好,另外一个对张潜有举荐之恩,当然全都不能算作外人。而大唐的传统,又是分桌用餐。于是乎,张潜立刻命令仆役又搭了两张矮几,邀请两位长者入席,举杯相敬。
  张若虚从青年之时,就喜欢美食、美酒和美人,到老了也没啥改变。肉来动筷,酒来举杯,吃得不亦乐乎。而毕构,一年之内经历了两次贬谪,对朝廷已经有些心灰意冷,因此,也不再顾忌自身形象,大手抓肉,大口喝酒,放浪形骸。
  正喝得眼花耳熟之际,管家任全忽然又匆匆跑进来汇报。左骁卫将军牛师奖,前来登门拜访。当即,张潜就是微微一愣,放下了酒杯,低声追问:“牛老将军?他来找我?你没听错?他带着几个人,说有什么事情没?”
  “东主,这是他的名帖。”管家任全接待的大人物多了,早就有了一定经验。躬下身,将一份名帖在张潜面前轻轻展示,“只带了四名侍卫,没打任何仪仗。说有一件事情不明白,想向东主您当面请教。”
  “请教?”张潜闻听,愈发觉得满头雾水,皱着眉头,小声沉吟。
  他跟左骁卫将军牛师奖,总计只打过几次照面儿,并且其中大部分还是在上朝之时。而私下里,可谓毫无往来。此人今天连个招呼都不提前不打,就忽然闯到城外的庄子里登门求教,未免来得也太唐突。
  “请他进来一起喝杯酒就是,他是个琅铘郡公牛进达的后人,全家都是纯粹的武将,没啥花花心肠。他担任左骁卫将军也没多长时间,去年夏天时候应该还在安西!”毕构坐得与张潜距离近,将主仆二人的对话听了个真切,想了想,笑着给张潜出主意。“他若是来找你麻烦的,老夫在,刚好帮你化解了误会!”
  “多谢前辈!”张潜闻听,心中立刻有了计较。站起身,笑着说道:“那我就先去迎接一下牛将军,二师弟,三师弟,你们俩帮我招待前辈和各位朋友!”
  “是!”郭怒和任琮答应着点头,随即,举着酒盏,继续向所有人劝酒。张潜则借着三分酒意,放心大胆地走向了自家院子门口。
  本以为,赶得早,不如赶得巧,那牛师奖既然来了,就一起凑个局,也算热闹。谁料,见了面,刚刚寒暄完毕,就听见对方沉声询问:“张少监,老夫听闻你是墨家子弟,此话可否当真?”
  “不能算假吧!”张潜自打来到大唐,不知道被人问了多少回类似的问题。心中早就有了一个非常稳妥的答案。因此,一边将牛师奖朝家中让,一边笑着点头,“但是与世人所说的墨家,大不相同。在下出身于秦墨门下,而秦墨只是墨家的一个分支。自打秦国被汉取代之后,就一直避居深山,不问世事。与其他墨家传人,更无往来!”
  顿了顿,趁着牛师奖正在消化自己的解释,他继续说道:“前辈里边请,家中刚好宰了几头牦牛,招待朋友。正准备前往益州赴任的毕别驾也在。前辈如果不嫌在下这里简陋,就一起喝上几杯。”
  “毕隆择也在?这厮,老夫还在为他担心,他却跑到你家喝酒吃肉!”闻听“毕别驾”三个字,牛师奖的脸色,瞬间就开始融化。皱了皱眉,笑着数落!
  “在下当初出仕,就全赖毕别驾的举荐!”张潜立刻看出来,牛师奖与毕构交情不错。连忙又笑着补充。
  “老夫知道,所以老夫今天才赶过来找你。没想到,隆择也在!”牛师奖脸上的笑容,又迅速收了起来。摇了摇头,再度沉声补充:“张少监,既然隆择还肯到你家喝酒吃肉,说明他一直认可你的为人。老夫今天,就托个大,有话直说了。”
  “牛将军尽管直说。”张潜楞了楞,放慢了脚步,转身拱手,“或者,如果牛将军愿意的话,也可以先去跟毕前辈喝一杯践行酒,待酒宴结束,咱们再去书房里头详谈。”
  “既然毕隆择在,这杯践行酒,一定是要喝的。否则,下次再见到他,不知道何年何月了!”牛师奖想了想,先轻轻点头,随即,又快速摇头,“但是,话,我还是在喝酒之前跟你说明白吧。否则,老夫和你两个,心里都不踏实!”
  “晚辈请讲!”张潜闻听,立刻知道问题不会太简单,再度客气地拱手。
  “你们秦墨,可是以纵横术闻名?”牛师奖也停住了脚步,满脸严肃地询问。“你先想清楚,别急着回答老夫!”
  “没有!”张潜眉头轻皱,回答得斩钉截铁。
  “你可懂得兵法?”牛师奖的脸色愈发严肃,继续沉声追问。
  “不懂!”张潜回答得毫不犹豫。
  “你以前领军与人厮杀过?或者武艺惊人,可以像传说中的曹沫那样,在千军万马之中来去自如?!”牛师奖的问题越来越离谱,也让张潜越来越觉得事情蹊跷。
  “没有!在下粗通拳脚,打一两个普通人凑合,遇到四人以上,估计就连逃走的机会都找不到!”张潜沉声作答,眉头已经皱成了疙瘩。
  正准备问一问,对方到底为何而来。正堂门口,却已经响起了毕构愤怒的声音:“牛守忠,叫你进来一起吃酒你不吃,站在院子里难为晚辈做什么?”却是老人家见他出去迎接客人,迟迟不归,专门前来给他撑腰。
  “隆翁,老夫并非为难为他而来!”牛师奖立刻换了一副脸色,向毕构拱手施礼,“刚好你也在,就帮老夫想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老夫今天得到消息,圣上点了老夫的将,带领左骁卫一万精兵,去调停突骑施酋长娑葛与突骑施部落头领阿始那忠节之间的冲突。而中书省与兵部,据说却给老夫配了一名什么都懂的行军长史,姓张名潜,表字用昭!”
  “什么,这怎么可能?”
  “谁保举的用昭?其心可诛!”
  张潜毕构两个,齐齐大惊失色。说出来的话,却截然不同。
  张潜早就听闻,上上个月,也就是在他遭遇到截杀的差不多同一时间,突骑施新任酋长娑葛背叛大唐,在突厥的支持下夺取了碎叶城。而驻守碎叶城的大唐右威卫将军周以悌寡不敌众,与忠于大唐的突骑施将领阿始那忠节一道,退守播仙镇。
  这种情况下,大唐理应马上调集西域的全部力量,将娑葛斩杀,震慑周围宵小之徒才对,怎么可能选择去调停?虽然冲突的起因,是突骑施酋长娑葛与部落首领阿始那忠节之间互不服气,可娑葛攻破的却是大唐的城池,杀死的也是大唐的百姓,大唐君臣,得多大的心脏和脸皮,才能装作此事跟自己无关?!
  而毕构,却对朝廷的糊涂早就见怪不怪,只管追问是谁居心叵测坑害张潜。将他这个在军器监中制造出无数利器,多次有大功与国的文臣,送上距离长安数千里之外的战场。
  “右威卫将军周以悌请求朝廷调集精兵平叛,扶植阿始那献为十姓可汗,取代娑葛。金山道大总管郭元振却以为,娑葛与阿始那献为一丘之貉,没任何分别。只要娑葛归还碎叶,大唐就没必要劳师远征。双方争执不休,圣上将奏折交给了几位宰相商议,结果,几位宰相得出的决定就是,先派老夫带领一万精锐前去威慑调停,给突骑施酋长娑葛幡然悔悟的机会,如若不成,再发兵征讨!”快速看了张潜一眼,牛师奖先回答了他的询问。
  随即,又将目光转向毕构,郑重拱手:“隆择,老夫今天知道消息之后,前来找张少监,已经与规矩不合。你莫要让老夫错上加错!以你的人脉,想打听到是谁举荐了他,也轻而易举!”
  说罢,再度将目光转回了张潜这边,冷着脸补充:“你若是自己托了人,急着去沙场建功立业,老夫也不拦着你。只是战场上刀枪无眼,即便是行军长史,也未必永远能躲在别人身后。老夫更不可能,因为是跟隆翁又旧,就专门分神保护你的周全!”
  “张某没有托人!”张潜心中又是吃惊,又是恼怒,铁青着脸否认。“张某最近一直忙着在秘书监做《小学字典》……”
  “如果你没托人举荐过你,就好好想一想,这种好事,为何会突然落在你身上。如果想不明白,老夫劝你,趁着圣旨没下来,赶紧想办法抽身!”牛师奖也不听他解释,继续沉声补充,“老夫这边,不缺一个从没上过战场的人,来做行军长史。而你原本前程远大,也没必要,去冒这种险!”
  “给圣上上表,请假!”毕构想都不想,果断替张潜做主,“你在军器监,对大唐将士的助益,比去做这个狗屁行军长史高出十倍!无论是谁,这个节骨眼上举荐你,绝对都没安好心!”
  “圣旨到——,请通报张少监,让他出来迎接钦差,入内宣旨!”话音刚落,一个怪异的声音,已经在大门外响起。不算太尖利,却刺激得所有人头皮发乍!
第二十三章
将行(上)
  “任管家,拿着这个方子,去安排人手烤肉干。记得多放盐和调料,一块肉干用水煮了,能直接当肉汤喝,才算够味儿!”从桌上抓起一张写满了字迹的白纸,张潜笑着吩咐。
  “是,庄主!”任全上前接过秘方,快步而去。还没走到门口,身后却又传来的张潜的声音,“且慢,把秘方誊抄两份,分别送给任家和郭家,请他们一起帮忙做,十天之内,我要两万斤牦牛肉干。”
  “是!”任全又答应了一声,脚步愈发匆忙。
  冲着他背影点点头,张潜抓起第二张写满了字的白纸,“崔管家,拿着这张方子,去做炒面。用熬制出来的牦牛油炒,每一百斤面里,再加五斤炒芝麻,五斤干果。一共也要两万斤,十天之内凑齐,不惜本钱!”
  “放心,庄主!”崔管家红着眼睛上前,接过秘方,随即一路飞奔而去。
  “嗯!”张潜略作沉吟,抓起昨天夜里写好的手令,一条接一条传了下去。
  “张贵,你带几个人去选购马匹。不要跑得太快的骏马,要能驮东西,好养活的。十天之内,加上家里面原有的,凑够四百匹!”
  “张仁,你持我的名帖,去求见孙御医。请他帮忙配置五百份行军散,以解暑热。”
  “张宝,你去收购黄豆和黑豆,烤熟了做战马的精料。”
  ……
  家丁们答应着,纷纷离去,一个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沉重。
  自家庄主被朝廷点了将,即将作为安西镇行军长史,随左骁卫将军,安西道大总管牛师奖远征碎叶。这个消息,对全庄上下所有人来说,都无异于晴天霹雳。
  自打庄子改姓张以来,大伙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管家到家丁、仆妇,每个人的收入都翻了好几倍不说,身份地位也像风筝一样扶摇而上。如今几个跟在庄主身边伺候的亲信,如张贵,张宝等,出门在外,都有人以郎君称之。而任管家和崔管家,在路上见了县令,也不用主动下马。
  此外,上至管家,下至家丁仆妇,几乎每个人,都有亲戚在六神商行的作坊里打工。收入是别处作坊的数倍,每天还只需要干四个时辰。连续干上一年,攒下来的钱,就可以直接回家起宅院说媳妇。并且,作坊里一些精细活还专门招收女娃子干,收入比男人还都高。让很多原本以为家里养了赔钱货的家丁和仆妇们,如今个个都扬眉吐气。
  此外……
  变化,是方方面面的。不光是钱,还有尊严、秩序和希望。以及,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家丁和仆妇们不像读书人那样能说会道,心里却都像明镜一样清楚。在过去的一年里,整个庄子连同庄子里的所有人,都在脱胎换骨。
  自打换了庄主之后,崔管家就没再无缘无故抽过任何人鞭子。而去王家逼债,也是家丁们所做的最后一次狠心事。如今,张家庄范围内,已经没有任何人,还欠着庄子上的饥荒。也没有任何佃户,需要用野菜来果腹。
  多年的积水被机井抽得干干净净,废弃的低洼地里,长得不再是灰灰菜,而是成片的高粱。庄子里的路,比原来宽了两倍,所有坑洼都没填得平平整整。庄子前的水塘里,荷叶已经连成了片,野鸭和鸿雁,在水面上肆意来往。
  如今,十里八乡的百姓们,谁提起张少监所在的张家庄,不羡慕得两眼放光?谁不知道,凡是居住在张家庄的,无论家丁,还是佃户,日子都富得冒油?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张少监做庄主。万一哪天张少监不在了,呸呸呸,这不可能。但真的老天爷不长眼,让张少监遇到点儿麻烦,大伙肯定又要退回原来那种苦日子,眼前的繁华,也会迅速变成荒芜!
  有庄主在,好日子才会继续。意识到危机来临的家丁和仆役们,果断作出了选择。非但齐心协力,将布置下来的任务,以最快速度去执行。还有二十几名家中牵挂较少者,干脆到任全那里主动请缨,要陪着庄主一起出征。
  大伙的想法很简单,也很直接。虽然任、郭两家,昨天傍晚就各自送来了一百五十名家丁。但是,庄主是自家的,不能老由任、郭两家的家丁来保护。
  虽然任、郭两家的家丁,作战经验丰富且身手高强,可毕竟拿的不是庄主的钱。真的到了关键时刻,忠心未必靠得住。而张家庄的家丁和奴仆们,却早就跟庄主命运绑在了一起,危急关头,自然比外人更为忠心。
  对于家丁和奴仆们的善意,张潜这回没有拒绝。听了任全的汇报之后,他果断要求,庄子里出钱给请缨的家丁和奴仆们备齐铠甲、兵器和马匹,以免再增添大伙儿的负担。并且给每位请缨的家丁和奴仆,都发还了卖身契,将其身份,从奴仆改成了雇工。
  雇佣他们的,不是张潜本人,而是六神商行。如此,即便他们在沙场上受了伤,下半辈子生活也不会失去保障。
  对于任、郭两家各自送来的一百五十名精锐,张潜跟任琮和郭怒商量之后,也采取到了同样的办法。以六神商行名义,将这三百名家丁的卖身契给赎了出来,归还给了个人。同时,又将他们全部招募为六神商行的“保安”。每月薪水,平时与商行里的工匠一模一样。出征在外,则比工匠高出一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