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秦多元宇宙帝国(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649

  想到这里,北冥子神色坚定的打开了匣子,里面是一柄宝剑,是道家的传承之剑——雪霁。
  “这柄雪霁剑,乃是当年祖师的随身佩剑,随祖师一起前往昊天元气之海。最后祖师飞升之时,留下了这柄宝剑。里面有着祖师的传承,今日借给大王,希望大王能够有所收获。”
  听到这里嬴政就有了兴趣,这可是老子的传承,当年以一己之力开启了诸子百家时代,让灵气复苏让黄金大世到来的圣人!
  接过这柄宝剑,并没有什么意外发生,当嬴政将神识投入此剑之内的时候,变故发生了,他周围的环境忽然就有了变化。
  这里是昊天元气之海,面前则是出现了一个骑着青牛的老人,老人正是老子,耳边则是传来了老子诵经的声音。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
  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
  这是金丹大道!
  老子镇压昊天元气之海三年,再也压制不住自己,功成至人,最终不得不飞升而去。而这金丹大道就是飞升之时的他,所留下的传承。
  金丹大道这四个字嬴政真的不陌生了,当然不是在大秦知道的,而是在其他世界。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大明、大唐、大宋嬴政都碰到过这个词。
  只不过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时期,人们对于金丹大道的认知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即使是同一时期,不同的门派对于金丹大道的认知仍旧不同。
  而这柄雪霁剑之中,老子所留下的金丹大道也很有趣儿,至少不是那种在体内修出一颗硬坨坨的胆结石。
  参悟了片刻,嬴政若有所思,略有所得,也终于知晓这门金丹大道的大体思路,也算是有所裨益。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一言以蔽之所谓的金丹大道,其实就是精气神心灵四项同修的一种法门,这就是核心,四系同修同级无敌!
  历代以来,有的功法专修真气,最终练就先天真气甚至是将自己的真气转化为天地间的某种高质量天地元气,炼气士们将这样的真气称之为太阳真火、太阴真水、纯阳之气等。
  也有的人专修肉身,做到肉身金刚不坏,死后千年不朽不腐,仍旧栩栩如生,摸起来甚至还能感觉到温度,就像是活的一样。
  还有的人转修元神,存身观想阴神阳神元神,最终做到元神脱离肉身仍旧可以继续存在,肉身死亡之后更是可以投胎转世,重头再来。
  甚至还有一些哲学家、思想家,他们的心灵无比强大,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觉险而避,危险永远都追不上他们。
  但是金丹大道不一样,这种道路四系同修,无论是精气神还是玄之又玄的心灵,都可以修炼,而且是互相促进互相帮助。
第二十二章:敌人内部的友军:魏王
  相同实力之下,其他人或者是战士,或者是法师,或者是刺客,或者是教师,有擅长的但也有不擅长的,而金丹大道则是全属性战士。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缺点的全属性战士,同级别之中他比战士的法力更深厚,比刺客更肉,比法师的近战更强,这是一个几乎无敌的修炼法门。
  这个法门的优点很明显,但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修炼速度很慢。除非你是大机缘大气运之辈,不断开挂奇遇连连。
  否则人家修炼真气的已经是大宗师了,你这个四系同修的说不定还在先天晃荡,人家一个念头一道真气远远地就把你给杀了。
  回想一下老子当时所处的环境,嬴政就可以理解了。
  老子当时肯定是想要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尽可能的多在世界之内呆一段时间。他镇压道标的时间越长,世界之内灵气复苏的时间也就越长。
  这种情况下他灵机一动,创造了金丹大道,同级无敌却又很消耗时间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多谢道祖,你是个好人,金丹大道很不错,现在是孤的了!
  ……
  赵国,嬴政在阅览道家的典籍,同时举行了赵国第一场科举考试。和韩国那一场科举类似,难度都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提前准备,通过的难度其实很低。但是时代终究不一样了,时隔一年,赵国贵族之中提前投降的,偷偷买了一本秦国文字大全的不在少数。
  再加上赵国的人口本就远超韩国,直接导致赵国新增国人数目是韩国新增国人数目的整整五倍!
  这就是人心变化带来的结果,嬴政相信等到未来灭魏灭楚之时,通过第一次科举的六国人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就在赵国举办科举考试的时候,王翦的军队也已经进入了魏国。在去年韩国灭亡的时候,魏国就吓得不得了。
  从那个时候开始,魏国就开始做准备,高层更是纸上谈兵一样的制作了好几十套方案。
  今年赵国灭亡之时,魏国上上下下都惊呆了!
  那可是赵国,曾经和秦国不相上下的赵国,曾经让魏国一日三惊的赵国!可结果呢?也不过是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么大的赵国就举国而降了!
  面对这样的结果,魏王当然很不甘心,在灭国的威胁之下,终于雄起了一把,他把那些投降概率不大的,值得信任的贵族都迁徙到了国都大梁城之中。
  然后坚壁清野,除了国都之外都不留一粒粮食,妄图通过后勤瓦解秦军的斗志,最终让秦军主动退兵。
  计划的很好,可实施起来却变了样。
  起初之时,还只是迁徙百姓,到了后来就成军队成建制的抢劫了!
  军队以千人或百人为单位,一块地图一块地图的抢劫老百姓,一粒粮食都不留,一个漂亮村姑都不放过!
  真真是军队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天高三尺!
  整个魏国都因此而陷入了大混乱之中,甚至连那些小一点的贵族,到后来都倒了大霉,家被抢光了都不敢声张一下,否则见了血的军队,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后悔!
  至于军队犯下了这么大的罪行该怎么办?
  凉拌!
  国君不知道,这都是大将军那些武人们干的!
  当务之急是解决秦国问题,如果无法解决秦国问题,魏国自然就没有以后了。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魏王才坐视军队抢劫国内百姓,甚至是抢劫国内小贵族的事儿。
  不管怎么说,抢劫了这么一通之后,军队上上下下都很满意,连基层军官都纳了好几个如花美妾。
  整个魏国的统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被破坏殆尽。一位位有经验的村长,如果没有提前投降,甚至是没有主动配合军队,都被杀光了。
  魏王已经摆明了自己的想法,在度过眼前这个危机之前,他不要魏国的百姓了,一粒粮食都不给他们留!
  秦军还没到来,魏国就已经半死了!
  面对这种情况,王翦则是痛并快乐着。
  魏军主动作死,此战他们必败无疑!
  但是魏军这么做之后,留给秦国的却是一个真正的烂摊子。基层统治机构彻底消失,村子和乡镇之间的建制也彻底消失。
  流民,数目多达几十万的流民,他们没有财富、没有粮食、没有生产工具,甚至连一口锅都没有,有的或许只是一个泥碗。
  这些流民大都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惨剧,心中对于魏王也再无丝毫忠心,不仅仅是他们,连其余的魏国百姓也是如此。
  一个月后,王翦便带着二十万战兵来到了大梁城下。
  ……
  九重天之北方玄天,王翦神魂飞升,又来到了这里。
  “大王,这就是如今的情况。我这一路走来大军并未受到太严重的抵抗,来到大梁城下之时,三十万民兵已经消失了一半,魏国的领土也已经有一半变成了大秦的领土。”
  简单的说明了此刻的情况,王翦便闭嘴了,尉缭子则是杀机腾腾的开口了:“大王,且不提那些仁义道德,老夫建议此次一定要严惩魏王,严惩大梁城之中的那些贵族、将军!如果可能的话,一个都不要放过!”
  说到这里,尉缭子就伸出食中二指比划了一个二。
  “第一个原因,魏王这么做,如果没有惩罚,未来仍旧是封魏侯,赏百里之地那么楚王会怎么想?齐王会怎么想?燕王会怎么想?甚至是已经投降了的赵侯、韩侯又会怎么想?”
  “前者会坚决抵抗,反正即使抵抗到底也仍不失封侯之位,百里之地,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试试呢?万一要是赢了呢?”
  “至于后者则是会内心不甘,他们会问一句凭什么?凭什么主动投降和抵抗到底是一样的待遇?”
  “至于这第二个原因则是时代变了,当天下只是天下的时候,魏国很重要,大王也有必要亲自过去安稳人心。”
  “然而当天下不止是天下的时候,魏国也就没有多么重要了,甚至说句大实话,在老臣看来那些魏国百姓的价值反而还要在魏王之上。”
  “等到大秦征发其他世界的时候,大秦本土的力量就显得很重要了。那个时候,大秦百姓数目每多一位麻烦就少一些。”
第二十三章: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大王前段时间刚刚乘龙飞天,游历诸夏,赫赫武力早已明示世人,赵王直接投降,魏王却拒不投降。所以老臣认为,此次魏国灭亡之后,大王就不必亲自去了。”
  “直接下诏即可,然后让大将军带着魏王过来。到时候在咸阳公开处理,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知道抵抗的下场!”
  虽然是丞相,可尉缭子此刻的杀机却反而比一旁的王翦还要严重。对于他的发言,王翦内心当然是赞成的。
  虽然这里是战国时代,战争频发,举国之战更是家常便饭,但是实话实说屠城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少见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6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