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2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864

  此时的寝殿之中,数十个宫女在其中穿行,把太后以前怎么方便怎么来的陈设摆放整齐,花园里的大鼎也给搬走了,连原本挂在窗户上记录天气的小木牌都取了下来。
  太后眸子里明显带着几分不喜,可却无可奈何。她那个姐姐自幼都重规矩,若是进宫探望的时候,发现她把太后的寝宫搞的乱七八糟,非得喋喋不休说到她整改完为止……
  巧娥坐在太后的旁边,认认真真的捏着肩膀,瞧见太后脸色不悦,轻声道:
  “太后,大小姐也不会天天进宫,等秋天大小姐一走,咋们就安稳了。”
  巧娥和太后一起长大,小时候太后刁蛮任性调皮捣蛋,没少被大小姐收拾,此时其实也怕怕的。
  太后淡淡哼了一声,把乱七八糟的思绪抛到一边,从怀里取出来一个红木小牌,玉指在‘正正正正’上摩挲了几下:
  “不好好在淮南待着,跑长安来作甚,萧相为什么不把她嫁了?她就缺个夫君管教……”
  巧娥抿嘴笑了下,知道这是气话,自然没有接。抬眼打量太后手中的小木牌几眼,巧娥心念微动,倒是猜出了太后的心思——在避暑山庄居住的时候,太后每次烦闷了,都会拿出这个红木小牌打量,然后就会上山,回来后上面的‘正’字就会多几笔,心情也会好几分。
  虽然不明白用意,但几次下来,巧娥也明白了规律,于是柔声道:“太后又想去芙蓉观烧香不成?芙蓉观离得远,怕是不太好过去……”
  太后抿了抿嘴,看着手上的红木小牌,不知为何,感觉身上有点憋得慌,心烦意乱的,老是回想些不该回想的东西。
  “嗯……有点烦闷罢了……许不令好像很久没来宫里了,听说他成了‘昭鸿一美’,你下个帖子让他进宫一趟,本宫有些话要问他……”
  巧娥一愣,眨了眨眼睛:“太后,昨天你还见过许世子了……”
  “……”
  太后眼神一呆,才想起来昨天才和许不令夜游仙女桥,还亲了下的事儿,可……可怎么感觉比没见还烦闷,好像缺了什么东西,却又说不出什么……
  “是嘛……最近心烦意乱的,老是忘记事儿,那就改天吧……”
  “哦……”
  巧娥犹豫了下,忽然灵机一动:“太后想不想出宫去逛逛?听说曲江池那边正在准备端午祭,唱戏的、杂耍的都在,可热闹了。”
  太后叹了口气:“端午的时候我去自然可以,现在怎么去?兴师动众的。”
  巧娥摇了摇头,凑到太后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太后听了下,忽然眼前一亮,眸子里显出几分激动:“进宫十年,都把这茬忘了,还好你机灵,走走走……”
  “大小姐还没进宫了,要不要我给府上送个帖子?”
  “快去……”
第六十四章
洞悉全局(85/363)
  中午时分,萧府之中正中的主院,被十余位穿着各异的门客守卫,丫鬟家丁都被告知远离,整个淮南萧氏大半门客全聚于此,此时此刻的萧府书房,防卫严密程度恐怕不下于皇城的御书房了。
  宽大的书房内,宰相萧楚杨尚未褪去官袍,安静坐在书桌后端庄一杯热茶。
  三个萧家的幕僚在书房内就坐,其中便有淮南萧氏的大总管花敬亭,皆是萧氏的心腹。
  只在家中,担任萧氏家主的萧绮,地位还要比兄长萧楚杨高一些,不过长兄如父,自然也不可能坐在主位,只是仪态大方的坐在书桌旁的太师椅上,诉说着这次进京的关键所在:
  “……锁龙蛊失窃后,我一直派人暗中调查,可惜一无所获。能在我萧氏的眼皮子底下把行踪抹的一干二净的人,世上没有几家。前年肃王世子中的毒,是不是出自我萧家那只尚未有定论,但这已经无关紧要,重在肃王世子为何中锁龙蛊。”
  萧楚杨安静聆听,因为都是萧氏掌舵之人,说话也没有什么保留:
  “我早已察觉形势不对,猜测是圣上忌惮肃王一脉想削藩,但当今圣上喜怒不形于色,很难看出什么。”
  萧绮摇了摇头,眸子里带着几分看透世事的平淡,轻声道:
  “此事绝非‘削藩’那么简单,‘肃王图谋大统’也是无稽之谈。”
  “哦?”
  书房中的几人,都是微微蹙眉,萧楚杨摩挲着茶杯,轻声道:
  “不是为了削藩,能是为了什么?”
  萧绮略微酝酿了下,看向了皇城方向:“十年前,肃王许悠抗命,没有诛杀东海陆氏全族,致使圣上心中有所忌惮……
  ……肃王手握秦、渭二州,对长安威胁太大,但迁都洛阳必然动摇国本,以圣上继位来展现的手腕来看,也不会选择退这一步……”
  萧楚杨琢磨了下:“如果是圣上下手,这步棋太臭了。杀许不令肃王必反,肃王一反便是鱼死网破,很可能打进长安,届时六王入长安勤王,虽然能将肃王赶尽杀绝,但那时候长安城的宋氏宗亲包括当今圣上,必然都已经死在肃王刀下……圣上总不会抱着和肃王同归于尽的想法,让其他六路藩王坐收渔翁之利,为天下开一份太平……到时候六龙夺嫡,恐怕比肃王谋逆带来的乱子更严重……”
  萧绮点了点头:“问题就出在这里,所以肃王乃至我们都猜测不是圣上下的手,而是另有其人。但这个人是谁却无法确定。”
  萧楚杨点了点头:“确实如此,圣上对待肃王和肃王世子,言辞举动都无可挑剔,这恐怕是其他人布的局。”
  萧绮轻轻笑了下:“确实是其他人布的局。中原自前朝起,将门便手握重兵割据一方,虽效忠朝廷,但其害处显而易见。甲子前我朝与大齐逐鹿天下,最开始时寸步难行,每啃下一州一县,便要付出血的代价,连孝宗皇帝都亲自披甲上阵鼓舞士气……
  ……而打到中期,双方势均力敌之时,压力便骤然减弱,基本上都是祖父与那些个将门世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坐在桌子上的时间,比战场上的时间还要多……
  ……最后打到关中道,大齐国力尚存,文武百官皆在,大齐皇帝却发现手下无可用之兵,长安城破国之战,竟然只有十万兵马来挡大玥铁骑。”
  萧绮说到这里,站起身来,看向挂在书房中的大玥舆图:“当今天子志向高远,扶持文人大兴科举,便是想消减门阀世家,特别是将门手中的兵权……十年前铁鹰猎鹿是杀鸡儆猴,大半小门小户都吓破了胆,但还有几个家业大的难以撼动,这几家是谁,二哥想必清楚。”
  萧楚杨轻轻点头:“当今圣上继位后,虚心纳谏知人善任,朝野无不拜服,连七王都不敢造次,那几家很难掀起什么风浪。”
  萧绮摇了摇头:“兴风作浪,未必要在朝堂上。圣上再文韬武略,也只有两条胳膊一个脑袋,不比苦役贱民多半条命。下棋下不过,一刀血溅五步,这局棋也算赢了。”
  话音落,几个幕僚和萧楚杨都是眉头一皱,互相对视几眼,萧楚杨有些迟疑:
  “这恐怕有点儿戏,一国之君若是那么好杀,早改朝换代不知多少次了。”
  萧绮轻轻笑了下,坐回了椅子:“事实便是如此,但必然还有变数。我着急赶到京城,便过来盯着,避免关键时刻萧家落错了子。”
  萧楚杨端着茶杯沉默了片刻,轻声道:“当今圣上手腕太强硬,为兄也只能谨言慎行,大兴科举其实对我淮南萧氏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萧绮抬起手来,摇了摇头:“我萧家可能也是棋盘上的棋子,而非观棋之人。先走先错,二哥若是太早审时度势站错了位置,从龙之功没拿到,可能还会把整个萧氏赔进去。”
  萧楚杨吸了口气,仔细斟酌片刻:
  “对门的陆家怎么办?”
  “金陵陆氏十年前为东海陆氏说话,已经被圣上敲打了几次,陆承安不是庸碌无能之辈,肯定选择静观其变等待尘埃落定,二哥是百官之首,到时候必然要表态,切记三思而后行。”
  书房内沉默下来,几人坐了片刻后,轻轻点头。
  萧楚杨舒了口气,抬手道:“萧绮,你千里迢迢跑过来,舟车劳顿实属不易,先下去歇息吧,明天摆个家宴,把肃王世子也请来,你和他闲谈几句,看看能否看出些什么。”
  萧绮虽然跑了几千里路,但在淮南东奔西跑习惯了,并没有半点疲惫的模样,反而精神气很足,当下微微颔首,站起身来带着管家走了出去,探望住在京城的萧氏子孙……
第六十五章
推拿
  下午时分,肃王府的后宅内,三个蒲团摆在花园里,没有太阳天气清爽,周边尽是鸟语花香。
  许不令、宁玉合、祝满枝,三个人呈三角形坐在蒲团上,安安静静的打坐。
  许不令本身武艺高强,打坐是调理气血的一种方式,此时已经入定,腰背笔直纹丝不动,只有头发随着风儿轻轻飘舞。
  宁玉合重新换上了道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头发用木簪别着,身上带着几分出尘的气息,只是在家中的时候,不需要蹦蹦跳跳,胸脯没用布带绑起来,穿着肚兜衣襟鼓囊囊的,很有几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味道。
  而两人的旁边,祝满枝穿着一身碎花裙子,脑袋小鸡啄米似的一点一点,闭着眼睛,发出“呼~~~呼~~~”的声音,明显是睡着了。
  宁玉合总是想着昨晚的事儿,其实也没法静心打坐,时而睁开眼帘,看看不动如山的许不令,又看看昏昏欲睡的祝满枝,抿嘴轻笑了下,其实很喜欢这样的日子。
  若是在长青观的山崖边,一个师父两个徒弟这么面对着大好山河打坐,一个很听话很有出息,一个调皮捣蛋不好好修行,想来很有意思。
  念及此处,宁玉合心里还有点小失望,因为她另一个徒弟宁清夜,打坐练功的时候比她还要认真几分,到时候真一起打坐,恐怕最不老实的是她这个师父……
  时间一点点过去,下午的时候,陆夫人提着食盒,从游廊里走了进来,遥遥便轻声呼喊:“令儿!”
  许不令睁开眼睛,深呼吸几次后,见宁玉合认真打坐,祝满枝四仰八叉的躺在草坪上睡着了,不免有些好笑。四月份也不怕感冒,便也没有惊醒睡相很不淑女的小满枝,快步来到了睡房外。
  陆夫人身着蓝底白花的薄裙,发髻收拾的比往日任何时候都一丝不苟,手中挎着食盒,抬眼瞄向花园里的祝满枝,蹙眉疑惑了下,悄悄凑到许不令怀里,小声询问:
  “令儿,你那江湖朋友,练得什么功夫?怎么躺在地上摆个大字,和……嗯……和睡觉似的……”
  淡淡的桂花香味沁人心脾,许不令顺手就搂着陆夫人的肩膀,附身神神秘秘的道:“江湖上的绝学,睡拳,别看她和睡着了似的,只要敢近身,谁都讨不着好。”
  陆夫人半信半疑,蹙眉想了下:“那你刚才从她旁边走过去……”
  “嗯……我是自己人,自然不会打我。进屋吧……”
  “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