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767

  他发现李贽真的是一个人才。李贽死的太早了,要不然这个人才是最好的人选。
  这段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这些人东林党之类的理学之人,全都是伪君子。
  他们自诩高洁,但是干的都是商贾的事情,心里面也都是商贾的想法,满嘴的仁义道德,不过是他们自我掩饰的说辞罢了。
  作为一个后世人,想想东林党干的事情,这不就是在说他们?怪不得这些人要弄死李贽。
  这就是被人拆穿了,恼羞成怒了,想要消灭李贽的思想,那就要从根子上消除,直接将李贽给弄死。
  徐光启看着狂笑的帝王,脸上的表情有些纠结,同时心里面也充满了疑问,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被气笑了?
  想来就是如此了,自己果然是逃不过今日之劫了。想到这里,徐光启的心态反而平和了下来,反正躲不过去了,那就无需再躲了。
  半晌朱由校才止住了自己的笑声,咳嗽了几声说道:“爱卿继续说!”
  “还说?”徐光启在心里面反问,他还以为自己马上就会被拖下去了,没想到还要说?
  好,那就说。
  “李贽先生和臣的老师认为理学的读书人开口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实际上都是‘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显’,全是为自己打算,‘无一厘为人谋者’。如此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干啥说啥。”
  徐光启这一次没有停下来,直接继续说道:“这些人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是借道学这块敲门砖,以欺世获利,为自己谋取高官利禄,他们‘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
  朱由校心里面更觉得可惜了,李贽这话说的太有道理了,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
  尤其是那一句“读书而求高第,居官而求尊显”,简直直指人心啊!
  
第五十八章
天之立君,本以为民
  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那都是一个道理,无非就是求名求财。千里当官只为财,简直就是至理名言。
  “爱卿继续。”朱由校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还说吗?
  徐光启心里面叹了一口气,他知道今日自己怕是真的要完了,恐怕都没办法从这里走出去了,甚至会被直接下东厂的大牢。
  想到李贽先生割喉自杀,徐光启在心里面问自己,自己有这个胆量和勇气吗?
  心里面虽然这么想,可是徐光启的嘴上却没停。
  “李贽先生和臣的老师认为老百姓并不卑下,自有其值得尊贵的地方;侯王贵族并不高贵,也有其卑贱的地方。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是不对的,妇女见短,不堪学道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人们的见识是由人们所处的环境决定的,并不是先天带来的。”
  徐光启抬起头看着朱由校,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他觉得这一次自己怕是要完了吧?
  倡导男女平等吗?同时倡导人的认知差距是环境决定的,而不是因为他的血统,从这一点可以驳斥血统论。朱由校点了点头,这一点上可以尝试做宣传,至少可以发动一些女人的力量。
  作为一个穿越者,朱由校从来不敢小瞧女人的力量。
  或许可以弄一个妇女解放运动,让东林党那些人家里面先乱起来,至少能够分散他们的精力。
  徐光启怎么又停下了?朱由校转头看着徐光启,直接说道:“爱卿继续。朕不说停下,爱卿就不要停。”
  “是,陛下。”徐光启嘴上答应,心里面却是把自己的下场又一次向下滑落了,估计自己连东厂的大牢都去不了了。
  最可能的结果是说完这些话,直接被拉出去廷杖直接打到死。想到这里,徐光启有些悲从中来,自己的理想抱负,这一刻怕是要化为泡影了。
  自己的农书还没写完,自己想要推广的种子还没尝试,自己想要富强大明的愿望还未实现,壮志未酬身先死啊!
  想到这里,徐光启就彻底无所顾忌了。反正都要死了,那就索性多说一点。
  “陛下,李贽先生和先师以为,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天尽世道以交’,认为商业乃是合乎天理的,不应该抑制商业,反而应该鼓励;为官,要知理财,不言理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不屑言利者,皆是蠢官昏官,全都应该罢黜。”
  “务农讲武,不可偏废,盖有所生,则必有以养此生者,食也。有此身,则必有以卫此身者,兵也,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徐光启的话越说越快,最后直接站起了身子,脸上的表情也严肃了起来。
  “天之立君,本以为民!”说完最后这一句话,徐光启直接撩起衣服跪倒在了地上,再也没有说话了。
  朱由校则是陷入了震惊之中,这个时代也有人发出如此震耳发聩的声音!
  人都是有私心的,做事都是有目的,哪有什么人是无欲无求的?
  有私心没什么可羞耻的,既然生下来的,那就要吃饭,要穿衣,这就是人欲,是人伦大道。
  心学直接驳斥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做官的,要知道理财,财政乃是国之根本,不理睬就别做官。
  口中不言利,那做什么官?直接回家去吧。搭配上前面对那些人的批判,嘴上不言利,但是私底下好处全都进了自己的家里面,这不正是东林党的干的事情?
  说到军队,则是要将知兵、兵知将,军事是国家兴亡之主,是国家的命脉。
  更是反驳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抬高了军人和将领的地位,直接承认他们是国家的命脉,是天下兴亡之主。
  最后一句话,“天之立君,本以为民”,老天既然设立了君主,那就是为了百姓,所以君主应该爱护百姓,保护百姓,维护这个国家。
  从这个角度切入,可以找到对君权的限制。君主应该做的是保护和爱护百姓,延伸出去就是如果君主不保护百姓、爱护百姓,那么他这个君主就是不称职的。
  为臣子者当劝谏,劝谏不成,那就可能要造反了。作为帝王,谁愿意听这些东西?
  朱由校算是知道李贽因为什么死的了。不过在自己看来,这说的一点都没错。
  事实上也就是这样,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当土地兼并严重,天灾人祸一起到来,那不就是君主无法保护自己的百姓了?所以百姓直接造反了。
  历史上也有这样的论调,只不过说的是“天生蒸民,立君以牧之”,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是意思却相去胜远。
  天生蒸民,立君以牧之,说的是天生百姓,设立君主就是管理你们的人;李贽的天之立君,本以为民,说的则是老天爷立君主,为的是百姓。一个君本位,一个民本位。
  朱由校脸上带着笑容,他仿佛找到了一个切入点,一个让无数读书人接受李贽学说的切入点。
  同时朱由校也知道了,李贽的学说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他讲学为什么会万人景从。
  因为他的思想直指人心,比什么存天理灭人欲来的有道理多了。
  人都是有私欲的,经商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人人平等,妇女解放,提升武将和士卒的地位,要尽心耕种,让百姓有所食,有所衣。
  当然了,也不是说李贽的思想是完美的,它也有缺陷。
  最明显的缺陷就是李贽的学说只是能留在思想层面。也就是说,他的思想就是说,没有提到具体该怎么做。
  只能说李贽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行动派,或者说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可是朱由校知道,只要是将李贽的思想推广开,朱由校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
  比如商贾乃天道,推广开了之后,那就是天下皆可经商,那么皇帝可以经商,勋戚可以经商,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发展皇家企业、国有资本,而不会被贴上与民争利的标签。
  每一种李贽的思想都可以衍生出无数的政策,至于这些政策,那就是他朱由校说的算了。
  
第五十九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朱由校想了很久,突然听到有人咳嗽,不禁一愣,恼怒地转过头。
  这谁啊?居然敢打断自己想事情,不要命了是不是?
  陈洪一脸尴尬的站在不远处,见到皇爷看过来的目光中带着丝恼怒,他连忙朝着跪在地上的徐光启撇了一眼。
  朱由校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徐光启已经跪在地上了。
  朱由校顿时一愣,连忙从台阶上走了下来,伸手将徐光启搀扶了起来:“徐爱卿,这是怎么了?”
  徐光启更是一脸懵圈,不是该给自己治罪吗?刚刚自己跪在地上,陛下半天都没让起来,自己这颗心早就沉入谷底了。
  现在看着朱由校将自己搀扶了起来,还一脸关切的模样,徐光启有些没搞明白事情的发展态势,陛下这是怎么了?
  “徐爱卿,朕问你,对于李贽的思想,谁继承的比较多、比较有想法?”朱由校看着徐光启,笑着问道。
  徐光启没想到皇帝居然问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想了想说道:“陛下,如果想要找这样一个人,那就非李贽先生的弟子陈可道莫属了。陈可道这个人从小跟随李贽先生,可以说尽得李贽先生的真传,同时他有自己的见解。这些年他一直在为李贽先生著述,并没有科举的意思。”
  朱由校听了这话点了点头,他大概明白了徐光启的意思。这个陈可道知道自己考不上,所以就一心做学问了。
  不过这样也好,朱由校不需要这些人来做什么,他们好好的做学问就好了。
  虽然徐光启的身份也很合适,但是朱由校还是决定不用徐光启。既然徐光启和骆思恭都推荐了陈可道,那就正好看看这个陈可道的成色。
  徐光启的作用要体现在实用上,这种打嘴炮的事情,还是让这个陈可道去吧!
  “行了,朕知道了。”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同时示意徐光启可以离开了,他需要自己想一想了。
  朱由校的心里面很清楚,这件事情最好别和徐光启有什么牵扯,那么谁去办最合适呢?
  答案很简单,当然是锦衣卫都指挥使骆思恭了。
  反正东厂和锦衣卫也不在乎什么名声,让他们去搞就最合适了,如果闹出什么乱子,自己也有一个缓冲的余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7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