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多元宇宙帝国(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649

  所以这辈子王斗要做一个奸臣、权臣!
  他要当军阀!
  他要当节度使!
  他要拥有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所以自从崇祯四年,王斗出塞斩获甚众,积功至总兵之后,他就开始跋扈,他就开始撕破脸,直接对当地的文官、地主动手。
  但凡是不认可他理念,不向他效忠的,统统派土匪杀了。
  反正宣府之外,流寇很多,盗贼遍地,士大夫一不小心被流寇杀了,也很合理对不对?
  至于朝廷中央的文官不认可,那又能拿王斗怎么样?
  当王斗发现文官们只是纸老虎之后,就彻底转变了想法,他开始一点点的扩大地盘,一点点的对付文官,一点点的培养新人才,一点点的建立属于自己的新体制!
  当时间来到了崇祯十年之时,王斗的实力已经膨胀到了比上一世更强的地步。
  如今他的麾下已经没有家丁、宣府本地士兵的区分了,所有的兵都是他王斗的兵,治下百姓超过百万之众,动员体系极强。
  这一年,后金再次入寇!
  这一年,王斗率领五万步兵,一万骑兵与之野战,战而胜之。
  地点仍旧是长城之外,时间仍旧是崇祯十年!
  甚至就连帐篷之内的面孔,也有很多,都是前世的面孔,所不同的是将军们说话的内容。
  “入关!”
  “入关!”
  “入关!”
  “大帅,我们宣府百姓的生活很好,甚至已经做到了只要勤劳肯干就饿不死的程度,这放在以往是完全不敢想象的!为了天下百姓考虑,还请大帅不要顾忌个人名声,立即入关,拯救天下苍生!”
  “大帅,宣府百姓的日子过的明明很好,可是却被那群文官妖魔化,他们看不起我们,看不起武人,甚至连宣府的百姓,他们也看不起!”
  “大帅,那群文官自己没什么本事,不会算账,不会灭贼,不会射箭,除了内斗之外几乎啥也不会,偏偏他们还掌握了……掌握了?那个词叫啥?”
  “舆论!”王斗主动说道。
  “对,就是舆论!他们没本事也就罢了,可却还通过门生故吏,通过朋友不断地污蔑大帅,污蔑我们宣府,说我们都是妖魔鬼怪,偏偏其他的读书人还真的信了,这简直不能忍!”
  “不错,过去的时候,大帅一直尝试和他们讲道理,我们也天真的以为,只要我们遵守规矩,遵守文官的规矩,他们就会把我们当成自己人,可是看看戚少保的下场,看看李成梁的下场,我们武人永远的低人一等,永远的不被文官当人看!”
  “入关!”
  “入关!”
  “入关!”
  “在他们眼里,我们这些武人永远都是粗坯,永远都是没有脑子只有力量的莽汉,永远都是用到的时候好好说话,用不到的时候,呼之即去。”
  “大帅,和那些读书人们没什么道理好讲,光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光讲道理,他们不会把土地让出来,光讲道理,也没法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入关!
  入关!
  挥了挥手,正在争论的将军们便安静了下来。王斗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缕极为真诚的笑容,这一回没有人为大明说话,这很好,真的很好。
  “诸位,你们的心意本帅已经知道了,但是入关二字就不必提了,这个口号不合适。只有蛮夷,才会入关!”
  一开始的时候,将军们还以为王斗这个大军阀忽然要变成大忠臣了,还有些紧张,可是听完了之后,就笑了起来。
  “不错,大帅如今的地盘乃是关中之地,是当年大秦的地盘,我们此举可称之为东出,当年大秦东出函谷关横扫天下,今日大帅东出……”
  “伐纣也行,当年周武王不就是西伯侯?他的地盘在西边……”
  “传我将令,三日后大军拔营,目标京城,口号东出!”
第十二章:大人,时代变了
  东出!
  东出!
  东出函谷关之前大秦是六国眼中的蛮夷,东出之后,大秦是天下之主!
  这个口号已经将王斗的野心,说的一清二楚!
  不是清君侧,而是东出!
  与后金决战之前,王斗麾下有五万步兵,一万骑兵,决战之后还有四万七千步兵,九千骑兵,他麾下的死伤和战果对比之后,这一战可谓是极为辉煌!
  这是一场真正的大胜仗!
  当他率领军队从长城入关之时,辽镇之中的军阀们连屁都不敢放一个,都在装瞎子装聋子,一个出来与之战斗的都没有!
  尽管谁都知道,王斗此刻的举动是违反圣旨的!
  崇祯是让他自己进京,不是让他带着军队进京。自古以来,但凡是京城以外的军队进京,都有可能演变出不好的结果。
  一个不好,就会演变为董卓入京的场景。
  简而言之,军队也分为‘熟’军和‘生’军。
  一般而言,帝国的中央军就是熟军。熟军之中,军队基层都知道君君臣臣的道理,也明白朝廷的强大。
  这样的军队,如果主帅造反,根本就不用动用圣旨,底下的基层军官便会主动干掉造反的主帅。
  即使一时被裹挟,也只需一道既往不咎的圣旨,即可瓦解军队战意,让军队再次效忠于朝廷,这就是熟军,军队上上下下早已被朝廷驯服。
  而生军就是军队上下只知主帅,不知朝廷,不知皇帝的军队。董卓麾下的西凉军就是典型的生军,他们可以视朝廷威严为无物,董卓让他们砍杀大臣,他们就真的敢砍杀大臣,董卓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这就是为何,在原本的历史上皇台吉入寇北京之时,袁崇焕想要带兵入城,崇祯皇帝却一直不同意。
  因为袁崇焕一手缔造了辽镇军阀团体,在辽镇那群军阀的眼中,袁崇焕说的话比朝廷圣旨还管用。
  尤其是当祖大寿公开违抗崇祯圣旨,却因为袁崇焕一封信又一次听从朝廷命令之后,从那时起袁崇焕就必死无疑了!
  一个生军领袖,在后金围城之时却一个劲儿的要求带兵入城?你想干什么?当董卓第二?
  是不是入城之后,就要学习董卓废立天子了?
  你要是崇祯,你敢让他带兵入城?
  至于说忠诚,这世上最值钱的是忠诚,最不值钱的也是忠诚,只要崇祯不是傻子,就不可能同意袁崇焕帅兵进城!
  “东出,东出,这他娘的,难道真的要换一个天下?”
  “谁知道呢,反正我们是没法子,连八旗兵在野战之中都打不过他们,更何况是我们?”
  “是啊,说到底王大帅也是武人,他要是真能做上那个位置,咱们再差也不会比如今更差了。”
  辽镇武人的聊天内容,王斗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不会在乎。辽镇的那些军阀,实力也就那样。
  “无耻反贼,吾必杀之!”
  “哼,莽夫就是莽夫,竟然敢违抗圣旨?只需陛下一道旨意,便可擒之杀之!”
  “我早就说过,那王斗脑后生有反骨,是王莽司马懿魏延一样的人物,早就该杀了。”
  这是朝廷大员们收到王斗抗旨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所发出的感慨。
  “辽镇是怎么回事儿?朝廷每年数百万两的辽饷,账面上更是有十几万精兵,还有长城可以倚仗,怎么一仗都没打就把王贼给放过来了?”
  “不好,王贼狼子野心,这是要直冲京城而来,当速速传召天下,号令地方总督,前来勤王!”
  “王贼倒行逆施,必死无疑。”
  这是王斗顺利入关,辽镇军阀一动不动的消息传来之后,京城大员的反应。
  “儿啊,今日为父和你说些掏心窝子的话。这崇祯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崇祯元年之时,陕西大旱,流民造反,后面是鞑子,如今王大帅也起兵了。这今后的局势如何,为父看不明白。你速速收拾细软,回老家读书去。”这是某位六部侍郎。
  “幺儿,如今局势很危险。京城之中,除了京营之外,根本就没有其他军队,而京营被吃了九成的空饷,剩下的一成,也很多年未曾训练的样子货,他们不可能挡住王贼。你速速回老家……”这是某位六部主事。
  “天下即将大变,不过无须担心,即使那位成功了,治理天下也只能依靠我们,所以诸位放心便是。即使是最坏的情况,也坏不到哪里去。”这是某位内阁大学士。
  “诸位,诸位,大帅东出,将改革天下,大帅素有大志,听闻宣府百姓更是安居乐业,人人吃的饱饭,这是大仁,这是夫子也认可的大仁,为了这大仁,我们难道不应该抛弃个人荣辱,为大帅进城做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吗?”这是某位年轻的翰林侍读。
  此刻,王斗距离京城只有五百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6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