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767

  宋应升三人看着痛心疾首的韩爌,脸上倒是都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没有张余的那一串分析,三人或许就已经相信了韩爌的这套说辞。
  可是此时此刻,宋应升三人真的是没有办法入戏。无论韩爌怎么说,大家都觉得他是在说谎。
  为了不让自己暴露出来,三人只能闭着嘴,咬着牙,让自己面无表情。
  哪怕是面露痛苦之色,也绝对不能够笑,绝对不能够有任何不妥的行为,否则绝对会被这个家伙给记恨。
  所以宋应升三人都是沉着脸,一脸严肃认真。
  对于这三个人年轻人的表现,韩爌很满意。从他们每个人的表情之中都能够看得出来,他们已经被自己给打动了。
  年轻就是好,年轻富有朝气,人家说什么都相信,自己当年也是这么轻松的走过来的。
  韩爌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继续说道:“作为大明的内阁首辅大学士,老夫也一直在寻找一条出路,为了这个天下、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直到有一天,老夫听说了你们的事情,听说了关学。”
  韩爌目光看向宋应升三人,语气之中带着真诚,说道:“老夫才发现你们就可以做到这件事情。只要人们都相信关学,都愿意按照关学所行所说来做事,那么何愁天下不大同?”
  宋应升三人听着韩爌的话,脸上的表情都有一些诡异。
  此时的张余心里面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更多的是一些失望。
  难道堂堂的大明内阁首辅大学士就是这个水平吗?
  这话说的,谁能相信?
  摆明了就是在忽悠人。
  不过张余随即想想也就明白了,如果自己三个人只是初出茅庐的读书人,估计就真的这么被忽悠了。
  再想到之前宋应星去找魏大中辩论之事,那个魏大中不就是一个初出茅庐不知轻重的读书人吗?
  这种策略也是相对合适的,不过显然韩爌小看了自己三人。
  这个时候不能让宋家兄弟说话,于是张余也面带痛心的说道:“我等何尝不是像阁老一样?阁老身处高位,我们虽然只是举人,可何尝不是心有百姓、心有家国?只是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我们也是投效无门,报国无路啊!”
  “今日见到阁老,看到阁老心胸和心怀,实在令我们后学末进感佩莫名!”
  宋应升和宋应星对视了一眼,一起看向了差点就捶胸顿足的张余,脸上也不知道是什么表情。
  不过这个时候宋家两兄弟自然不能去说张余什么,只能是静静的、默默的坐在一边,看着他和韩爌一起说话。
  韩爌看了一眼张余,眼中很是欣赏,便笑着说道:“你们虽然现在只是举人,但是还年轻啊,年轻就是你们做事的基本。我也相信你们以后能够鹏程万里。”
  “那还要阁老多多提携。”张余连忙站起身子,用力的一拱手,躬身说道:“我们愿意附阁老尾翼,为大明、为天下的百姓,尽一份自己的心力!为此我等不惜此身!”
  张余的神情有些激动,看一下韩爌的目光里也全都是感激和崇敬,简直就是一副见到崇拜已久的偶像的模样。
  
第二一九章
鸠占鹊巢
  “好说,好说。”韩爌伸手捋着胡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老夫虽然自认不是学问精神,但读书这么多年,也算是颇有心得。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来问老夫。当然了,不光是学问上的问题,其他的也都可以。”
  听到韩爌这么说,张余的脸上就更兴奋了,连忙开口说道:“能得到阁老的提携,实在是我等的福分。以后阁老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提携后辈乃是读书人的本分,老夫做官也颇有一些心得,如果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来请教。”韩爌一副过来人提携后辈的模样,笑得越发慈祥,朗声说道:“老夫一定倾囊相授。”
  听到韩爌的这句话,张余顿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温和的笑着说道:“不知我等是否有幸能拜入阁老门下?”
  宋应升和宋应星,微微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张余和韩爌。
  两个人今天不过是第一次见面,这三言两语的说下来,居然就要拜师了?
  宋家两兄弟实在是有些不适应。
  “老夫已经多年没有收学生了,加上老夫现在人在官场,实在是多有不便。不过老夫不是心胸狭隘之人,你们有什么事情不明白,都可以来请教老夫,老夫绝对不会有所隐瞒。我们虽然没有师徒名分,但也可以亦师亦友。”韩爌一脸真诚谦逊的说道。
  张余则是直接躬身到地,一脸诚恳的说道:“正所谓天地君亲师,阁老心胸让人敬佩,不过我们不能够那样做。从今以后,我等必以师礼待阁老,让阁老看看我们的心意,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够拜入阁老门墙之下。”
  韩爌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脸上还是带着客气的笑容,嘴上也没有硬撑下来,已经不像刚才那么决绝了。
  两个人又客气的说了几句话之后,便默契的谁也没有再提拜师这件事情,显然都已经明白彼此的心意,也就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
  现在客气话说完了,双方的关系也有了一个确定,就可以说正事了。
  “老夫这些日子也在研究一些关学,可以说是感触颇深呐!”韩爌的脸色严肃了起来,继续伸手捋着胡子,同时一脸可惜的说道:“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礼》为用,以孔、孟为法。”
  一边说着,韩爌一边摇头,一副着实可惜的模样。
  事实上关学虽然是儒学学派,但更多的就像是挂了一副儒学的门脸子。因为它是以易为宗,其中更多的则是道家的思想,不过三教合一,今天你抄我,明天我抄你,大家基本不怎么关注这个问题,
  从意识形态上,大家已经不怎么争论了,剩下的就是看战队。你只要站在我这边,你就是我的学问;否则你就不是。
  这基本上就是大明学术圈子的氛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党争的就是难以避免的事情。
  每一个党派,基本上都是意识形态相同,同时在利益上也能够相互勾连。
  像关学这种位于关中的学派,基本上在京师不被人待见。一方面是意识形态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则是关中它不是江南。关学被排斥,所以一直发展不起来。
  这里面有政治问题,也有经济问题。
  晋商虽然很发达、实力很雄厚,但是他们做食盐生意是在扬州,他们需要更好的融入当地,他们倡导的都是扬州的理学,并不怎么支持关学。
  对于大资本家、大商人来说,哪一个学说对我有用,就是那一个学说好。
  张余和宋应星、宋应升两兄弟对视了一眼,三人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说什么。
  人家在夸你的学问,你总不能说什么不好的话吧?
  阿谀奉承也显得太像拍自己的马屁,所以这个时候不开口最好。
  “老夫也琢磨过,为什么这么好的学问就一直没能够成为显学呢?”韩爌看着张余三人,面容严肃的提出了这个问题。
  韩爌脸上的表情有些迟疑,更多的则是惋惜,不过却没有问三个人的意思。因为他说完这句话之后,自己就先开口直接给出了答案。
  “研究了几次之后,老夫觉得是因为著述不够的原因。你看理学,人家有朱子,有朱子的著述在那里能够事半功倍,可关学却不是这样,关学一直就没有一个合适的人,又没有颇具代表的著述。”韩爌看着张余三人,有点遗憾的说道。
  听到韩爌的话,张余三人的表情都有一些黯然。
  事实上,这个不用韩爌说,张余和宋家两兄弟也知道。因为事情到了今时今日这个地步,各家学派的优缺点都已经展现出来了。
  像关学这样小学派的缺点,摆明了就是没有圣人,也就是说没有拿得出手的人物。
  虽然关学的思想看起来这行那也行,但就是不够鲜明,立场不够坚定,门人们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让人一听就觉得你有道理的言论。
  张载虽然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口号喊的真挺响,可是在实际行动的策略上,却并没有什么技术。
  所以感知并不是很强,平常大家也就说这句话说的好,夸夸事情做的棒,然后就没了。
  就像范仲淹的那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扬非常广,所有人提到范仲淹的时候,都会赞扬一句他的人品。
  但是范仲淹干的是什么事情?
  他是革新派呀!他要改革,光自己品行高洁有什么用?
  现在张载的情况基本就是这样,出去问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我听说过这个人,我也赞赏他是一个高人,但是你说他有什么超凡脱俗的地方?
  好像也就是说了这么一句“为天地立心”。
  一个学派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要在施政纲领上有自己的想法。张载也的确是给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他给出的想法是什么呢?
  是抑制土地兼并,恢复井田制。
  这谁受得了?
  这你给皇上说去,皇上能听你的?
  真改这个就立马天下狼烟了!
  宋应升三人当然也知道关学的缺点,所以才要想办法。
  韩爌看着这三人,略微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把张先生所言、所行、所记录的东西整理在一起,集结成书呢?”
  听了韩爌的这句话,宋应升三人都吓了一大跳。
  韩爌这个想法也太疯狂了吧?
  黄克缵那么疯狂,这个他们都是见识到了,没想到你韩爌也这么疯狂。
  你这是不要命了?还是我们不要命了
  把老师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出版出书,最著名的代表是什么?
  不用问了,那便是《论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7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