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267

  又长长地叹了口气,他的脸色苦涩无比,“您老先别忙着摇头,如果有可能,我还希望,能让先皇有个后人活着,别断了他的香火。他这辈子,被亲生母亲逼迫,被权臣逼迫,被儿子背叛,被妻子和女儿……,总之,他已经活得够苦了,我不想让他死后,也不得安生。”
  这是他的真心话。也是导致他冲动起来,不惜引火烧身的最大原因。
  如果按照他所了解的那些历史知识,接下来各方无论怎么斗,笑到最后的,肯定是李隆基。而李隆基却是李旦的儿子,李显的亲侄。这说明,李显仅剩下的两个儿子,也全都没得善终,全都被政治旋涡绞成了肉泥!
  李显对他有恩,他做不到,也无法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却不闻不问。所以,冲动之下,他只能先挺身而出。至于这样做会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则是冲动情绪平息之后才想到的事情,当时根本顾不上!
  “你,你说什么?先皇会绝后?新帝分明虽然不是太后亲生,但是没有他,太后怎么可能继续监国?”没想到张潜会给出这样的答案,老杨綝饶是这辈子经历风浪无数,也被震惊得长身而起,“至于谯王,谯王做事素来谨慎……”
  反驳的话说了一半儿,他又颓然坐下,跟张潜一样长长叹息,“唉——”
  别人可能觉得张潜危言耸听,而他,凭借自己三朝元老的经历,怎么可能想不明白,如果任由各方势力争斗下去,张潜的预测,肯定会成为事实。
  韦后在神龙皇帝生前,坚持立同为庶出的李重茂为太子,而拒绝召回已经成年的庶长子李重福,就是因为李重茂只有十四岁,便于掌控。
  一旦韦后在权斗中失败,新得势者,要么继续把李重茂当做傀儡,要么更换他人。若是前者,随着李重茂年龄渐长,双方冲突会越来越多,掌权者肯定会对谯王李重茂痛下杀手。若是后者,李重茂更没机会活到成年!
  至于李重福,他活得谨慎不谨慎,结果都是一样。他的年龄,做傀儡都嫌大。掌权者如果连李重茂都容不下,更不可能容得下他!
  “祖父,您别难过,事在人为。”担心老杨綝被打击得太重,影响到身体健康。杨青荇送卡张潜,走到自家祖父身后,轻轻为老人捏肩膀活血。
  “不难过,不难过,我这辈子,啥事情没见过!”杨綝看了自家孙女一眼,强笑着摇头。
  随即,振作精神,向张潜询问:“用昭,你是不是看到什么了?你怎么知道,太后将来肯定会败?你师门之中,是不是有一种本事,可以让你未卜先知?”
  “没有!”张潜想了想,果断摇头。“我不知道太后将来会怎么样。我只是,做最坏猜测。权力会让人疯狂,而太后,在先皇生前,就沉迷于此。”
  他知道的历史,原本就是东鳞西爪,说出来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更何况,他现在根本无法保证,这个时空的历史,到底被自己推歪了多少。说出来,除了干扰老杨綝的判断之外,一点正面作用都不会起。
  “嘘——”从张潜这里找不到需要的答案,杨綝满脸失望地吐气,“的确如你所说,太后贪权,必不为李氏皇族所容。而太后一旦赢了,恐怕会比则天大圣皇后还要心狠。”
  说罢,他又继续叹气,“唉——!而圣上生前,其实一直拿老夫当管家看待。如果他绝了后,老夫恐怕在九泉之下,也没法跟他交代。但是,用昭啊,你这点实力,不够用啊。即便老夫全力支持你,咱们爷俩,也是螳臂当车!”
  “我没想挡住什么,我只是求个心安!”张潜当然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苦笑着摇摇头,低声补充。
  “倒是,总不能什么都不做,眼睁睁地看着!”杨綝又深深吸了一口气,轻轻点头。“至少,你做到了!让长安城内到目前为止,一直风平浪静!别急,你让我想想,你们俩先吃东西。会有办法的,一定会有办法的。先皇不是暴君,他不应该受此报应!”
  说着话,他就将手搭在自己额头上,双眼同时轻轻合拢,宛若老僧入定。
  此时此刻,张潜哪还有心情吃饭?为了不让杨青荇替自己担心,强打精神挑了几口肉菜填肚子,然后就端起了茶盏,一边品尝,一边苦苦思索破局之策。
  他不知道另一个时空中,在李显死后的政治旋涡中,李隆基到底参与得有多深。但是,很显然,在眼前这个时空里,直到现在,李隆基还没有能力走到台前。
  洛州别驾,职位不能算小,在地方上,仅低于刺史。再加上李隆基的皇族身份,的确能在洛州境内做到一言九鼎。但是,无论怎么算,李隆基现在所拥有的实力,都不如他这个镇西都护府上都护。他参与进来都可能九死一生的事情,李隆基如果不依附于相王李旦的话,现在就独立走到台前,更是纯粹送人头!
  如果把李隆基跟相王李旦算作同一方,类似于李渊和李世民,眼前局面无疑会清晰许多。韦后一方,想要效仿武则天,重复女主临朝。李旦和李隆基,则代表着李氏皇族,不能容忍第二次大权落入外姓之手。太平公主李令月,则是第三方,既不希望大权落入外姓之手,又想自己做大唐的女主……
  “用昭,你刚才的那些要求,一句话都不能往外说。”正冥思苦想之际,耳畔忽然又传来了老杨綝的声音,冷静且清醒。
  “您老说什么?”张潜楞了楞,迅速将思维从天外拉回,“哪些要求?”
  “就是你所图的那三件事!”老杨綝平静地看着他,眼神忽然变得无比深邃,“你不能说自己一无所图,这话没人相信。但是你也不能实话实说,那样风险太大,同样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你既然来了大唐,就得入乡随俗。把自己当成一方势力,为自己的利益讨价还价。这样,别人才能觉得你和他们是同类,能够交换利益,能够拉拢你为自己所用。”
  “这……”有点儿跟不上老杨綝的思路,张潜低声沉吟。
  “咱们先顾眼前!”老杨綝又叹了口气,低声解释,“你是老夫的孙女婿,老夫得先将你解了套。等你将来有了足够的实力,说出来的话,才更有份量。至于届时,你是给新帝撑腰护驾也好,是替谯王李重福遮风挡雨也好,也不至于力不从心。”
  说着话,老人的身体又佝偻了下去,仿佛背上了千斤重担,“至少,也能保证谯王的儿子不受牵连,让先帝不至于断了血脉。唉——”
  “也许没我说得那样严重!”张潜见此,忍不住又出言安慰老人家,“我只是说,当时我之所以那么冲动的缘由。”
  “不提这些,那都是以后的事情,老夫能够不能看到,还另说呢!”杨綝喘息着轻轻摆手,“咱们先说眼前的事情!这几天,你不见外客,很多人找老夫来问,究竟你需要什么好处,才能酬谢你替先帝守灵的功劳?算了,老夫替他们说得直接一些,免得你听不懂。你需要拿到什么好处,才肯离开太极宫,将太极宫的玄武门交还给太后那边。”
  “太后如果不相信我,其实让新皇帝下一道命令,我就会率部离开。”张潜想都不想,就直接就给出了答案。
  然而,话音落下,他又想起,自己要“入乡随俗”这个茬儿,苦笑着摇摇头,低声补充:“也罢,润州刺史,据说年龄已经大了。军器监左丞任琮,年纪虽少,却博学多才,品行方正,我想举荐他为润州刺史,替朝廷教化一方百姓。”
  “润州?”杨綝想了想,轻轻摇头,“不妥。建康城虽然曾经为江南第一大城,却早已衰败多年,并且正对着运河口,容易引发误会。用昭既然早有善于生财之名,不如举荐任左丞去做苏州刺史。如此,才符合别人眼里对你的认知。”
  “苏州?”张潜楞了楞,眉头迅速紧皱。随即,想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苏绸和苏钢,又展颜而笑,“苏州不错,对任琮来说,肯定是个肥缺。多谢您老指点。”
  “用昭不必跟老夫客气!反正老夫也是替双方带话,你不用怕要价高,他们觉得不妥,自然会跟你还价。”杨綝摆摆手,努力坐稳身体,笑容虽然苦,身上却隐约又有了几分两脚狐的风采!
第十一章
暗流
  “呱呱,呱呱,呱呱……”长安城颁政坊梁王府,寒鸦声此起彼伏。
  落满大雪的院子内,有个身穿绯色官袍的中年人,跌跌撞撞地冲进正堂。连双腿都没来得及站稳,就兴奋地将一张写满字的桑皮纸从怀里掏出来,高举在了半空之中,“二哥,二哥,那姓张的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什么为圣上守灵,衣不解带,狗屁!他根本就是在沽名钓誉!”
  “他露出什么了?”正在跟自家兄弟下棋的武延秀迅速抬起头,喜形于色,“赶紧拿来我看。我就知道,那厮早晚会沉不住气!”
  “他向朝廷讨要苏州刺史和甘州刺史的职位,给他的两个师弟。还请求朝廷每年从瓜州调拨米粮十万石,以养镇西军士卒。”中年官员武延昭一边将桑皮纸朝武延秀手里递,一边兴奋地总结,“此外,他还请求将石国的赔偿,留四成给镇西都护府,以整饬城防,修建官道,增设驿站。还有,还有其他一大堆,我都抄下来了!那厮,还真敢狮子大开口,也不怕把自己活活撑死。”
  “只带了三千兵马,就敢坐镇玄武门的人,他还会怕什么?”武延秀撇了撇嘴,冷笑着接过桑皮纸,“吃准了李显死得突然,各方势力都措手不及罢了!”
  “也许是效仿王翦故智,以安太后之心!”坐在棋盘对面的武延寿放下棋子,随意地伸了个懒腰,“张潜这个人,其实非常聪明,不会蠢到手里握着三千兵马就得意忘形。二哥你千万别小瞧了他!”
  “他可以做王翦,就凭韦氏那芝麻大的心眼儿,怎么可能做得了秦王?!”武延秀继续耸肩撇嘴,骄傲得宛若一只公鸡。
  “呵呵呵……”四下里,笑声哄然而起。除了武延寿之外,所有聚在正堂内的武氏子弟,都对武延秀的话深表赞同。
  想当年,王翦奉命征讨楚国,临出征前,向秦王嬴政讨要各种好处,贪婪之处,弄得自家儿子都看不过眼。然而,秦王嬴政却明白,王翦向自己要的越多,越没有背叛大秦的可能。
  如今张潜上本,向朝廷讨要两个刺史的位置和各种好处,本意恐怕跟王翦一模一样。然而,他却不仔细想想,太后韦无双哪里能跟秦王嬴政相比?即便现在捏着鼻子满足了他的要求,等在朝堂上坐稳位置之后,也会加倍让他把好处吐出来。
  “那可是你岳母!”唯独武延寿没有笑,翻了翻白眼儿,小声提醒。
  “所以,我才如此了解她。”武延秀继续冷笑着撇嘴,满脸不服不忿。“这两年,如果不是我和安乐给她出谋划策,她怎么可能走得如此顺利?结果,呵呵,她又回报了我和安乐什么?除了把这栋原本就属于武家的宅子,又赐给了我和安乐之外,其他一毛都不肯拔。”
  “的确,太后终究出身于小门小户,锱铢必较习惯了。”
  “做贫贱夫妻,她很合格。做太后执掌大唐,她的确比姑祖母差得太多。”
  “她不敢立二嫂为皇太女,情有可原。但连个同平章门下三品都舍不得给二哥,就过分了!”
  ……
  武延又、武延光、武延亮等人,议论纷纷,都替自家二哥武延秀觉得不值。
  在他们看来,韦后之所以能于李显养病期间,稳稳地掌控朝堂,并且还让自己的表弟迎娶了萧至忠女儿,武延秀和安乐公主两个在其中功不可没。而如今韦后只顾着大肆提拔自家同族兄族,却不肯分给武延秀任何好处,就有些卸磨杀驴的味道了。
  “太后对二嫂素来宠爱有加。”武延寿今天的表现,却很是不合群,笑了笑,轻轻摇头,“这会儿没对二哥委以重任,未必是忘了二哥。而是被先皇突然去世,打击得乱了方寸,所以只想着尽快把军权抓在手里,以防不测……”
  “那为何不委任二哥为左右万骑营将军,却只顾着提拔韦家那哥几个?”排行在第三的武邢国公武延安看了武延寿一眼,拧着鼻子反驳,“论本事,论学问,论资历,二哥哪点比韦家那哥几个差了?”
  “还不是那几个姓韦,而二嫂终究姓李,二哥比二嫂,又差了一层!”武延光也皱着眉头,替武延秀愤愤不平。
  “你们说得没错,二哥姓武,不姓韦,这是事实!”实在受不了几个同族兄弟的愚蠢,武延寿收起笑容,低声回应,“这世间,谁能做到大公无私?太后把她的几个同族兄弟,放在二哥前头,有错么?要我看,她永远想不起二哥和二嫂才好……”
  “老四,你这话什么意思?”武延安被顶得有些下不来台,皱着眉头呵斥,“莫非你就甘心顶着个国公的虚衔,混吃等死一辈子?”
  “是啊,四哥!二哥是我们这些人的领头者。他若是不能入相,咱们何时才能把朝廷欠武家的债务全拿回来!”
  “四哥最近媚楼去得太多,恐怕是迷醉在红粉阵中了!”
  “四哥,我们都知道你做事谨慎。可眼下机会如果错过了,恐怕十年之内,都找不到更好的。”
  ……
  武延又、武延光、武延昭等人,也纷纷开口。对武延寿“不思进取”的行为,好生不满。
  “真正欠了咱们武家的是李显,李显已经死了!”武延寿咧了下嘴,苦笑着摇头,“无论他真的是高兴过度而死,还是中毒而死,我都当他是人死债消。至于朝廷欠武家那些,拿回来不难,能不能守得住,却是两回事。如果没有十分把握,我觉得,还真没必要现在就着急往回拿的好。”
  “怎么没有必要?眼下太后地位未稳,正需要咱们武家支持。咱们不趁着这当口,齐心协力恢复家族昔日辉煌,更待何时?”
  “怎么会守不住?二哥,三哥,还有四哥你,都是当世英杰。二嫂还是太后最喜欢的女儿。”
  “四哥,你胡说些什么,先皇是高兴过度而死,无数人都亲眼所见,怎么可能是中毒?”
  ……
  众武氏兄弟,七嘴八舌地反驳,谁都不甘心像武延寿说的那样,见好就收。
  “咱们能给太后的支持,会比张用昭多么?”武延寿手扶桌案,长身而起。“除了二哥之外,咱们中间哪个,还比张用昭更有本事?你们看看,张用昭都向朝廷索要的什么?哪一样,又是为他自己一个人要的?他手握三千虎狼,都不愿留在长安城里继续趟浑水,咱们拿什么去趟?就凭着祖上留下的血脉,真的到了图穷匕见之时,祖上的血脉能帮咱们举刀啊,还是能帮咱们挡箭?!”
  “这,这……”很少见胖乎乎的武延寿发脾气,众武氏兄弟被吓了一跳,刹那间全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而武延寿,见到众同族兄弟面面相觑模样,愈发觉得失望。走到墙壁前,自己抓起貂皮大氅,一边朝身上披,一边冷笑着补充:“人不是鱼,眼睛不能只盯着那点儿便宜饵料,却看不到被钓上岸下汤锅的风险。我年后准备主动请缨,去漠北新收复的那边历练一番。此刻家里头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就不陪着你们多聊了。你们大伙,好自为之!”
  说罢,推开前来伺候自己的仆人,裹起大氅,三步并做两步就走出了门外。
  “老四!”
  “四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