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多元宇宙帝国(校对)第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49

  “不错,原本计划是五年,可是仅仅四年便实现了五年计划的目标。说起来这还多亏了仲父,如果不是仲父源源不断的从此接运输粮食,大秦也没法发展的这么快。”嬴政认真地道。
  如今的大秦,总人口也就才一千万。虽说这几年鼓励生育,但是新生儿终究是新生儿,而且适龄男女的数目摆在这里,短时间内增加不了太多。
  而吕不韦光是去年就运了足足三千五百万石粮食,平均下来一人三点五石,也就是三百五十斤粮食。
  再加上大秦百姓们自己种的地,粮食已经多到了吃不完的地步了。即使整个大秦都已经化作一个大型工厂,也吃不完这么多粮食。
  这四年来,每一位百姓都在秦吏们的规划下,踏踏实实辛辛苦苦的为帝国工作。他们收获了粮食,收获了少府铸造的新钱。
  在徭役期间,他们一天三顿饭,每天还能有十钱的工钱,工作时间不过是八个小时。到了现在,百姓们已经很喜欢帝国的徭役了。
  可以说吕不韦从此界运来的粮食,才是帝国巨变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些粮食,凭什么连徭役都能一天三顿?
  如果徭役仍然是以往那种很难吃饱的状态,又哪来的力气干活?从这个角度讲,眼前的吕不韦才是帝国巨大进步的最大功臣。
  “去年老夫运送了三千五百万石粮食,今年可能就更少了。因为朝廷也不是吃素的,第一年很轻松的就混了过去。第二年的时候,在老夫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也很轻松。”
  “而第三年的时候,朝廷其实就已经察觉了。各种明察暗访,老夫竭尽全力总算是没有暴露。而今年是第四年,朝廷早就张网已待,只要老夫现身必然会暴露。”
  如今的大明,南方已经开发完毕。江南更是成了整个天下的大粮仓,整个江南的粮食产量,比起其他地方加在一起还要多!
  而江南整体的粮食产量,此界大约在十万万石上下。如果丰收会更多,但是去年的时候遭遇天灾歉收了。
  而去年的时候吕不韦又通过种种手段,一口气收购了三千五百万石粮食,如果不是他早早的布局,并且准备了很多手段,现在的他早就暴露了。
  可即使如此,朝廷也已经有所猜测。而那陆小凤更是因为此事直接盯上了青衣楼,盯上了吕不韦。
  “而且不仅仅是粮食问题,这几年来为了购买粮食,青衣楼便开始贩卖私盐。有大王提供的技术,公输家长老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制盐,这种盐便宜的很,量又很大。”
  说到这里,吕不韦就停了下来。说白了就是这种工业化的海盐太便宜,吕不韦为了购买粮食就必须疯狂筹钱,所以他就盯上了私盐。
  此界的银子不值钱,一石粮食要十两银子。一千万石粮食,就是一个小目标。每年光是买粮就得好几个小目标,这么多钱当然不可能光靠打劫。
  虽然吕不韦很努力的组建了摸金校尉,还利用公输家的机关术,洗劫了少林、武当、江南海商、北方晋商们的宝库。但是这种法子总是有极限的,平南王府被盗的时候,大家只以为他倒霉。嵩山少林被盗的时候,众人就开始惊讶了。
  等到江南海商被洗劫的时候,其他人反应再迟钝也明白了:这几年来有一个机关术犹如天人的超级大盗,盯上了大家伙儿。
  反应再慢的也知道把钱财给分布在好几个小库之中,即使被盗也只损失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这几个大势力因此就联系到了一块儿,互相一分析就直接联手了,也正是他们的联手,朝廷才能这么快的反应过来,并且盯上青衣楼。
  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吕不韦停手就可以停下来的了。人家已经盯上你了,甚至如果不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说不定青衣楼在陆地上的分部都已经被抢劫了。
  至于总部,当然是在海外了。早在第二年的时候,吕不韦就把总部搬到了海外,还占据了琉球国,建立了幕府。
  “也就是说,能得罪的基本上都得罪了?”嬴政问道。
  “虽然老臣也不想这么说,但事实就是如此。在没有涉及到他们利益之前还好,可是如今。”说着吕不韦就摇了摇头。
  这事儿吧,其实也不怨他。甚至可以说,此事早就在嬴政预料之内。每年走私好几千万石粮食,还连续成功了三年,不能奢求更多了。
  “失败了就失败了,这本就在计划之内,那么接下来仲父有何打算吗?”
  哼!
  “既然和平的路子走不通了,那就给他们带来铁与血吧。在老夫看来,征服此界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便是收集情报,深入此界的每一个行业,彻底的了解此界,如今这一步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
  “第二步便是制造混乱,甚至是挑起野心家的野心,让野心家们登场,让此界陷入内耗。”
  “而第三步则是视情况而定,如果我们在此界有足够的力量,就直接征服。如果我们征伐司没有足够的力量,那就直接降临大秦的铁骑。”
第三章:万事俱备
  想要制造混乱,嬴政自然需要先盘点一下征伐司在此界的家底。有多少人,多少高手,多少人才,多少军队,军队战力如何……
  大秦即将展开灭韩之战,短时间内是抽不出太多人力物力的。更何况即使灭了韩国,嬴政也不想这么快就暴露诸天万界之事。
  最起码也得等到灭了韩赵魏,甚至是灭楚之后,才能暴露。到那个时候大局已定,其他人哪怕知道了什么,也无所畏惧了。
  如今的征伐司,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的。早在第二年的时候,吕不韦便带着青衣楼的好手,以及征伐司训练出来的五百人精锐军队,征服了琉球国。
  琉球国乃是大明的属国之一,如今正在被日本的某个地方豪强攻略,在未来甚至会彻底的被这个日本的地方豪强占据。
  然而当吕不韦以及征伐司的豪杰到来之后,一切就都不一样了。他们提前把琉球国给占了,当成了海外基地。
  琉球国其实不大,说是国家,本质上不过是由一群很小很小的岛屿组成。总面积大约是四千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也就是十万上下。
  十万人之中,有着君王,有着文官,有着武将,还擅长内斗,喜欢作死,外敌无数。
  不过由于琉球国的位置比较重要,在大航海之中往来的客船着实不在少数。所以琉球国之中,有着平南王府设置的基地,有小老头设置的基地,还有不少南方大豪商设置的基地。
  这么多的势力就像是外国列强一样,对于琉球国而言无论是哪一个它都惹不起,所以只好关上门来内斗。
  甚至琉球国之所以还没有被日本地方豪强攻占,就是因为这些大势力不允许。而等到吕不韦来了之后,二话不说就展开了大清洗。
  管你是平南王府的探子,还是小老头的手下,亦或者是日本地方豪强的线人,统统杀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幕府,幕府之主是嬴政。不过嬴政时间有限,只是偶尔露个面,大事则是交给吕不韦处理。
  十万人口,按照战国之时的强大动员能力,动员出一万军队可谓是轻松无比。而之前琉球国,却只有数百人的军队。
  在吕不韦接手之后,如今的琉球国已经有了一支三千人的精锐军队。高层军官都是征伐司的豪杰,三千人严格按照大秦的最新标准训练。
  风!
  风!
  大风!
  听着将士们的怒吼,嬴政还是比较满意的。最起码眼前的这支军队,看上去就很能打的样子。
  “这是一支军官团队,仲父用心了。”
  闻言,吕不韦笑呵呵的捋了捋胡子:“这支军队虽然数目很少,只有三千人,但是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按照百人长的要求培养的。”
  “而琉球的地理位置又很好,有着足够的金钱财宝训练他们。时至今日,他们之中的每一位都读书习武。即使放在大秦,也是合格的军官。”
  三千军官,轻轻松松就可以扩充到三万人,而且还是那种战斗力极强的三万人。
  近代军队和古典封建军队最大的差别其实就是军官数目,在封建时代,有的时候可能一千人的军队之中,才有一个内行,这是很常见的。
  因为封建时代兵法是屠龙之术,除了兵家将门之外,普通人很难掌握。而将门子弟之所以能带兵,靠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兵法,而是自己从小培养的家生子。
  他们通过这些家生子,可以有效的掌握军队。再加上祖上传下来的带兵经验,便算是合格的名将。
  而近代军队,每一个班长都上过军校,都知道该怎么打仗,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
  三万人的军队,配备三千名合格军官,这就是妥妥的近代军队。见血之后,再加上大秦提供的精锐铠甲,完全可以吊打此界大明最精锐的边军。
  “除了这支军队之外,这四年来老夫和征伐司的诸位豪杰仍然做了许多准备。托陛下的福,如今的琉球国国人之中,已经做到了全民习武,虽然实力不怎么样,但身体健康百病不生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初步习武的百姓,在进入夷洲岛、吕宋等地之时,不会生病。即使他们居住在丛林之中,也不会因为那里的环境而生病。”
  听到这里,嬴政眼睛都亮了。这武功的效果,还真是远超想象。移民东南亚,甚至是征服缅甸、泰国这些国家,最大的困难从来都不是军事力量不够而是水土不服。
  历代以来,中原人士是很难适应夷洲岛、东南亚一代的气候的。移民到了那里,起码得死上一半。
  光是一个疟疾,传播起来的时候就会要人命,更别吸血虫等隐藏在雨林之中的致命杀手了。
  “真的?已经试验过了?”
  “对,这几年来除了琉球之外,老臣一直在开垦夷洲岛。前后一共输送了三十万百姓,此刻还活着的只有十五万了。”
  “为了解决水土不服,想了许多法子。最终还是练武强身的效果最好,只要进入炼己筑基之境,移民的死亡率便会降低到一成,而进入炼精化气之境后,除非实在是太倒霉,不然根本就不会死亡。”
  炼己筑基很难吗?真的不难,这不过是习武的第一步。即使是普通人,也只需百日即可进入此境。
  如果能一天三顿饭,偶尔有肉的话,资质再差也能在一年之内进入此境。此刻的征伐司,真的不缺肉。
  他们在海外,随随便便往海里捞鱼,一张渔网下去轻轻松松就是几万斤海鱼,运气好的时候,就是几十万斤。
  这几年来光是征伐司运到大秦的咸鱼,平均下来每天都有数十万斤。这些咸鱼大部分都被军队消化了,小部分流入了民间。
  数日之后,嬴政便来到了夷洲岛。站在高处,看着这里的良田。虽然只有十五万百姓存活,但是此地却有着数目多达五十万的奴隶。
  至于田地数目更是多达五百万亩,还是一年两熟。
  有三千人的军官种子。
  有五百万亩一年两熟的田地。
  还有大秦支援的三万套钢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