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很凶(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864

  “哦……”
  祝满枝似懂非懂,想了想又道:
  “老婆婆年长,应该晓得草原上好玩的地方吧?我们是从太原那边过来的,还是第一次来这边。”
  太原如今也在北齐治下,过来的商客挺多,也算不得稀奇。
  老妪回想了下,微微点头:“草原上风景好的地方多得是,不过我去的地方很少,除开归燕城那边,就记得最东边草原上的呼伦湖,那是我这辈子见过最漂亮的地方,牧草丰盛遍地牛羊,不比世间任何地方差,不过距离有点远,得从辽东往上走,你们俩怕是去不了。”
  陈思凝是南越的公主,对三国地理自然有所了解,听见这话,微微点头:
  “听说是挺漂亮的,以前草原上的拓跋王庭就在那里,好像几十年大齐的铁骑才收复那块地方,现在是大齐的马场。”
  这算不得什么秘密消息,毕竟北齐出产良种战马的地方总共就那么几个。
  老妪神色很平静,想了想,含笑道:
  “是啊,说起来,这事儿朝廷做得还有点不仁义。”
  “嗯?”
  小桃花听见这话,稍微愣了下,开口道:
  “奶奶,你怎么说这个?让朝廷知道要杀头的。”
  老妪被小桃花叫奶奶,显然不怕杀头,见几个小姑娘坐在跟前,可能也是年纪大了想聊聊天,摇头轻声道:
  “本就不仁义。当年,拓跋王庭的单于,就没想着和大齐兵戎相见,几十年来岁岁进贡,也没冒犯过大齐。大齐这边倒是咄咄逼人,每年索要的战马倍增,拓跋王庭实在撑不住,有一年没凑够马匹,大齐就以藐视宗主为由,准备发兵……”
  陈思凝对这种事儿,可谓是感同身受,大小国之间本就是大鱼吃小鱼,弱的一方只有被欺凌剥削的命,连南越都是如此,年年被大玥压榨还得陪着笑脸,生怕大玥找到借口发兵攻打,就这种情况下,许不令还是找到借口,带兵把南越除名了。
  北齐虽然弱与大玥,但放在草原上那就是脱缰猛虎,吃个只有十余万牧民的拓跋王庭,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简单。
  陈思凝思索了下,询问道:“然后大齐就以这个名头,对拓跋王庭出兵了?”
  老妪摇了摇头:“还没有,当时拓跋王庭知道大事不妙,想方设法用牛羊补足了战马的空缺,才免了兵祸,为防再惹怒了大齐,又让单于的女儿,呼伦湖畔最美的花儿拓跋灵,去了归燕城。
  拓跋灵为了保住族内百姓,本想入宫当齐帝的妃子,结果在归燕城,先遇上了个王侯子弟,两人一见钟情,那王侯子弟也有点地位,当时就保证,有他在一天,拓跋氏族就不会消亡,拓跋灵相信了,嫁给了那个王侯子弟。”
  陈思凝听到这个,心中微微一颤,毕竟老妪说的事儿,和她目前正在遭遇的事儿,有点相似。
  陈思凝犹豫了下,询问道:
  “那结果呢?”
  祝满枝捧着肉包子旁听,闻言摇头道:
  “结果还能如何?你不是知道那什么王庭没了嘛,肯定是那个王侯子弟言而无信了。”
  老妪摇头叹了声:“也不算言而无信,国家大事,和儿女私情没关系,答应得再好也是枉然。拓跋王庭占据了最肥沃的草原,又没充足的兵力守住,只要北齐有需要,征服那片草原是必然的。当时带兵去的,还是那个王侯子弟,理由是‘国事为重’,他不得不那么做。”
  陈思凝听到这里,微微皱起了眉头,因为老妪说的很有道理,只要有需要,即便是她嫁给了许不令,为了国家利益,该把陈氏一族斩草除根,作为掌权者的许不令,恐怕也不会手软半分。
  可不嫁给许不令,陈氏连这点渺茫的安全感都得不到,她又能如何?
  祝满枝心思聪慧,知道陈思凝把这事儿当成了前车之鉴,连忙打了个哈哈:
  “都过去好久的事儿,不提也罢,吃包子,吃完还得赶路呢。”
  陈思凝抿嘴笑了下,也没有再多聊,转身小口吃起了包子,吃完后便和满枝翻身上马,朝着凉城方向行去。
  小桃花坐在火炉旁,待两人走远后,才看向老妪,小声道:
  “奶奶,你好像第一次说这个。”
  “陈年旧事,刚想起来罢了。”
  老妪慈眉善目笑了下,没有再多说,只是看了遥远的北方一眼。
  -----
  秋风镇每天经过的人很多,可能如陈思凝所说,没有几个能打的,但能在这里行走的人,也绝对没有普通的贩夫走卒。
  左清秋已经获知许不令来了北齐的消息,作为出关必经之地的秋风镇,不可能不设置眼线。
  祝满枝和陈思凝骑着马走过小镇长街,从北方的街口,朝着凉城方向行去。
  街边一家赌档中,在门口晒太阳的小厮,站起身来,走到隔壁酒铺围栏外,眼神示意快要消失的两道背影:
  “这两人都是女扮男装,不像是上面所说的人,两名女子来秋风镇太突兀,那两匹马虽然有遮掩,但明显是好马,身份恐怕不一般,要不要查一下?”
  酒肆里的掌柜是北齐御拳馆埋在秋风镇的暗桩,御拳馆和缉侦司一样,是朝廷的谍报机构兼暴力机关,两者职权也相差无几。
  老掌柜也注意到了经过的两个外来人,稍微思索了下,点头道:
  “恐怕是关内过来的游侠儿,派人查清身份即可,只要和那人无关,不必过多注意。”
  小厮点了点头,转身退了下去,片刻后,一只信鸽从赌档后方飞向北方的凉城……
第二十一章
阿雀和阿蛇
  天色刚亮,凉城街道上军卒来回巡逻,铠甲摩擦声传进房间里。
  幔帐之间,许不令睁开眼帘,偏头看去,崔小婉靠在他的怀里,枕着胳膊仍然在熟睡。
  寒冬腊月天气冷,盖的被子很厚,崔小婉几乎把脸儿都埋在了被褥下面,头发贴着他的下巴,蜷成小猫儿的模样。
  小麻雀则缩在崔小婉的怀里。
  许不令手里依旧握着大半个良心,热乎乎的手感很好,不过自从第一天晚上没穿肚兜被摸了后,崔小婉后面就穿着贴身小衣了,手上还是隔着蹭布料。
  随着许不令手上动作,崔小婉皱了皱眉,迷迷糊糊睁开了眼帘,低头瞄了眼后,用肩膀挤了下许不令,不满道:
  “你又动手动脚,说好了不乱动,就一起躺着……骗婶婶……”
  许不令睡觉前是这么说的,但睡着了之后手脚乱放,自己也没法控制,此时还有点无辜。他轻轻笑了下,把手抽了回来,起身把被褥掖好:
  “天色还早,多睡会儿。依依,起床了,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鸟:?
  你是不是男人!
  如此光明正大地区别对待,小麻雀自是不乐意,转了转胖乎乎的脑袋,缩进了崔小婉的衣襟里面,装作什么都没听到。
  许不令还得靠小麻雀监视城中动向,见小麻雀不起来,只得把手伸进被褥里面,从崔小婉怀里掏小鸟,被崔小婉给打了下手,好在还是把小麻雀给掏出来了。
  许不令捧着不情不愿的小麻雀,来到桌旁喂了些鸟食,稍微交代几句后,便把小麻雀给丢出了窗外。
  太阳尚未出来,街面上覆盖着昨夜留下的积雪,除开巡逻兵甲和早餐摊贩,几乎没有行人。
  小麻雀冻得一哆嗦,可面对许不令倍加依赖和信任的目光,还是喳喳叫了两声,消失在飞雪之间。
  许不令洗漱完后,在窗口扫了眼,稍显无聊。
  前两天绑了姜凯又跑去外夷馆,北齐肯定知道他来了,也能猜测到他会再次对使臣队伍下手,此时应该会尽快布下一个陷阱,等着他去踩。
  许不令利用的便是这一点,因为要布置一个对付他的陷阱,左清秋必然会亲自到场。
  北齐就靠国师左清秋撑着,国师既是运筹帷幄的首脑,也是北齐的精神领袖,只要能把左清秋引来找机会宰了,对北齐的打击比屠掉十万军队都大。
  北齐布置陷阱,人员到位也需要时间,这两天外夷馆都是重兵把守,没有给他再次潜入的机会,说明陷阱还没布置好。
  许不令对此自然只能等,这些日子都是陪着小婉在屋子里下棋聊天,也没其他事情可做。
  除开这些千层饼似的互相算计,比较有趣的事儿也有。
  右亲王世子姜凯失踪后,北齐知道是许不令下的手,觉得许不令不现身,找回来的希望渺茫,只是象征性派人在城里巡查,根本没用心去找。
  结果姜凯就懵了,藏在青楼后巷竟然没人发现,直到昨天晚上,许不令都看不下去了,怕堂堂藩王世子饿死在青楼后巷,专门弄出点动静给北齐官兵指引方向,北齐才在青楼后面的破房子里,找到了快饿晕的姜凯。
  姜凯被搭救后,自然是怒火滔天,沿街怒骂:
  “他娘的从院子外路过十几次,都不知道进来看看,你们他娘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世子?”
  不过已经吃了两次亏,姜凯明显也长记性了,怕许不令没走回来报复,对于如何被绑的事儿,竟然守口如瓶什么都没透漏,那宁死不开口的模样,把许不令感动得哭笑不得,让他灭口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许不令站在窗前,稍微等待了片刻,直到天色大亮,才下楼买了两笼包子,回到了房间内。
  崔小婉体虚改善得很慢,有点嗜睡,此时才醒来,慢条斯理洗漱完后,和许不令对坐在桌前吃早点。
  崔小婉和寻常女子很不同,哪怕是和许不令睡在一块儿了,言行举止依旧没有任何变化,端端正正坐在桌前,和在桃花谷里一样,小口吃着自己的包子听故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8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