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酋长(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459

第四百一十二章
反弹
  中央对促进经济增长,提出十大措施,其中第十条明确要求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
  这对东盛地产的影响可谓最为直接。
  过去一年多时间,一开始是市场没有预计那么火爆,东盛地产虽说资金回笼慢于预期,但资金还勉强能腾挪过来。
  今年三月初时,中国银行最先受到次贷危机的严重影响,总计计提数以百亿计的坏账,国内银行业很快就风声鹤唳起来,各大商业银行随之陆续收紧银根,令东盛地产感受到脖子上所套着的绳索越来越紧。
  收紧银根,一方面是商品房贷款下半年发放额度大降,甚至有不少商业银行直接暂停了商业贷款的发放,这直接压制了商品房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直接限制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借贷规模,严禁借新还旧等种种边缘性的借贷行为,迫使地产商被动的收缩债务规模、降低杠杆。
  资金充裕或销售状况良好的地产商或许不受影响,东盛地产就差点没能熬过去。
  而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出来,明令取消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这也将直接从两方面对东盛地产构成利好:一是各大商业银行对商品房信贷规模将全面放开,贷款首付比例都有可能下降,这将直接刺激商品房销售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就是对地产商的信贷限制将出现一百八十度的巨大转变。
  间接的影响就更大了。
  一旦商业银行的信贷限制放宽,信托、理财以及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资金,必然也会锦上添花的进入地产行业。
  像东江证券之前为东盛地产发行新的信托基金,不仅需要东盛地产提供更严格的资产抵押,东江证券内部也会有额度的限制。
  今天过后,这层限制必然会放宽。
  以前东江证券或许能为东盛地产提供十数二十倍的信托资金,而今天过后,能提供的信托规模可能就直接翻倍了。
  目前东盛地产以直接注资的形式,总计融资额达到四十亿,其中新鸿投资注资十二亿、东江证券注资五亿,郭广信、陈志等管理层参与注资五亿;曹沫核算下来,手里资金相对宽裕里,最后追加了三亿的注资,总注资额达十八亿。
  就算是如此,东盛地产在接下来一年内需要支付偿还的短期债务还是比较高。
  曹沫、钱文瀚、丁肇强正想着以更多、更丰富的形式筹备第二次融资,想着再筹措二十到三十亿的资金,较为彻底的去解决东盛地产的债务问题。
  现在好了,这个问题应该不需要他们再头痛了。
  当然,除了东盛地产直接受益于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外,其他行业,特别是各人名下的关联企业会有怎样的有益影响,以及国内经济是否能在短时间内就摆脱次贷经济危机的波及,谁都说不好。
  不过,曹沫对国内经济能迅速摆脱次贷经济危机,还是颇有信心,但海外经济,特别经济结构特别脆弱的非洲,什么时候能抵挡住风暴的摧残、走出低谷就完全没有信心了。
  好在天悦在海外的业务,抵抗冲击的能力够强,曹沫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忧什么。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卡奈姆等国成品水泥需求锐减,市场价格自然也是大跌,大幅削弱了科奈罗水泥的盈利能力。
  不过,科奈罗水泥的生产、运输成本已经是无限接近于国内。
  即便卡奈姆成品水泥价格目前已经暴跌到西非水泥行业的平均成本线以下,但科奈罗水泥每生产一吨成品水泥,还有逾五十美元的毛利润,日子绝对比同地区的水泥企业要滋润得多,目前每个月还能维持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净利润。
  虽然国际金属铜期货跌幅很大,但伊波古矿业目前还是以开采、出产黄金为主。
  国际金价十月份在经济危机快速蔓延时,曾短暂的跌到每盎司七百美元左右,但在进入十一月后,国际金价又很快止跌反弹,目前就回升到每盎司八百美元左右。
  虽然对黄金价格的未来走势,谁都很难有精准的预判,但即便经济危机继续蔓延下去,随着各国陆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家都预判国际金价短期内想再度大幅下跌,可能性也是近乎于零了。
  而只要金价能维持在每盎司八百美元左右,伊波古矿业规模日益扩大的黄金部门,每月也能保证有一千五百万美元以上的净利润。
  伊波古矿业与科奈罗水泥,依旧是曹沫手里两头最大的现金奶牛,现金生产之足,令人眼馋。
  而德古拉摩电力供应依旧是严重紧缺,这使得在经济危机蔓延之际,德古拉摩供电集团不用担心市场锐减而产生额外的损失,甚至还因为生产成本大幅降低,产生额外的利润。
  科奈罗能源对外供电价格是固定的,也不用担心市场需求会锐减,但同时以水电为主的生产经营成本也不可能受益于经济危机而大幅降低,因此运营及盈利情况都是稳定的。
  即便几内亚湾航运及矿业贸易、天悦工业、科奈罗食品的业绩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但海外事务整体上有伊波古矿业、科奈罗水泥、科奈罗能源三大支柱支撑,也不用担心会遭受到真正难以熬过去的危机。
  曹沫这一次最大的收益,也是极大增强了他在国内的产业投资版图。
  对东盛地产持股达到18%,成为除东盛地产丁家(东盛控股)之外的第二大自然人股东;从公开市场增持上市公司东盛集团的股份也超过5%,成为除东盛控股、尚文东及吴翔之外的第四大自然人股东。
  通过东江证券的并购基金,对上市公司泰华集团(天悦实业)实现控股(32.4%)。
  在天悦工业完成对华宸皮卡资产的收购,在国内正式拥有自己的产品开发测试中心、整车技术开发实验室(车匠)以及第一条独立的皮卡生产线。
  不再像以往那般,他在国内仅有青山区产业园内一座食品加工基地那么单薄了。
  当然,曹沫最最重视的,还是天悦工业在国内的产业基础,虽然还极其薄弱,但徐滨、徐立峥、顾蕃、黄忆江等管理层成员都有着极其旺盛的事业心跟进取心,令曹沫看到天悦在这一领域有做大做强的可能。
  为此,除了收购华宸皮卡生产线、注资壮大车匠独立实验室外,曹沫还拿出两亿人民币,联合东江证券、新鸿投资,在和熙基金旗下设立一个独立的子产业投资基金,专门投资乘用车及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的新创、新建项目。
  到这时候,曹沫手里的现金也就用得七七八八了。
  ……
  ……
  受财政、货币政策双转向的影响,第二天国内股市就率先强劲反弹,像直接受益的钢铁、水泥等板块,涨停板比比皆是。
  东盛集团的股价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其建材也是主营业务之一,被纳入这次受经济刺激政策直接利好影响的基建、建材板块,第二天开盘就被大量的资金封住涨停板。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上证指数上涨超过17%,重新站到两千点以上。
  东盛集团的股价在几天时间里,上涨幅度更是高达40%,市值重新涨回到一百亿这个关口。
  到这时候,东盛可以说是从危机的阴影中彻底走出来了。
  东盛地产这边,不仅规模最大的崇海项目在崇海市政府撮合下,从崇海当地的金融机构(银团)一举获得总值三十亿人民币的新增授信额度外,销售状况也有所好转。
  东盛地产随之将之前内部最高达一半折价幅度的优惠措施全部撤回,还暗中调高所有在售商品房的销价。
  也不是东盛地产一家地产商如此,几乎所有的地产商只要没死,基本上都从干涸的资金泥淖中走出来,都纷纷撤回优惠幅度,都不同幅度的提高楼价。
  几乎是第一时间,预兆楼市新的春天即将猛烈到来;资本市场也几乎同一时间,将兴趣点转回到地产行业上来。
  东盛之前接触过来的几家投资机构,这时候回过头来还想参与对东盛的注资,丁肇强也没直接拒绝,只是在第一轮注资完成后的估值基础上,提高了一倍估值,也就是东盛地产现在直接以两百亿的估值接受注资。
  说白了就是“之前的我、你爱理不理,之后的我、叫你高攀不起”!
  投资机构捡不到便宜,自然是兴趣缺缺,丁肇强则委托东江证券,重启东盛地产的借壳上市进程。
  几家欢喜几家愁,相比较丁肇强的信心高涨,韩少荣这几天的心情可谓是糟糕透顶。
  他没有想到国内的形势逆转会这么快,而他在东盛、在泰华两个项目上浪费太多的时间跟精力,以致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出炉、财政与货币政策双转向时,他都没有彻底谈妥一个可行性的资本合作项目。
  有几个合作项目在谈,但“四万亿”出台之后,意向方要么直接大幅提高价码,要么因为华茂之前提的条件太过苛刻,直接撇开华茂,寻找别的投资机构进行合作谈判。
  在股指重新站上两千点,华茂除了之前所持的诸多上市公司股权估值随之回升外(这些股权大多数还有相当长的锁定期,比如华茂对新钢联的持股,估值相比较低点反弹高达百分之五十,但锁定期还有二十四个月,然而即便是如此,这个项目他们到现在还是亏损的,他们参与股权分置改革时持股成本被迫提高了很多),华茂为这次抄底暗中筹备的近八十亿资金,到这时候竟然还颗粒无收。
  这叫韩少荣气得砸毁家里好几件古董也无法解恨……
第四百一十三章
踏空
  零七年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性的巅峰新高时,韩少荣身家一度摸高到千亿,以及华茂所直接控制的资本也超过两千亿,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堪称庞然大物。
  那一刻,韩少荣素来阴柔的内心也禁不住滋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情。
  然而长达一年的熊市与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叠加,令上证指数从最高时的六千三百多点狂泄到最低时一千六百七十多,韩少荣以及华茂的主要资本都锁在股市之中,损失自然也是惨重无比。
  即便上证指数反弹站回到两千点,但相比较一年前的历史新高,跌幅之深犹是令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绝望。
  韩少荣盘算他名下的身家,此时也回落到四百亿以下,华茂控制的资本盘子回落到八百亿左右。
  凡事皆盛极而衰,韩少荣早就明白这个道理,但物极必反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否极泰来”。
  在上证指数往两千点跌去时,他个人暗中筹集近百亿等着抄底。
  上证指数跌到底部时,交易也低迷到极点,这给大规模的资金进出带来极大的难度。
  就像泰华、东盛两只股票,最低迷时,二级市场每天的交易量都不足千万,这时候哪怕是三五千万的新增买入,都有可能将股价拉高一截。
  然而,这些资金想要兑现浮盈出来,却没有其他新增资金进入接盘,股价又会快速跌落。
  最后发现,狠命操作一通,惹得股价上窜下跳,盈利却低得可怜,甚至还要亏不少印花税、交易费进去。
  大的资本,应该有更好的耐心,最好的操作方式也是先明暗两条线潜伏进特定的两三家上市公司,然后通过资产并购,将当前以及未来两三年间有可能最热门的概念包装进这两三家上市公司,将股价炒高。
  待到证券市场回暖,有新的增量资金进来,前期潜伏的资金这时候趁高兑现浮盈撤出,才有可能获得翻倍甚至数倍的超额利润。
  韩少荣这两天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反思他的思路从头到尾都没有错,标的也是精挑细选、布局甚久。
  比如东盛地产。
  韩少荣计划注入三十亿的资金,拿走东盛地产40%甚至更高的股份,然后利用两年左右的时间,与丁肇强一起努力将东盛地产装入某个上市壳公司里,实现曲线上市。
  东盛地产的资产质量很高,只要楼市、股市回暖的周期能有所重合,韩少荣预计东盛地产曲线上市后,市值做高到三四百亿的难度不大,也不存在太多的虚高。
  到时候他能从中斩获八十亿甚至更高的盈利。
  比如泰华集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