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5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0/864

  大堂之中,十几个竹椅摆出一圈儿,杨冠玉体格太大,没凳子可坐,只能背着手站在旁边,好似一只负手而立的熊瞎子。
  留着大辫子的夜莺,站在一张手绘出来的示意图上面,详细讲解着:
  “……东门守备最弱,到时候咱们从这里绕道,要在一刻钟内赶到这个位置,等城门破开后迅速入城,避免其他地方的兵马反应过来驰援……”
  衙门后方的大院里,许不令站在刚送来的两门火炮之前,如同对待媳妇似得用布仔细擦拭。钟离玖玖站在跟前,撑着伞帮忙给许不令遮阳。
  钟离楚楚靠在躺椅上喂麻雀吃谷子,宁玉合也在旁边打坐。宁清夜则是靠在廊柱上,旁听外面的作战计划。
  转眼来栾山县已经七八天,起初四个姑娘还抱着‘同进同退、同生同死’的雄心壮志,想着和许不令一起站在城墙上奋勇杀敌。
  结果倒好,到栾山县一看,城墙还没宁清夜个子高,三千兵马都只能待在县城外面,进了县城估计连路都走不通了。
  至于打仗就更不用说,栾山县原本的驻军,只有负责烽火台的一队小兵,方圆十来里连个山贼都找不到,据县太爷说,上次有兵马过来,还是北齐开国的时候,一队兵马走错路了。
  就这鬼地方,还打个什么仗?估计等到外面仗打完,她们四个都能在这里休息着。
  宁清夜旁听了片刻后,有些听不懂,便走到了许不令跟前,轻声询问:
  “这里根本就不会有人打过来,你手底下只有三千兵,还准备打出去不成?”
  许不令眼中带着几分笑意,解释道:
  “古来用兵者,讲究‘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我被安排在这穷乡僻壤,远离主战场,朝廷不会管我做什么;楚王那边忙着打武关,更不会注意到我。关鸿业大方向上是守武关道,而不是跑出去打,估计楚王也看得出来,所以不会想到有人会出武关道,绕道抄后路……
  ……我带着两千轻骑,只要从‘南召县’绕道出去,便能抵达南阳以北,以西凉骑军的速度,只要两个时辰,便能突进到南阳城下,这叫做‘兵行诡道’……”
  宁清夜蹙眉想了想:“那个姓关的,让你在这里守着,你擅离职守会不会找你麻烦?”
  许不令摆了摆手:“提前给他打个招呼就行了,算什么擅离职守?”
  宁清夜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听得似懂非懂的,也只有点了点头……
第二十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三天后,马山口一带。
  数以万计的朝廷军队,在狭长的丹江河道左右驻扎,而数里外的对面,楚军提前占据的马山口早已经严阵以待。
  巍峨雄关之后的中军大营内,关鸿业披着战甲,和诸多将领商讨着楚王动向。
  半个月下来,关鸿业早已经把许不令忘在了脑后,手下的西凉军战力强横、令行禁止,屠千楚和杨尊义这两名老将也是言听计从。
  得心应手的操盘,让关鸿业都有点飘飘然了,十分向往当年带着百万大军横扫东南西北的许老将军。这要是五万西凉军全是他的,他还真有带着五万西凉铁骑横扫六合的底气。
  只可惜朝廷手底下就挤出来这么点兵,跑出去打没了,关中可就成了门户大开任人捅的小姑娘。
  关鸿业理智尚在,还是选择步步为营,先护住关中采取守势,再找机会谋取马山口、南阳等地。
  军帐中商议了片刻,有亲兵忽然跑进大帐,来到了关鸿业的面前,抵上一封急信:
  “将军,栾山县的肃王世子急报,说是要带兵打南阳,让关将军迅速派兵五万前去驰援……”
  ?
  话语一出,军帐中的诸多幕僚将军全部停下话语,眼中都是莫名其妙。
  关鸿业略显茫然,还以为听差了,拿过信纸看了眼,却见上面写着什么‘夜观星象……南阳信手可破……速速派兵驰援……’等等,一副命令的口气。
  关鸿业顿时就火了,本想开口骂两句,但有西凉军的将士在,最终也只能怒喝了声:
  “胡闹!当行军打仗是小孩子过家家不成?”
  也不怪关鸿业这么大火气。信上的大意就是‘老夫掐指一算,明天天气不错,南阳要破了,所以带着两千兵马去打南阳,你马上派五万人过来驰援。’
  南阳那么大个城,一万五守军,按照‘十则攻之’的先辈经验,十五万人才能强行攻城,两千人跑去打,这他娘是驰援还是去救驾?
  而且马山口距离南阳一百多里,马山口都没打下来,怎么跑去打南阳?
  关鸿业心里满是无名之火,若是许不令不服气,遥遥发号施令也罢,只要命令合理,也不是不能听;但这玩意儿他要是听了,带着五万人强攻马山口跑去南阳,要是没攻下来,不就被楚王包饺子了?
  关鸿业压抑了半天,还是没忍住,把信纸丢在舆图上:
  “你们看看,本将该不该听世子殿下的调令。”
  幕僚和武将拿起信纸,传阅了一遍,眼中都是露出几分错愕,继而都是摇头蹙眉。
  “这怎么行……”
  “哪有这么打仗的……”
  关鸿业抬了抬手:“传令,让许不令老实回栾山县呆着,别说本将没事先劝过他。再给朝廷上个折子,把这封信送到圣上面前,让朝臣都看看,许老将军的孙子是怎么打的仗……”
  “诺!”
  ————
  三百里外,南阳城下。
  夜色幽幽,楚王麾下大将秦荆,看着从城内鱼贯而出的步卒,眼中带着几分犹豫。
  毕竟派一万人打一个没有任何战略价值的栾山县,实在有点儿戏。
  不过绕道攻栾山县的计策,是楚王亲手安排,加上有马山口在前面顶着,南阳一时半会没有被围之险,秦荆倒也没有拒绝这个提议。
  秦荆身后,除开领兵奇袭的将领,还有十余个身着武服的汉子,为首的便是虎头山林家的少当家林雨凇。
  陈道子没了后,林雨凇基本上就成了楚地的魁首,加之当年吹嘘‘和许不令互换数招不分胜负’,这次奇袭许不令的重任,楚王自然就压在了他脑袋上。
  林雨凇有几斤几两自己清楚的很,当年被许不令三下打的不省人事,哪里敢带头去和许不令刚正面?但牛吹出去了,这时候想认怂可没机会了,硬着头皮也得说是一句:
  “将军放心,只要许不令突围,某得必将其生擒回来。”
  秦荆晓得武魁的厉害,对此还是叮嘱道:
  “许不令绝非凡夫俗子,切勿逞强。三千西凉军守城,打不下来太正常,尝试一次,攻不下就撤回来,不要做无用之功。”
  “诺!”
  带兵武将和林雨凇等人,点头应诺,便下了城墙,带着一万调出来的精锐府兵,朝着南召县进发……
  ---------
  乌云遮月,群山之间伸手不见五指。
  栾山县之所以没战略价值,便是因为地势太差,东南西北都是山,供人行走的只有山间崎岖小道,根本没法骑马,粮草辎重更是无法携带。
  山岭之间,许不令牵着追风马,身上披着黑斗篷,在杂草丛生的小道上缓步行进。
  追风马上挂着马槊和战刀,蹄子用布包住,带着马兜嘴,以防在夜间行军时发出声音。
  小路只供一人行走,宁玉合牵着马走在后面紧紧跟随,认真注意着周边动向;小麻雀在树梢上面蹦蹦跳跳,走出一截便停下来等待片刻;后方一里开外,两千西凉精骑整齐划一,牵着马缓步行进,夜莺楚楚都在其中。
  许不令走在前面,自然是担任斥候,先清扫道路上可能遇到的眼线,避免被楚军察觉。
  按理说这种活儿应该是寻常兵甲来的,可论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世上还没有人比许不令更厉害,手持七石弓,遇见敌军斥候一里开外直接秒,估计对方连人在哪儿都不知道,寻常兵甲可没这本事。
  本来许不令是准备一个人走前面,不过山野行军太过孤寂,宁玉合也跟着当个伴儿,她同样武艺高强,倒也不会拖后腿。
  栾山县绕道跑去南阳,大概两百多里,其中一百多里是山路,出了南召县才一马平川;从早上出发到现在,也不过才走到南召县附近,想要奇袭,估计还得在南召县的山里待一天,等到凌晨时分才发动突袭。
  约莫走了一个时辰,许不令抬起手来,示意小麻雀回去传讯,让后面的将士休息两刻钟。然后用刀在山坡上,清出一块能坐下的小空地。
  宁玉合武艺极好,倒是没有任何疲惫,停下来后,左右瞄了几眼,见周围荒山野岭的没动静,才在旁边坐下,轻声道:
  “令儿,能说话嘛?”
  真正出来打仗,宁玉合虽然不太乐意,但为防流矢,许不令还是让她套上了质地精良轻甲,胸脯太大,轻甲有点紧勒的有点难受,坐下来后,便抬手解开了肋下的几根系绳透透气。
  许不令见状,把有些冷的手,塞进胸甲下面暖暖:
  “周围没人,别大声喊叫即可。”
  发现许不令的动作,宁玉合脸儿微红了下,眸子带着几分别样意味:
  “想为师了?”
  许不令自是有点想念。这些日子以来,宁玉合根本没有和他亲热的机会,玖玖倒是有两次,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刚摆好姿势,楚楚就杀了过来。不过这场合显然不对,他看了看周边:
  “在行军打仗呢,荒郊野外的,这怕是有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0/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