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51

  王晞点头,让白果送走了常妍。
  常珂急急地赶了过来,抹着额头的汗问王晞:“三姐姐是不是来过了?”
  看来事出有因啊!
  王晞亲自倒了杯酸梅汤请了常珂坐下来说话。
  常珂喝了口酸梅汤,定了定神,这才道:“三姐姐让我来求你,可我觉得有些不妥,不仅婉言拒绝了,还劝了她良久,她答应我不管这件事的,没想到她还是来求你了。我早赶晚赶,还是没有赶上。”
  王晞这才知道,原来是襄阳侯府二太太,也就是襄阳侯府四公子解逢的母亲生了病,需要百年的人参入药,襄阳侯府没有,已派了人去庆云侯府想办法,谁知道常妍听了却急巴巴地求到了她这里。
  这明明就不关常妍什么事啊!
  这情情爱爱的力量就这么大吗?能让一个养在深闺的矜持女孩子方寸大乱。
  难怪常妍说不出口。
  常珂却比王晞想的周到,她提醒王晞:“前些日子皇上和皇后先后生病,京城如今但凡有这样好的药材,多敬献到了宫里,我猜测就算是谁家有这样的好东西,那也是留着自家救命用的,决不会轻易拿出来做人情,何况襄阳侯府的二太太不过是因为女儿嫁到了庆云侯府做了世子妃才在襄阳侯府比别人体面些,又不是二老爷得了病,就算是襄阳侯府求到了庆云侯府,也未必如愿。你可得多一个心眼。”
  大家都知道王晞有钱,家里还做药材生意,怕就怕太夫人被人说动了,也来求药。
  王晞望着外面明晃晃刺得人睁不开眼睛的阳光,长叹一口气,叫了王嬷嬷进来,道:“我们还是云居寺去住几天吧?这府里就没有一个安生的时候。”
  王嬷嬷巴不得。
  这几天王晞都瘦了,大大的眼睛显得越发的圆溜,小脸瘦得只看得到眼睛了。
  “我这就安排下去。”王嬷嬷说话的时候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出行的事宜了,“最多两天,大小姐就可以出门了。”
  王晞连连点头,如常妍所想的那样,邀请了常珂同去。
  常珂很想离开永城侯府出去小住些日子,只是她母亲那边需要好好的安抚,她得先去和母亲商量。
  王晞催了她快去,自己跑去厨房看厨娘做素馅包子去了。
  青菜馅、豆沙馅、豆腐馅、香菇馅……厨娘一口气做了十几种不同口味的包子。
  王晞突然想起件事来,她对厨娘道:“我记得在我大姑母家吃过一种包子,香得和这香菇一模一样,里面包着豆沙,你们能做吗?”
  厨房里的人面面相觑。
  王晞就仔细地说着自己吃过的香菇包子是怎样的。
  真武庙的逍遥子和海涛收到四顾山的地契,不由感慨连连:“没想到王家这样的仗义,那么大一片山头,说给就给了,这个人情不好还啊!”
  海涛和逍遥子有不同的看法,他道:“四顾山的地契我们之所以查不到,是因为它一直被当成女子的陪嫁辗转于不同的人家,怕就怕这地契是王家长辈准备给女儿的陪嫁。这一啄一饮的,都是因果。我们多多少少要给别人点补偿才是。”
  逍遥子问海涛:“你的意思是?”
  海涛想了想,道:“他们家不是在寻香方吗?正好我这里有一本寺中一位长老仙逝后留下的香方集,十分的高妙,我想着不如借花献佛,送给王家的那位大小姐做谢礼,你看如何?”
  虽不足以还了四顾山的人情,但南华寺得了四顾山,肯定会立碑将捐赠之人刻上以供后人瞻仰,一本秘传的香方,多多少少也算个谢礼了。
  逍遥子觉得这样很好。
第116章
不同
  王晞收到香方集还是很高兴的。
  谁都希望自己的善意能被人领会。
  她仔细地看了看,就把香方集交给了白术保管,还对白术道:“白芷最是手巧,你最是聪明,这里面有个叫‘寸金’的香方,据说香燃尽后能凝而不散,香味清雅淡然,还能安神清脑。有了空闲,我们不妨试着来照着方子做一做,看它是不是如书中所言。如果真的很好,还可以用来送给亲戚朋友什么的。”
  那香方集里仅这种定神清脑的香方就有二十多样,每样据说香味都不一样,白术喜欢读书,见海涛派人送来香方集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王晞这么一说,正中她下怀,她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等王嬷嬷和太夫人那边说定,常珂的母亲也同意了,她们准备启程去云居寺小住几日消暑的时候,众人都在收拾箱笼,白术却躲在一边研究那香方集。好在是众人都知道她的脾性,王晞也纵容她,大家一边笑,一边任着白术偷着懒,待她们在云居寺落定,白术已准备好了制香的配料,只等王晞一句话,就可以开始制香了。
  王晞原本是瞧中了云居寺树木成林,荫凉静谧,可这样的地方通常都蚊虫很多。王晞又是个最怕蚊虫的,王嬷嬷带着人烧艾香的时候,她就和白术研究还有些什么香比较方便又有意思,她想趁着在云居寺这段时间找点事做。
  常珂对制香也很感兴趣,三个人常常坐在一起讨论。
  王晞喜欢稀奇古怪的香,白术则喜欢配料很多的香,常珂却对能熏衣服的香方情有独钟。
  几个人买了一大堆的香料。
  大掌柜的来给王晞送香料的时候还告诉她一个消息,襄阳侯府没能从庆云侯府借到百年的人参,辗转求到了济民堂。冯大夫去给襄阳侯府的二太太诊了一次脉,发现她不过是因为年轻的时候产后没有好好的护理,落下了月子病,党参、沙参都能调理,不知道是谁给她开了百年人参的方子,怕是这其中有什么蹊跷,不愿意搅和进去,借口手中也没有百年的人参,溜之大吉。
  王晞听了直笑。晚上和常珂沿着庙中客房周围的小路散步的时候还说起这件事,甚至不无促狭地道:“不知道常妍会不会假借我的名义求到大掌柜那里去。”
  要是她真敢这样,王晞倒佩服她是个巾帼英雄,愿意想办法帮她弄支百年的人参完成心愿。
  常珂听着愣了半晌,居然不敢肯定地道:“你别说,别看她平时安静温婉没什么话的样子,她还真是做得出这种事的人来。”
  王晞听了大惊,见旁边小树林边有长条石凳,干脆拉了常珂坐下,催常珂讲常妍的故事。
  “那时候我们还小,祖父还在世。”常珂把王嬷嬷给她们准备的点了艾香的鎏金缕空菊花玲珑球放脚下驱蚊,这才徐徐地道,“十三叔的生母是祖父最喜欢的妾室。他虽然是长辈,却只比大姐姐大三岁,又是男孩子,仗着生母受宠,常常欺负我们这些女孩子。有一次,他把两条毛毛虫丢到了大姐姐的身上,把大姐姐吓得哇哇乱哭。”
  说到这里,她可能是想到了当时的情景,还忍不住叹了口气。
  “大伯父告到祖母那里,祖母做不了主,只好把那妾室叫来教训了一番。没多久,这件事就传到了祖父的耳朵里。也不知道那传话的人都说了些什么,祖父突然下令,不让我们姐妹再去花园里闲逛了,说女孩子当娴贞静姝,不应该到处乱跑,还找了个宫里出来的嬷嬷教我们规矩。
  “我们虽然无奈,却也不敢说什么。
  “谁知道三姐姐却一个人跑去找到了祖父,说了半天嫡庶长幼,居然说动了祖父。祖父不仅收回成命,还约束起家中的男孩子来,不允许他们去后花园玩耍。”
  王晞听得双眼亮晶晶的。
  常珂却感慨:“我们听说她去找祖父理论的时候,都吓得两腿打颤,连告诉二伯母时话都说不大清楚了,没想到三姐姐竟然成功了,说服了祖父,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兰园,我们都太佩服她了。
  “这也是为什么她不怎么说话,我们却都不敢小瞧她的缘故。”
  王晞听完摸着下巴,寻思着要不要帮常珂一把,眼角的余光却突然间看见不远处合抱粗的大树后面探出个小脑袋出来。
  是个白白软软,穿着小小的靓蓝色细布道袍,看样子不过四、五岁的小男孩。
  显然正躲在树后面瞧她们。
  这个时候的小孩子特别有意思。
  王晞看着就心里发软,笑盈盈地朝着着他招手,还摸了摸荷包,看看今天带了些什么零食出门。
  谁知道那小男孩见她招手,吓得脑袋“嗖”地一下缩了回去。
  这样乖巧腼腆的小孩子,有谁能招架得住?!
  王晞立刻打开荷包,看着里面还有两块雪白的梨糕,忙高声道:“哎哟,好好吃的梨糕,是用梨子汁加糯米粉做的,又香又甜,可惜我牙齿不好,不能吃。不知道能送给谁?”
  那小孩子果如王晞所想的那样伸出头来。
  不过,和王晞认识的那些性子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不一样,他是怯生生地,慢慢地伸出头来的,伸出头后,还嘴馋地咬了咬食指,那可爱的模样儿,让王晞的心都酥了。
  常珂发现了王晞的异样,顺势看到了那小孩子,也喜欢得不得了,明明知道王晞在哄诱那小孩子,她也做帮凶,也摸出自己的荷包,拿了两块窝丝糖来,道:“我这里还有好吃的糖。这糖可不是普通的糖,里面还加了松子、榛子、核桃、杏仁……很多的坚果。平时我都不拿出来的。”
  小孩子没能忍住诱、惑,慢吞吞地从树后走了出来,歪着个大大的脑袋站在她们面前不说话地看着她们。
  王晞这才发现,这孩子长得出奇的精致。
  头发乌黑,皮肤雪白,一双眼睛居然是棕黑色的,还有那远比一般的孩子都要深刻的轮廓。
  这,是夷族的孩子?
  可这附近哪里有夷族?
  王晞不动声色。
  她虽然见过夷族的孩子,这些孩子因为长得和他们不一样,常常被当成异类被嘲笑、讽刺和恐惧。
  可她们家也和夷族做生意,红头发,绿眼睛,蓝眼睛,她都见过。
  她把这孩子当成普通的孩子,笑眯眯地拿了块梨糕递给他,道:“吃了我的梨糕,就要和我当好朋友哦!”
  那孩子不好意思地笑,没有接她的梨糕,转身跑了。
  王晞哭笑不得。
  常珂却道:“这孩子真有意思,长得也好,就是有点奇怪,好像与一般的孩子有些不一样。是不是生了什么病在这里休养。我从前就见过有人全身的皮肤都像被油漆染了似的,东一块西一块的死白死白,非常的吓人。”
  这孩子虽然不至于如此,可总让她感觉和她不一样。
  王晞想着说不定以后她们还会遇到这孩子,与其到时候常珂知道了害怕的失态,伤了那孩子的自尊心,还不如早告诉她,由她决定要不要和这孩子接触,就和她讲讲这孩子的与众不同。
  常珂非常的意外,但也没有感觉特别不好,还心疼地道:“说不定是谁家纨绔子弟猎奇,纳了个夷族女子生下了这孩子,却被家里视为不祥,丢到云居寺里自生自灭呢。真是大人作孽,孩子遭殃。”
  她很气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