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864

  原本缠着白绳的刀柄显出了乌黑之色,黑得发亮,就好似店小二手上沾满酒肉油渍的黑抹布。
  街上人看得出那是污渍,但不是油渍,而是血渍。
  不知多长时间,用多少人的血染出来的。
  短暂打量过后,街上又恢复了嘈杂模样,好似只是漠北边陲的一个寻常小镇,再无半点杀机四伏。
  年轻刀客走到不快,脚步很轻,几乎踏雪无痕,在街上扫了眼,最先就看到了茶铺外的姑娘。
  姑娘太醒目,羊皮小袄干干净净,头上扎着两条小辫,手上还带着两个毛茸茸的手笼,捂着被冻得有些红的脸蛋儿。
  与这条街上的其他人比起来,就像是随便出来逛荡的邻家小妹子,坐在如饥似渴的群狼之间。
  她不该出现在这里!
  但已经出现了,就说明她比周围的狼更危险。
  年轻刀客挑了下斗笠,来到了茶馆前,用蓑衣遮盖了刀柄,在桌子对面坐下:
  “姑娘会算命?”
  “会!”
  姑娘见来了客人,把暖好的手从手笼里抽了出来,拿起了桌上的签筒。
  手很漂亮,五指修长,是握兵器的好苗子。
  但手掌上有老茧,说明刚握兵器不久,还没出山的新人。
  年轻刀客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掌,同样五指修长,以前也有老茧,不过握刀太久,如今已经没了。
  年轻刀客失去了以武会友的兴趣,没有再把目光放在姑娘的手上,而是看向了桌上的签筒:
  “姑娘怎么称呼?”
  姑娘把签筒推到了刀客面前,习惯性地晃荡着小腿:
  “左边。”
  年轻刀客看向左边,眼前除了无尽风雪再无他物,他又回过头来。
  “我说我叫左边,不是让你看左边。”
  姑娘认真解释了一句,继续问道:“客官想算什么?”
  年轻刀客仔细想了下,他从不相信阴阳占卜,只相信手里的刀,漠北荒原上的人都是这样,他过来,只是想找个不一样的人聊聊天而已。
  “要不左边姑娘算算,我想算什么?”
  左边煞有其事地打量几眼,认真道:
  “客官年纪不大,长得也俊俏,大雪天孤零零出来跑江湖,肯定很寂寞。以我来看,客官想算姻缘,对不对?”
  年轻刀客笑了下,笑得很阳光,但天生的柳叶眉,却让这张脸带上了几分阴柔。他点了点头:
  “那就算姻缘。”
  说着年轻刀客单手拿起竹筒,晃荡两下,一枚竹签落在桌面上。
  左边低头看去,上书四行小字:
  衰木逢春少,孤舟遇大风。动身无所托,百事不亨通。
  下下签。
  左边眉头一皱,略显不满的看向对面的年轻刀客:
  “你这人,想砸场是不是?一百零六根上上签,你故意把这根摇出来,让我怎么给你解签?我都没学过……”
  背后的茶肆中,在火炉旁煮茶的老妪,摇头笑了下:
  “左边,对客人要客气些,凶巴巴的,以后谁还找你算命?”
  左边‘哦’了一声,把竹签放了回去,又推到了刀客面前:
  “方才不算数,你重新摇一下。”
  年轻刀客看着签筒里的那根竹签,没有再发一言,从怀里掏出了五枚铜钱,放在了桌案上,起身走向了长街的另一头。
  左边呼唤了两声,刀客却未曾回头,眼见对方走远,左边只能站起身来,大声道:
  “我算命一点都不准,你作弊那就更不准了,要是出事儿别算在我头上。”
  年轻刀客没有反应,脚步轻盈地离开了长街,如同来时一样。
  左边想要追出去,把铜钱还给刀客,火炉旁的老妪,却是招了招手:
  “回来吧,自己选的路,总比天注定的好。”
  左边顿住脚步,看了看手中的铜钱,有些不高兴地回到了茶肆,在火炉旁边坐下,抱怨道:
  “今天刚开张,就算了个大凶的签,多不吉利。人家都是求心安,他倒好,故意给自己找不自在,奶奶你说他图个啥?”
  老妪年纪很大,脸色布满褶皱,不过从骨相,依稀还能看出年轻时的倾城之容。她摇了摇头:
  “你还小,不懂‘情’这个字,有时候心如死灰松了手,远比执迷不悟放不下结局要好。他给自己摇了个下下签,说明心里已经觉得没戏;若是故意摇个上上签,那就是自欺欺人执迷不悟。”
  左边眨了眨眼睛,还真有点弄不清这么绕的道理,不过对于老妪前面的话,她有点不认同:
  “奶奶,我过完年就十五了,要是在我们中原,都可以成亲生孩子了,我娘就是十五六生的我,哪里小了?”
  老妪眼神宠溺:“好,不小,大姑娘了。都在北齐住了几年了,你娘也在这边,还想着中原呀?”
  左边拿着刚到手的五枚铜钱,在街边买了串糖葫芦,回到火炉旁坐下,美滋滋地小口舔着,含笑道:
  “中原可好了,天下间最好吃的糖葫芦就在长安,比这里的糖葫芦好吃得多。师父说南越不战而降,东玥的皇帝着急了,准备和我们结盟,要是两家联手,很快就能去长安,到时候带着奶奶也过去看一下。”
  老妪摇头笑了下,似乎不太想聊这些事,没有说话。
  左边舔了片刻糖葫芦,发现老妪目光,一直放在年轻刀客离去的方向,她回头看了看:
  “奶奶,怎么了?那个刀客有问题?”
  老妪询问道:“方才,他真动了手脚?”
  左边想了想:“肯定的,他武艺很高,我都看不出深浅,肯定是故意摇了个下下签逗我,一百多只上上签,只有一只下下签,哪有一次就摇出来的?”
  老妪沉默了下,看着年轻刀客离去的方向,轻轻叹了一声……
第二章
你怎么跑回来了?
  冬月初七,万里飞雪。
  停靠在岳阳城郊的楼船,船上船下都盖着一层雪被,沿岸千山鸟尽、人迹无踪,就好似被冻结在了冰天雪地之间。
  楼船的露台上,为防寒风进入屋子,门窗紧闭。
  两个躺椅摆在原来的位置,长时间没人在上面躺着,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花。旁
  边的花盆里,花瓣与叶子早已凋零,只剩下干枯的花蕊,挂在光秃秃的花枝上,好似随便一点微风,便会彻底凋谢。
  船楼二楼的书房中,医书堆积如山,从春秋到当代,从宫廷秘方到楚地偏方,基本上能找到的全都在这里,萧绮和松玉芙在其中,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生怕漏掉了一丁点有用的信息。
  甲板上,祝满枝披着披风,用望远镜眺望着南方,站得太久,红色披风已经变成了白色,而脚下陪同等待的小黑狗,也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小白狗。
  就这样等啊等,也不知等了多久。
  终于在下午时分,五匹快马,自湘江畔飞驰而来。
  沿江风雪连天,马蹄在雪面上留下碗口般的足迹,眨眼又被大雪掩盖。
  许不令骑乘黑色骏马走在最前,英气的眉毛上挂上了白霜,胯下追风马气喘如牛,口鼻喷出白雾,已经不堪重负,好在楼船也已经到了眼前。
  从邕州城离开后,许不令马不停蹄赶回楚地,跨越近两千里山河,只用了十余天的时间。能从头撑到尾的只有他和宁清夜的两匹追风马,夜莺等人都是沿途驿站不停换马,才勉强跟上脚步。
  寒冬腊月长时间奔波,对人和马的消耗都极大,刚刚完婚武艺又不高的楚楚,已经快要累趴下了,清夜也差不多,咬牙强撑着赶路,为防不慎坠马,宁玉合和夜莺一直走在跟前时刻注意。
  钟离玖玖是大夫,马上就要回到楼船,此时坐在了许不令的背后,调养身体为待会治病救人做准备。过来的路上,她也从驿站里得到了大概的消息,但行医讲究望闻问切,还是得到跟前仔细看看,才能知道小婉生了什么病。
  小麻雀跟着跑这么远,已经冻傻了,此时直接钻进了玖玖的衣襟里,连头都不露,弄得玖玖还得时不时低头看一眼,才能确定小麻雀没出事。
  遥遥瞧见江边楼船的踪影,许不令马速又加快了几分,而楼船的甲板上,拿着望远镜一直眺望的祝满枝,连忙挥起手来,又快步跑回船楼里,通知等待已久的姑娘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