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酋长(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459

  ……
  ……
  曹沫除了不可能将希望都寄托在黄鹤斌、严志成他们身上外,同时为了掩护,正常的方案也都在谈。
  上市公司更名天悦实业,海外资产完成置换,对科奈罗滨海新城、科奈罗湖港以及炼油厂的持股就转到科奈罗湖工业园旗下,针对科奈罗滨海新城等项目,跟华茂、弗尔科夫投资以及德古拉摩港口集团、德古拉摩市政府的谈判,是杨德山、阿巴查负责。
  然而情势跟曹沫预料的一样,卡奈姆进入十二月之后,经济形势更加惨烈。
  德古拉摩市政厅原先承诺给滨海新城做配套的滨海快速公路,建设全面停顿下来不说,甚至还想滨海新城将市政厅前期投进去的筑路费用都垫出来。
  弗尔科夫投资在当前形势下,不愿意放弃对新泰华炼油厂的控股权,却又不愿意在配套的滨海新城、港口建设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韩少荣反省自身,华茂没有以往那么咄咄逼人,但在科奈罗滨海新城等项目的启动、续建上更不会有多焦急,只是将相关事宜交给梁远处置。
  真正心切的还是斯特金·福斯特及尼兹·奥本海默,即便他们不愿意在科奈罗滨海新城及港口的续建上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一是已经建成的新泰华赌场酒店90%的股权都在弗尔科夫投资公司旗下,每拖延一天不营业,损失最大的是弗尔科夫投资公司。
  第二是科奈罗湖南岸,就算是在当前如此糟糕的经济形势下,炼油厂也是有明朗盈利预期的。而弗尔科夫投资又恰好持有炼油厂的控股权,自然是更迫切推动炼油厂以及直接为炼油厂配套的相关项目先复工、复产。
  科奈罗湖工业园以及华茂对炼油厂也都有不同的持股,弗尔科夫投资的建议,他们也不反对,后续炼油厂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照持股比例进行分摊,大家也没有意见。
  不过,配套项目的后续投资怎么分摊,以及新的运营管理团队如何组建,就有分歧了。
  炼油厂中途不会更换承建商,然而随着泰华的轰然垮塌,最初全程追踪项目建设以及负责第一期工程运营的管理团队都撤回国内。
  从德古拉摩当地雇佣、培训的员工也都无限期休假。
  斯特金·福斯特与尼兹·奥本海默起初想着将炼油厂后续的运营管理,委托给一家英国炼化企业。
  然而不要说韩少荣了,曹沫也拒绝接受这样的建议。
  除了运营管理团队未来会完全倾向弗尔科夫投资外,更主要还是托管的成本太高。
  除了不菲的运营管理费外,人家派一名CEO,就敢开口要五百万美元的年薪,团队成员的年薪没有低于八十万美元的,一年除了在卡奈姆需要有正常的休息外,还额外要求有三个月的带薪休假——曹沫看到这样的提案,都想问一句:怎么不都去死啊?
  除了这点外,将炼油厂及配套项目委托给新的公司接手,过渡期比较长。
  曹沫也有找新海炼化集团谈托管运营的事,然而除了尼兹·奥本海默、斯特金·福斯特担忧曹沫对炼油厂另有企图外,新海炼化集团也要求对新泰华炼油厂进行全面的技术及安全性评估才愿意展开后续的合作谈判。
  黄鹤斌有意带人重回非洲,到塞加利昂承包钢结构工厂的信息,最初经郭建传到华茂,谁都没有怎么在意;拖到十二月底几个方案都因种种缺陷无法获得一致通过,却是董成鹏在华茂内部先提议邀请黄鹤斌重回德古拉摩。
第四百二十一章
重启
  即便在股指最低迷时,华茂犹掌握着上千亿的资产,在新海、在中国都可以说是庞然大物,但太过集中于证券市场的股权投资,大多数还是短期的投机行为。
  董成鹏跟随丁肇强多年,后期又专门负责和熙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他个人的专业能力、人脉关系,以及他从和熙挖人过来所组建的小团队,主要还是集中在产业投资领域。
  他想要在华茂内部获得更高的地位跟权力,虽然说跟韩少荣对他的信赖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本质上还是要看他对华茂的发展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从这点上来说,他更愿意推动华茂的发展方向,往产业投资领域转变。
  科奈罗滨海新城、港口、炼油厂等项目,后续倘若寻找专业公司进行托管运营,虽然也是一个办法,但且不说天悦跟弗尔科夫投资寻找到托管团队,都有种种缺陷,这同时也将注定华茂对这一系列项目的投资,是财务性质的,在合适的时候终就会将股权出售兑现利润。
  董成鹏希望华茂在产业发展上有更大的野心,一方面是希望韩少荣能下定决心,从债权人控制的新泰华投资手里收购科奈罗滨海新城、港口剩下21%的股权,同时也更倾向于科奈罗滨海新城、港口、炼油厂重新组建新的团队去负责运营。
  这样,华茂则能更深程度的介入诸项目的建设、运营,施加更强的影响力,从而先在海外夯实产业投资的基础。
  陆建成、陆建超兄弟定居海外,泰华分崩离析,上市公司更名天悦实业,而新泰华投资又由债权人组建的委员会接管,原高管团队除了小部分人得到留用外(主要是以化工管道及泵设备生产为主的新泰华化工为天悦实业予以保留),大多数人被遣散后,跟陆家兄弟其实都就没有什么瓜葛了。
  从这些人中挑选人手重回卡奈姆,可以说是适应性最强的。
  而这时候听到说黄鹤斌正带着一些人,想承包一家位于塞加利昂的钢结构加工厂,可不就是瞌睡来了有人递枕头?
  董成鹏却想不到郭建将这些消息传开来,也是有他的心思在里面。
  华茂是庞然大物,掌控上千亿的资产,只要稍稍掌握事权的主管、经理都能过得十分滋润;而那些直接掌控具体项目的负责人,更是夜夜笙箫、纸醉金迷了。
  郭建在华茂,作为韩少荣的助理,在管理层列中高级经理,三万多的月薪在新海也算是不错了,但他没有事权,不要说平时干点私活或知道什么项目信息,私下跟着买老鼠仓捞些钱了,不负责、不参与具体的项目,没有项目提成,跟项目团队随便一个普通成员都不好比。
  从姚海明那里得知黄鹤斌正带着一些人,想重回非洲承包钢结构加工厂,郭建就看到他的机会在哪里。
  那就是推动黄鹤斌率领团队继续负责科奈罗滨海新城等项目的建设、运营,那以他对黄鹤斌等人以及相关项目的熟悉程度,才有可能顶替梁远,代表华茂资本出任这诸多项目公司的董事、或直接代表华茂投资进驻这诸多项目。
  新泰华炼油厂以及新泰华赌场酒店的控股权,已经落入弗尔科夫投资手里,暂且不去说,科奈罗滨海新城及港口,还没有哪家掌握控股权,不排除华茂将来有拿下控股权的可能。
  但想到自己将来未尝没有机会顶替黄鹤斌去接管科奈罗滨海新城或港口,郭建就觉得值得他好好为之谋划一番。
  郭建也早就认识到韩少荣之前收买他,最大的价值就是对泰华反戈一击,在这个作用发挥过后,他在韩少荣的眼里,分量实在有限。
  他也没有傻乎乎的直接跑去跟韩少荣建议什么,也没有愚蠢的私下去找黄鹤斌谈什么条件,而是将一些信息传到董成鹏、陈小平等人耳中。
  韩少荣这段时间确也能从善如流,在董成鹏建议后,便让董成鹏去找黄鹤斌谈,这次却没有忘记郭建,还想着郭建跟黄鹤斌他们是老人,让郭建协助董成鹏。
  黄鹤斌那边当然是一谈就成,然后华茂将这一方案向弗尔科夫投资、天悦以及债权人所控制的新泰华投资提出来。
  即便弗尔科夫投资掌握新泰华炼油厂的控股权,特别是在新泰华炼油厂的运营团队选择有最终的决策权,但相应配套项目建不成,新泰华炼油厂体量最大、盈利前景最可观的二期项目不知道要拖多久才能正式生产,也就不得不向天悦、华茂妥协。
  当然,尼兹·奥本海默、恩桑格对黄鹤斌领导的团队也熟悉,最后还是斯特金·福斯特联系曹沫,劝天悦“勉强”接受这一方案。
  近两个月的磋谈,在僵持近两个月后这时候才得以顺利的推进;除了运营管理团队,新泰华投资所持那部分的股权如何进行分割收购,也迅速谈妥协议。
  新泰华炼油厂更名弗尔科夫石油化工集团,弗尔科夫投资将大西洋联合石油贸易公司的资产注入其中,持股扩大到60%,天悦对弗尔科夫石油化工集团的持股降低到25%,华茂持股降低到15%。
  天悦、弗尔科夫、华茂最终总计出资四千万美元,从新泰华投资手里收购其对科奈罗滨海新城及科奈罗湖港的持股,又将科奈罗滨海新城与港口进行合并,更名为科奈罗新港城重启建设——最后天悦对新港城持股调整为35%、华茂持股调整为25%、弗尔科夫投资持股25%,另外德古拉摩港口集团持股15%。
  弗尔科夫石油化工集团以及科奈罗新港城都分别组建新的董事会,斯特金·福斯特与杨德山分别出任这两家集团公司的董事长。
  弗尔科夫石油化工集团第一时间全面重启建设,而科奈罗新城港城则初步先重启与炼油厂相关的配合项目续建,包括运营流动资金在,所需要的一亿五千万美元资金,则由大西洋银行提供低息贷款。
  黄鹤斌在原泰华技术管理人员的基础上组建新团队,立即返回德古拉摩恢复员工队伍。
  而除了相应的年薪外,在未来三年完成承诺的运营业绩,管理团队有权在五亿美元的总估值基础上,对两家集团追加总计5%股权的注资,并且注资需要的资金,由主要股东照比例提供一定年限的低息拆借。
  为了更好的监督新的团队、施加更大的影响力,郭建则成为华茂加入这两家公司董事会的最佳人选,不仅被推出来参与前期谈判,也赶在元旦前跟随黄鹤斌等人一同返回德古拉摩。
  弗尔科夫投资对新泰华赌场酒店持股达90%,也是直接更名弗尔科夫国际大酒店重启运营,但在新港城建成之前,弗尔科夫国际大酒店体量过于庞大,不可能有充足的客源。
  虽说海外有大量的华商沉溺于赌场,但这其中还以来钱快、事务占用精力相对有限的贸易商为主。
  而真正到新港城以及科奈罗湖工业园、加工园区投资建厂的企业主,除了赚钱更为辛苦外,日常企业管理也占据太多的精力,反而更为自控、自律。
  严志成也无意直接接手弗尔科夫国际大酒店的运营,而是说服尼兹·奥本海默及斯特金·福斯特同意将赌场牌照以及拉娜德雷东宴会楼交给他们重启拉娜德雷海滩赌场的运营。
  拉娜德雷海滩赌场主要吸引的客户,是经德古拉摩中转或在卡奈姆从事贸易、黄金开采等业的华商,尼兹·奥本海默、斯特金·福斯特在严志成、严明叔侄之外,手里也没有其他人能接下这摊子事。
  ……
  ……
  科奈罗新港城、弗尔科夫石化集团等项目的重启,曹沫除了跟严志成通过一次电话,并私下见了黄鹤斌一面外,就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
  具体的谈判事务也是杨德山负责,最后也是杨德山代表天悦实业及科奈罗湖工业园,出任科奈罗新港城董事长及弗尔科夫石化集团董事两职。
  从头到尾,曹沫对这两个项目重启工作的关心,似乎仅限于此。
  上市公司更名天悦实业,并对海外资产进行置换,曹沫也无意靠操纵股价谋利,在结束停牌,重新恢复交易后,天悦实业也就象征性的补涨了两个涨停板,市值就稳定在三十亿左右波动。
  天悦实业在国内的业务由陈舒负责,以化工管道及泵设备生产为主,但前几年发展被耽搁下来。
  现在就算曹沫拨了两千万美元的流动资金,但这一块业务也不是曹沫想要发展在国内的重点,目前只能想着尽快恢复盈利,想要重新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则难。
  而科奈罗能源将50%的股权置入上市公司,每年大概也只能提供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美元的利润。
  加上海外项目的不确定性,曹沫又无意去操纵股价,天悦实业的市值也就没有上涨的强劲动力。
  郭东虎以及陈锋等人都有心想将科奈罗食品置入天悦实业。
  然而,科奈罗食品的主要资产是这两年大力开垦、暂时还没能实现盈利的种植园。这些资产除了位于政局不太稳定的西非地区外,科奈罗食品跟天悦实业当前的主营业务关联性小。
  天悦实业刚进行过一次海外资产置换,现在想要再通过增发新股的形式,将科奈罗食品置入上市公司之中,短时间内看不到希望;葛军都不建议曹沫进行这样的尝试。
  当然,郭东虎他们不希望科奈罗食品整合到东盛集团的粮油事业部,曹沫也理解他们的心情,同时东盛地产的债务危机也已经彻底解除掉,便同意这事暂时搁置起来。
  曹沫元旦前一直都留在国内,这段时间他真正花心思去推动的,还是重构华宸皮卡的供应链;为此不惜暂停掉现有生产线的生产。
  华宸皮卡存在的问题,实是华宸工业自从引进皮卡生产线以来,早期在推动元器件及控制系统国产化过程中,过度强调成本的控制,除了不惜牺牲必要的一些性能外,品控也做得差强人意。
  这些年过去,国内汽车产业日益发展,同样的元器件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质量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低,然而华宸皮卡仅有两款的车型,除了品控有所改善,较为稳定外,性能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成本也没有得到降低。
  这显然不是正常的,背后必然存在极大的灰色利润空间被相关人等吞噬掉。
  这里面的蹊跷,不要说徐滨、黄忆江他们了,曹沫也都一清二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