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267

  “我不是要斥责你们俩,而是给自己也提个醒,别因为眼下一帆风顺,就失去警惕之心。”张潜听了,少不得将神色放缓和了一些,然后又低声补充,“咱们三个,尤其是我,都缺乏足够的根基。万一遭受失败,很容易一蹶不振。所以,接下来,就是咱们打根基的时候。我在安西,你们在长安和中原其他地方,创造各种条件,把六神商行经营好。商行能给咱们提供的,不止是源源不断的钱财。当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能成为咱们的依仗,让咱们可以有底气去面对任何风浪。”
  “嗯!”郭怒和任琮一起,重重点头。但是,眼睛里却带着明显的困惑。
  出身于豪商之家的他们,都能看到六神商行的远大“钱景”,这两年,二人也切切实实从商行里,赚到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但是,他们的眼光,却难免受到这个时代的局限。内心深处,仍然坚信做官才是人生的正途。也坚信门生故旧遍布朝堂,才是实力的体现。
  而作为穿越者,张潜却知道,当一个横跨金融、制造、销售的巨型托拉斯,成长起来之后,其威力将是何等的惊人。所以,宁愿选择先退一步,给六神商行争取更多的时间,也不想在朝堂争斗的旋涡中去赌博。
  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只要从西域到长安的原始金融和商业网络铺设完整,六神商行的实力,就会一举超过当年的白马宗。
  这个时代,可不是另一个时空的二十一世纪,何处更靠近海洋,何处的经济发展条件就更得天独厚。这个时代,地理大发现还没有完成,东西方海上贸易航线还没有贯通。整个世界最大的贸易通道,是丝绸之路而不是海洋!
  而从长安到疏勒,则是整个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一段,可以用流淌着金银白银来形容!
  把这段商路与六神商行牢牢捆绑在一起,还需要什么官场班底和派系?所有利益相关的家族,都会自然地拧成一股绳,维护他们的共同利益。
  当初慧范和尚手中握着区区一个白马宗,已经能够让大唐皇后,对其低头。如果有一个比白马宗还要强大的金融怪兽,被师兄弟三人缩掌控,试问,朝堂上还有一派势力,胆敢再对师兄弟三人磨刀霍霍?
  而再给上五到十年时间,当权力、金融和生产、销售牢牢结合,六神商行就会成长为一头怪兽中的王者。在另一个时空,叫做垄断资本。
  届时,这个怪兽中的王者,自然会成为师兄弟三人的依仗。所有从六神商行身上得到好处的人,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远比眼前的政治交易来得牢固。
  届时,朝野任何势力,得罪了这个怪兽之王,都注定被一口咬个粉碎,毫无还手之力!
  只是,这些有关于未来的规划,眼下张潜根本无法说于任琮和郭怒俩人知晓。说了,二人也未必听得懂。
  所以,轻轻叹了口气,他低声解释,“圣上的身体情况,你们两个也清楚。而圣后这个时候虽然派纪处讷向咱们示好,等她真正地位稳固住了,以她的性子,却未必会对咱们有始有终。”
  看了郭怒和任琮一眼,他继续说道:“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当年的程务挺。则天大圣皇后能废掉圣上,他居功至伟。然而,则天大圣皇后杀他全家之时,却没念丝毫旧情!”
  这个例子,距离眼下时间更近,因此,比侯君集的例子,对郭怒和任琮两个触动更深。当即,二人也双双叹了口气,红着脸拱手行礼,“大师兄说得是,圣后给再多好处,咱们三个都不能接。”
  “还有相王那边,同样不能接。”张潜笑了笑,继续补充,“他虽然是个仁厚长者,可他毕竟是太平公主的兄长。有道是,疏不间亲。咱们跟他走得再近,还能近过他的亲妹妹?万一需要断臂求生,咱们肯定是被丢出去的那只胳膊,而不是太平!”
  “大师兄此言甚是,咱们置身事外,两不相帮!”
  “大师兄,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郭怒和任琮想了想,相继做出回应。
  “关键是,咱们无论帮谁,最后都未必落得了好!所以,我才主张,接下来,咱们都远离长安。”见二人还像一年半之前那样,对自己言听计从,张潜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脸上也露出了放心的笑容。
  参照另一个时空的历史,神龙皇帝李显死后,大唐政局肯定会出现一个混乱的旋涡。他知道笑到最后的,是李隆基。然而,他却没记清楚,这个旋涡究竟持续了多久。
  另外,他也不敢确定,这个时空因为自己的出现,发展轨道究竟会产生多大偏差?自己记忆里的那些历史事件,还会不会真的出现!
  更让他无比头大的是,即便历史完全按照记忆里的轮廓进行,他也没法告诉郭怒和任琮两个,“李显马上就要死了,韦后会亲手毒死他。之后,长安城内就会血流成河!”虽然,虽然在二人眼里,他这个大师兄几乎无所不能!
  所以,他只能选择最简单的办法,以大师兄的身份,强行要求郭怒和任琮两个,按照自己说的去做。
  好在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他原来的时空,普通人对师道尊严,却看得远比他原来那个时空重。所以,当他坚决表现出退一步置身事外的意思,郭怒和任琮两个虽然不是完全理解,却都果断选择了服从。
  “渭河旁边的作坊,从现在起,不再继续扩大。如果需要兴建新作坊的话,可以考虑转向扬州、建康、当涂等地!那边守着扬子江,水流更为充沛,并且当涂地下,应该埋着一个巨大的铁矿,品位很高。”既然已经达成了一致,张潜就不再继续解释为何要离开长安,想了想,开始着手对整个六神商行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铁矿?”郭怒和任琮立刻喜上眉梢,异口同声地询问。
  可不止是六神商行,这两年,郭家和任家,也没少在火炉、水炉子和马犁上赚钱。而这三样商品,全都是吃铁的大户,害得长安附近的铁矿价格常年居高不下,两家所生产的每件商品利润,则越来越薄。
  如果在扬子江边上,能找到一个大型铁矿。借助扬子江充沛的水力,任、郭两家和六神商行,岂不是全都得赚翻?
  并且无论建康,当涂还是扬州,都有水道直达运河。产品制造出来之后,可以卖到运河沿岸任何地方,比从长安向外运更为方便!
  “铁矿,就在当涂。煤矿,应该在建康城的钟山一带。”回忆着后世马鞍山市的位置,张潜笑着点头。“运气好,甚至连金矿都能找到。马上过年了,没必要立刻采取行动。等过完了年,先由派遣些精干人手去那边摸一下底。采矿的事情,可以交给郭家和任家,商行的主要精力,放在兴建作坊上。”
  “是!”郭怒和任琮齐齐拱手,丝毫不怀疑张潜隔着数千里远,怎么会对扬州、建康和当涂等地的矿产了如指掌!
  “无论最后决定,将新作坊开设在哪,商行的分号,都跟着开过去。这样,咱们一路沿着运河,一路沿着丝绸古道,开设分号。很快,就能试试咱们手头的金饼和银饼,可不可以代替铜钱流动起来。”冲着二人点点头,张潜继续布置任务,每一刻钟时间,都不想浪费。
  “能,肯定能。商行里边已经试过了。咱们的金饼和银饼,可比白马宗的那个凭条好用多了。”郭怒立刻接过话头,美滋滋地回应。“很多同行,都想加价买。但是大师兄你没回来之前,我和三师弟没敢答应。”
  “暂时还是只用在咱们自己的商号,顶多再加上你们背后各自的家族,还有其他股东名下的产业!”张潜想了想,轻轻摇头,“白马宗如果不主动挑事,咱们就暂时避免跟他发生冲突。如果白马宗再敢挑事,咱们要么不还手,要么,就彻底将其击垮!”
  “遵命!”郭怒和任琮两个,像将领一样肃立拱手,回答得信心十足。
  张潜见了,少不得又要过问一下,六神商行如今的资金情况,以及一些具体的生产、运营、发展细节,并且根据自己在另一个时空学到的那些经济理论,做一些点拨。如此一来,时间就耗得久了,并且师兄弟三个越说越兴奋,越说越合拍,直到金鸡报晓,才忽然发现熬了整整一宿,赶紧各自回房去补觉。
  第二天上午,张潜又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了军营。一边跟有司核对押回来的俘虏和带回来的突厥人首级,一边指点周去疾、任五、周其、张思安等亲信将佐,带着弟兄们在校场上做针对性操练,以免大伙在接受神龙皇帝校阅之时,出现大的纰漏。
  结果,在忙碌之中,时间就匆匆而过。当晚他连回家都来不及,干脆住在了军营里,跟将士们同甘共苦。
  第三天上午,将士们用过朝食,顶盔掼甲,先在未央宫的御林军校场上集合。随即,将俘虏用囚车装了,将带回来的突厥将士首级,也象征性地装了整整四大马车,然后随着张潜一声令下,集体翻身上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开远门。
  按道理,未央宫距离长安城北的芳林门更近。然而,后突厥为祸大唐北方四十余年,令大唐君臣都深以为耻。如今,终于大仇得报,李显和韦后,都巴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赫赫武功。
  所以,干脆舍进而求远,安排献俘将士从长安城西的开远门进入,先横穿半个长安城,到闲置多年的太极宫承天门前,接受校阅。待校阅完毕,再继续押着俘虏,横穿另外四分之一个长安城,一直到东市口,才拐弯朝北,走向大明宫。(注:太极宫地势低洼,而贞观之后长安一带降雨增多,洪涝严重。所以贞观八年,李世民命人修建了太极宫。)
  张潜自己也有心,向天下人展示大唐边军的英武形象。所以,特意利用手中职权,提前一天,从军器监调了三千副盔甲过来。
  正所谓,人在衣裳马在鞍,将士们原本就训练有素,穿上全新的麒麟铠和镔铁背心之后,愈发显得精神抖擞。伴着隆隆战鼓声和铁甲铿锵声策马列队前行,没等进城,锐气就直冲霄汉。
  “好汉子!”
  “好男儿!”
  站在城门附近看热闹的百姓,虽然不通军务,但是,平素也没少看到御林飞骑和京兆府兵马是什么模样。两厢比较,高下立判,一个个忍不住立刻大声叫起了好来。
  走在队伍中的张思安、逯得川、骆广厦等人原本还有些紧张和自卑,忽然听见长安城的百姓,居然主动为自己喝彩,顿时士气高涨。一个个,不约而同地,将头抬得更高,背挺得更直。
第四章
献俘(下)
  此番回长安献俘的碎叶镇将士,大多数都来自细柳营。而碎叶镇细柳营的儿郎,当初就是经过了几轮淘汰,精挑细选所得,一个个原本就生得高大强健远超常人。此刻大伙身上披了全新的铠甲,心中又涌起了一股子骄傲,顿时,愈发显得英俊伟岸,风流倜傥。
  当即,就有看热闹的少女,细声“尖叫”了起来。开始时,因为人数不够多,“尖叫”声显得稀稀落落。随着安西军押送俘虏,从开远门入城,一路横成排,竖成列,整齐平稳地向承天门推进,路边看热闹和追着看热闹的人群之中,妙龄少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尖叫”声就变得越发响亮,渐渐地,竟然与周围的欢呼声分庭抗礼,一浪高过一浪。
  将士们中间,极少数已经成家立业之辈,听了之后,还能一笑而过。将士们中间,占了八成以上的年青未婚毛头小伙子们,则个个听得心头发热,脸孔发红!然而,他们却努力昂首挺胸,目不斜视,一个个宛若坐在云端的天兵。
  道路旁,一些大胆的女子忽然发现,横扫突厥的勇猛之士,居然会被自己几声“尖叫”弄得面红耳赤,顿时心中愈发觉得有趣。立刻将手绢团了,或者摘下耳环,发簪等物,朝将士们怀里丢去。若不是负责维持秩序的京兆府兵卒拦得及时,甚至连冲撞凯旋队伍的举动都做得出来。
  “尔等小心了,若是耽搁了献俘,圣上和圣后未必拿这些大胆女子怎么样,咱家却保证,京兆府上下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奉命组织校阅和献俘具体事宜的监门大将军高延福,看得好生有趣,叫过京兆少尹辛替,笑着敲打。
  “大将军放心,弟兄们绝对不敢怠慢,让任何人真的冲撞到凯旋队伍当中。”辛替吓得一哆嗦,赶紧躬着身体保证。
  跟在辛替身边的几个京兆府官吏,也赶紧分散开去,带领弟兄们严防死守,以免真的出现什么意外,让别人误会京兆府上下,是存心给凯旋将士添堵。
  想当初,他们欺张潜官小,将后者“请”到京兆府衙门里头,连哄带吓唬,差一点就让后者吃了牢饭。如今,张潜挟破灭敌国的大功凯旋归来,即将爵封郡公,官拜吏部尚书,万一因为一些无心之失,又翻起了当年的旧账,京兆内,可是要有一大堆人吃不了兜着走。
  正忐忑不安间,忽然听到安西军的队伍之后,鼓声一变。紧跟着,走在最前方二十余名将士,伴着鼓点,引吭高歌,“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
  “胆似铁打骨似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刹那间,三千将士齐声相合,令半空中的日光,都忽然变得明亮而又温暖。
  “这是什么曲子,听着好生豪迈?”站在路边看热闹的一群太学生,齐齐竖起了耳朵,心中一片火热。
  不似寻常诗歌那样缠绵悱恻,此刻响彻半空的歌声里,竟没有一丝一毫的悲凉。却通过慷慨激昂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向所有人陈述了,一群热血男儿的光荣与梦想。
  耳畔听着歌声,大伙再看那些骑在马背上的安西健儿,竟然觉得那宽沿盔和麒麟铠、镔铁背心,乃是世间最好的服饰。哪怕穿朱佩紫,都逊了三分颜色。(注:穿朱佩紫,指的是做五品以上高官。)
  “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壮,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正在高歌的碎叶健儿们,却彻底忘记了羞涩和不安。一个个全神贯注,如醉如痴。
  四下里,忽然变得无比安静。正笑闹着想要继续朝安西将士投掷手绢和簪环的顽皮少女们,全都悄悄地放下了手臂。而正在鼓掌欢呼的长安父老们,也悄悄拉住衣袖,去抹自己的眼睛。
  后突厥终于被灭了。
  大唐终于又恢复了当年的强盛。
  接下来,兵役和徭役,又要大幅减少。各项杂税,也会迅速降低。
  第二个永徽之治即将出现,在场每个唐人,都将一起分享盛世的福泽和荣耀。
  不用京兆府的官兵再努力维持秩序,百姓们本能地让开足够的宽度,让安西健儿们从自己面前缓缓通过。
  没有人,敢再胡乱拥挤,哪怕再胆大的二世祖,都闭住嘴吧,不敢再发出任何声响。同为男儿,那些马背上引吭高歌的壮士,让很多原本公子王孙,都自惭形秽。
  “如此精兵强将,怪不得,张用昭只带了六千弟兄,就能横扫石国!”承天门上,早有文武官员听到了歌声,纷纷扭过头,一边向歌声起处遥望,一边在心中暗自感慨。
  这些年来,大伙见惯了装备精良的御林飞骑,见惯了如狼似虎的京兆府甲士,见惯了奉命出征,行囊臃肿的十六卫府兵,却从没见到过任何一支队伍,似碎叶军这般精神抖擞,锐气直冲霄汉。
  这股精神,这股锐气,无形无色,却见证了一支军队的魂。只要军魂不散,哪怕这支军队受到再大的挫折,也能迅速浴火重生。
  而有了军魂的队伍,与没有军魂的队伍,战斗力和耐久力,都判若云泥。
  前者往往能承受四成以上的伤亡,还死战不退。而后者,只要伤亡超过两成,恐怕就得土崩瓦解。
  前者面对十倍余己的敌军,只要主将一声令下,照样敢发起冲锋。而后者,面对三倍以上的敌军,恐怕就已经吓得转过身去,一哄而散!
  前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