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校对)第3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2/767

  朱由校的目光从徐光启等人的脸上扫过,问道:“既然都看完了,那就说说看吧,接下来该怎么办?”
  “陛下,臣以为此事不易大动干戈。”徐光启想了想之后,向前走了一步,咬着牙说道。
  “哦,是吗?徐爱卿继续说。”朱由校看着徐光启,面无表情的说道。
  徐光启知道自己这句话恐怕触怒了陛下,如果自己接下来的解释不能够让陛下满意,恐怕自己的处境就会变得不妙了。不过徐光启心里面就是这么想的,他也觉得这么做对大明最好。
  于是徐光启继续说道:“陛下,现在天灾颇多,陛下初登大位,各地并不安;内有白莲教这样的反贼,外有野猪皮和鞑子;朝廷国用匮乏,入不敷出;各地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百姓食不果腹。在这样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宜大动干戈。”
  “如果大动干戈,恐怕会给有些人可乘的机会,也会引起内部的动荡,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所以臣以为,当前应该以稳妥为主。”
  说完这句话之后,徐光启一躬到地,说道:“这是臣的肺腑之言,还请陛下明察!”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爱卿免礼。朕今天把爱卿召过来,自然就是想和爱卿商量商量,听一听爱卿的意见。既然是商量,那朕自然是能够听得进去的;如果听不进去,朕就不找你们商量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语气柔和的说道:“那爱卿的意思是放过孔家?”
  “臣不是这个意思。”徐光启连忙说道。
  前面的话还能说,陛下也不会怪自己。可是如果自己说放过孔家,那自己妥妥的完蛋。
  虽然自己是陛下提拔的心腹,也是陛下看中的人才,可自己真的要保孔家的话,那自己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当今陛下看起来十分的会用人,对人也非常的坦诚,只要做事便不会担心受到报复和牵连。但是徐光启也明白,这其实就是陛下的帝王之术。
  如果你真的认为陛下是一个坦诚好说话的皇帝,那你就离死不远了。当今的陛下有非常心狠手辣的一面。
  很多时候,不挑战陛下的底线,那什么事情都好商量;如果挑战了陛下的底线,那就真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了。
  这一次孔家的事情,摆明了就是孔家挑战了陛下的底线。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要敢说保着孔家,谁就会被陛下当成孔家的同党,下场绝对不会好。
  所以徐光启果断的否认了。
  “那徐爱卿是什么意思?”朱由校看着徐光启,笑着问道。
  “孔家所犯的罪名,可以说是罪大恶极。虽然是孔圣人的后裔,依旧是罪不可赦。所以臣以为,孔家必将严惩。责令孔家退还田地,拿出粮食赈灾,抄没一部分家产。”
  “至于衍圣公,管教不严,治家无方,已经不配再做衍圣公了。命其请罪辞爵,爵位要再给谁,那就要陛下乾纲独断了。”
  说完这句话之后,徐光启便不开口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大概明白了徐光启的意思。无非就是该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但是把出自自己的惩罚,换成是孔家请罪,给孔家留一个脸面。
  同时给天下读书人留一个脸面,让他们明白,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还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
  这样安抚人心,不会造成太大的震动,算得上是非常好的处理方式。
  于是朱由校转头看向黄克缵,说道:“黄爱卿以为如何?”
  听到朱由校的话,黄克缵心里面就是咯噔一下,向前走了一步,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以为徐大人说的对。”
  朱由校再一次点了点头,目光落到了最后面的张维贤身上。
  “英国公是怎么看的呢?”朱由校看着张维贤说道。
  “回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应该像徐大人所说的那样。”张维贤向前走了一步,沉声说道:“孔家之人罪大恶极,难道因为他们是孔家人,就要放过他们吗?臣以为不然,正因为他们是孔家的人,所以才要严惩。”
  “他们这是在给孔圣人抹黑,在给天下的读书人丢脸,他们所行所做之事,哪一点是孔圣人当年传下来的?臣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也明白什么叫做忠义廉耻。可是孔家人呢?圣贤之书传家,结果却学成了这个样子。这样的人怎么能够不严惩?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
  “所以臣以为,不但要严惩恐家,而且还要昭告天下。如此一来,方可震慑宵小,使不臣之人心虚胆寒,让天下的人都看看,让他们都明白,敢做这样的事情,无论是谁都会被严惩。”
  听到这话之后,徐光启和黄克缵都是一愣,这是英国公能说出来的话吗?
  这话从他的嘴里面说出来,心不发虚吗?
  不过两个人也明白,这估计是英国公揣摩陛下的心思才说出来的,说白了就是在拍皇帝的马屁。
  毕竟如果刚才自己两人说的事情合乎陛下的心意,陛下就不会再问英国公了。这就已经表明了陛下的态度,陛下就是要严惩。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两个人的表态已经足够让陛下不高兴的了。不过两个人也佩服英国公的胆子,敢说这样的话。
  朱由校看了一眼张维贤,站起身子说道:“英国公说的好,朕也是这个意思。这一次朕走到山东之后,才发现真的是触目惊心。百姓都要活不下去了,大明的江山也不是什么繁花似锦,而是大厦将倾。”
  “连孔家都是如此,还能指望其他的人吗?这一次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要告诉天下所有的人,莫要伸手,伸手必被抓;莫要贪赃,贪赃必被杀。”
  “这一次案子的审理,朕就交给三位爱卿了。三位爱卿你们记住了,一切都要从重从严的审问,绝对不能够有徇私枉法的事情。朕会让锦衣卫配合你们,绝对不能够出任何的差错。”
  “回去之后你们准备一下,马上开始抓人。孔家在山东各府县的人手全部抓起来,所有赈灾的粮食全部扣押,朕会让戚金派出一部分人马直接去孔府,把那里先封了。”
  “除此之外,除去衍圣公的爵位,即刻下狱。”
  三个人一听这话,连忙躬身说道:“是,陛下。臣等领旨。”
  
第三五二章
山东不能乱
  徐光启想了想之后,还是向前走了一步问道:“那山东的各级官员呢?”
  这件事情也很关键,处理不好是会出问题的。现在整个山东就像一个火药桶,有人在准备造反。如果在这个时候搞得太激烈,很可能就会出问题,那样反而会变得很糟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光启的担心也是很有必要的。
  朱由校转头看着张维贤,说道:“英国公,现在朕把山东的军权交给你,所有山东的军队都由你来节制,这个没有问题吧?”
  “参谋处这一次朕也带来了不少人,好好的用他们。虽然这些人还年轻,但都是很有能力的人,让他们好好干。如果有人造反的话,朕还要用他们去平叛。”
  “陛下放心,臣一定知人善任。”张维贤连忙说道。
  事实上,陛下在意的那些人,张维贤已经考察过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以后,张维贤对他们很在意。
  参谋处的这些人可以说得上是有勇有谋。即便是像刘贤那种不能打的,也是暗中出谋划策的好手。而像卢象升、曹文诏等人,那绝对是文武双全。张维贤怎么可能不重用他们?
  再加上孙传庭等人,张维贤很有信心。即便有人造反,张维贤也有信心带着这群人去平叛。
  再说了,这一次要惩治的是山东各地的文官,这些人倒卖粮食,与地方上的武将没有关系。
  地方武将也不会参与进来,更不会造反。谁没事造反玩?那可是抄家灭门的大罪。
  所以张维贤很有信心。
  听了张维贤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转头看着徐光启,直接说道:“凡是参与倒卖粮食的官员,全部严惩不贷。至于其他的官员,小惩大诫。”
  “是,陛下。”徐光启连忙答应道:“臣马上就回去安排人手。”
  陛下既然已经说了这样的话,徐光启的心里边也就明白了。哪怕是真的有人造反,哪怕是用兵平叛,陛下也要把这些人给收拾了。
  到了这个程度,自己再说什么都已经没有意义了。所以徐光启也就不准备再说什么了,下去之后尽自己的全力把事情办好,这就已经足够了,
  “你们去吧。”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
  “臣等告退。”徐光启等人连忙躬身答应道。
  目送着徐光启等人离开之后,朱由校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陈洪,直接说道:“让陈四海来一趟。”
  “是,皇爷。”陈洪连忙答应了一声,转身向外走了出去。
  时间不长,陈四海就被叫了过来。
  这一段时间陈四海还是很忙的,惩治各种官员,到各处去巡查断案,为各种冤屈平反,上演了一把八府巡按。陈四海在各地饱受好评,可以说是十分的有效果,对朱由校的名声都很有好处。
  所以朱由校觉得,这个制度或许可以长期保持下去,没事就安排人下来巡视一番,可以探查一下民情,为百姓平反冤狱,给自己刷一刷好的名声。
  当然了,这些人很可能也会和官员相互勾结,所以也需要监督。可以安排锦衣卫和东厂的人,还可以安排内务府的来见度,反正这种制度如果效果好的话,就肯定要推行下去,总比现在的状况要好得多。
  陈四海走进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显得很疲倦,有一种风尘仆仆的感觉。
  看了一眼陈四海,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免礼。
  不过陈四海还是恭敬的行了礼,显然心里面保持着礼不可废的态度。
  “朕有一件事情要交给你去办。”朱由校看着陈四海说道。
  “是,陛下。”陈四海连忙答应了一声:“陛下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朕想让你去一趟济南,那里的情况现在应该很复杂,甚至可以说是人心惶惶,恐怕也很危险。朕想让你去一趟,你敢去吗?”朱由校看着陈四海,缓缓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无所畏惧。”陈四海面容坚定的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没有什么不敢去的。”
  “好。”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语气之中带着赞赏的说道:“你很不错。”
  “这一趟济南之行,朕不要求你做什么,你只需要做好几件事就行了。首先,查清楚济南府的几个官员之间与孔府和鲁王府之间的勾结。其次,安抚住济南的局势,济南不能乱。总体上来说就是这两件事情,只要你能够把这两件事情做好,就算是完成了朕的交代。”
  “陛下放心,臣一定办好。”陈四海躬身说道。
  朱由校缓步走了下来,径直来到陈四海的面前说道:“济南府现在危机重重,恐怕会有危险,朕会派人保护你。如果事不可为,保命为先,明白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2/7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