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做昏君(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67

  所以这种策略一直没成为大明在辽东战略的主流。
  历史上王化贞弃广宁逃,列城尽溃,军民男妇求入关者数十万,象乾闭不纳,哭声震山谷。
  阅三日,熊廷弼至,象乾乃开关门纳军民,而与廷弼计兵事。
  从这里就能看出王象乾和熊廷弼的关系不错,熊廷弼的骄横跋扈丝毫没体现。似乎只有面对东林党所谓的君子之时,熊廷弼才骄横跋扈。
  辽东巡抚用王象乾,广宁巡抚也要换人,那么换成谁呢?
  朱由校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王在晋。
  这也是一个稳妥的主张守的官员,他曾经说过,必有复全辽之力量,而后可复广宁;必有灭奴之力量,而后可复全辽。不然启无巳之争,遗不了之局,而竭难继之供,不可不虑。
  说白了就是我们能收复全辽东的力量,那么打广宁。当我们有了灭建奴的力量。那么开始打全辽。不然就不要开战,只是徒增消耗。
  当时广宁已经丢了,王在晋觉得山海关关城本身存在重大的隐患。
  他建议修重城,重城修好以后,山海关关城才真正能成为雄关天险。
  画地筑墙,建台结寨,
  造营房,设公馆,
  分兵列燧,守望相助,
  重关设险,
  卫山海,
  以卫京师。
  一句话,就是建城死守,让你打不进来,然后我慢慢地积蓄力量。等到力量足够之时,一举将你歼灭。
  王在晋的主张,遭到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主事沈棨、赞画孙元化等的反对。
  袁崇焕要求修筑到二百里之外的宁远,但王在晋不听。
  袁崇焕两次直接将意见报告给首辅叶向高,但叶向高不知前线的情况,拿不定主意。
  这时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
  孙承宗回京后,面奏王在晋不足任,“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改任南京兵部尚书。
  不久王在晋就辞职了。
  
第七十九章
摆明车马
  从袁应泰、王化贞以及孙承宗和袁崇焕的主张,就能看得出来东林党在一些事情上的态度,说他们眼高手低其实一点儿都不冤枉他们。
  辽东就是在这些人的手里变得越来越糟糕,从最开始的丢城失地,到后来的疯狂烧钱,全都是他们搞的鬼!
  站到他们对立面的则是熊廷弼、王象乾和王在晋,这些人对大明的情况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大明已经衰落了,国内问题严重,朝廷赋税入不敷出,百姓苦不堪言,辽东军队毫无战力。
  显然一味地强调收复辽东,是不现实的也不可能实现的。
  历史证明,他们的想法是对的。大明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重点并不在辽东。
  辽东本就算不上什么大问题,一个建奴罢了。
  大明这么多年,打过倭国、灭过西南,在北方一直和蒙古人作战,有鞑靼、有瓦剌。比起这些,此时的辽东建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大明的问题就是自身的问题,要从内部找寻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叫嚣着收复辽东。
  朱由校看得明白,也想得清楚,他不可能重蹈覆辙。
  所以启用王象乾和王在晋,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朱由校转头看了一眼陈洪,直接开口说道:“传旨内阁,着内阁拟旨,王象乾为辽东巡抚,王在晋为广宁巡抚。广宁巡抚王化贞,回京听用。”
  陈洪连忙道:“奴婢这就去。”
  对于王化贞,根本就没有什么回京听用,朱由校这一次准备把他打成东林党,直接干躺下。
  甚至可以以王化贞为突破口,撬开东林党贪污辽东军饷的事情,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东林党增加罪名。
  一个结党营私、善政弄权,足够他们去死的了。
  之所以要查这些人贪污军饷,目的很简单,当然是为了追回钱银。
  虽然内库还有一些银子,可是这点银子对于朱由校要做的事情来说,只能算得上是杯水车薪。
  朱由校要的,是东林党这些人的钱。
  京城的事情越演越烈,这一点从弹劾的奏章上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之前大家主要攻击的是魏忠贤,但是这一次不一样,大家攻击的目标隐隐已经开始牵连天启皇帝了。
  有些人怕了,越怕反应又越激烈。这一点也在朱由校的预料之中。
  坐在龙书案的后面,朱由校翻看着面前的奏章,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
  看着看着朱由校突然笑了,这是一份为杨涟辩驳的题本。
  上面说杨涟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吏第一。
  看到这里朱由校实在是忍不住了。
  纵观整个大明朝,如果要说清廉的官吏,除了海瑞之外不做第二人选。
  更何况那时候的杨涟只不过是区区一个县令,谁会管他是否清廉?
  一任县令不过三年,再清廉又能怎么样?以大明的通讯手段,谁会知道一个县令是不是清廉?
  这要不是有些人鼓吹的,朱由校怎么也不相信。显然这就是东林党互相捧臭脚的结果。
  看到这里,朱由校突然有了一种感觉。那就是东林党互相捧臭脚的习惯,或许比自己想象的更严重。
  很多东西都是他们自己吹出来的,你说我好,我说你好,结果就是众正盈朝。
  事实上这种事情在后世也不少见,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做商业互吹。
  想到这里,朱由校就笑的更开心了。
  果然历史是一个圈子,一直在不断循环往复着。
  轻轻地将手中的题本扔回桌子上,朱由校笑说道:“行啦,都拿走吧。”
  陈洪不敢怠慢,连忙走过去,将所有的题本都拿走了。
  在陈洪看来,这些东西都是惹皇爷生气的东西。
  原本皇爷要看,陈洪还十分担心,生怕皇爷因为这些东西生气,到时候再牵连了自己。
  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皇爷不但没生气,而且好像还看得很开心。
  朱由校自然不会搭理陈洪是怎么想的,这些人如此抱团,反而让朱由校的心里升起来一股要把他们一扫而空的想法。
  这么多的题本、这么多的奏本,全都是弹劾魏忠贤和熊廷弼,甚至是在弹劾他朱由校的。
  这里面就没有一份题本关注事情本身。比如陷害熊廷弼的事情是不是真的?那些人究竟有没有收钱?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没有一个人问,也没有一个人想要去探究。
  你说这些人装聋作哑也好,你说这些人相信是魏忠贤诬陷的也好。按照办事的程序,不应该先把事情查清楚吗?
  而他们呢?
  他们只是一味的攻击,攻击魏忠贤。
  他们做的事情朱由校也明白了,这种做法在后世也是有说法的。
  那就是既然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一劳永逸。
  一旦魏忠贤被打倒,甚至是被处死,那么所有的事情就都解决了。
  走到大殿的门口,朱由校伸了一个懒腰,脸上的表情也淡然了起来。
  这样也好,大家就摆明车马,打一场!
  “皇爷。”
  这个时候陈洪转了一圈回来了,走到朱由校的身边,恭敬的说道:“内阁大学士韩爌求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