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游戏满级后(校对)第1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671


第二百一十二章
灵灯
  望楼台四周有高低叠次的月台,共有八面,八面月台将望楼台围在中间,呈现出碗型。
  此时,月台里里外外站满了人。
  万众瞩目的重心是望楼台中那盏壮观美丽的灵灯,此刻还未被点亮。灵灯呈现莲花状,宽约二十丈,高约五丈,一片接着一片的灯幔均匀地、叠次地分布在灯台上。灯幔并不是封闭的,便像是莲花的花瓣一样。灵灯的最中间是一个球拱形的凸起,并无灯芯。单单就外观而言,大抵是不知道它会以何种方式亮起来。令人遐想的应该是灵灯是用什么材质做的,一般的灯往往都是糊纸、竹子、软木、蚕茧、铁等材料做成框架和构型,再以不同颜色的水釉、土釉等色彩材料来涂抹,使其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来。
  至于这中间的灵灯是用什么做的,普通人往往很难知道,这个讨论是活跃在有过了解的读书人和修仙者之中。因为点灵灯还未开始,不让近距离观摩,他们大多只能去猜测。提及到最多的材料便是五彩木和云兽之翼。
  五彩木并非是五彩之色,而是因为其只能在五彩土上生长。一方五彩土养一棵五彩树,五彩土的颜色褪尽,便意味着五彩树长到了最成熟的地步,而这个时候砍树取其树干之芯才叫五彩木,其余的但凡少了一样条件都不叫五彩木。五彩木大多呈黄白色,是阵师用来做阵旗旗杆的最好材料之一,便是因为其聚灵的效果很好。
  至于云兽之翼,如其名,是天空巨物云兽的翅膀。云兽体型巨大,翅膀又极小,所以往往看上去没有翅膀,而其翅膀也并非是飞行的动力所在,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相当于修行者经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作用,贯通全身灵力。因为云兽大多成群出行,想要捕杀是很难的,所以云兽之翼也是十分地珍贵。
  提及到这两样材料,一众人不由得感叹灯会主办方的财大气粗。当然也还有说其他材料的,像无根木、浮空树、玄灵碟……许多许多,不过最被认同的还是五彩木和云兽之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前列一些修仙者和读书人探讨灵灯材料的时候,后边儿看热闹的人大多就图一个好看,壮观,赏心悦目。
  叶抚和白薇便站在月台的最后面,不偏不倚刚刚能够完完全全地看到灵灯的样子。左右和后边基本有两座楼,楼上上下下每一个地方都布置上了楼灯,看上去便像是整座楼都是一盏灯。望楼台周围还有不少的龙凤灯、鱼龙灯、顶花灯……或高高挂着,或被人扛着游着,庞大的框架和夺目的光彩使其看上去真的如龙似风。
  人群里,叶抚一眼锁定了站在月台前列的胡兰等人。
  胡兰和秦三月已经和何依依会面了,他们三人此刻并排站在一起。而在他们周围,则是围了不少书生书玉,看其神情目光,叶抚猜想这些应该便是胡兰提及的那些“粉丝”。倒是没想到,让这小姑娘出门两天,居然收拢了这么多跟随者。他们大多数都是读书人,想必是被胡兰的才识所吸引。稍稍放开耳朵听取,这些人大多数是称胡兰为“胡姑娘”,语气也不是对小孩子的那种,基本都是像对待优秀的同辈之人那样。
  胡兰优秀叶抚是知道的,之前大多数的认识是她的天赋优秀,倒是没多想过她在人格魅力上还有这么优秀的表现。想到这,叶抚作为一个先生,无疑是很欣慰的。想着,或许胡兰会和她向往的师姐走上完全不同的两条路。最开始,叶抚便担心胡兰会活在曲红绡的背后,会照着曲红绡走过的路走下去,但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看着胡兰在众人围拥之中那样从容不迫,如闲庭闲步般的神态,叶抚不禁笑了笑。
  怀中的又娘微微睁眼看了他一眼。白薇觉得好奇,顺着叶抚的目光看去,看见了胡兰她们,“她们也在了,站在那前面,是要点灵灯吗?”
  白薇虽然没有点过灵灯,但是知道灵灯其实是针对任何修炼者的修炼之心的。读书修文气、修仙修灵气等等这些。她想,毕竟她们是在读书,应该便是想看看修文气的坚定程度吧。
  月台前列。
  秦三月心有所感,轻轻回头望了望,顺着白薇的视线一下子就看到了叶抚二人,心里头不由得轻松一些,偏头贴在胡兰耳边说:“老师他们来了。”
  “在哪!”胡兰眼睛一亮。
  “那里。”秦三月指了指叶抚这边。
  胡兰立马顺着看过去,在人头耸立之间看见了叶抚和白薇,她立马喜笑颜开,转过身,高兴地冲着叶抚招了招手。这一举动无疑是被周围的一众追随者看到了,他们立马顺着胡兰的目光看去。
  忽然被这么多道目光看住,白薇不由得把头偏向叶抚这边。
  何依依也看见了叶抚,也是同胡兰一样,高兴地打招呼。他同时也看到了叶抚身旁的白薇,不由得想,莫非先生跟我分开后就是去找这位姑娘的吗?怎么看上去这么普通呢?想着想着,他连忙摇摇头,不去揣测叶抚的事。
  叶抚心里好笑,便伸手打了个招呼。
  “胡姑娘,那位是?”胡兰身旁的一个书生问。
  胡兰骄傲地仰着下巴说:“那是我的先生!”
  此话一出,周遭皆是惊异。一个二个想着,居然胡姑娘的先生!瞧胡姑娘的神情,显然是以有这位先生而自豪,胡姑娘已经这么厉害了,那这位先生又该是何等的水平啊!
  一时之间,这些人心思泛动,不由得对叶抚产生向往,想着若是能有他解惑,该有着何等的收获啊。因为叶抚的出现,他甚至只是露了个头,便让这些人更是想着要与胡兰处好关系,争取能够和叶抚说上话。
  叶抚其实看得比较明白,被胡兰的才情魅力所折服的人其实大多数都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把学问一事放在最前面,并且他们年龄都不大,基本都是少年少女,心思还算单纯,大多数时间里守在书本前的他们并无多少勾心斗角。但是人一多起来,往往会有那么些不坏好意的。不过,他相信,胡兰和秦三月能够好好地应对。
  闲聊着、欣赏着。
  月头升的高了,万众期待的事情也就来了。
  一道自幽幽中飘来的天籁,沁入在场每一个人的心里,让人陶醉,让人享受,让人静下心来。
  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灵灯上面的那片地方,此刻,那里正浮空而立着一个身穿书玉打扮的女子。众人知道,她的出现意味着,灯会的高潮——点灵灯要开始了。
  叶抚稍稍偏头看了一眼远处黑暗里一处高楼之顶,在灵灯之上那名女子出现的刹那,那里便站了一个身负长剑的青年。
第二百一十三章
接受清风以点灯
  悬空而立。
  在普通人眼里,这便是山上的修仙者,是常常会出现在故事书上的神仙。他们的目光从各式好看华丽的灯上吸引了过去,周围那位游灯也都听了下来。喧嚣沉寂,只剩下窃窃私语。
  至于前面那些修仙者,想的更多的应当是悬空而立的这个人。书玉打扮,应该便是从青梅学府里出来的人。至于不借助道具便能悬空而立,那是至少元婴境界的修士才能做到的。看这人相貌年轻,想必是学府之中了不得的人物。
  论容貌,这位悬空而立的书玉说不少绝色,但是自她身上所散发出的气息无疑是让其增色不少,气场十足,其光芒便是让许多人不由得低下头,不敢多去直视。但在场人,包括她本人都知道,主角是底下的灵灯。
  轻轻垂落,她站在灵灯前面的站台上,环视一圈,然后礼貌地点头说:“予,青梅学府第三百七十四代学生,作名甄云韶,今于此,主持点灵灯一事。”声音不缓不躁,但分毫不落地落在了在场每个人耳朵里。话里的“予”是书玉自称用,但一般而言,相比书生的“在下”、“小生”、“晚学”、“晚生”这些,其实书玉常用的就是“我”,像特意用“予”做自称,便是比较注重规矩和礼仪的一种表现。
  儒家所主持的机会一般不会去刻意引动在场的氛围,一切自然合理即可。所以甄云韶说完开场白后,就没有再多说其他的话了。
  倒是令叶抚没想到的是,只有她一个人来主持。不过也是,这毕竟不是地球,习惯什么的大不相同也能理解。
  场下没有什么喧闹,在窃窃私语中等待台上甄云韶的继续。
  望楼台这边儿因为安静下来了,所以大家也基本知道点灵灯开始了,还在街上游玩的大多都开始往这边儿靠。
  场上甄云韶说完话后便转过身,顺着灵灯灯台上的台阶缓步走上去,踏足最后一道台阶时,她又回过头,想了想,然后问:“点灵灯是什么不用予告知了吧。”
  “不须前辈多说了。”场下有人回答,然后有不少人符合。
  甄云韶介绍里,她是青梅学府第三百七十四代学生,而青梅学府当代是第三百七十六代,所以称她为前辈也是在情理之中。因为这里还是读书人多,而读书人又有着“学无先后”之说,向来不以年龄说事,这也是为什么胡兰仅仅十岁,却又那么多大她几岁甚至十岁的人追随她的原因。
  甄云韶点点头,便真应了场下的话。
  叶抚看在眼里,想着这也倒是随意,完全没有什么场面话之类的,一来就直接进入正题。不过也好。
  甄云韶站在灯台之上,面向场下,身下便是壮观高大的灵灯。
  “那么,就由予说明点灵灯的规矩。”
  虽然话里说着“说”,但事实上,她只是轻轻挥了挥手,空间如同水中涟漪一般荡开,然后端正规矩的儒家雅体字便缓缓地铺在了上面。这般行为对不识字的人很不友好,但实际上明安城里不识字的人极少极少,叠云国儒治那么久,很久之前就有了这种以“写”代“说”的开场表明规矩。
  “首,依次点灯,一人一次;
  二,有人点灯,其余人不可打扰;
  终,切勿破坏灵灯。”
  简简单单三条摆在空中,便没有其他的了。意思也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这么看来,叶抚发现这边儿的世界似乎集会并没有固定的流程,也就是没那么套路化,似乎一切都尽量从简。准确说来,应该是儒家主持的机会,一般以简单而来,没有刻意地提升格调,但是偏偏这样反而给人不错的格调。说来,儒家也倒是有些极端,在人文伦理上那些个规矩讲究得不得了,繁文缛节大篇大论的纲常伦理,却又在面向大众的集会上反而很亲民,把门槛降低到寻常人也能明白的地步,再怎么盛大的文会,普通人参加起来也毫无阻碍。
  “亲民,入世之道。”叶抚这般想着。
  看到场下人基本就看到了这三条规矩后,甄云韶便挥手拂去这些如同写在水幕上的字。
  “那么,接下来就开始点灵灯了。”女子独具的轻柔的声音,却毫不客气地点燃了在场人的期待之火。
  一阵较为激烈的喧嚣后,再次安静下来。
  甄云韶神色不变,好似经常做这种事情,轻轻一跃,身体向后掠了一下,在空中跳转而上,便再次悬立在灵灯之上。她闭上眼,身上裙衫开始摇摆晃动起来,一阵风在身旁环绕着,挤压夏夜的燥热,这阵风由她身体吹拂开来,吹到望楼的每一个地方,场上之人无不感受到这道温柔和煦的风。
  一些已经开始修炼文气的读书声闭眼感受一下,便猜想着议论起来,“依说这股清风,想必这位前辈已是贤人了吧。”
  “是啊,元婴境界的贤人并不多见,就是不知是小贤还是大贤。若是是大贤的话,这位前辈可就太厉害了。”
  叶抚手指动了动,轻轻搅弄起一道微风,心道,“文气之风,还不是浩然气。”
  场上是衣服猎猎作响的声音。叶抚看了一眼白薇手里的提灯,唯独这盏灯纹丝不动。
  “文气之风,想来这位前辈已经是贤人了。”白薇在一旁说。
  “她是大贤人。”叶抚说。
  白薇看了一眼叶抚,稍微想了一下问:“你认识她吗?”
  “不认识。”
  白薇好奇问:“那你是怎么知道她是大贤人的?”
  叶抚看了一眼手指,“凭读书人的感觉吧。”
  “哦。”白薇轻轻点头,没多问。
  文气之风吹遍望楼台之后,场上人躁动的心无疑是被安抚下来。那些要点灵灯的人也从先前的紧张与过分期待恢复到正常。
  甄云韶悬立半空,平声道:“要点灵灯的人,举起手接受清风。”
  一时之间,一只又一只手在人群里举了起来,举手之人在手腕间感觉到了一道清风缠绕,然后便有一个字出现在上面,那是儒家用来计数的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6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