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267

  “所以,皇后想不高看他一眼,都不成了!”太平公主抢过话头,咬牙切齿。“这就是此人的可怕之处,你根本无法忽视他的存在。一旦让他羽翼丰满起来,恐怕比杨綝和张仁愿两个加在一起都难对付。”
  “长公主,在下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明知道太平公主李令月心中对张潜余恨难消,为了大伙将来的共同利益,岑羲依旧认真地拱手。
  李令月的眉头瞬间高高挑起,然而,她却再度强迫自己压下怒火,柔声回应:“说罢,没什么不当讲的。只要你说得的确有道理!”
  “张潜此人,乃是百年不遇的奇才。”见安乐公主虽然不高兴,却勉强还能听取自己的建议,岑羲心中顿时偷偷松了一口气,随即,尽量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语气补充道:“他日如果能被长公主所用,则长公主无论所谋何事,都必将无往不利。”
  “本宫曾经派人向他示好,但是他油盐不进。”太平公主李令月点了点头,悻然回应。
  “有本事的人,通常眼光也会高一些。”岑羲有意无意地向褚祔所在位置扫一眼,话语中若有所指,“而长公主招揽张潜之时,恐怕也没想到,他会成长到今天这般模样。”
  “本宫派人送给了他一套院子,他没肯收!”太平公主也不是绝对不讲道理,又叹了口气,脸上郁闷难以掩饰,“现在看来,本宫当时出手的确小气了一些。但本宫当时怎么可能想到他居然如此有本事,竟能够……唉,算了,不说这些,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本宫现在,即便把全部身家都给他,恐怕也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
  “但是至少,长公主跟他,也没结下什么化不开的仇怨。”岑羲接过话头,正色提醒,“以前珍宝阁和六神商行的冲突,乃是底下人所为。在长安城中,这种事情原本就司空见惯。而那次,据在下所知,姓张的还占了绝对上风,吃亏的人是长公主。”
  “此人欺本宫太甚!”不听岑羲提起当年的商场交锋则已,一提,太平公主就又火冒三丈“天下除了母后和皇兄,还没人让本宫吃如此大的亏!如果不让本宫出了这口恶气,本宫今后,又如何去折服别人?”
  扑面而来的杀气,令岑羲脊背发冷,然而,他却继续硬着头皮奉劝,“长公主此言差矣!输给了六神商行的,是大食人,不是您。而您过后对此一笑了之,才更显帝女心胸。相反,如果长公主连如此小的过节都放不下,会让那些曾经得罪过您的人,全都站到对手一边。”
  “他们敢?”太平公主李令月柳眉倒竖,右手本能地再度摸向了身边的兵器架子。
  “反正长公主也不会放过他们,他们又何不殊死一搏?”岑羲本能地后退,声音却丝毫没有降低。
  “那本宫就,就……”太平公主的手摸过皮鞭,摸过宝剑,摸过横刀,最后,摸了一只铁锤的柄上。
  这柄锤,是她母亲武则天的遗物。最初,最初来自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想当年,太宗皇帝有烈马难以驯服,问后宫诸多女子谁有好的建议。她母亲当年还是一个刚刚入宫没几天的懵懂少女,就提议拿钢鞭、铁锤和匕首,对付烈马。先钢鞭打,打不服就用铁锤砸,砸不服则一匕首捅死了事。
  结果,太宗皇帝真就赐给了她母亲钢鞭、铁锤和匕首,让她母亲放手一试。而事实证明,她母亲的方法切实有效。这边才把铁锤举起起来,那边烈马立刻就俯首帖耳,根本没用到匕首。
  很多年后,她母亲取代了他父亲,执掌了大唐朝政。无论对他们兄弟姐妹,还是对待臣子,也同样是“钢鞭、铁锤和匕首”。
  她母亲做了做过皇后,做过女皇,一生杀人无数,自己却活到了八十二岁,才病死于床榻。
  而她,既然继承了母亲的铁锤……
  “本宫知道你的意思!”将铁锤抄在手里,用力挥舞了几下,太平公主李令月瞬间做出了决定。“除非姓张的主动输诚,否则,本宫与他没有和解的可能。”
  “长公主——”没想到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劝出如此一个结果,岑羲急得两眼发红,哑着嗓子,低声提醒,“凡事都要考虑代价。那张潜与安乐公主势同水火,圣后又极为护短。哪怕有圣上做主,圣后将来也必然容此人不下。而您如果再处处与他为难,等于亲手将他推给圣后,他非但文武双全,还总是能拿出人预料的利器,万一……”
  “没什么万一,火药弹,本宫已经拿到了实物。火药配方,本宫早晚也能拿到。”太平公主一锤在手,哪里还肯听得进去别人的劝?撇了撇嘴,冷笑着回应。“况且本宫想要收拾他,也未必需要动用刀兵。”
  “长公主,万不可继续于杨家女儿的婚事上再横生枝节。”岑羲苦劝无果,只好退而求其次,“杨綝虽然老迈,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而让杨家之女退出和亲队伍,自行择婿,乃是圣上亲口吩咐。圣上别的事情都不管,却唯独将此事提出来,可见在圣上心中,此事的分量。”
  “我知道!”念在岑羲对自己忠心的份上,太平公主没有朝此人的脑袋挥动铁锤,“我已经答应过你,不在此事上继续做文章。但是——”
  深深吸了一口气,她咬着牙开始“排兵布阵”,“他在西域屠城放火,毁我大唐王师仁义之名,你等可曾听说?”
  岑羲叹了口气,不敢再多啰嗦,但是,也没做任何回应。
  “都是民间谣传,未必做得了真。”
  “石国入侵大唐在先,理应对其有所惩戒。”薛稷和贾膺福两人,也不希望太平公主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四处树敌,相继低声回应。
  只有褚祔,果断向前走了两步,高声说道:“听到了,虽然只是谣传,却未必是空穴来风。如果长公主准许,在下可以联合几个御史,一道在朝堂上弹劾张潜擅启边衅,滥杀无辜,贪墨缴获……”
  一连串罪状没等罗列完毕,半空中,忽然传来一阵欢呼。“噢,噢,威武!威武!我大唐,威武——”
  “怎么回事?”李令月的兴致被瞬间打断,不快地将头看向窗外,“谁在发疯,大白天的,瞎叫唤什么?”
  门外伺候着的婢女和奴仆们,全都吓得脸色煞白,却是谁都给出不一个准确答案。就在此时,通往前院的小径上,忽然急匆匆跑来一个人影。隔着老远,就朝窗子用力挥手,“母亲,母亲,大捷,唐军大捷。破石国首都俱战提,迫降其国主莫贺,重设大宛都督府!”
  “什么?”李令月拒绝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圆了眼睛看着来人高声询问。
  来人正是她跟薛绍的儿子薛崇简,仿佛根本不知道自己母亲跟张潜的过节一般,此人兴奋地手舞足蹈,“大捷,张潜以五千将士攻破石国首都俱战提。石国国王莫贺不得已,割地请降。张潜上表,请求重设大宛都督府,以威慑昭武九姓!”
  “当真?”李令月的手哆嗦了下,脸色忽然变得无比憔悴。
  “当真!”薛崇简对她的反应视而不见,继续快乐地挥舞手臂,“报捷的信使,一路高喊着从西门冲到了皇宫之外。全长安的人都听见了。这是圣上即位以来,第一次攻破敌国得国都,外边的百姓,都在张灯结彩以贺!”
  “当啷!”铁锤坠地,砸起无数砖屑!
第三十四章
回首
  “大唐景龙三年六月戊寅,碎叶镇守使张潜破石国都城拔汗那,石国王莫贺请降,割俱兰城于大唐,以谢其国挑起战火之罪!并许诺赔偿黄金一百万两以为唐军出征之耗费。”
  “上大悦,悯石国百姓谋生不易,特许石国分五十年清偿军耗。同日,下旨重建大宛都督府,以莫贺之弟奕胡为都督,行使宗正之权。大唐以都督府监督藩国,以此为始。”——《新唐书-卷209》
  “朕早就跟你说过,他是一员福将。”在太液池旁的寝宫里,李旦抚摸着妻子柔滑丰腴的脊背,满脸得意地说道。
  时值盛夏,空气里隐约都带着一股火气,让人随便动一动,全身上下都感觉燥热。然而,今晚夫妻两个却都兴致勃勃,并且难得地鱼水和谐了一次。更难得的是,李显的小腿和膝盖,竟然隐约有了接受控制的迹象。虽然能够移动的幅度非常小,却让他清楚地看到了重新站起来的希望。
  “嗯——”韦无双像一只小猫般,趴在李显的肚腩上,嘴里发出满足的长吟。
  自从代替李显行使帝王权力以来,今天是她最为快乐的一天,让她整日都如腾云驾雾。
  五千唐军西出葱岭,居然轻松地就攻破了别国的都城!虽然最后只割取了石国的一座弹丸小城以示惩戒,却是最近四十年来,大唐的国土第一次对外扩张。而在一年之前,突骑施叛军还在大食和突厥的联合支持下,差一点儿就夺走安西四镇!
  五千唐军远征异域,却没花费朝廷一文钱和一粒米。所有军资,都由石国来担负。并且除了缴获之外,还让石国赔偿了整整一百万两黄金!
  虽然对大唐国库来说,每年两万两黄金的进账,连毛毛雨都算不上。可毕竟是纯粹的进账,而不是开销。要知道,大唐的国库,在五年之前还干净得连耗子都懒得在里边搭窝。而她这个皇后,三年前还为几万吊的贿赂,亲自为白马宗出头。
  现在,如果慧范再拿几万吊来贿赂她,韦无双保证,她连宫门都不会让慧范派来的尼姑进。现在,若是谁还敢拿“女主当政,国力必衰”的话来指桑骂槐,她就可以直接抓起牛师奖与张潜联合进献的最新西域地图,砸破此人的脑袋!
  她是女人不假,但是,她刚刚代替丈夫当政,就稳住了西域局势。而这次大捷,也是因为她善于用人,并且还在关键时刻,驳回了言官对领军之将的弹劾。
  虽然,最初她力主派张潜去西域,肯定不是为了委以重任。虽然,当初她根本没想到,原本想要除掉的目标,会给自己带来如此大的惊喜。但是,谁能否认,碎叶军在石国摧枯拉朽的时候,朝堂做主的是她呢?更何况,唯一知道她当初那些小心思的李显,又不会拆她的台,把这些秘密公之于众。
  想到李显对自己的大力支持,韦无双忽然发现,眼前这个臃肿且半身残疾的胖子,似乎变得有魅力了许多。内心深处,隐约也又有一股湿热的火焰在缓缓跳动。
  然而,令人略感遗憾的是,李显心中,显然已经没有了再来一次的激情。只是温柔地继续抚摸着她的脊背,像和尚念经般絮絮叨叨地叮嘱:“朕让杨綝的孙女回家,并非心血来潮。张潜至今未娶,甚至连同房丫鬟都没带去西域,很显然心中对此女看的极重。朕不等他把心思表明,就先成全了他,他必定会对朕心存感激。而如果等他主动提出来,用战功换杨綝的孙女,君臣之间的情分就会生疏许多。”
  “三郎做事总是能未雨绸缪,胜出妾身很多!”韦无双听得有一句没一句,顺口夸赞。“妾身是女人家,见识不如你,还需要你多加指点。”
  说着话,她缓缓低下头去,用猩红色的舌尖去舔李显胸口。然后,沿着胸口缓缓向下。
  这些夫妻之间的小招数,在他们都年轻的时候,效果总是立竿见影。如今他们虽然都不再年青,招数却依旧好用,只是见效快慢的问题。
  然而,李显却将手从她的脊背上拿了下来,随即轻轻撑住了她的肩膀,“无双,你听我把话说完。这次,由我亲自来下旨晋他的爵,增加他的实封,但是,不会升他的官职。”
  “你要参加朝议?”韦无双的身体忽然变得僵硬,俯视着李显,低声询问,“御医可是说,你的身体需要静养!”
  “只是一次。”李显知道妻子是关心自己,用商量的口吻回应,“处理完了这场大捷的首尾,我就继续回内宫静养。另外,接下来朔方军和安西军,会合力夹击突厥。我如果不露面,朝堂怕是有人……”
  “圣上既然身体撑得住,尽管自便就是,没必要跟妾身商量!”内心深处的火焰,迅速熄灭。韦无双从丈夫身上爬下来,用丝绸做的凉被裹住身体,低声回应。
  门外伺候的宫女听到动静,捧着银盆进来想伺候夫妻两个清理身体。却被她直接用刀子般的目光瞪了出去。李显迅速感觉到了她的不快,伸手去揽她的腰肢,也被她毫不客气地将手推到了凉被之外。
  “无双,我不是担心你处理不好!”李显的手臂僵了僵,随即,苦笑着解释,“以张潜的功劳,拜为十六卫大将军之一,都足够了。我故意不升他的官,只给他晋爵赐田,是想最重要的一次施恩机会留给你。”
  “臣妾多谢圣上鸿恩。”韦无双看了李显一眼,回应声里不带丝毫的感情。
  “唉——”李显看得到,也感觉得到妻子的冷淡,轻声叹息。随即,又用极低的声音补充,“无双,按道理,我应该狠狠打压他,最好将他贬为县令、县尉,吓他个半死。如此,等我故去之后,你再重新启用他,才是最佳选择。只是,对突厥的最后一击就在秋天,我在这当口,不能无罪贬谪刚刚为国立下奇功的猛将。而突厥覆灭之后,我,我又怕自己未必等得到那一天!”
  “你说什么?”韦无双的心思,全在丈夫不该出尔反尔,跟自己争权上。根本没仔细听李显的言辞。待后者都把话说完了,才猛然感觉到好像哪里不对劲儿,皱着眉头询问。
  “我说,等我亡故之后,由你来给张潜升官,让他感激你的恩情,做你的忠心臂膀。”李显忽然笑了笑,眼睛里写满了如假包换的宠溺,一如二人新婚之初。
  “你胡说些什么,你的身体结实着呢!”韦无双终于明白了李显的意思,两只眼睛里,立刻就又泪水滚了下来。“三郎,你别吓唬我,我,我不能没有你!”
  “无双!”李显的眼睛也变得潮湿,却继续笑着摇头,“你先别急,先听我把话说完。”
  “我不听,三郎,我不准你说这些丧气话。三郎,我不准你……”韦无双用手捂住耳朵,连连摇头。心里都忽然如塞了一团麻般烦乱。
  如果李显死了,肯定不会再有人跟她争权。太子性子软,年龄也小,只能老老实实做她的傀儡。那样的话,她成为下一个则天大圣皇后,指日可待。
  但是,如果李显死了,她就没了丈夫。没有了可以依仗的靠山。无论遇到大事小情,就只能独自去扛,不能像现在这样,关键时刻总能找到人支招。
  “无双,你听我把话说完!”李显用手将韦无双的手拉下来,轻轻握住,同时柔声补充,“武三思当年早就有用相王取代我的企图,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动,第一,是担心相王比我更难掌控,第二,就是担心张仁愿会带着朔方军,从河东那边一路杀回长安。”
  韦无双明明轻轻挣扎一下,就能挣脱李显的掌控,却忽然失去了全身力气,任由李显握着自己的手,任由凉被从肩膀上无声地滑落。
  当年得艰辛,历历在目。夫妻两个经常夜不能寐,相对坐着发愁直到天明。而日子好起来才几天,丈夫居然已经濒临油尽灯枯!
  “张仁愿为人过于迂腐,资格也太老,你未必能驾驭得了他。而张潜却年轻且缺乏城府,你只要给他好处,他一定会想方设法报答你的恩情。”李显抬起一只手,轻轻抹掉妻子脸上的眼泪,“让他做你和太子的张仁愿,开头他未必做得好,但是,朕相信他会学得很快。”
  “嗯!”韦无双用力点头,心中忽然悲伤得无法自已。
  “别难过,朕生前能看到大唐重新恢复强盛,看到突厥覆灭,已经心满意足!”李显笑了笑,眼角终于也流出了两串清澈的泪水。“朕九泉之下见了父皇,也可以毫无愧疚地告诉他,朕没有辜负他,辜负他的是母后。”
  “圣上,你一定能得偿所愿。”韦无双抬手抹了一把脸,继续用力点头。
  “不要任由裹儿胡闹,国事和家事,必须分得清清楚楚。”难得有机会跟妻子说几句贴心话,李显想了想,继续不厌其烦地叮嘱。“朕当你答应过你,江山与你共享,朕一直没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