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864

第二十八章
给他个面子
  月上枝头,玄武湖东侧的钟山脚下,规模庞大的奢华府邸修建其中,灯火的光芒在遥远的玄武湖便能瞧见。
  府邸外围日夜有身着黑衣的护卫来回巡视,蓄养的打手多达百人,打眼看去如同一个小型军营。而最深处的府邸内,丝竹之声和欢笑隐隐传出,不少醉醺醺的门客勾肩搭背嬉笑怒骂。
  门客是从春秋传承至今的一门职业,古有荆轲、毛遂、朱亥等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但这个门客多半指门阀世家的门客,地位高在门槛。便如同老萧、岳九楼,淮南萧家的花敬亭,单拎出去放在江湖上都是纵横一方的枭雄。
  能把这些人请回来当左膀右臂,自身的地位必然超然与世。也只有传承久远的门阀大族,能让这些枭雄心甘情愿的投入门下。不过江南豪门富户太多,免不了出些附庸风雅之辈,没有底蕴和实力,仗着银子多也招揽了一堆江湖上的人物充当门客,含金量一般都不高,当然,敢这么玩的,一般也不会有人去说三道四。
  金陵杨家便是如此,和门阀世家靠不上边,财力却是很惊人。本来是商贾之家,在江南做航运生意,虽然家底雄厚,但在巨富遍地走的江南还排不上号。以至于在金陵长大的陆夫人,都没听说过杨家。
  杨家的发迹,也就在近些年,家主杨映雄的妹妹进了吴王的门,花容月貌深得吴王宠爱,娘家自然也跟着一飞冲天。
  在江南没人敢不给吴王面子,杨映雄借着这块金字招牌,生意越做越大,赌场、青楼等等,只要能挣钱的都染指,可以说日进斗金。曾经高攀不起的陆氏等门阀,也可以同席推杯换盏,连官吏瞧见了也尊称一声‘杨公’,市井间也渐渐有了‘杨半城’的外号。
  杨映雄有没有半个金陵城,明眼人都知道没有,不过杨映雄自己看来是有的。
  杨映雄从小跟着跑船四方摸爬滚打,处在‘士农工商’的最底层,受尽了读书人和豪门大户的白眼。如今整个金陵城没人不卖他一个面子,偶尔写两首诗,那些自命清高的才子也会吹捧两句,他知道自己写的狗屁不通,但那又如何,只要所有人都夸就行了,他享受的是这种所有人都礼让三分的感觉。
  只是今天晚上,杨映雄的心情显然不怎么好,这可能是他发家以来第一次这么窝火,还无处发泄。
  府邸正中的大厅里,大腹便便的杨映雄坐在太师椅上,手持白玉茶杯,听着手下的诉说。
  “……当场就死了两个,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我想方设法才逃出来,也断了一只手……”
  今天在码头上带头的黑衣汉子,手腕上缠着纱布,脸色依旧煞白,诉说着方才的见闻。
  杨映雄脸色略显阴沉,询问道:“报我的名号没有?”
  “和萧家家主一起来的,必然知晓杨公的名号。杀人的是西北那边的肃王世子,估计连陆家都招惹不起……”
  杨映雄自然知道他惹不起,不过也没有到诚惶诚恐的地步,淡淡哼了一声:
  “不过是个世子罢了,又不是藩王,我那妹夫可是货真价实的亲王,当今圣上都得叫表兄。等家妹有了儿子,以吴王的宠爱,说不定也能成世子。他一个异姓王世子,怎么比……”
  旁边的师爷知道老爷在发牢骚,当下轻声劝慰: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王爵是孝宗皇帝封的,天下间就七个。就死两个不顶用的泼皮,没必要计较……”
  杨映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点了点头,算是吃下了这个暗亏。
  黑衣汉子迟疑了下,又道:“那小王爷,让杨公撤了南山港的人手,不许在收银子,这……”
  杨映雄眉头紧蹙,显然有些恼火。
  师爷思索了下,赔笑道:“肃王世子过来赴吴王的寿宴,若是起了矛盾,吴王恐怕会不高兴……要不,先停几天,等那煞星走了再说?”
  杨映雄沉默了片刻,将茶杯拍在桌子上,沉声道:
  “罢了,给他个面子,停几天。”
  师爷和黑衣汉子暗暗松了口气,连忙赔笑点头,退了下去……
  ————
  秦淮河文德桥的南岸,白墙青瓦之间,许不令和陆夫人并肩而行,穿过高墙之间的巷子。
  萧绮还没从许不令杀人如麻的场景中缓过来,下船后就去了萧家在金陵的府邸处理事务,许不令觉得萧绮能抗住,也没有去安慰,轻装简行跟着陆夫人回了文德桥。
  文德桥南岸的巷子很有江南水乡的风格,不是很宽,两侧白墙上的飞檐探出少许,偶尔走过的门口,可以瞧见地上蹲着两个很小的石狮子,大门上方多半嵌着石质匾额,看起来普普通通甚至有些小家子气,和长安那种朱漆大门、辽阔长街截然不同。
  若不是陆夫人介绍,许不令很难想象这些门户里有多少传承数百年的大小家族,祖上没点说法的好像都不好意思住在这里。
  陆夫人幼年便在这片儿长大,此时眸子里明显有些触景生情,见巷子里没有外人打搅,被许不令扶着胳膊也不避讳,不停的指着周边的物件:
  “看到那口井没有,小时候捉迷藏,我经常往里面躲,下面有个梯子,是以前打仗的时候藏身的地方。后来就被我爹打了一顿……我和你娘就是在那里遇上的,当时她牵着马找陆家的门,还奇怪堂堂金陵陆氏,怎么住在这么偏僻的地方……”
  许不令其实也有这个想法,不过没说出来,只是跟着陆夫人走走看看。
  金陵陆氏在‘萧陆崔王李’中排第二,家族规模不比萧家小,城外大半田地都是陆家的。不过陆家不像萧家涉猎广泛,主要走仕途,偏偏九卿之一的陆承安又不得圣宠,以至于近些年有些消沉,家中子弟大多在各地求学做官,留在金陵的人没有萧家那么多。
  随着陆夫人走到巷子中央,便瞧见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妇人站在门口,容貌依稀能看出陆夫人的些许影子,笑盈盈的道:
  “红鸾回来了。”
  “娘!”
  陆夫人连忙把手抽开,对着多年未见的娘亲弯身行了一礼。
  许不令也连忙行了一礼,犹豫了下,才开口打招呼:“见过伯母。”
  这个称呼显然不太对劲,陆夫人蹙眉想了下,却又一时不知道该叫啥。总不能把她娘叫奶奶,那样也太老气了些。
  陆夫人的娘亲对称呼并不介意,招呼了两句后,便领着两人进入府中。
  能走到这个位置的顶流贵族,家风一般都无可挑剔,勤俭持家是基本,陆家和萧家一样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装饰,府邸很深,过了小门后便是各个院子之间的巷道,偶尔可以听到小孩的说话声,除此之外便只剩下安静了。
  许不令也看不出这栋宅子有多大,不过走了半天没到底,想来不比萧家祖宅小多少,只是建筑风格看起来有些小。
  随着陆夫人一起来到了萧家的客厅,陆家现任的家主不在,出来接待的是陆夫人的兄长,说起来算是许不令未来的大舅哥,不过许不令是没胆子这么叫,老老实实的坐在旁边安静聆听。
  陆夫人很想念家乡,但她现在毕竟是萧家的媳妇,算是客人,除了陪着娘亲说了会儿心里话,其他时候还是保持着礼节规矩。
  直到天色渐晚,陆夫人聊完了长安的琐事之后,才带着许不令回到了她幼年长大的闺房……
第二十九章
故地重游
  月上枝头,深宅大院内偶尔可见走动的丫鬟和几个陆家未出阁的小姑娘,遇上了便会羞怯的叫一声‘姑姑’,然后躲回了院子里,从门后偷偷看着俊美的白衣公子经过。
  陆夫人幼年居住的闺房在陆家后宅,住的全是未出阁的姑娘,一年到头都不能出去几次。倒不是因为理学的影响,金陵陆氏的嫡女,未来最差嫁的也是同等规模的世家大族,当皇后都有可能,为了名誉考虑,肯定不能让自家小姐和野丫头一样跑去街上疯,要出去也得长辈带着,从小注意气度仪表。
  陆夫人带着许不令来到一间院落前,推开小门,映入眼帘的是装饰精巧的绣楼,院子里干干净净,显然时常有人过来收拾,靠近后巷的院墙下种着一颗桂花树,旁边还有个秋千。
  重游故地,陆夫人双眸中显出些许恍惚,走进院落里环视一圈儿,轻声道:“感觉变小了,以前觉得这间院子好大……”
  许不令走在身后,看着陆夫人在院子里转圈的模样,忍不住抿嘴笑了下。
  皎洁月色下,光线不算昏暗,身着墨绿长裙的陆夫人亭亭立在院中,冬夜微凉,呼吸间胸脯起伏,红唇张合呼出淡淡的雾气,桃腮带着些许嫣红,修长睫毛下的双眸微微扬起,看向面前的绣楼,风韵怡人的侧脸十分动人。双手依旧叠在腰间,不过身上再无往日的端庄气质,幼年的调皮性子也没有恢复,以至于看起来有些傻愣愣的。
  许不令本来在打量院子,此时眼睛不自觉的就停在了陆夫人的侧脸上,又往下移动,顺着雪白脖颈移向了某些不该看的地方……
  “我从记事起就住在这里,每天不让我出门,我就想方设法的往出跑……”
  陆夫人全无察觉,带着许不令在院子里行走,给许不令讲解的同时,也在回忆往昔。言语间走到围墙下,左右看了看,从老桂树后面拿出来了梯子,靠在围墙下面:
  “这个梯子是我让月奴从别处偷偷拿来的,当时让月奴在下面扶着梯子,我爬到院墙上往外看,结果我爹刚好从巷子里经过,瞧见后训了我一声。月奴听见声响掉头就跑了,把我留在梯子上不敢下去,眼睁睁看着我娘跑过来,把我逮个正着……”
  想起幼年调皮捣蛋的光景,陆夫人抿嘴笑了下,手扶着梯子往上爬。
  梯子不大,小女孩爬着玩尚可,陆夫人已经成年,身上的资本也很足,加之性子婉柔不经常运动,爬梯子还有些吃力,腿儿颤颤巍巍的。
  许不令见状上前,抬手扶住了梯子:“陆姨放心即可,掉下来我接着。”
  “怎么会掉下来,我爬过好多次……”
  陆夫人常年待在闺房里,显然很久没做这种爬上爬下的事儿了,慢悠悠的爬到了梯子顶端,手扶着围墙,朝高墙外看去,目光扫过不见尽头的深宅大院,以及极远处的秦淮灯火,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许不令手扶着梯子,仰头看向上方的陆夫人,彼此高度差的缘故,能看到的自然只有绣鞋和裙底。穿着薄裤其实也看不到什么,不过这角度明显有点不合适。
  “咳—”
  许不令轻咳了一声,偏开目光望向别处,表情略显古怪。
  陆夫人被咳嗽声惊动,收回目光低头看了眼,这才想起已经不是几岁小姑娘了,下面的也不是月奴而是许不令。她心中微慌,忙的想收紧裙避免得走了光,结果双手离开院墙没站稳,直接“呀——”的一声从梯子上面掉了下来。
  许不令有些好笑,张开双臂稳稳当当接住手忙脚乱的陆夫人:“果不其然,掉下来了。”
  陆夫人脸色有点发白,缓过来后又脸色微红,从许不令的胳膊上挣脱下来,拍了拍裙子:“没站稳……”说着看向旁边的秋千,看模样是想去回忆童年,却又担心弄坏了。
  许不令走到秋千架子下,抬手握住麻绳试了试,很结实,便微笑道:“陆姨,过来。”
  陆夫人左右瞄了眼,没有侄女丫鬟偷看,才缓步走到秋千跟前坐下,双手握着秋千绳,尝试性的晃了几下。
  咯吱——
  许久未曾动过的秋千发出轻微响声,裙摆和绣鞋在空中摇摇晃晃,依稀还能看出当年在这里生活的影子。
  许不令轻轻推着陆姨,回忆了下:“肃州的花海里也有个秋千,放在小木屋里,不过我小时候好像没玩过……”
  “你娘来金陵的时候,很喜欢这个秋千,当时就说过以后回家了也要弄一个……记得当时家里不让我晚上出去乱跑,我就求着你娘帮忙,让她从院墙那边翻过来,把我抱出去。当时特别羡慕,也想学飞檐走壁的功夫,只可惜最后还是没学成……从你娘去肃州后,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一晃就到现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