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游戏满级后(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671

  当这些人从别人那里得到回应后,他们很快建立了一种共识,那就是这件事不管是为什么,肯定跟自己没关系。因为率先遭遇此事的都是一些文人,而自古以来,文人最会传播与修饰,他们是掌控舆论的第一阶层。随后,这件事被一些人以文章、诗词的形式,添以笔墨,绘声绘色的讲诉出来,被寻常老百姓知道后,就变得玄乎起来了。
  “大周兴,叠云亡。此为神昭”这几个字很快传遍一座又一座城。
  三人成虎。
  这种本就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言最容易在传播的过程中,远远脱离本身,变成众人所理想的那样。
  知道战争的人,大多不看好叠云国能够胜利,当下又被这样神奇的事情肯定了后,那些碍于朝廷压力不敢明目张胆表态的人一下子有了胆量。这样的人很多,而越多的人持有同一种观点并相互得到回应后,“法不责众”就成了点燃他们的最后一把火。
  仅仅用了三天时间,特殊的纸投放到叠云全国,而也只用了三天,“大周兴,叠云亡”传遍全国,甚至传到了周围的国家。叠云国官方甚至还没来得及去追溯源头,查清缘由。
  这件事,很快就被李明廷知道了。这天,据一众宫女说,陛下的怒声几乎要将御书房上面的瓦片震掉。
  叠云国行动也很迅速,事发之后的第四天,所有的纸厂全部关闭,相关负责人全部被控制起来。在李明廷的亲自清查下,他很容易就知道,有人提出了高于市场三倍的约定价,加以各种威逼利诱,硬是迅速控制了各大纸厂,超大批量生产这种特殊纸,而且经过特殊渠道,直接供应到每座城池的所有纸坊,越过了中间的审查部门,再一细查,毫无意外,这些审查部门都收到了不少的贿赂。
  这是一场有备而来的阴谋。
  李明廷雷厉风行,将一干涉事官员全部革职关押,派出人专门负责回收与辟谣。
  但,他这段时间压力过大,着急了。他这样没有任何掩饰的行为,很快就被解读为“刻意掩盖”。并且,有人暗中散布,“叠云国被人揭了遮羞布,着急了”这样的言论,再有“叠云国已经败北,不久后,大周龙甲军将举兵南下”、“叠云国已有五座城池被占领”等等很多谣言传出来。
  缺乏第一情报的普通老百姓,被这些谣言影响得团团转。
  一时之间,百姓情绪从特殊纸的惊奇逐渐转变为叠云要亡国的恐慌。
  叠云国官方的辟谣是后手应对,根本没法第一时间传到所有人耳朵里,即便是传过去了,也很少有人相信。百姓们觉得这只是朝廷阻止动乱的手段而已。
  朝廷方面,一边要讨论西北边的战斗局势,一边要对各种谣言进行辟谣,一边要清查幕后黑手,忙得焦头烂额。还存在着一批被谣言舆论影响了官员,也悲观地以为叠云要亡国了,想要保全自身,从中作梗,又给各种任务添了麻烦。
  当恐慌情绪持续在各大城池里酝酿时。
  没有任何能力去改变的普通人,只好寄希望于神明,平日里烧香拜佛、拜神习惯了的人们,毫无疑问在这个时候,要奔赴各大庙宇、神地去求平安。
  但他们恰恰没想到,求神拜佛是击溃他们关键一步。
  一个又一个庙宇,一尊又一尊神像,在被众人跪拜之时,向他们宣告:
  “大周辉煌万世”!
  神似乎都觉得叠云国要亡了。
  百姓们最后的信仰与寄托倒塌。
  即便叠云国动作很快,立马发现这些神像只是被人做了手脚而已。但仍旧是完了,他们没有阻止事情的发生,也无能为力阻止事情的传播。
  恐慌与绝望一起在叠云国内酝酿。
  核心收缩的叠云国极度缺乏文化意识的自我修复能力。面对这样大规模的恐慌时,表现得很孱弱。
  如果是平常,这样的事很难发生,但现在是战时,叠云国的大多数精力都在对强敌上,甚至代表一个国家核心力量的圣人以及高境界修仙者们都卷入了战争的博弈中,腾不出手来解决这些事。
  毫无疑问,这是被偷袭了。
  当李明廷见着这大好疆土被恐慌与悲观的阴云笼罩时,当他感受着原本鼎盛至极的国运以一种诡异的方式逸散时,他忽然就理解了何依依说的话。叠云国的百姓信力脆弱不堪,一碰就碎。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当真是“西起喧嚣,北显纷杂,东生岌岌,南有蒙土”。
  若是是平常时候,叠云国圣人还在,可以很轻易地抵御这种外来的打击,但是现在,圣人们都无法脱身。
  李明廷只能依靠自己。
  发现了已经无法从“辟谣”解决恐慌时,他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清查缘由上。虽然现在国内一片混乱,但大周并不是真的像传言那样攻破了西北防线,没有真正发生时,恐慌只能时恐慌,就算影响国运,也无法伤及根本。
  在清查缘由时,李明廷发现在国内长期存在着一群看似毫无组织的“批评家”,这些“批评家”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靠贬斥本国赚钱,而在清查一些代表人物账务时,总能发现很多来历不明的钱。追根朔源后,赫然发现,供钱一方,正是如今的大敌大周的人。
  一时之间,肃清朝野之声响彻叠云。
  这天傍晚,李明廷站在望星楼上,望着已经昏黄的雕琢气太阳。他眉头见的疲惫几乎无法掩盖,眼中布满的焦虑与烦躁。
  “叠云的根,都快被人扯断了。”李明廷喟叹一声。
  “陛下,事情没到最坏。”
  李明廷摇摇头,“亏朕被称明君,没想到,连一群臭读书的都管不住。现在的叠云,看上去还没输,但已然支离破碎。”
  他很清楚,国内一片动荡的局势,但凡北边大周狠下心来,暴力突破纪戊山防线,那么之后将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
  只差最后一阵风,高楼便要倒塌。
  他皱着眉,“何依依之言,现在看来,果不其然啊。一个二十来岁的晚辈,居然比叠云千年来众多将臣看得更加透彻。”他看着汀幽问,“你是,是我叠云人蠢,还是他聪明冠绝?”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汀幽这个伴君已久的老宦官绝对不可能正面回答,“陛下,叠云千秋之业立于当今,已是伟业。”
  李明廷挥挥手,不想搭理汀幽。
  他神情恍惚,心里呢喃,“真的要改变千年战略吗……”
  他纠结着,苦难着。
  破而后立是一场豪赌,堵上了千年基业。即便是李明廷也不敢狠心。
  李明廷这段时间,一直在焦虑之中度过。每每他看过二十四页信纸一番,看过叠云上下混乱一番,就想狠下心来改变战略,迎头而上,但每每上朝前,见大殿众多叠云皇帝之印,看着这千秋之业的象征,他又无法狠下心来做一场豪赌。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半个月。
  国内的恐慌终于传到了西北的军队之中。
  之后不到十天,胶着僵持依旧的两军再次大战,第一场大败由龙甲军送给黑甲军。
  消息传回朝廷时,李明廷知道,再不做决定,就做不了决定了。
  与此同时,南边明安城文气碑上,一篇《叠云讨敌檄文》横空出世,掀起一阵恐怖的文气之风,迅速吹遍叠云国。众多文人受到这阵文气之风的洗礼,深感《讨敌檄文》之中叠云国面临大周誓死不退的坚决之意。原本由文人传出的恐慌情绪,又被文人逐渐消解吞噬,他们开始大肆宣扬“家国情怀”。
  而当李明廷迷茫于局势万变之时,一封来自山水楼的信送到他手里。
  信里只有四个字——
  “破而后立”。
  这一刻,李明廷大抵明白,那篇《讨敌檄文》为谁所写了,也明白何依依这根本是逼自己改变战略,不留后路。
  这天,李明廷连夜召集几位大臣大将,商讨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纸征兵令印发至全国,一封诏书送至西北纪戊山防线。
  同时,一封请战书送往君安府山水楼。
第四百四十七章
山水楼之终(完)
  “姐姐怎么看?”
  何依依手肘抵在轮椅扶手上,微微侧着腰。近段时间以来,他腰常常出现持续性的阵痛。这个动作会让他感到舒适一些。
  何瑶认真地将李明廷的请战书看了一遍。她是不愿意将信任交付给这些玩弄权谋的人的,前前后后看得很仔细,仔细到抠字眼的程度。实在是没有发现什么纰漏后,她看向何依依问,“你的想法呢?”
  “李明廷有意邀我共谋,显而易见,他认可我,并且愿意何家借叠云的势。”何依依缓缓吐着气,“而且,他也确定了何家很需要叠云的势,想借由此机会,跟我建立友好关系。”
  “李明廷说着是个明君,但他可是靠着发动定天门政变,弑父上位的,是个狠人。这些玩权谋的,心都很脏。”何瑶没有掩饰自己的不喜欢,“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友好一说,对他们有利便是友好,不利便是敌人。”
  “呵呵,说来,李明廷还是觉得叠云兵力比不过大周,想要我跟着出一份力而已。”何依依说,“不然的话,这封信就不是请战书,而是结盟书了。”
  “你会带兵吗?”
  “不会。但我可以学。”
  何瑶想要对何依依的“学”提出质疑,但她觉得这个想法有些自取其辱。“所以,你是想要同意他的请求吗?”
  “不然。”
  “那你的打算是什么?”
  “何家借势叠云,自然,我是不希望叠云失败的,希望能够击退大周。”何依依说,“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袖手旁观,但要不要以直接参与的方式插手,就说不好了。”
  “我以为你应该心里有底。”
  何依依笑道,“姐姐高看我了。我肯定也还是有所顾虑的。”
  “也就是说,你现在不打算回应?”
  “嗯,是这么个意思。毕竟身上还有一身伤,总得等伤好了再决定。不然,坐着个轮椅上战场,未免有些瞧不起战争了。”
  “姐姐我其实是不希望你卷进这件事的。比起抛头露面,还是希望你在暗地里,在幕后。”何瑶想了想,说,“像叶先生那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6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