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251

  长公主也没准备拖儿子的手腿,道:“就听你的安排好了。”
  陈珞松了口气。
  王晨这个人他接触过了,发现王晨虽说相貌不显,但文质彬彬,风度翩翩,说话幽默风趣和温文尔雅兼而有之,且言之有物,他不显的长相反而因此没有攻击力,让人倍觉得温和,成了他待人处事的长项。再加上他行事又体贴入微,正是他母亲喜欢的模样,他母亲见了王晨之后肯定会对王家有所改观。
  他和王晞的婚事就事半功倍了。
  这也是他见过王晨之后为何执意要他母亲出面宴请王晨的重要原因。
  “那就按之前说的,在春风楼好了。”陈珞道,“我也好提早准备,最迟明天或者是后天,就有准音了。”
  这是让长公主把时间给空出来了。
  长公主点头,和陈珞又说了几句闲话,正好她的头也通完了,就端了茶,依旧由青姑送了他出门。
  她身边另一位女官翠姑笑道:“千金难买二公子高兴。您就顺了他的意好了。他以后肯定会更孝顺您的。”
  长公主笑道:“我要他孝顺做什么?我只盼着他以后不恨我就好。”
  翠姑笑道:“那您就更不应该拦着了。常言说得好,不痴不聋,不做阿翁。您就当没看见好了。”
  长公主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起陈珞成亲的事来:“也不知道要不要重新给他开府?镇国公府那边肯定不会管他的,住在长公主府,我又怕外面的人说三道四的。”
  翠姑笑道:“您啊!在二公子面前半点笑容也没有,二公子一走,您又开始操心起他的新房了。照我看,这件事您得问问二公子。要是他愿意和您住在一起,您就在长公主府帮他收拾新房好了。要是他不愿意,就在外面买个好点的,离您这里近点的院子也一样。”
  长公主颔首,又和翠姑说了半天关于陈珞成亲的事,直到寅时,天快亮了,这才睡下。
  陈珞这边很快就订好了酒宴,给王晨下了帖子。
  正巧王晨这两天把账目看完了,得了些闲功夫,和王晞说了一声,到了那天,就准时去赴宴了。
  他穿的是王晞帮他打理的新衣饰。寻常的宝蓝色织紫色五蝠团花的道袍,头顶插着鎏银镶白色和田玉的簪子,脚下是绣云纹的玄青色福鞋子,腰间玄色绦带挂着小印和金七事,看上去富贵又不失干练,让长公主不禁多看了两眼。
  王晨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来时心里并不怵,可见看长公主那张最多花信年华的脸,他还是忍不住露出惊艳之色来。
  长公主看着,心中得意,对王晨又满意了几分。
  两人都客客气气的,你来我往说了几句寒暄的话,这才分主次坐下。
  东家来店里吃饭,宴请的还是长公主,春风楼那是拿出了看家的本领。
  虽是冬季,还是上了做招牌的荷塘月色,而且莲子米吃着清甜清甜的,就像刚从荷塘里摘下来的一样,菱角米脆爽脆爽的,藕片白净白净的,放在碧绿的荷叶里,都有点让人怀疑此时的季节了。
  王晨给长公主解释:“我们家为了贮存这些食材,专门挖了个地窖,莲子米在夏天的时候用冰镇着放在地窖里,这个时候再拿出来吃,藕就干脆带着泥巴一起贮存……”
  长公主听着大感兴趣,在王晨的陪同下去看了看地窖,王晨还许诺过年的时候让人送些藕去给长公主炖汤或者是清炒:“……比小黄瓜好吃多了。”
  听得长公主呵呵直笑,非常高兴的样子。还问王晨:“你们家的人是不是都很会吃?你妹妹做的点心风靡京城,我不仅有所耳闻,还吃过几次。的确比宫里御膳房里做的好吃。”
  王晨倒没有寻常家长那种踩自己妹妹抬高别人的脾气。
  他与有荣焉地道:“是她特别会吃。这荷塘月色的法子,就是她小时候吵着要吃,我祖父花了好几年才试验出来的贮存方法。”
  然后他说起了小时候王晞那些为了吃做过的事。
  长公主笑得合不扰嘴,想都能想得出来王晞在家里是多受宠。
  这也正巧合了长公主的意——她自己虽贵为公主,可小时候的际遇并不好,嫁了两次,也都不是什么好姻缘。她就特别相信“命好”这种说法。
  她觉得王晞的命就挺好。
  从小被溺爱着长大不说,远在蜀中,偏偏到了快嫁人的年纪却来了京城,又不知怎么地被陈珞惦记上了。
  这对别人是想也想不到的际遇。
  这就是个好命的姑娘。
  而陈珞和她一样,看着花团锦簇,也不是个被宠爱的孩子。若是和王晞在一起,说不定能让陈珞的未来也顺利一些。
第219章
八字
  这人要是看谁顺了眼,那就什么都觉得好。
  长公主此时也是如此。看王晨的目光都和煦了不少。等到彼此宾主尽欢地从春风楼出来,长公主更是直奔大觉寺。
  自从灵光寺出事之后,大家还是觉得大觉寺更受佛祖的庇护,大觉寺的香火再次鼎盛起来。
  大觉寺来不及封寺,住持亲自在仪门迎接了长公主。
  陈珞一听就觉得大事不妙。
  他是不信僧道不信佛的人,对于那些连字都没认全的和尚给人算命解卦向来抱着怀疑的态度,更别说好多地方的寺庙都做行骗之事,坏人姻缘,坏人性命的事屡见不鲜。
  难道钦天监的那帮子文人墨客不比大觉寺的和尚有水平?
  陈珞不由在心里暗暗感慨,觉得他母亲也有不理智的时候。
  可如今一百步都走到了九十九步,他是不会让人去破坏他的好事的。
  他立刻赶往大觉寺,去见大觉寺的住持。
  大觉寺的主持正在和长公主说话。
  知道长公主是来给陈珞的婚事排算八字,住持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他们是常给人看吉日,可这排算八字,他们不擅长啊!
  但大觉寺的住持擅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今大觉寺想把真武庙压下去,比往常更需要达官贵人的支持,那就得让达官贵人们对他们满意。
  长公主到底欲意如何,他们就如何说,如何做。
  大觉寺的住持立刻找了个对易经颇有研究的长老过来和长公主摆龙门阵,自己却悄悄出了厢房,吩咐手下的僧人去打听是怎么一回事。
  只是他没有等到僧人们的回音,先等到了陈珞。
  陈珞太知道他们的德行了。开门见山就说明了来意。
  大觉寺的住持听得直皱眉。
  他对陈珞还是有点看法的,觉得当初若不是陈珞带着大皇子在真武庙避祸,真武庙也不可能压过大觉寺,如今成了能和大觉寺分庭抗礼的寺庙了。
  陈珞望着大觉寺的住持直冷笑,说话是半点都没有客气:“你也别在那里给我整那些有的没的,不要说我信不过你们寺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和尚了,就算是我信得过,你觉得我把大皇子带过来了,你们能救他命吗?
  “还是说,你们愿意和大皇子遇刺的事拉上关系吗?”
  大觉寺的住持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陈珞漫不经心地道:“如今立谁做太子宫里还没有个定论呢,若是大觉寺想立个从龙之功,我倒可以帮帮忙。”
  大觉寺住持的额头立刻冒出汗来。
  谁不知道陈珞今非昔比,已然站到了皇上的对立面,皇上好像有什么忌讳,到如今了不敢真刀实枪的处置他,这就有些令人深思了。
  大觉寺百余年只认正统,也就是谁是皇上他们跟着谁,其他的人一律不沾不惹。
  若是从他手里打破了惯例也不是不可以,问题是他要能站对队。
  京城的形势复杂如此,他现在连庆云伯府是何打算都看不清楚,更不要说是宫里的形势了。
  “陈大人言重了。”大觉寺的住持立刻就改变了主意,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决择了,“这都是您和长公主的家事,哪里就这么复杂了呢!常言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若是陈大人的婚事因我们而起,陈大人结婚的时候,还望陈大人允许我去道个贺。”
  也就是说想趁着陈珞的婚事再给他们大觉寺洗洗身上的污垢。
  陈珞似笑非笑地道:“那就要看这桩婚事能不能成了!”
  并没有明确地答应他们能不能行。
  大觉寺的住持却误以为这是交换的代价,忙笑着:“原本就是天作之合,哪有不成的道理。”
  “记着你说的话。”陈珞道,端了茶盅。
  大觉寺的住持就去陪了长公主说话,说王晞这八字极硬,极旺,不管是谁遇到她,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能镇得住。”
  长公主听了非常高兴,觉得她的预感果然没错。
  她重重地打赏了大觉寺的僧人,欢天喜地地走了。
  陈珞也心情愉悦地回了长公主府。
  可长公主却没有回府。
  她心情激荡,情绪高涨,从大觉寺回来,顾不得天色已晚,直接地去了江川伯府,请了江川伯府的太夫人去王家提亲。
  江川伯府太夫人觉得“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给人做媒,特别是给那些两家都愿意的做媒,那是在做好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