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日月(校对)第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267

  “比岭南更热,那就是大海之南了!原来,用昭当初说得万里之外,是这个意思。”侍中杨綝立刻收起了长揖,用手扯着张潜的衣袖,刨根究底。“其家乡究竟在何处?还望用昭莫嫌老夫愚钝,为老夫解此疑惑!”
  “用昭真的知道此兽的来历?”那李奉御,终于明白了侍中杨綝,为何死咬着张潜不放了。瞪圆了眼睛,将信将疑。
  他今年二十出头,在同龄人里边,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见识广博者。而张潜看长相,年龄跟他差不多大,怎么可能对万里之外的物产,都了如指掌?
  除非,除非传说中的“墨家子弟入世”,真的不是为了走“终南捷径”,而专门编造出来的故事。或者,或者眼前这张主簿的学问,的确另有高明传承。
  “怪不得用昭一开始,就知道拿水果吸引这异兽注意力,并且安抚其怒火!”周建良的反应慢了半拍,但是通过杨綝和李奉御两个人的话,也隐约猜到了真相,同样惊诧地无法合拢嘴巴。
  不是他和李其两个少见多怪,要知道,这年头,连杭州都没大举开发,岭南更是烟瘴之地,除了治所广州之外,官员们只有被贬谪,才不得不前去走一遭。并且很多人只要去了,就再也没命活着返回故乡。
  所以,哪怕是读书人和仗剑四处行走的游侠儿,对岭南的了解,都非常有限。更何况,比岭南还南的地方,甚至距离长安万里之外的所在?
  “侍中言重了,此事其实侍中只要派人,去问问异兽的最初出现之地是何处。并且看看那里是不是临海并且有异国商贩乘船前来交易,就清楚了!”被老狐狸和一双“猪队友”联手逼得没了退路,张潜只好实话实说,“先前张某听到有人提起昆仑奴,如果张某所料没错,那昆仑奴一定是皮肤漆黑,听不懂几句唐言,却老实异常。他和此兽,应该来自同一个地方。其故乡,距离长安,恐怕一万里都不止了!唉——”
  想到那昆仑奴,竟然被长颈鹿活活给踢死了。而眼前这长颈鹿,即便送到广州去,恐怕很快也会因为水土不服而死,张潜忍不住又低声叹气。
  那侍中杨綝听了,却顿时笑得比偷鸡得手的狐狸还要开心。又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角,继续乘胜追击,“既然用昭知道此兽的故乡在哪,那此兽究竟是不是祥瑞,用昭可否直言相告?”
  “老东西,你就逮着我一个人坑吧,我是偷你钱包了,还是拐你孙女了?”知道自己今天肯定逃不过去,张潜肚子里偷偷骂了一句,认命地摇头,“看您老怎么说了。此兽,您说他是祥瑞,他就是祥瑞。说它不是,它就不是。都行!”
  “此话怎讲?”见张潜被自己逼到了墙角里,居然还在努力想办法自保。侍中杨綝大觉有趣,又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继续刨根究底。
  “此兽在它故乡,比兔子都多,当然算不得什么瑞兽!”不动声色地将自己的衣袖,从老家伙的手指中挣脱出来,张潜先退后半步,跟此人拉开距离,然后才无可奈何地给出答案,“但是,能从万里之外,被人运到大唐来,敬献给圣上,足见我大唐之盛,之威,天下无双。所以,张某今天当为圣上贺,为我大唐万民贺!”
  说罢,也不看侍中杨綝和李奉御、周别将三人瞠目结舌模样,只管站直身体,冲着紫宸殿方向拱手。“愿我大唐盛世永在,国运永昌!”
  “愿我大唐盛世永在,国运永昌!”奉御李其年纪最轻,反应也最快。第一个从震惊中回过神,果断学起张潜的模样,朝着紫宸殿方向拱手。
  “愿,愿我大唐盛世永在,国运永昌!”周建良和李其的下属们,也迅速回过神来,争先恐后向紫宸殿方向拱手,仿佛大唐皇帝李显就在不远处看着大伙儿一般,要多认真有多认真。
  “愿我大唐盛世永在,国运永昌!”没想到最后关头,张潜竟然从自己精心设下的语言陷阱里一跃而出。老狐狸杨綝楞了好一阵,才终于接受了现实。也跟着满脸堆笑,朝紫宸殿方向轻轻作揖。
  “老狐狸,这回你满意了吧!是不是祥瑞,你们自己决定!”终于让老家伙也吃了自己一道瘪,张潜心中好生得意。“大不了,老子就去做那个什么牧监的副监。马倌儿怎么了,马倌儿也是国家干部!想当年,孙悟空还当过弼马温呢……”
  他已经做好的准备,迎接侍中杨綝恼羞成怒后的报复,然而,对方冲着紫宸殿拱过手之后,却又一把拉住了他的衣袖,“用昭果然见识广博,远胜老夫当年十倍。可惜,老夫的小孙女,夏天时被圣上抬举,作为金城公主的媵,一起许给吐蕃赞普了。唉,否则,老夫真的想问用昭一声,愿意不愿意成为老夫的晚辈,唉——”
  叹息声虽然不高,却宛若晴天霹雳,砸得张潜眼前金星乱冒,全凭着身体强壮,才没有当场失态,被周围的人看出端倪。
第一百一章
连升三级
  方(慌),有一点点方(慌),非常非常的方(慌),就像偷偷亲某个闭上眼睛的美女未遂,却被美女他爷爷闯进屋子里来,抓了个正着一般慌!
  到现在,张潜终于明白了。为何杨老狐狸身为堂堂一个正二品侍中,既不去处理国家大事,又不去安慰刚刚受到惊吓的皇帝,却偏偏绕了大半个大明宫,专程跑来给自己这个八品小主簿挖坑了。
  换了别人家的祖父,察觉有人想偷走自己的孙女,恐怕也不会听之任之。
  问题是,这事儿非常非常地冤枉!天可怜见,张潜到现在为止,都没弄清楚红宝石少女的芳名到底是青荇,还是青青?更甭说拉拉小手,亲亲一下!
  然而,他无法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跟杨老狐狸去解释,自己对红宝石少女啥都没干过。
  更不能跟杨老狐狸说,自己拐走红宝石少女的想法,还都停留在纸面上,根本没有付诸实施。
  张潜甚至都不知道,杨老狐狸是怎么察觉,自己在打他孙女主意的。毕竟这个时代并没那么多摄像头,杨老狐狸也不可能化身为黑客,入侵他那已经没有了网络可链接的手机。
  ‘莫非,她真的喜欢我,并且把心事说给他祖父了听了?’片刻慌乱之后,紧跟着,就有一个大胆的假设,闪电般钻入了他的脑海,让他欣喜若狂。
  ‘不,不可能!我跟她,我跟她加在一起,只见过两面。说过的话,总计加起来也不到十句!’下一个瞬间,欣喜就全都变成沮丧和怀疑,让他的胸口儿再度如遭重锤。
  ‘那杨老狐狸怎么察觉我对她孙女有意思的?或者说,他是说者无心,我是自作多情?’更多的困惑,接踵而至,让他的头晕晕的,手和脚的动作,也变得笨拙而迟缓。
  咬着牙鼓起勇气,他试图用目光,从杨老狐狸脸上探询一些蛛丝马迹。却又愕然发现,老人竟然抓着水果和蜜饯,专心致志地喂起了长颈鹿来!
  “你老人家到底是啥意思啊?说清楚点行么!”失望之余,张潜无比盼望,杨老狐狸能多跟自己说上几句,哪怕是像刚才一样给自己下套也好。如此,自己就能通过旁敲侧击地方式,从老狐狸身上,刺探一下此人是不是真的发现了自己对其孙女别有企图。或者,刚才真的纯属是年长者因为欣赏年青人,信口开的一句玩笑。
  然而,一直到安顿好了长颈鹿,结伴返回紫宸殿,杨老狐狸都再也没多跟他提过同样的茬儿。甚至连长颈鹿到底是不是瑞兽,也不在跟他探讨了。偶尔说上几句话,全都是国家大事要闻,与其孙女扯不到一文钱关系。
  倒是朔方别将周建良,察觉他一直心事重重,还以为他是在为被老狐狸举荐去当什么下牧监副监而担忧。趁着二人踏上紫宸殿的台阶后,因为跟老狐狸之间的级别差距太大,不得不重新拉开距离的空档,悄悄将耳朵俯在他耳畔,用极低的声音安慰:“别怕,用昭兄,那杨侍中是圣后的旧臣,虽然位高,他的话,却未必那么管用。更何况,你刚才舍命引开奇兽之时,圣上就在紫宸殿中。若是送你去养马,岂不是让天下忠义之士寒心?!”
  “多谢了,周兄!其实,养马也没啥不好!”张潜眼前一直闪动着当日红宝石少女跳上坐骑,匆忙远去的身影,无精打采地回应。
  给穿着开裆裤的吐蕃王去做妃子,还远离父母家园。这滋味,恐怕不比贬谪千里好哪去。
  毕构老爷子贬谪千里,身边好歹还有家人照顾。遇到麻烦,好歹还能跟妻子儿女一起商量着渡过难关。而红宝石少女,如果在吐蕃遇到麻烦,恐怕背后连个支招的人都找不到。
  如此,也怪不得她那天看到一只跟父母失散的小兔子,会自伤身世了。
  小兔子与父母失散,还有可能是一时迷路找不到窝儿。而她,却是因为皇帝一道谕旨,就被父母交了出去,并且有可能还深以将她奉献出去为荣。
  “金钗坠地鬓堆云,自别朝阳帝岂闻。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想到红宝石少女,有可能是被皇帝作为一种对其家族的宠信,亲自点名作为金城公主的陪嫁和亲吐蕃,而其祖父杨綝身居高位,却没勇气阻拦。张潜心中就愈发感觉难过。唐人陈山甫以和亲公主口吻所写的那首诗,也不受控制地出现在他心底。
  如果嫁个女儿,就能平息战争的话,历史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亡国之君了。而如果大唐的男人们不争气,嫁到吐蕃的公主,都未必有什么地位,更何况是一名陪嫁的媵?
  心机多一点儿的,通过取悦丈夫,也许还能苟活到老。心机差一点,受不得委屈的,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稀里糊涂死去。而她的娘家,还不敢过问她的死因,权当从始至终,就不曾有过这个女儿!
  “用昭,站这边,你是文官,过来跟我们站一起!”正失魂落魄般地想着,耳畔,却又传来了张九龄那关切的声音。紧跟着,一只手用力拉住了他的胳膊,连扯带拽,将他从周建良身边拉开,一路拉到了对面的文官行列之中。
  “噢,噢,抱歉,我是第一次,第一次追朝!”张潜被拉了个趔趄,终于强迫自己振作起来,讪讪向周围的人拱手。
  周围的一群青袍子和浅青袍子们,微笑着向他拱手相还。竟然谁都没发觉,他的表现异常。
  很显然,大伙都是“年八辈子”见不到皇帝一回的小芝麻官儿,突然有幸近距离目睹天颜,心中都极为紧张和兴奋。今晚表现得进退失据的,远不止他张潜一个人。
  相对表现正常的,除了负责招呼一众青袍子的吏部主事张九龄外,就是站在前排的七八位身穿青红中透着一点淡黄,或者黑红透黄的前辈重臣了。
  然而,除了刚刚见过的白胡子老狐狸杨綝之外,其他几个,张潜全都跟名字对不上号。想必,对方也未必知道他张潜平时是啥模样,更不会将他刚才的失态太当回事儿。
  “用昭,你刚才的表现,圣上都看在眼里了!”没想到平素极为沉稳,看起来还对名利甚为淡薄的张潜,关键时刻居然掉链子。张九龄还以为他是因为担心君前失礼而紧张过度,悄悄将嘴巴凑向他,以极低的声音给他鼓劲儿,“你带着异兽离开后,圣上还特别派遣内臣,问我你跟周别将的名姓和履历呢。你不用担心,圣上对你们两个的忠勇,甚为欣赏。今天哪怕你举止出格一些,也没人会对你深究!”
  “多谢了!”张潜深深吸了口气,一边将杂乱的思绪彻底赶出脑袋,一边仔细打量周围的环境。
  比起大学的礼堂和阶梯教室,紫宸殿其实并不算大。充其量,也就是容纳一二百人开会的模样。而大唐的追朝,也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郑重。文臣武官虽然各成一列,趁着皇帝李显还在后殿休息,同列的武官或者文臣们,全都在三人一堆儿,五人一伙儿地交头接耳。
  并且,在御座的斜前方,甚至还分左右专门放了七八个包着锦缎的“墩子”。很显然,是给杨綝这种上了年纪的老臣,或者仆射、尚书这类亲信大臣们坐的,以免他们因为议事的时间太长,站垮了身体。
  只不过,眼下大伙都是刚刚入殿,所以几位朝廷肱骨柱石,都没有在墩子上就坐。也像底下的八九品芝麻官一般,凑在一起嘀嘀咕咕。
  正看得有趣之际,耳畔忽然听到有钟磬齐鸣,紧跟着,一个极为洪亮的声音就从御座附近传了出来,“圣驾到,群臣恭迎!”
  “臣等参见应天神龙皇帝,恭祝圣安!”前面几位柱石之臣立刻停止了交流,带头分两边站好,领着大伙向御座方向行礼。(注:应天神龙皇帝,是707年,韦后带头给李显上的尊号。)
  “圣躬安,诸位平身!”洪亮的声音由御座附近,来到了御座侧面,却是一个身材极为魁梧的宦官,扯着嗓子,替皇帝李显向大伙回应。
  紧跟着,一个白白净净,五十多岁的胖子,就在几名小宦官的簇拥下,缓缓走到了御书案后。几位柱石之臣,立刻带领着大伙,再度对着胖子躬身行礼。那胖子竟然不心安理得的落座,而是笑呵呵地向大伙拱手还了个揖。
  “这是上朝?”将皇帝和大臣们的举动看在眼里,张潜差点儿举起手来咬自己的手指头。三叩九拜呢?山呼万岁呢?自己刚才还琢磨,跪下去是不是心里会很不舒服,居然没有任何人向皇帝下跪。而那胖子皇帝,好像也不怎么在乎,居然还“假惺惺”地向臣子还礼。(注:三叩九拜不是唐朝礼节,三呼万岁则是在一年中有限的几次大型朝会。具体追朝啥样,作者也不清楚。只能根据手头资料杜撰一番,行家勿怪。)
  正愕然间,却已经听到那主持仪式的宦官,招呼大伙归列落座。紧跟着,张潜就发现几位柱石之臣,毫不客气地坐在了“墩子”上。而其他跟自己一样的芝麻官儿们,则纷纷跪坐于地,屁股贴着脚后跟儿,将上半身各自挺了个笔直。
  这虽然称为坐,但是,比下跪也没舒服到哪里去。张潜左顾右盼了两眼,发现大伙都“坐”得挺利索,赶紧也跟着将膝盖曲了下去。然而,还没等他摆正自己的姿势,御案后的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已经笑着开口:“先前两位奋不顾身,替朕阻挡那异兽的周别将和张主簿可到了,起身上前,让朕和其他诸卿,仔细看看你们的英武模样!”
  “末将在!末将周建良,恭请圣安!”周建良激动得连声音都变了调,却以比先前勇斗长颈鹿之时,还利索一倍的动作跳了起来,上前数步,隔着大约三米远的距离,向李显长揖而拜。
  “微臣张潜,恭请圣安!”有人带头,张潜的举动就自然了许多,也快速起身跟过去,向御座后的白胖子躬身行礼。
  “二位贤卿免礼!”胖子皇帝李显今天说话的中气不太足,心情却相当不错。笑着向周建良和张潜两个摆了摆手,笑着吩咐。
  “谢圣上!”周建良后退半步,躬身再拜。张潜见了,也跟着有样学样。
  如此,倒也免去了很多麻烦,更省得张九龄再为他君前失仪而担心。而接下来的事情,也正如张九龄事先小声为他鼓劲儿时说的那样,李显对周建良和他二人今天的英勇行为非常满意。随便找话铺垫了几句,就以“阵前为国血战多年,积功甚多。忠毅勇猛,不畏强敌”等主诸多缘由,擢升周建良为从五品下果毅都尉,并且赐给了此一个正五品下的宁远将军的散职。着令此人待公干结束之后,就返回朔方,继续归大总管张仁愿调遣。
  至于周建良先前舍命阻挡异兽的壮举,则只是略略提了提,好似与这次升迁半点儿关系都没有一般。
  一大群今天奉召前来参加追朝的小芝麻官们,原本就料到皇帝李显,会重赏舍命救驾的周建良和张潜两个,却没想到,赏赐居然重到了如此地步。竟然将周建良直接自那从七品下的别将,直接跳过了正七品,从六品,正六品三个大级,升做了从五品下果毅都尉。顿时,羡慕之余,一个个心中忍不住暗自后悔,为啥当时冲出去的不是自己?当时哪怕拼着被那异兽踩个半死,也能省去二十年在低级官吏位置上苦熬。
  既然连周建良这种只是拼着性命不要,跳出去跟异兽比划了两下,并未取得任何实际战果的人,都能连升三个大级,若干个小级。先前舍命出去,用水果和蜜饯引走了异兽的张潜,岂不更是要青云直上?
  于是乎,大伙在心里偷偷酸了几句之后,全都竖起了耳朵,等着听应天神龙皇帝李显,将要赐给八品小主簿张潜,何等的荣华富贵?却不料,皇帝根本不按常理出招。示意喜欢傻了的周建良先行归列后,随即,又冲着张潜点了点头,缓缓询问:“张卿,朕见你引诱的异兽的手段,颇为娴熟。可是知道此兽的根底?若是知晓,不妨将此兽的来历,详细说给朕和诸卿听听,也好解朕和诸卿心头之惑!”
第一百二章
山雨欲来
  “启奏陛下,对此异兽的根底,微臣的确略知晓一二。此兽远产于南海之南的陆地,名为非洲。该地气候酷热,地广人稀……”张潜稍作犹豫,果断决定按照自己先前跟杨老狐狸“演习”过的答案去说,与此同时,心中也对老狐狸涌起了几分感激。
  无论老狐狸先前那句“愿意不愿意成为老夫的晚辈”,是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还是别有用心。至少,在说出这句“玩笑”话之前,他用刨根究底的方式,向张潜展示了,一味的否认自己事先不知道长颈鹿的根底,绝不可行!
  那样做,表面看起来聪明,话里话外,却总会露出一些破绽。而这些破绽,落在个别有心人眼里,就会被死死揪住不放。即便张潜最后能成功把谎话给圆回来,将破绽全部补上,也会给皇帝本人落下一个“巧言令色”的恶劣印象。
  那样的话,他就会被瞬间打入另册,这辈子的前途,就彻底没了指望。或者说,至少在应天神龙皇帝李显驾崩之前,不会有任何指望。
  而实话实话,在最后关头略加修饰,却可以让他在李显眼里,留下一个见识广博,且诚实可靠的印象。即便最后的结论,无法让一部分人满意,却谁都无法把怒火发泄到他头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