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864

  街边群众惊为天人,不少书生露出崇拜的神色,开口赞叹:
  “好俊的功夫……”
  “姑娘真厉害……”
  钟离楚楚按照师父的叮嘱,根本没去看周边的人群,潇洒的跳下马车,准备隐入人群离开。
  不出师父所料,背后果然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惊讶:
  “钟离姑娘?”
  钟离楚楚碧绿双眸中显出几分惊喜,忙的做出平淡神色,回过头来,却见人群的后方,祝满枝和宁清夜面露喜色,旁边还有个文文静静的姑娘,正满眼崇拜的看着她。
  ??
  许不令呢?
  钟离楚楚表情一僵……
  -------
  稍早之前,许不令带着三个姑娘进入了繁华的淮南城,往风景最秀美的沿山街行进。
  看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与表面快意恩仇实则藏污纳垢的江湖比起来,许不令还是觉得这种地方更适合人待着。
  松玉芙算是个书生,明显很喜欢的江南的环境,偶尔听到街边书生讨论的歪诗,还轻声评价:
  “许世子,那也算诗呀,连长安的才子都比不上。我觉得你写的那几首才叫诗……”
  许不令对此有些无奈:“别提诗词,都说了不是我写的。”
  “就是你写的,都出长安城了,还装个什么……”
  “……”
  两人在后面说说笑笑,祝满枝不时回头看一眼,然后蹙着小眉毛认真思索,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宁清夜性格使然,对街上的景色不怎么感兴趣,见满枝神色古怪,轻声询问:
  “满枝,你怎么了?”
  祝满枝偷偷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又闷闷不乐的哼了一声,低头踢着街面上的小石子。
  宁清夜略显疑惑,看了看满枝,又看了看后面相谈盛欢的两人,总算明白满枝是在吃闷醋。对此不禁有些好笑,轻轻摇了摇头。
  三个人就这么走走看看,抵达沿山街附近时,忽然听到街边传来一阵呼喊声:
  “许不令!许不令!这里……”
  沿山街是淮南城最繁华的地方,寸土寸金和长安的状元街类似,街道上豪绅扎堆,也不乏各种烧银子的风月场合。
  许不令轻轻蹙眉,偏头看去,却见街边一家规模庞大的青楼三层,萧庭萧大公子站在窗口,手持折扇用力摇晃,旁边还有几个穿着华贵的公子哥。其中一个气质不俗,看神色和姿态,似乎位置不下于萧庭,不知是哪家的公子。
  宁清夜瞧见此景,淡淡哼了一声,拉着祝满枝便走,还回头说了句:
  “松姑娘,咱们先走吧。”
  松玉芙也有点尴尬,想了想,通情达理的道:“许世子,萧庭请你过去,你在淮南走动,这种场合免不了,我和宁姑娘一起去逛就是了。”
  许不令肯定没兴趣逛青楼,不过青楼在这世道是风雅之地,交际应酬的场所,人家邀请并没有不对的地方,反而是一种亲近的表现。
  而且萧庭这做事不过脑子的直接在大街上喊,就这么不理会走了,明天肯定满城都知道他对萧家嫡子不屑一顾。
  这里不是长安和肃州,萧家门口这么不讲人情世故,也不用提亲了。
  许不令略微无奈,也不好不搭理萧庭,便和三位佳人道了个歉,转身走向了萧庭所在的青楼……
第十三章
彩烟阁
  时间未到正午,还不是喝酒狎妓的时候,不过有档次的青楼主业也不是皮肉生意,像是位于沿山街核心地段的彩烟阁,就是给权贵阶级游玩的场合,来这里的人也不图那半点朱唇。
  走进彩烟阁后,入眼并没有莺莺燕燕,环境颇为雅致,大厅内空旷幽静,珠帘后传出袅袅琴音。
  青楼的老鸨儿显然听到了萧庭的呼唤声,常年和豪门贵子打交道,自是晓得最近谁来了淮南。连忙上前迎接,欠身一礼:
  “奴家拜见小王爷,萧公子今日做东,未曾告知奴家小王爷会莅临,招待不周还请恕罪,小王爷楼上请。”
  许不令在老鸨儿的带领下上了楼梯,走过窗口之时听到了远处的嘈杂声,转眼看去,便瞧见楚楚姑娘颇为潇洒的拦下发疯的马车。
  “这丫头……”
  许不令稍微打量一眼后,便移开了目光。
  来到彩烟阁的三楼,老鸨儿打开了一扇房门。
  房间内熏香缭绕,茶台、棋案、书案等一应俱全,两个招牌的花魁坐在珠帘后抚琴,五个年轻人都面向过来,抬手行礼:
  “参见世子。”
  五个人中,除开萧庭和那个气度不凡的世家子,另外三个应该身份要低一些,站在书案后表情稍显拘谨,案台上还放着几张诗稿。
  萧庭在长安就喜欢交朋友,此时颇为热络走到许不令身边,手持折扇呵呵笑道:
  “都是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在长安的时候,我和许不令是同窗,那可是穿一条裤子,一起买过诗,还曾联手破了白马庄的大案,连当今圣上都对我俩青睐有加……”
  许不令随意扫了眼,也没摆世子架子,抬手回了个书生礼:
  “萧庭,别光说我,介绍一下。”
  “哦对。”萧庭这才想起来,带着许不令在窗户旁的榻上坐下,指着珠帘后的一个美人:
  “这位是花烛姑娘,人称‘肉团子’,还是雏儿……”
  “噗——”
  四个年轻公子本来举止有礼,此时实在憋不住,嗤笑出声。
  坐在珠帘后的两个青楼花魁,羞怯的嗔了一眼,目光扫过许不令的面容,又稍微呆了下,看来没想到这位藩王世子长这么俊。
  萧庭眼睛可很尖儿,当下又嬉笑道:“花烛姑娘,许公子可是昭鸿八魁里面唯一的男人,人称‘昭鸿一美’,长安城多少公主郡主想见一面都没机会,今天我把他带来,你不表示一下?”
  “妾身自是想表示,就怕世子爷瞧不上……”
  许不令有些无可奈何,没有搭理和美人拉家常的萧庭,抬眼看向了对面的华服公子。
  华服公子面向不到三十,见萧庭不介绍,自己抬了抬手:
  “杭州王瑞阳,家父王邹寅,久闻世子大名,实在幸会。”
  “原来是王公子。”
  许不令微微颔首,以前听说过王邹寅。大玥门阀望族挺多,江南这边除开萧陆两家,也有其他的。
  杭州王氏在前朝大齐的时候,出过好几个宰相、皇后,地位之显赫不下于现在的五大姓。
  甲子前破长安的时候,大齐的皇后便姓王,也有太子。这层关系在,王氏肯定力保大齐,后来大齐战败,自然而然就被宋氏排挤了。
  不过门阀世家论血脉传承能数到周朝,一时被国君排挤是常有的事儿,能像淮南萧氏这样眼光毒辣,朝代更替三次都屹立不倒的家族,终究是少数。只要家族底蕴尚在,迟早能东山再起。
  杭州王氏现任的家主便是王邹寅,这个王瑞阳能和萧庭一起喝花酒,应该是家中嫡子,地位还是很高的。
  王瑞阳不卑不亢,谈吐十分有礼,转眼看向了房间里的三个年轻人:
  “这几位是在下的同窗,皆是江南颇负盛名的大才子,过几日金陵那边有场诗会,我和萧兄过去凑热闹,特地把他们请来给参谋一二。”
  许不令听见这话,算是明白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了——说是参谋,不就是找了几个大才子过来买诗。
  对于这种事,许不令也没什么反感,轻笑了下。
  三个年轻人抬手一礼,其中一个家室应该极好,开口接话道:
  “许世子太极殿上的三首诗词,在江南无人不知,我等班门弄斧之辈,实在当不起才子一称。”
  萧庭才想起这茬,坐了回来一拍脑门:“对呀,许不令,你诗词写的不错,来两首震耳欲聋的借我用用,只要我在诗会上出了名,姑姑的事儿包在我身上。”
  听见这个,屋里的两位花魁都把目光投了过来,显然是听过那首《风住尘香花已尽》,方才光注意容貌,都忘了这位世子爷还是个深藏不露的大才子。
  许不令只有在哄宝宝的时候抄诗,对于这几个糙汉子没什么兴趣,摇头道:
  “我一介武夫,对诗词一窍不通,那些都是从别处看来的。”
  萧庭满眼赞赏:“够坦诚,不愧是我萧庭的同窗,不过你那些诗词到底是从哪儿抄的?我打听了好久都没找到出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