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3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864

  老夫子屈指轻弹,将棋子扔进棋篓:“这不是棋,是记号,说了你也看不懂。”
  “呃……”
  许不令顺口拍了个马屁:“听闻老先生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我一介凡夫俗子,看不懂理所当然。”
  老夫子抬眼打量了下:“知道把你叫过来,做什么吗?”
  许不令看了看远处张望的松玉芙:“为了松姑娘的婚事?”
  “这是其一。”
  老夫子目光平淡,扫了眼前方的棋盘:
  “长安锁龙蛊的局,老夫一直在旁观,玉芙来求我,才对你稍加点醒,却没想到你已经解了锁龙蛊,破局方法也出人意料,所以把你叫过来看看。”
  那句‘逆天难成道,顺势化真龙’当时确实点醒了许不令,也是自那之后,许不令才决心顺势而为。若没有这句话,许不令不按照既定的路线走,最可能的结果是现在还待在长安城和宋暨、宋玉周旋,或者是从长安杀了出去,西凉和朝廷已经打起来了。
  因此,许不令对这位老夫子还是心怀感激的,当下微笑道:
  “困在长安无路可走,只是求一条生路自保罢了,多谢老先生雪中送炭。”
  老夫子摇了摇头:“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求了一条生路,就有其他人要死,这事儿可没完。”
  “嗯?”
  许不令眉头一皱,稍微思索了下:“先生何出此言?”
  “宋暨继位以来,有野心有魄力,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本该是一统天下的明君。但宋暨野心太大,想要这辈子便把所有事情做完,不给子孙留下后患,结果显而易见。”
  老夫子看向远处的山野,沉声道:
  “自前朝起天下间好武成风,山野间盗匪频出势力错综复杂,各自为主不听朝廷调令,但几百年下来,早已经自成规矩。
  宋暨继位第一件事便是肃清江湖匪患,初衷与方法都没错,但过程出了问题,光顾着治匪未曾全力整顿朝政,导致地方上令行不一借机大肆敛财。江湖势力不服管制引发了铁鹰猎鹿,血洗天下确实震慑了江湖,让大玥表面看起来太平了许多,却也在千里长堤上钻了很多窟窿。
  以前祝陆曹等等江湖势力,虽然和官府划清界限,但家业大了终究是要求个安稳。便如同曹家,原本控制岳阳周边水道,四方商旅行走都得和曹家打招呼,为了维持这个地位,也尽心尽力保持岳阳周边的安稳,对朝廷的政令也不排斥,只要打了招呼绝不会让当地官吏难堪。
  而铁鹰猎鹿之后,曹家退了江湖不再管事,受了殃及的江湖人无路可走,致使水道上匪患横生。官府没有曹家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名望,号令不了江湖匪患,官兵善攻城略地,对于三两江湖匪人却无可奈何,只能交给狼卫。可天下这么大,狼卫那点人无异于杯水车薪。天下反而更乱了。”
  许不令思索了下:“为君者,不可能让江湖这种无法之地存在。当今圣上初衷确实没错,闹成最后那样原因很多,不过江湖上再乱,也只是小孩子过家家,不影响大局。”
  老夫子轻轻点头:“此事却是无关大局,但宋暨处理的不够好,暴露的其处事手法太过强硬的缺点。宋暨在铁鹰猎鹿的同时,就开始酝酿削藩。
  自春秋以来诸侯王的权势都太大,历朝君主都尝试过削藩,下场不是天下易主,就是不了了之。前朝大齐姜氏便是因为君主削藩起兵自立夺下的大统,宋氏同样如此。开国七王不削,宋氏永远不会安稳。”
  许不令对于这个,轻笑道:“确实如此。”
  “七王虽然各自为政甚至彼此有旧怨,但在削藩的事情上从来都是同仇敌忾。宋暨对你下锁龙蛊布局,本来稳操胜券。只要肃王一削难以威胁到关中道,其他藩王即便心有怨言,也不敢抗皇命……
  ……但你在长安破了局,安然无恙回到了封地,宋暨什么都没做成,还和肃王一脉反目成仇。其他藩王也明白宋暨确实想要削藩,已经动了手。你说那些藩王会是个什么想法?”
  许不令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
  老夫子淡淡哼了一声:“所以你安然无恙走出了一条生路,宋暨就入了死局。已经动了刀是事实,根本无法挽回,我就不信你小子还想着天地君亲师,把宋暨当君主,其他六位宋氏藩王同样如此,都等着肃王动手,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许不令思索了下:“老先生找我过来,就是说这些?”
  老夫子摇了摇头:“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情,你应该清楚。我叫你过来,是叮嘱你不要不务正业。身为肃王世子,肩膀上挑着的是万里江山天下百姓。
  老夫知道你想行侠仗义当个江湖豪侠,美人美酒作伴逍遥一生,但你的身份注定了你没这福气。从长安城安然无恙走出来的那天起,你下半辈子的路就固定了——不坐上龙椅,就必然被赶尽杀绝。”
  许不令呵呵笑了下:“这可不是小事儿,会死很多人。”
  “不想死人,大可解了兵权,全家去长安当个闲散王爷,宋暨想来会很感激你许家。”
  “老先生真幽默。”
  老夫子皮笑肉不笑哼了一声,抬了抬手:
  “此去江南,你应该会遇上些事儿,玉芙送给你的那根簪子,若是有人想借去观赏,不用藏着掖着。”
  许不令微微颔首,思索了下:“对了老先生,左哲先留下的四件玉器,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没啥用,厉寒生抛出去的鱼饵罢了。”
  “鱼饵……”
  许不令没有再多问,起身行了一礼准备离开,想了想又含笑道:
  “老先生,我离开的时候,能不能把松姑娘带着?”
  老夫子没有回话,继续研究起了棋盘。
  默认了!
  许不令轻轻点头,心满意足走向了站在树林外的松玉芙……
第七十四章
喜欢你呗
  深山中的小村落十分安静,只有几个顽皮的小孩子在土路上跑来跑去,用手接着稀疏了雪花。
  年轻男女相伴走在小路上,不时有小孩张望,发出嘻嘻的笑声,显然是觉得平时严厉的女夫子此时模样有点扭捏。
  松玉芙脸皮儿很薄,不时训一声把小孩们赶走,然后继续闷着头走路,也不和许不令说话。
  许不令还在思索着方才老夫子的话,大部分都是废话不说也知道,不过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需要四件玉器的人在江南;江南可能有人要针对他。
  联系到祝六所说的有其他藩王造反,那不就是江南王宋思明,连猜都不用猜。
  许不令忽然得到这么个消息,心里说实话挺意外。吴王宋思明坐镇江南鱼米之乡,辖境可是整个大玥的粮仓,天下间最富饶的地方,六个宋氏藩王里面就属他和楚王家业最大,造反的资本肯定有。但江南常年无战事,驻军并不多,战斗力更是软脚虾,和西北铁骑根本不是一个物种。
  靠十几万江南兵造反,许不令估计西凉最弱的东路军都能摧枯拉朽,更不用说吴王世子现在还在长安蹲着,没道理呀……
  事情尚未发生之前,所有东西都是猜测,许不令也不可能直接笃定是吴王,老夫子估计也是拿不准才没有说名字,反正搜集四枚玉器的是谁,背后就是谁,许不令也只是暂且记下。
  村子并不大,就十几户人家,连个名字都没有。
  许不令走了一截,目光又重新放在了旁边的芙宝身上,想了想,握住了缩在袖子下面的小手:
  “冷不冷?”
  松玉芙脸儿顿时红了,连忙想要抽手,却抽不出来,有些焦急:
  “许公子,你……你正经一些……村子里都是武林高手,会瞧见的……”
  许不令握着小手不放,目光在村子里打量:
  “有吗?哪儿?”
  松玉芙挣脱不开,便也不挣扎了,轻声道:
  “真的,外公收了很多徒弟,大部分都没出山,本来是想集齐‘琴棋书画、刀枪剑戟’八个徒弟,刀和剑找到了,枪估计是你,你在太极殿上可厉害了,不过我问外公,外公说教不了你……”
  许不令带着几分笑容:“剑是梅曲生?”
  “嗯,还有用刀的二黑……”
  松玉芙走到了学堂附近,把手抽了出来,把手指向了还在砍木头人的男孩:
  “那,就是他,比世子都厉害。”
  “是嘛?”
  许不令打量了一眼,黑瘦黑瘦的,练刀极为专注,看起来确实有点道行,不过在他眼里,只能说是打起来有些手感。
  二黑十分的高冷,瞧见两个人走过来也没不招呼,依旧再自顾自的练着功夫。
  这地方的人好像都比较孤僻,许不令也没在意,跟着松玉芙来到了居住的小院子,抬眼便看到一个豆芽似的小丫鬟,拿着菜刀蹲在屋檐下面杀鹅。
  大白鹅很肥,被掐着脖子按在地上,扑腾着翅膀,用力想要躲避,阿黄则趴在旁边瑟瑟发抖。
  松玉芙心如小鹿乱撞,根本没注意厨房门口的动静,闷着头把许不令往屋里带。
  好在许不令记性不差,稍微回忆了下,蹙眉道:
  “松姑娘,那只鹅,不会是你说的白世子吧?”
  松玉芙‘嗯?’了一声,方才还疑惑拦路的大白鹅怎么没冒出来咬许不令,此时偏头看去,惊的是小脸儿煞白,手忙脚乱的扑过去:
  “呀——豆豆!你做什么呀!白世子,你别死……”
  许不令满脸黑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