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864

  马车外面,宁玉合身着轻甲坐在马上;宁清夜同样打扮,走在前面。
  自从出了城后,宁清夜便没有再说过话,只是愣愣的看着前方的人海,不言不语。
  长途行军除开警戒周边,也没有其他事可做。宁玉合跟着走了会儿,渐渐也察觉到了宁清夜情绪不太对。她骑着马走到了徒弟跟前,柔声开口:
  “清夜,你怎么不说话?要不要进马车去休息会儿?”
  宁清夜没有转头,望向官道外的旷野,声音平淡:
  “不用,昨晚没睡好罢了,扎营后再休息一样的。”
  虽然还是和往日一样的清清冷冷,但清冷和冷淡的感觉显然不同。
  宁玉合感觉到了那一丝丝疏远,不知缘由,也不太确定,只道是清夜状态不好,便也不再打扰,走在了马车后面,让清夜一个人安静下。
  队伍约莫行进了一个时辰,和萧绮谈完事情的许不令,才从后面飞马而来。
  踏踏踏——
  熟悉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宁清夜身子明显绷紧了下,只是铠甲罩在身上,根本看不出区别。她轻夹马腹,沿着队伍侧面往前走去。
  许不令还在想着玥绿帝宋暨的事儿,来到马车附近,和玖玖楚楚玉合打了个招呼后,见宁清夜没过来,便驾马来到了宁清夜跟前。
  宁清夜心猛的乱了下,‘你这欺师灭祖的混蛋’呼之欲出,但正在领兵出征,哪怕心里又千般愤怒和委屈,也只是压在心底。她还是强忍了下来,没有任何表情,把目光投去了另一边。
  往日相处一直都是如此,许不令也觉得有什么问题,含笑套近乎:
  “清夜,怎么不搭理我?”
  宁清夜紧紧攥着缰绳,偏头看了许不令一眼,声音平淡:
  “来月事了,不想说话。”
  ?
  许不令一愣,暗暗算了下时间:“还没到日子啊。要不让玖玖给你看看?”
  宁清夜目光微凝,但很快又被淡漠遮掩,摇了摇头:
  “不用。你去忙你的吧,我没事。”
  许不令还得前去和领头的徐英汇合,安慰一句“好,有事随时和我说即可”,驱马快步走到了前面。
  宁清夜坐在马上,看着许不令的背影,又回头看了看师父的侧脸,脑海中忽然浮现出许不令给师父画守宫砂时的场景。
  这一瞬间,只觉得两个最亲密的人,好像都有点陌生了……
第四十二章
故弄玄虚
  三天后。
  襄阳前哨曹庄,两万楚军驻扎在沿线碉堡、工事之后,纵横交错的壕沟、拒马,如同大地上的一条条刀疤,从曹庄一直绵延到襄阳城下。
  暮色时分,曹庄防线外的旷野上,步卒行军扬起的沙尘,如烟似浪、遮天蔽日。
  “虎——”
  “虎——”
  “虎——”
  远隔数里,震天的呼喊声,便传入了工事后的楚军耳中。
  平原之上两万人行军,不可能瞒住斥候的眼睛,楚军早在许不令出南阳的时候,便已经开始做战备,刀出鞘、弩上弦,在固若金汤的防线后严阵以待。
  很快,落入余晖下,天际线的尽头,出现了一匹黑马。
  黑马之上,男子身着墨黑金边世子袍,手特丈八马槊横于天地间,黑色‘许’字大旗,在夏日横风下猎猎作响。
  继而,左右看不到边际的人墙,特着长矛显出身影,踏着整齐而厚重的步伐,往楚军防线一步步不敬。
  两万人在平原上摆开,势如排山倒海,前方的三千西凉军,军容肃穆,远隔数里,便将防线后的楚军压的额头冒汗,喘不过气来。
  襄阳城内,楚帅秦荆眉头紧锁;斥候接连不断从曹庄飞马赶来,禀报着前线的战况;四王麾下的将领和幕僚,齐聚在帅府之中,围着中间的巨大舆图,嘈杂声不断:
  “哪有这么打仗的?两万人堆一起往过推,当城墙不存在不成……”
  “关鸿业带着五万西凉军待在后面,距离约莫十里,看起来像是等着许不令过来送死……”
  “斥候探查过,左右翼没有伏兵,两万步卒全在中路,弩车、云梯、撞车数量不多,要攻城根本不够;这要是能走到襄阳城下,我把脑袋砍下来给许不令当尿壶……”
  “要不末将带兵出去,设法将许不令斩于马下……”
  “这明显是引蛇出洞,只要出了防线,关鸿业肯定把骑兵派过来绞杀,就在防线后等着即可,我就不行许不令真敢强攻……”
  ……
  秦荆手按帅剑,虽然一言不发,但心里的想法,和在场诸将差不多。并非轻视许不令,实在是双方兵力悬殊太大了。
  襄阳周边驻扎兵马十余万,后方还有四王源源不绝的援军,死一个补一个根本不怕兵力不够。
  许不令只有两万步卒,还都是和楚军兵员素质相差不大的府兵,放在襄阳面前,就好似一个三岁稚童提着木棍,要殴打身着重甲的八尺巨汉。
  楚军光用弓弩在工事后面抛射,许不令都难以招架,淌过三道防线后,估计就不剩几个人了,还怎么攻城?
  和秦荆抱有同样疑惑的人,不只是楚军。
  另一侧,许家军的后方。
  关鸿业身着铠甲,站在高处,遥遥看着许不令在平原上摆开阵势,朝着剑拔弩张的楚军防线压过去,也是眉头紧锁。
  副将站在跟前,轻声道:“将军,哪有这么打的?这不是白送嘛……”
  身后诸多将领也是点头,就眼前这阵仗,说白送半点不过分。
  在高墙险关之前,想要破关,发动数倍兵力强攻都是下下策,伤亡太大了;正常情况下,军卒死伤过两成就会开始溃营,过三成就有哗变的风险,士气再高昂的军队,死伤过半,军卒也不可能再听命了,督战队都没用。
  古来想要攻城,一般都是水淹、挖地道、安排内应或者直接围的弹尽粮绝,;襄阳是大玥首屈一指的军事要塞,三丈六的城墙摆在那里,寻常梯子都架不上去,滚木礌石猛火油源源不绝,让军卒怎么往上爬?
  关鸿业虽说和许不令结了梁子,但两万府兵算是他的兵,被许不令这么拿去送,事后全军覆没,朝廷怪罪下来,他肯定也得受责罚。
  关鸿业思索了下,来到了屠千楚身旁,开口道:
  “屠将军,世子这打法不可取,你过去劝劝让他回来,若是将士伤亡惨重,不好向朝廷交代。”
  屠千楚手特两柄铜锤,脸色平淡:
  “关将军是主帅,末将如今在将军麾下,哪里调的动世子殿下;若是将军觉得不该如此用兵,亲自过去劝劝即可。”
  关鸿业眉头一皱,他要是命令得动早就去了。许不令带着两万人过来,直接从邓州擦肩而过,连他面都不带见的,他派人过去强令许不令返回驻地,许不令也是一句‘不破襄阳、提头来见’,根本不搭理他。
  不光是他,圣上那边也拦不住;许不令忽然动兵,已经给长安传去了急报,圣上自然是不想让许不令擅自带兵出征,但朝臣有了上次破南阳的例子,反倒是都谏言让许不令去试试。
  许不令若真把襄阳打下来,那四王之乱就没威胁了,接下来让许不令一路打过去即可;只要内乱一平,就能集举国之力应对北齐,北疆的局势也能很快扭转,这是文武百官希望看到的方向。
  朝堂也不是皇帝的一言堂,在没有合理的理由下,圣上也不能强令许不令回去待着。
  关鸿业再此劝说无果后,便回到了原位,在诸将前方,眺望及远处的黑色蚁群。
  两万人在无尽平原上铺开,远观去其实也没多少,站整齐了,也就是横着两百人、竖着一百人的大方阵。不过战时列阵,不肯能站的整整齐齐,各兵种前后铺开,在各自百夫长的率领下,摆好的进攻的阵势。
  距离楚军防线还有三里距离,许不令便在平原上停马,抬手举起了马槊。
  令旗挥舞间,两万军卒很快在原地停步待命。
  三里在弓弩的射程之外,床子弩能勉强射到,但准头基本上随缘。
  关鸿业瞧见许不令这么远就停下了,眼中微微一喜:
  “许不令不打了?”
  三里外停步弓箭射不到,确实有点虚张声势的意思。可副将眯着眼仔细看了下,忽然指向许不令的身后的几个小点:
  “将军,那是什么东西?”
  关鸿业站在许不令后方两里开外观战,虽说看不清具体细节,但攻城车之内的大件还是能瞧见的。
  此时许不令身后的军阵中,推出十几辆大小不一的车子,用黑布盖着。
  关鸿业仔细打量了片刻,稍显疑惑:
  “不是撞车,还用黑布包着,莫不是上次用来破南阳的‘法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