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能开挂(校对)第7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1023

  公司内也有点腹诽声,但形不成什么风浪。
  当丁一鸣看到基金会的账户上,多出五个亿的资金,整个人都处于亢奋跟不安中。
  他倒不是想携款逃跑,而是在激动有多少留守儿童能因此改变命运,走出贫穷的世界,给家人跟世界带来光明?
  丁一鸣,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是一流。
  就算公司内的人才管理能力胜过丁一鸣,没有那颗心,也是白扯。
  面对记者们的采访,国字脸,一身正气的丁一鸣表现的很平淡。
  “我跟陈总有过交流,陈总对我的要求是不希望曹操基金会过多的去曝光。
  要我们扎扎实实的做事,不图虚名。
  未来我们会在国内最贫困的一些地区,修建曹操希望小学,吸引有爱心的年轻教师加入。
  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走出去,更好的回报这个社会。”
  现场想起掌声,无论何时,社会都需要一批有爱心的企业。
  之前便有不少网友讽刺陈东成,赚了偌大的身家,却丝毫不知付出。
  曹操公益基金会的成立,便是陈东成最好的回应。
  丁一鸣语速缓慢,带着几丝回忆道:“我从部队退伍后,当了几次志愿者。
  没有亲自接触,你们永远想象不到那帮孩子为了能读书,愿意付出多少辛苦。”
  “我记得那年我们去的是贵州赵家寨,那个寨子在大山中间。
  要不是有志愿者领路,我很难想象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能存在一间小小的学校。”
  “快到寨子,就几乎不成路了。
  我们当时一身泥一身水的,走了两个小时才终于爬上赵家寨。
  这样的路,这里的孩子每天要走两趟。”
  “我们气喘吁吁的赶到赵家寨的时候,有一个小女孩正在悬崖边种土豆。
  她后来告诉我,从她出生以后就没见过在城里打工的父母。
  每天摸黑上学,课余还帮奶奶种地。”
  “当时我就问她,你们每天你们走那么长的路,还经过悬崖,怕不怕呀?”
  丁一鸣忽然停下来,笑着问记者们:“你们猜小女孩怎么回答我们?”
  记者们七嘴八舌的猜测,换来的只是丁一鸣不断的摇头。
  “小女孩告诉我,她一点都不怕,因为山的那头有学校!”
  丁一鸣眼里闪烁泪花,几近哽咽。
  “你们很难想象一个小女孩仰着头,说出那句话的情景,我发誓这辈子都忘不了。”
  记者们顿时沉默了,即使只是从丁一鸣的描述,他们也能感觉到那个小女孩对上学有多憧憬。
  为了求学,她们压根不在乎路途有多危险。
  只要能有机会学习,走出大山,哪怕付出生命的风险也是值得的。
  “我很感谢陈总能给我这个机会,尤其是陈总决定每所希望小学的建筑标准都不会低于三百万,还会附带校舍。
  这能免去这些可怜孩子们奔波的辛苦和路途的危险。”
  丁一鸣语气严肃道:“在我的眼里,公益永远是纯粹的。
  曹操公益基金会短期内不会对公众开启捐赠渠道。
  我们会用成绩打造曹操公益基金会的口碑。”
  “啪啪啪。”
  现场想起雷鸣般的掌声,不少女记者更是感动的眼眶发红,泪水滑落。
  丁一鸣起身,朝着所有记者深深鞠躬,然后身板挺直的走下舞台。
  所有记者都感觉那个背影格外的厚重,不禁对丁一鸣跟曹操公益基金会有了更多的期待。
第441章
项目启动
  丁一鸣之前提的地方,位于贵州省毕界市安厝县石龙乡赵家沟村。
  曹操公益基金会组建之后,迅速筹备车马赶往赵家沟村。
  一路道路崎岖,就算车队都是越野性能出众的陆巡,也感觉如同坐船一样。
  一路有惊无险的总算抵达赵家沟村,众人从陆巡上下车。
  赵家沟村只剩下一些老人跟小孩,稍微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
  面对这么一大帮人,原本平静的小乡村显得有些慌乱。
  陈东成没急着说话,细细打量这座乡村。
  两侧的土屋看着都已经有些年头了,不少七八岁左右的小孩,正在帮老人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
  对比起大城市锦衣玉食的小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要更懂事一些。
  “你们是?”
  没一会,有一个穿着普通的老人走出来,满脸皱纹,显得有些沧桑。
  “赵村长,您不认识我了?我是丁一鸣啊!”
  丁一鸣从陈东成后面走出来,笑着说道。
  老人仔细端详几眼丁一鸣,猛地拍拍额头:“我想起来了,是小丁啊,之前你还跟春生那娃子来过一次,这次你们是打算……?”
  “赵村长,这次是好事,这位是我老板,他想给赵家村修建一所希望小学,让孩子们能够有书念,有饭吃,有住的地方。”
  “真的?”
  赵村长呆愣住了,连忙抓住陈东成的手,激动的说道:“太谢谢您了,您真是好人啊,村里的孩子们太苦了,都是我这个村长没能力……”
  陈东成轻轻拍着村长,柔声劝慰:“无论什么时候,孩子才是祖国的未来,赵家沟村只是我们公益基金会的第一站,以后会有更多的贫困乡村拥有希望小学。”
  “好!太好了!”
  赵村长拉着陈东成的手,笑着招呼村里人:“大家都抓点紧,我们中午做饭宴请这帮贵客。”
  “赵村长,我们这次来,带了些米油之类的,一会麻烦您给各家分了。”
  陈东成指了指后面的十辆陆巡,有保镖打开后备箱,露出一袋袋大米和一桶桶豆油。
  “唉,我们山里条件艰苦,平时大家连油都舍不得用,这些米油我会分发下去的。”
  赵村长叹了口气,赵家沟村的情况,不是他一个村长能改变的。
  村长家的房子稍微好一点,但好的也有限。
  “你们别嫌弃啊,薄酒素菜,大山里就这个情况。”
  赵村长忙活了半天,做了五六道菜,都是利用本地现成的蔬菜。
  这一桌菜加起来,成本都不超过五十块。
  在一线城市,五十块能干嘛?
  买两杯奶茶?
  但在赵家沟村,已经够非常隆重的招待一桌贵客。
  虽然菜的口味一般,陈东成他们吃的倒挺开心。
  来这里,吃饭不是目的。
  主要还是看看原本学校的情况,再选址建设新校区。
  吃完饭后,赵村长让老伴收拾,带着陈东成他们来到赵家沟村唯一的一处小学。
  一路上,赵村长也介绍了赵家沟村的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1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