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多元宇宙帝国(校对)第2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649

  走人!
  我想起来了,他本来就不是秦国人,他是魏国人,他祖孙数代都是魏国国尉,今日的举动是故意的!
  这种说法几乎是一定会出现,甚至一定会被百姓们接受!哪怕很多人稍微想一想就知道这是假的,但是百姓们需要发泄!百姓们的不满,需要宣泄出来。
  这个时候,有谁比尉缭子这个丞相更适合成为冤大头吗?
  大不了等到事后百姓们都冷静下来了,再给你恢复名誉,只不过到了那时,丞相的位置已经有其他人了。
  这样的局面,明空呼吸之间就能想到!
  可是这份全面动员令能不签吗?
  不能!
  因为如果大秦不发布这份动员令,没有进入战时体制,那么蒙元不出意外肯定会过来入侵大秦。
  到了那时,尉缭子这个丞相一样要倒大霉。
  丞相,身负天下之望,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帝国发展的很好,丞相有功!
  帝国发展出了问题,丞相一定有错!
  “所以,师尊便提前写好这份辞呈……”
  “嗯,还有吗?”尉缭子不以为意的道。
  “君臣之间,最重要的不是功劳,也不是臣子在民间的声望,而是君臣之间的感情。师尊从陛下发迹之初便跟着陛下,和陛下之间自然是存在这种君臣相得的真感情。”
  说到这里,明空便满脸羡慕。
  她最羡慕的就是李斯和蒙恬,这二人从嬴政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追随他,那个时候的嬴政是最弱势的。
  当时嬴政父亲嬴异人身死,朝廷大权尽在吕不韦手中,嬴政虽然登基,但手中的权利却少之又少。
  能从嬴政最弱小的时候陪着他,一路走到今天,这样的交情,这样的君臣相得,想想就让人羡慕。
  所以从没有人看不起蒙恬,反而都认为蒙恬迟早有一天能当上大将军!李斯也是同理,哪怕当初那些异界史书传回来,也没有丝毫影响李斯的地位。
  “只要这种真感情还在,一切就都不是问题。更何况全国上下,能签署全面动员令的也就只有两人,一位是师尊,还有一位是陛下。当陛下不在的时候,皇后娘娘也可签署。”
  “如今师尊这是在为陛下背锅,师尊签署了这份动员令,陛下便不用为难,至于这份辞呈,不过是有备无患罢了,用得着就用,说不定用不着呢。”
  听到这里,尉缭子微微摇了摇头:“你啊就是想太多,单纯的论政治能力,你已经有了丞相的火候,去当某一个附属世界的丞相也足以胜任。”
  “但是不知道是性别的原因,还是自幼的经历,亦或者是秀家的影响,让你的心胸始终都不够开阔。当附属世界的丞相够了,但是在我这个位置,远远不够。”
  “你要记住,陛下的心胸远比你想象的更开阔!大秦和陛下是相辅相成的,陛下离开了大秦,尚且可以再度开创一个新大秦,而这些百姓离开了陛下,又算的了什么?”
  “这些阴谋诡计,人心谋算不能说没用,在底层中层之时很管用,但是到了高层,到了我这个位置,到了武成侯武安君这个位置,什么阴谋诡计没见过?什么场面没见过?”
  “我之所以压着这份动员令没有发布出去,不是为了背锅而是因为陛下可能也会签署动员令。”
  嬴政亲自签署的动员令,效果肯定比尉缭子签署效果要好的多!
  如果说尉缭子的动员令效果是一,那么嬴政的效果至少是五!
  “至于这份辞呈,其实也很简单,蒙元的实力比帝国要稍微强上一些,初期帝国可能会吃亏,如果损失巨大的话,我就主动辞职,吸引百姓的怨恨、不满。”
  说到这里,尉缭子拍了拍明空的脑袋:“这本就是丞相该做的,也是丞相的责任之一。”
第六章:秦在,寡人亦在,秦人何在?
  又是旬休的一天,太阳都已经晒屁股了,可赵建国却丝毫没有起床的想法。
  他是始皇二十五年出生的,名叫建国,那个时代百姓们还是很朴素的,出生的婴幼儿的名字也都差不多,建国、建邦、安邦、鼎业、鼎基、建设……
  到了学校之后,老师喊上一句建国,刷刷刷五六个建国就站起来了,安邦,这一回直接有七八个安邦站起来!
  要是老师的嗓门大一些,隔壁班级也能站起来两三个建国安邦。每当这种时候,赵建国就很是无奈,这算是什么事儿啊?
  所以他们这一代从小开始就总想着和家长们硬着干,父母想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偏不干什么!
  然后他们就挨打了!
  挨得比较惨!
  关键是大秦医术发达,高手众多,哪怕是打骨折了,也不用去医馆,找隔壁的王叔叔的给你正正骨,揉一揉差就差不多好了。
  越打越叛逆,越叛逆越打!
  毁掉了的一代,这一代人不行,有这样的年轻人,我看这大秦是吃枣药丸!
  伴随着年纪的成长,叛逆者的数目也越来越少。而等到赵建国辛辛苦苦也考不上太学的时候,他就崩溃了!
  太学实在是太难考了!
  哪怕有他老子的加分,也考不上!更何况他还没有!
  他爹就是大夫喜,是当年曾经当着萧何、嬴政的面,亲自询问加入征伐司之后,帝国发不发老婆的那位勇士!
  当时的喜没有姓氏,所以赵建国出生之时也没有姓氏。因为喜决定不到彻侯就不给自己取姓,当爹的这么决定了,儿子、孙子自然也就没有姓。
  一直到始皇四十年的事实,喜才累积功劳,成为彻侯。根据封号,他引经据典,翻了好长时间的书,最后给自己取了一个赵姓。
  然后建国就变成了赵建国!
  如果是始皇十年,始皇二十年的时候,以赵建国的分数再加上彻侯儿子的加分,差不多是可以考上太学的。
  可等到赵建国考太学的时候,都已经是始皇四十多年了,那个时候光是大秦本土便有数十亿人口,再加上附属世界的,一千亿说不定都有了。
  这么多人,哪怕一万人之中出现一个天才,那也是一千万天才,这一千万天才之中的适龄儿童,每年起码也有十万。
  哪怕太学自从成立之后就一直在扩招,也最多就是这么多学生了。至于功勋之后,太学最不缺的就是功勋之后。
  彻侯、贵族加分,更是被一削再削!
  到了如今,彻侯加分更是直接换了个规矩!
  一开始的时候,彻侯的儿子可以加五十分!
  然后变成了四十分,三十分,二十分,然后忽然间变成了八十分,难道朝廷大发善心了?
  不不不!
  不是这样的!
  是狗日的太学丞一拍脑袋做出的决定,那个家伙说,彻侯的儿子太多了,有的彻侯儿子都快三位数了!
  他们努力的教育儿子,指望儿子出头,这本来是没错的。可太学能容纳的新生是有限的,总不能全是功勋之后。
  然后他就上书朝廷,把彻侯加分变成了八十分,这里的八十分指的是总分!
  而赵建国考太学的时候,喜的八十分加分已经用光了!
  谁让赵建国是幼子的呢,他前面的兄长考太学,差了二十分,喜能不帮忙吗?
  帮!
  可赵建国有多少兄长姐姐呢?
  很多很多!
  喜和妻子薛冰的感情很好,几乎是三年一孕,二人的武功虽然比不上第一线的战斗人员,但大宗师、无上大宗师还是轻轻松松的。生儿子生女儿简单的很,也没有生命危险。
  家里养的起,夫妻感情和谐,还一直都有生育能力,为啥不生?
  所以赵建国就没考上!
  不过没考上有没考上的活法,然后他就上了一所大学,也算是知名大学,只不过和太学自然就没法比了。
  躺在床上,赵建国往旁边摸了摸便摸出了一枚通讯符箓,念头一动,甚至都没有开口,符箓便自动投影出一个屏幕。
  上面有着今日的新闻,作为一个有想法的二代,看新闻几乎是每天必须的工作,一般人或许什么也看不懂,他们只能看到大秦很大,帝国很好,敌人很不好这三个消息。
  当然,有的时候他们也可以看到陛下很好,娘娘很好,太子很好,军队很好之类的消息。
  但对于体制内的二代们而言,自幼耳濡目染之下,政治嗅觉天生的就比较敏锐。
  忽然间,画面一闪就从刚才的新闻变成了黑水龙旗,这是大秦的国旗,在国旗出现的瞬间,就传来了主持人的声音。
  “紧急通知,有外敌即将入侵,陛下将亲自发表演讲,动员天下,下面是陛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6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