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酋长(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459

  早年的石油开采商除了在岸上建设生活、安全及物资保障基地外,也建有配套靠海工船停泊的港口码头,此时都隶属于朗化石油。
  在天悦跟朗化石油签署合作协议后,这些设施的使用权也就暂时转移到弗尔科夫油服公司手里。
  因为海上油田开发,奎科妥思的市镇一度有十数万外来人口拥进来,治安形势在零零年以前非常的混乱。
  不过,随着朗化石油暂时中断对奎科妥思油田的开采,将主要人员撤出,这些外地人在奎科妥思谋不到生计,也就四散而去。
  当然,弗尔科夫油服公司入驻进来,曹沫抵达奎科妥思,看到生活基地外围的贫民窟里,又有人群聚集的趋势。
  好在黄鹤斌这段时间一直盯在这里,严禁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外出,前期所有的生活物资都从德古拉摩运过来,而不是贪图廉价从当地购买。
  不过,长期封闭起来,不跟当地人交流,或者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利益输送,必然会被当地势力排斥,从而诱发更麻烦、激烈的矛盾。
  曹沫的原则是一定要跟地方势力建立接触、联系,也一定要从当地甄选出温和派势力进行扶持。
  奎科妥思当地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厂,经济作物以可可、咖啡为主,以往交通不便——油田配套的码头虽然能停泊五千吨级海工作业船,但作为石油公司私有,以前也没有放开供奎科妥思的农作物以及其他物产直接出海。
  目前弗尔科夫油服公司暂时接管码头的使用权,西非农业集团自然就可以利用这座码头,从奎科妥思收购可可、咖啡、油棕果、木材等经济作物。
  奎科妥思目前一年能出口的经济作物很有限,可能也就一两千万美元,原本远远轮不到曹沫亲自出面,但从当地甄选合作方,涉及到天悦在奎科妥思站住脚的基础,其意义之大,远在每年一两千万美元的贸易额之上。
  除了曹沫亲自出马,谁能保证挑选出来的合作商是立场温和的,在建立合作关系值得进一步扶持的?
  谁又能保证埃文思基金会不会别有用心安插一些人进来?
  迪贡族群矛盾激烈而复杂,也滋生出相当多的极端族群主义者。
  朗化石油以往为了避免沾染麻烦,断然拒绝跟地方势力进行接触,更不要说合作,以致奎科妥思钻井平台及生活基地后期遇到的袭击,绝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海盗、匪帮或对朗化这种海外公司抱有憎恨恶意的极端分子所为。
  那时候朗化石油在迪贡几乎成了人人都能咬一口肥肉,自然也不可能找到真凭实据能指证埃文思基金会什么。
  黄鹤斌、斯特金他们看不懂曹沫能发挥的真正作用,但曹沫到奎科妥思后事无巨细的插手到跟当地势力各种事务的洽谈中去,他们只能理解奎科妥思油服业务的成败,对天悦在几内亚湾的产业整体布局太重要了。
  ……
  ……
  诺奎湖庄园袭击案,令埃文思基金会暗中扶持的海盗实力受到重创,同时也令塔布曼安全顾问公司在几内亚湾威名大振——即便如此,弗尔科夫油服务正式接管奎科妥思油田钻井后,还是断断续续有海盗跑过来骚扰。
  只不过没有装备高速快艇、火箭筒及速射机枪的精锐海盗出现,零星跑过来想吃肥肉的海盗,不过是送到塔布曼安全顾问公司嘴里的菜而已。
  陆续十数波海盗被击退,上百名海盗被击毙或缉捕送交迪贡警方后,海盗们便消停了。
  他们似乎认清了没有大势力在背后支持的精锐海盗牵头,他们这些散兵游勇实在不是装备精良的塔布曼安全顾问公司的精锐雇佣兵的对手。
  而这段时间里,曹沫除了期间短暂回隆塔、达荷美或奥古塔处理事务,主要时间都住在奎科妥思的生活基地里。
  生活基地从当地进行物资采购、聘请厨娘及清洁、园艺等辅助工人,西非农业集团在当地挑选合作供应商、西非联合水泥挑选代理商,在码头附近投资建造一座立式水泥储罐租给其使用,包括从当地找劳务公司负责码头运营以及后续营地基建等等,曹沫都事无粗细的直接插手其中。
  曹沫还特地在奎科妥思设立办公室,将在达荷美联系地方势力有优异表现的冯磊从阿克瓦调过来,出任奎科妥思办公室总经理,负责跟踪这些事务,并有监督其他事务、直接联络他的权限。
  在年轻的弗尔科夫油服公司以及临时聘请的技术支持商努力下,经过长达四个月的彻底维护、翻修,仅更新的设施及零部件就高达两千万美元,奎科妥思海上油田一号钻井最终在九月中旬成功出油。
  比朗化石油最乐观的估算,早了三个半月。
  这段时间,分管朗化石油西非办公室的雅克·塞泽尔多次赶到奎科妥思——钻井平台及相应设施,仅仅是附属于油田的开采权,在合作期间让渡给弗尔科夫油服公司。朗化石油设立西非办公室的目的,也是要对从开采、平台维修、运输以及销售等所有过程进行监管,对原油销售款的管理更是不可能有丝毫的松懈。
  令雅克·塞泽尔惊喜的不是钻井比最乐观估算提前三个多月出油,也不是塔布曼安全顾问公司多次击退海盗的骚扰,而是九月初的奎科妥思地区选举中,市政委员会十三名成员,都是天悦的合作商或供应商。
  与六名老市政委员建立合作关系,这不算什么本事,新当选的七名市政委员一个都没有漏掉,雅克·塞泽尔也不得不承认天悦内部有关曹沫在识人方面有过人之处的传闻了。
  雅克·塞泽尔也有过反思他执掌奎科妥思油田期间的得失,认识到在面对埃文思基金会这个强劲对手时,忽视了地方势力太过致命。
  奎科妥思地区选举过后,新的市政委员会第一时间并非提出新的市政建设及发展方案,而是第一时间提出加强治安、司法建设,并确保奎科妥思油田归属地区的不多税收,将优先用于警队建设。
  迪贡对原油开采、输出收取的税费,与卡奈姆等国家大体相当,总数基本上固定在每桶四美元,留在奎科妥思地区大约仅有每桶一美元。
  一号钻井出油,归属奎科妥思地区的税收约为一万美元。
  这笔钱要放在国内任何一座县级地域,都算不上什么,但放在奎科妥思,却是一笔令周边地区眼红之极的财政收入。
  何况后期还有望上涨到每天三万美元。
第四百九十四章
奎科妥思(二)
  迪贡有着极其复杂、尖锐的族群矛盾,这是其比周边国家更为动荡、落后的根源。
  从六十年代初反殖民运动风起云涌以来,迪贡大大小小动乱都没有消停过,也使得整个国家对动乱充满了厌倦乃至憎恨的情绪,族群和解、融合的呼声渐成主流,各大族群的温和派或者和解派陆续被推到台面之上,也是迪贡当前不争的事实。
  要不然的话,曹沫能耐再大,也不可能在奎科妥思新一轮的地区选举中,策划令全是跟天悦建立合作关系的温和派人物上台。
  说到底,曹沫所做的,也只是将影响力较大、能力较强的温和派人物,挑选出来与之建立合作关系而已。
  这些温和派人物能在地方上最终得势,主要还是迪贡的时势所致。
  曹沫即便在幕后做了一些事,那也只是推波助澜而已。
  与地区的地方势力,曹沫亲自操刀从无到有建立密切关系,最初还是隆塔。
  那时他一无所有,所有的事自然都需要他亲力亲为。
  而在德雷克以及达荷美,即便很多事情谈不上亲力亲为,但他也投入极大的精力,有选择的跟一些地方势力及代表人物进行沟通交流,建立密切的私交。
  那也是为了乌桑河铜金矿的巨大利益,在阿克瓦建立足够宽的护城河。
  赛维义家族在阿克瓦权势滔天,但暂时还拿天悦没辙,主要也是赛维义家族轻易不敢推翻地方与中央相互制衡的民选制度;而德雷克的地方势力几乎都站在天悦这边。
  倘若德雷克地方上有较为强势的家族、部落,站在伊波古矿业的对立面,或者说甘心被赛维义家族及埃文思基金会当枪使,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的棘手。
  至少乌桑河铜金矿的正常生产很难正常保持下去。
  现在乌桑河铜金矿还能保持正常的生产,而赛维义家族又不便公开站出来对伊波古矿业加以打击,这也迷惑了阿克瓦国内的很多人,以为传闻仅仅是传闻而已。
  贝宁在天悦的整盘棋中地位及作用极其突出,但贝宁再小也是一个国家。
  曹沫虽说有心,但还没有狂妄到直接的、明目张胆的去把持一个国家的政局。
  因此在科托努-波多诺伏,跟贝宁当局的政要权贵建立关系,主要还是由小塔布曼他们出面,也没有刻意的去扶持哪方势力上台。
  他们要是在贝宁表现得太跳,欧美哪个国家认为天悦的存在,影响到他们在几内亚湾的整体利益,从而进行干涉,曹沫那时就哭都来不及了。
  曹沫在奎科妥思亲力亲为的从无到有跟地方势力建立联系,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选举,主要还是奎科妥思在天悦的西非产业投资版图上地位太重要了。
  而此时奎科妥思在迪贡这个国家,乃至在整个几内亚湾区,还远远谈不上举足轻重了。
  不过,奎科妥思在朗化石油高层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不容忽视的。
  天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跟奎科妥思新一届市政委员会的所有成员都成功建立起合作关系,在朗化石油的高层眼里也算得上一个不小的奇迹。
  不仅雅克·塞泽尔,朗化石油其他高层后续在反思奎科妥思打击海盗、对油田进行开采计划遭受挫败,都意识到轻视对手、对地方势力过度忽视等问题。
  朗化石油这几年来也不是没有想过重启奎科妥思油田的开采作业。
  事实上即便权衡利弊,一直拖延着没有行动,但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想、年年想,还为此制定大量的计划、方案。
  第一季度洽谈合作时,包括雅克·塞泽尔在内,朗化石油高层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开放性态度,也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新买家的努力。
  到九月份,雅克·塞泽尔的报告递交到朗化石油其他高层的案头乃至董事会上,谁都无法否认,天悦在奎科妥思不到四个多月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他们这些年来所一直设想却未能付诸实施的、最完美的重启开局。
  一定要说有什么缺陷,那就是弗尔科夫油服公司的技术力量以及装备薄弱了一些。
  不过,在朗化石油派出的工程师,以及弗尔科夫油服外聘的中海石油专家及工程团队的协助下,一号钻井平台出油的时间,比乐观预计早了三个多月,预计年前能实现多井同时作业。
  而二号、三号钻井平台的大修也都已经同时展开,极有可能在年底之前都实现出油;到明年三月份实现多井同时作业。
  情况乐观估算,奎科妥思油田到明年年中,日开采量就能回到三万桶的高点。
  因此雅克·塞泽尔在报告里,强烈建议集团放弃出售奎科妥思油田的计划。
  朗化石油正式收购奎科妥思油田的前夕,世界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需求下挫以及OPEC不适时宜的增产影响,布伦特原油价格从九七年二十四美元一路下挫到九八年底的九美元。
  而到九九年三月份,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开始反弹,但直到朗化石油正式签约收购奎科妥思油田,布伦特原油价格都没有突破每桶三十美元。
  在这一背景之下,奎科妥思油田开采权以及三座综合型半潜式钻井平台等附属设施,以总报价二十亿美元为朗化石油收入囊中。
  奎科妥思钻井大劫案,给朗化石油带来巨大、难以弥补的损失,更主要是负面舆论所带来的压力,令朗化石油在零七、零八年原油价格高涨巅峰时都没能下决定重启奎科妥思油田——这主要也是油价巅峰期太短了。
  要是国际原油期货在每桶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美元期间多维持三五个月,可能也就已经重新启动了。
  至少零八年上半年,是最接近重新启动的时刻。
  即便到今天,国际经济还没有彻底从次贷危机的阴影里走出来,但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稳稳的反弹到每桶八十美元以上,远远高过两千零零年之前的五年平均价格。
  奎科妥思油田位于迪贡湾,占地面积超过两万平方公里,虽然不算超级大油田,目前探明的经济开采储量约八亿多桶,但水域浅、风浪平、成油富集区完整,一座综合型半潜式钻井平台可以同时进行多井作业,产量高,开采成本相比较陆域(包括陆路运输在内)高不了多少,经济价值非常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