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能开挂(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1023

  许多同事发现李星瑶这段时间请假之后,脸上的气色都好了不少,笑着打趣问:“瑶瑶,你这段时间出去度蜜月了?”
  李星瑶笑而不语,继续忙着手里的工作。
  陈东成回国这几天也比较忙,主要是前段时间福布斯富豪榜单的公布,突然间让他火了。
  每年10月份,福布斯都会发布这一年的富豪榜单。
  原本这一年的富豪榜单没有太大波澜。
  老王依然是国内的首富,比尔盖茨连续23年位居首位。
  但今年有很大的一点不同,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突然出现一个非常年轻的身影。
  最让无数人惊讶的是,榜单上面这个年轻富豪的年龄,竟然只有21岁!
  天啊!
  21岁的福布斯榜单富豪,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福布斯富豪榜单只统计净资产超过10亿美金的富豪。
  一个才21岁的年轻人,竟然已经有了这么庞大的身家,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无数媒体疯狂地调查陈东成的消息,终于查到了陈东成的一些消息。
  深大的创业明星!
  曹操集团的幕后老板!
  滴滴早期投资人!
  曾经以31.5个亿购入曹操世纪大厦。
  滴滴排名第二大的股东,持股超过12%。
  按照滴滴如今270亿美金的估值,光是持有滴滴股权的价值就达到32.4亿美金。
  像福斯统计富豪的身价是很笼统的,有些资产他们根本不清楚。
  福布斯的编辑团队非常郁闷,因为陈东成名下并没有上市公司。
  自然不需要对外公开股权报告,他们也查不到。
  虽然他们查到陈东成是热刺俱乐部的老板,但他们不确定陈东成是否是某个财团推出的代理人。
  像这种不确定的资产,是不能计算在内的。
  除了富豪名下的公司,这些编辑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富豪们有多少投资。
  比如说购置房产,购置飞机之类的,最后做出一个综合的计算。
  一般来说,他们的评估都会有很大的误差,最后统计出来的数值也是有失偏颇的。
  经过商议,他们给陈东成暂定的身价是40亿美金。
  这个身价,但已经足够让无数人惊叹。
  纵观福布斯国内富豪榜,陈东成是所有上榜人中,唯一一个年龄小于30岁的。
  这种特殊性,让他在榜单中无比的刺眼。
  有不少别有用心的媒体更是亮出刺眼的标题。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年仅21岁,身价却已经超过40亿美金。”
  诸如这样的文章在朋友圈非常火爆,陈东成更是不经意间成为了年轻人中间的网红。
  这种蹿红的方式,却不是陈东成希望看到的。
  实际上这种文章,无非是一种制造焦虑的方式而已。
  靠着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再加一个以偏概全的结论,就构成了一片牵动无数人神经的爆款。
  一味的回避也不是办法,陈东成干脆约了一个比较有公信力的杂志,接受了对方的采访。
  这家杂志自然求之不得,现在陈东成可是全民热议的人物。
  能采访到陈东成的机会,不知道说出去能羡慕死多少媒体。
  记者有些惊讶的是,这次采访的地点,居然是在一架飞机机上。
  嗅觉敏锐的记者,试探性的问道:“陈总,这是您的私人飞机吗?”
  陈龙成笑了笑:“没有什么比私人飞机更适合作为采访地点的,对吗?”
第343章
生日宴
  飞机很快从专属航道起飞,随行的摄影师得到陈东成授许之后,才把飞机的全景拍下来。
  在高空中采访,对这位记者来说还是头一遭。
  记者很快进入状态,笑着问道:“陈总,最近外界对您非常关注。
  大家都很好奇,您是如何积累这么多财富的。
  毕竟您的年龄在福布斯富豪榜单中,的确有些年轻的过分。”
  陈东成故作沉思:“我觉得这应该归因于我比一般人更善于观察,能够对一些有潜力的公司进行精准的预判。
  很多人应该都了解我是滴滴的股东,但在投资滴滴之前,我也做过非常深入的分析。
  最后我决定投资滴滴,而不是快的。
  事实证明,我的分析是正确的。
  对于滴滴的投资,让我得到很大的回报。
  至于后面的青桔科技,我也是偶然之间发现了这么一个商机。
  市面上随处可见的自行车,稍微用一些科技的手段,就能够赋予它更多的价值。
  共享单车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模式。
  可能以后会出现更多的共享领域的商机。
  比如共享汽车,共享雨伞之类的。”
  采访记者不停点头,目光有些钦佩。
  别管人家是怎么成功的,光听这分析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比如陈东成随口提的共享汽车,共享雨伞。
  虽然现在市面上还没有做这方面的公司,但记者听了以后却觉得眼前一亮。
  许多人都在思考创业方向,但共享单车不就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吗?
  那么,共享雨伞或者共享汽车,为什么就不可以成功呢?
  记者有些激动,可能这篇采访公布以后。
  陈东成随口提的这些领域,就会涌现不少创业者。
  记者好奇的问道:“陈总,您没有考虑过再次在共享领域投资或者创业吗?”
  陈东成笑着摇了摇头:“贪多嚼不烂,我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需要我费心管理。
  虽然我很看好共享领域,但我本人精力有限,就不再掺和了。”
  别人不清楚,陈东成自然清楚共享领域是有多么坑。
  采访的时间,算上中途用餐总共两个小时。
  记者下飞机之后,迫不及待地想把今天的采访视频剪辑后,发给纽约总部。
  这个记者隶属的杂志非常有名,叫做《财富》。
  要不是他们的知名度足够,陈东成也不会接受他们的采访。
  既然决定公开,那就索性将热点引爆。
  记者将采访的视频发到纽约之后,位于第六大道的《财富》杂志总部忙碌一团。
  “伙计们,这是我们亚洲记者发过来的最新采访视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